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庄,世外桃源

旖景嫁妆之一,位于香河宁村的这一处田庄,是她尚在襁褓中时,大长公主就为其置办,别说旖景不曾到过,大长公主也是首次前来“视察”,据说这一处庄园,是前朝东明时一户耕读望族的产业,宅子建来是为了闲睱时“怡情小住”,当初就布置得精致典雅,其中既有雕楼香阁、小桥流水,植满果树奇花,又有乡野间的天然风貌,依山傍水,十里稻香,景致如画。

管理庄子的万伯夫妻,是旖景生母婉娘的陪房,最是忠心可靠,虽说主子并没有来过此处,历经十载,却将屋宇宅院维护得一如崭新。

环绕着两进的宅子,是近千亩良田,七月时青苗茂盛,瓜果结籐,随处可见勃勃生机。

远离了市坊的喧嚣约束,三位小娘子日日踏马乡野,开头的几日过得分外悠闲,乐在其中。

甚至七娘都觉得疑惑起来:“往常我淘气,母亲总是威胁,要罚我去庄子里思过,且还以为庄子是个修罗地狱呢,岂知这里蓝天白云,天然景美,倒比家里头有趣多了,以后我再不怕母亲威胁。”

一番话倒将万婶子说得笑了起来:“七娘只看着这处好,哪知这里原本就是太夫人千挑万选才择出来的,一直就是大户人家怡情闲住的地方,自然精致,不比得别处农庄那般简陋,再者小娘子们来消暑,依然还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应琐事都有奴婢侍奉,自是不知农人的艰苦,且看着这十里稻香,不知有多少汗水劳作才耕种成,要不府里的奴婢一旦犯错,都怕被打发来庄子里头呢,也就是惧怕着乡野艰苦,不比得在国公府那般养尊处优。”

七娘依然不以为意:“有这些田原美景,就算住在竹舍陋室,也是自在的,简陋些又有什么,我还想着让嬷嬷教我耕作呢,就是祖母不允。”

“七娘是个看得开的。”万婶子微微颔首。

这么在自家庄子里玩儿了几天,三朵金花渐渐不满足起来,要去外头村子里闲逛,大长公主也不拘着她们,只让侍卫们小心护卫着,别被人冲撞冒犯。

小娘子们在前头骑马,后头还跟着一辆青漆车,丫鬟婆子在马车上准备了茶点,当见小主子累了,要坐下来休息,这才拿着苇席锦垫上前,先铺在荫下,服侍着几位坐下,又抬下矮几窄案,奉上甜美可口的糕点,与尚且半温的香茗。

旖景与四娘、七娘眼瞧着溪水边上毫无顾忌席地而坐的几个女孩儿,光着脚丫子挽起裤管戏水,都是满眼的好奇,只觉得这样才是无拘无束,她们这些大家闺秀,即使远离市坊深宅,也不能这般恣意。

几个女孩儿也好奇地打量着贵女们的锦衣绣裙,发上钗环,眼睛里皆是羡慕与友善。

原本庄子里的租户,家里也有子女,却早得了叮嘱,不敢冒犯了贵人,拘束得很,即使旖景几个主动上前搭讪,他们要么满面通红,要么支支吾吾,甚是无趣。

七娘见几个女孩儿委实有趣,干脆冲她们招了招手。

姑娘们也不怕生,从溪水里提起脚丫子,在岸边草从上擦干了水渍,光脚踩在粗布鞋子里,就拉着手跑了过来。

旖景见她们直盯着案几上的茶点,抿着唇角笑,似乎好奇,又似乎眼馋,便斟了茶递给她们,女孩儿们也不见外,接过茶盏,却不急着喝,只看着那从不曾见过的精致器物,眼睛里熠熠发亮,直到欣赏够了,这才轻抿了一口茶水,却都蹙眉苦脸,毫不掩示地“呸”了出口。

引得旖景几姐妹都笑了起来,又让她们品尝糕点。

“这个好吃,茶是苦的。”一个女孩儿笑道。

个头最矮,小脸最圆的女孩儿不由分说转身就跑,须臾回来的时候,衣兜里已经盛了几条青翠的黄瓜,显然是在溪水里清洗过了,渗得布衣上都是水渍。

女孩儿干脆利落地掰下黄瓜尾,扔在一旁,将手上的递给旖景:“这个解渴,又最是清甜。”

旖景接了过来,见那黄瓜因没有削皮,表面上又有突起的小刺,一时无从下口,七娘却早已从女孩儿手中拿过一条来,掰成两半,品尝了一口,连赞清脆可口,眼看那黄瓜尾反而是最光滑的,疑惑着滋味,正要品尝,却被身旁的万婶子眼疾手快地阻止了:“这个可吃不得,是涩口的。”

“却也比那茶水的味道好。”一个女孩儿笑道。

几个姑娘年岁相近,虽身份不同,只三言两语就亲近起来,旖景问得她们都是村子里的,并不是姐妹,而是邻居,因大人在地里忙活,常常结伴来溪水边捕鱼摘野菜。

又听说傍晚时村民们常相邀来溪边踏歌乘凉,热闹有趣,都是兴致勃勃,商量着到时一定要来观看。

最好奇的是七娘,连声追问谁的歌声最好。

“那当然是孙家的大郎,他可是识字儿的。”

