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诤臣

5.诤臣

几乎是与此同时,上书房中,康熙和顾八代也发生着一场争论。康熙看着这位脸色已经惨白却还是踞地跪诤的臣子,心中既好气又好笑:“文起,朕问你,朕只是把四阿哥送去大名寺修身养性,怎么就成了朕效法梁武帝了呢?”

听到康熙近似责问的语气,顾八代十指用力地的叩着地上的金砖缝,正色道:“皇上御伋以来,循世祖之道,尊儒以安天下世子之心,循礼教,使天下万民不再视我满洲如狄夷。皇上圣明如斯,应知得天下之心,才能得天下。梁武帝,立佛而废政,君王所不取,皇上切不能不以此为鉴啊。”

听顾八代把自己与昏庸之君梁武帝相提并论,就算康熙有再好的修养,也不免怒火顿生,康熙眉头紧锁,冷冷地问道:“你是在指责朕立佛而废政?”

顾八代闻言心中一凛,却还是头皮一硬,说道:“奴才不敢。但是皇上送四阿哥去大名寺修行,奴才以为不妥。”

康熙眼中寒光一闪,道:“朕倒是弄糊涂了,什么时候有规矩说臣子可以管君父的家事了?”

顾八代这时抬起头,声音低沉,却十分坚定:“天子无家事。”

康熙闻言又一阵冷笑:“好一个天子无家事。朕问你,是不是朕委了你侍讲,让你做四阿哥的启蒙师傅,你就觉得晋身有道,准备着为四阿哥的将来打算了?”

顾八代垂头听着这诛心之言,半晌没有言语,再抬起头来,已然是黯然泪下。

康熙见状心下也是一阵凄然。

顾八代哽咽几乎不能言语:“皇上,奴才受祖上恩荫,自小就在世祖驾前听用,后蒙皇上厚恩,简拔奴才立于朝堂之上,而后又委以启蒙皇子的重任,奴才即便万死不能报一分。奴才除了尽心教导,岂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看到这里,康熙不由也动了感情,道:“文起不必多心,朕没有疑你的意思。只是,朕不明白,何以送四阿哥修行之事会引起你这诸多联想?”

顾八代稍稍平复了一下心绪,道:“皇上以为这是小事,其实不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上虽然只是送四阿哥去修行,众朝臣,甚至全天下人却会说,皇上重佛法而轻礼教,子侄不学儒学这一立身根本,却整日青灯古佛。还有,”顾八代说到这里却又欲言又止。

康熙摆摆手,道:“不要有什么顾忌,今天就你我君臣两个,朕不会因此而罪你。”

顾八代叩首以谢,道:“皇上的上谕中,言陈四阿哥深肖世祖章皇帝,然而朝野一直议论,以为世祖遁世而殉佛非我大清之福。”说到这里,顾八代只是深深叩头,却不再言语。

上书房中一片寂静,康熙注视着眼前这位臣子,良久,说道:“文起,你还是只肯对朕讲一半啊。这份上谕一出,一部分人可能会认为,朕无非循先帝旧例,从而对朕的举动不以为然。可还有一部分朝臣难免会擅度圣意,以为朕属意四阿哥,如此,必定引起储君变更议论。这便是你不敢对朕说出来的。是不是?”

顾八代顿首道:“皇上圣明。奴才不是不敢说,而是作为臣子,奴才不该、也不便对立储之事妄作评论,此事,当是主子乾纲独断才是。”

康熙不禁微笑,反问道:“那为什么对四阿哥修行一事朕就不能乾纲独断了呢?”

顾八代坦然道:“皇上既然下旨奴才教导四阿哥,奴才就要尽本分,奴才希望四阿哥能好好习读圣贤之书。”

康熙笑道:“你啊,算是今天让你主子领教了什么叫诤臣了。但是朕一言九鼎,不能朝令夕改,也罢,朕就为四阿哥在大名寺找一名替身和尚,也算是替四阿哥在寺内修行。你还是做你的试讲学士,好好的督导胤禛,他天资聪颖,但观其文章,确有些个奇思怪想,有偏正道。朕要他带发修行,本就是要磋磨他的心性,如此一来,只能由你这个师傅负责了。”

顾八代大喜,道:“奴才领旨,奴才一定不负皇上重托。”康熙摆摆手,叫进一名当值的太监,要他们把四阿哥带来上书房。

不多一会,胤禛随着太监进来,脚步簌簌有声,见了康熙,打下马蹄袖行礼问安:“儿臣恭请皇阿玛圣安。”

康熙叫了声“伊立。”(满语:起来),正准备吩咐胤禛给顾八代行礼,胤禛已经抢先一步,单膝跪地道:“胤禛给师傅请安。”

顾八代有点慌了手脚,以前在无逸斋之时,每次他都迎出门外,就是怕四阿哥给他行礼,怕坏了规矩,不像这次,胤禛动作太快,自己没有拦着,连忙道:“四爷快起,奴才当不得的。”

康熙心中暗暗称赞胤禛知礼,口中却说:“文起,就受着吧。以后这就是规矩,凡是皇子进学,一律向师傅行请安礼,太子也不例外。”

顾八代只好侧身受了一礼。

康熙待礼毕之后,对胤禛说道:“朕本来要你出宫去大名寺修行,意在历练,我爱新觉罗子孙,不能象前明诸王一般,只知酒肉财宝。你志向颇高,但阿玛不想让你做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你要懂得阿玛的心思。”

胤禛垂头答道:“儿臣知道了。”

康熙展颜一笑,道:“你知道什么?不过,朕的话说得深了。明天,你去南书房,顾师傅会给你解释给你听。”

胤禛闻言,心中大乐:“看情形,这代表康熙多半改主意了,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出家做和尚。考其根源,康熙心意变换,势必和自己这位顾师傅有关。看起来,此人倒是自己未来可以依靠的臂助。”

第209章 惊变(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52章 议储(五)第95章 又生风波(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10章 嫌隙(五)第75章 从军(六)第229章 浑水(十)第169章 封爵(二)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116章 家宴(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52章 议储(五)第162章 河务(五)第110章 嫌隙(五)第175章 南巡(六)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60章 河务(三)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14 家祭一第214章 惊变(十)第69章 何去何从(十)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24章 兄弟(二)第1节 我来了 布鲁塞尔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24章 兄弟(二)第57章 谁言寸草心(一)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364章 风云渐起(十)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8 裕亲王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81章 科举弊案(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16章 惊变(十二)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9章 围猎(三)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7 成长第186章 又逢伤心事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27 伤逝一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378章 问鼎(二)第216章 惊变(十二)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46章 麻烦(六)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35章 二征葛尔丹(二)第43章 麻烦(三)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25章 浑水(六)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1 诞生第384章 问鼎(八)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82章 出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