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

佟贵妃望着康熙,脸上浮现出一种说不出的复杂的神情,半晌,道:“皇上知道,四阿哥虽然不是臣妾亲生,但臣妾却视自己为他的亲额娘,臣妾是真心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将来。”

康熙柔声说:“朕知道,四阿哥聪颖敏捷,在一众皇阿哥中堪为翘楚,朕以后必有大用的。”

佟贵妃紧紧地盯着康熙的眼睛,道:“正因为如此,臣妾才要恳求皇上,以保全四阿哥计,慎封他爵位。”

康熙见佟贵妃一脸的紧张,怜惜地道:“胤禛是朕的儿子,朕怎么会不疼惜他,胤禛这几年,也算做了不少事情,小有功劳,也没有什么大错,何来保全一说,不予分封,未免对他不公。”

佟贵妃轻咳了一声,道:“胤禛不到五岁就封了贝子,自我大清开国以来从未得见,这已经是个异数。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他呢。他的弟弟们,老五胤祺、老七胤祐,还有老八老九甚至老十,都已经过了四岁,没有见谁有这等圣眷,他们的额娘有时候见了臣妾都是客客气气的,臣妾不敢妄加揣测,可这后宫之中,风言风语已是不少,这些都把胤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康熙默不作声,但又若有所思。

佟贵妃接着道:“,臣妾这做额娘的,十分了解胤禛的性子,这孩子十分灵动,可有太过实诚,又极重感情,有时候就不免行事鲁莽, 臣妾这回若是走了,而他又惹了祸,该如何是好?还有谁能护着这孩子?臣妾是存有一份私心,总是期望着这孩子能够一生都平平安安的。”

康熙闻言,不禁急道:“月儿,你想的太多了,不会的,朕还想与你做一对长久夫妻,直到咱们都皓然白首,还相依相偎,岂不是一段美谈?”

佟贵妃笑了一下,道:“皇上在哄着臣妾呢,月儿这病,自己心里有数了,怕是日子不多了。”

康熙不由黯然。

佟贵妃接着道:“臣妾恳请皇上在四阿哥冠礼之前不再封爵,就让他好好磨磨性子,来日方长,若是日后他真的出息,能为皇上和太子大用,臣妾以为,皇上和太子也必不会亏了他去。若是这孩子不成器,就如此这般做一世的闲散宗室,也必能保得一生的富贵平安,这未偿不是一件好事。臣妾这一点小算盘,还请皇上成全。”

康熙沉默了半晌,叹了一口气,道:“月儿,你从来就是为别人着想,没有半点为自己打算,你服侍了朕这么久,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这头一个要求,却是如此这般,你让朕的心里,好痛。”

佟贵妃脸上飘过一丝绯红,道:“皇上,月儿惭愧啊,论贤慧,臣妾绝不如孝诚仁皇后,也没能给皇上留下血脉,皇上如此疼爱臣妾,臣妾已经知足了,哪里还能再有什么奢求?”

康熙摇摇头,道:“月儿你打小就跟在朕的身边,赫舍里走了之后,你一直陪着朕,为朕打理后宫,却从来没有觊觎皇后位,为朕哺育四阿哥,把他教养的行止有度,恭仁良俭,怎么还能说自己没有功劳,朕今天就要给你你早就该得的。”

然后,康熙大声叫了李德全进来,吩咐道:“去,现在就去,找所有贝子以上宗室,上书房大臣们,内阁大学士,明天一早大起,朕要当朝宣布立后,佟佳氏,特旨册立皇后,以示宠褒。”

李德全领命匆匆离开。

佟贵妃却一时愣住了,脸色变得煞白,好一会,才道:“皇上……。”

康熙展颜笑了一下,道:“从今天起,你就是后宫之首,别叫得这般生分了,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刚进宫时怎么称呼朕的吗?朕要你还是这么叫朕。”

这句话一下子把佟佳氏带回到了康熙四年,那年,她进宫拜谒自己的姑母,也就是康熙的生母慈和皇太后,当时的她,只有十一岁而已,见了康熙,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该称呼康熙什么,于是居然傻乎乎地叫了一句:“小哥哥。”引得自己阿玛一阵埋怨,而康熙却哈哈大笑。

想起这些往事,佟佳氏一脸的羞涩,轻声又叫了一声道:“小哥哥。”

康熙既高兴,又难过,隔了一会,道:“你且好生歇着,朕去看看明日的大典的准备。”

佟佳氏淡淡地笑了一下,说道:“皇上可否看看胤禛安置了吗?这孩子心思重,我病着,他指定不放心,若是还没有歇下,就让他进来陪一会臣妾可好?”

康熙点了点头,便走将出来。果然,才一出房门,就看见胤禛伫立在门外,一脸的急切,康熙心里暗自夸奖胤禛纯孝,但嘴上只淡淡说道:“适才你皇额娘不是命你早些休息吗?怎么这么没有分寸?”

胤禛跪下答道:“儿臣只是放心不下额娘的身子,就想着在门外守候着,也不敢惊动皇额娘,儿臣知罪。

康熙于是道:“念你孝心可嘉,进去陪陪你皇额娘吧,为她念几首诗词,静一些的,尽量让她入睡就好,别耽搁太久,你皇额娘的病,需要休息。”

胤禛磕了一个头,道:“儿臣记下了。”

康熙这才放心的离开。

胤禛进得房中,就直奔佟佳氏的榻边,佟佳氏见状,不由得十分感动,道:“额娘就知道你这孩子一定安睡不下,累了吧?”

胤禛心中一阵酸楚,道:“儿臣不碍的,只是挂念额娘的情形,额娘现在可感觉好些了?皇阿玛让儿臣给皇额娘读些个平和的诗词,让额娘能好好睡一下。”

佟佳氏道:“不急,额娘有些话,现在要和你说。记得,这些个话,就是咱们娘俩的私房话,绝不可外传,可明白?”

胤禛点点头,有些茫然。

佟佳氏慈爱地伸手拉住胤禛的手,让胤禛坐到身边,然后低声道:“禛儿,你皇阿玛刚刚封了我为后。”

胤禛大喜,道:“儿臣给皇额娘贺喜!”

佟皇后苦笑了一下,道:“可惜你皇额娘的日子不多了,封了我做皇后,未必对你是好事啊。”

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161章 河务(四)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37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七)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159章 河务(二)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226章 浑水(七)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64章 何去何从(五)7 成长第330章 万寿(七)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20章 围猎(四)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187章 惩戒第359章 风云渐起(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27章 万寿(四)第381章 问鼎(五)第141章 二征葛尔丹(八)11 郊迎一第216章 惊变(十二)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第67章 何去何从(八)第199章 风雷涌动(六)10 喜讯二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6 反思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385章 问鼎(九)第81章 出征(四)第93章 又生风波(一)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72章 从军(三)第222章 浑水(三)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110章 嫌隙(五)第177章 南巡(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20章 混水(一)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108章 嫌隙(三)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17章 围猎(一)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第256章 议储(八)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265章 尘埃落定(八)第359章 风云渐起(五)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29章 伤逝(三)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