“不是不是,他唱的咱们可听不懂,又不爱搭理咱们,只知道讨好李家的几个姐姐。”

“我觉得阿福唱得最好,嗓子又嘹亮,舞也跳得好。”

几个女孩儿倒争执起来。

万婶子也在一旁解释:“周边有好几个村子,农人们白天忙碌一场,到了傍晚闲空下来,就喜欢来桥头踏歌消遣,也有几家富户,郎君娘子们也都会来凑趣,咱们见得多了,倒不觉得稀奇,小娘子们若是欢喜,傍晚时倒可以来瞧瞧稀罕。”

说话谈笑间,却忽然听到一个女子尖利地喊叫声——

旖景循声看去,却见一个头发上包着花布,身着布衣青裙的女子直追着一个身高体壮的男子,从田陇上一路跑了过来,还边追边嚷——

“阿全你给我站住,今儿个非得给我个交待。”

却见那个名叫“阿全”的男子越发像个牛犊子般没头没脑地往前冲,一猛子扎进溪水里,三两下游了过来,直到上岸,站住了脚,见那女子沮丧地在隔岸跺脚,才咧开嘴憨憨地笑了起来。

一忽从田间地里站出不少农人,有须发花白的老者,也有正值壮年的后生,甚至有荆钗布裙,却生得眉清目秀的农妇。

便有人击掌打趣:“朱家嫂子,你这步步紧逼的,吓得阿全前些时候都躲去了锦阳京,好不容易才回来,你就不怕又将人吓走了?”

旖景看那“朱嫂子”,大概二十多岁,因着肤色黝黑,委实瞧不出她的细致年龄,乌眉大眼,挺鼻丰唇,五官生得甚是“英气”,略失柔美,腰身却是极为婀娜的,这时正泪汪汪地看着阿全,目光却极为炙烈。

如此泼辣明显的女追郎,当真让闺阁千金们目瞪口呆。

又听那头有后生兴灾乐祸:“阿全你个傻子,就从了朱家嫂子吧,这是艳福你可懂得?”

一阵哄笑。

阿全却不介意,也不搭腔,寻了处树荫屈膝一坐,靠着树杆子竟然就打起盹来。

四娘大为惊讶:“瞧着那妇人,应是嫁了人的吧?”

万婶子笑着分解:“朱娘是村子里农户的童养媳,也是个苦命的丫头,丈夫自幼多病,十五岁时就死了,朱娘对公婆很是孝顺,那户也只将她当作亲生女儿,儿子死了之后,便想替她另寻个老实的汉子,朱娘自己瞧上了阿全,谁知阿全尽不领情,一见她就跑得飞快。”

旖景留意到朱娘懊恼了一阵儿,还是不甘,竟欲绕去百步外的一座石桥,想从那头过来。

就又有人大声提醒:“阿全阿全,朱家嫂子来了,你还在那儿打盹?”

阿全登时惊醒,直着脖子一望,见朱娘子当真是往石桥跑,吓得一个鲤鱼打挺,迈开步伐须臾就跑得不见人影。

万婶子见小娘子们看得尽兴,便又说起这个阿全:“他姓孙,说来还是这几个丫头刚才提起的那个孙家大郎的叔叔,原本家境在这处也算殷实,可惜他却是个命苦的。”

引得旖景姐妹好奇不已,万婶子这才继续说道:“阿全他爹当年不知怎么迷上了个妓人,不顾妻儿,竟不顾家人变卖了家产,替那妓人赎了身,两个不知跑去了何处,阿全当年才刚出生,他娘忧怨加交,一病就没好,在阿全三岁时就死了,阿全那几个叔伯也是无情的,欺负他年小孤弱,霸了他这一房的宅产,若不是村子里族老出面,连田地都不给他。”

“听说阿全是吃百家米大的,眼下也已过了而立,还是孤身一人,就是憨厚老实,不解风情,对朱娘避之不及,前些时候朱娘公婆请了媒人提亲,竟将他吓得丢下农活跑去了锦阳京,靠打零工卖苦力糊口,兴许是混不下去了,这才回来。”万婶子又说:“当年孙家就分给他几亩薄田,还是三岁的孩子,哪里有能力耕种,都是邻里帮衬着,才不致于饿死。这些年间,咱们庄子里一到收成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请村子里的劳力来帮忙,阿全最是个埋头苦干的,咱们可怜他,还想着雇他当个长工,他却不愿,乐得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孙家的人他也不理会,就如陌路一般,有的时候收成不好,他靠那几亩薄田,交了税收连糊口都不足,只好跟着几个后生去别处富户家里打短工,都说他凄苦吧,他却自得其乐,当真是个憨人。”

及到傍晚时,旖景三姐妹果然征得了大长公许可,又来桥侧溪边看村民们踏歌为乐,这才知道原来跨于清溪的这座其貌不扬的石桥,竟然被当地人称为鹊桥,周边的几个村子但凡嫁娶喜事,新人都要从桥上经过,接受邻里歌声为祝,便有村子里的诗书人家,提笔为石桥命名为“良缘桥”,并凿刻于上,而良缘桥两侧的堤岸上,就成了乡野村民聚会欢娱时的场所,当夕阳西沉,晚霞艳丽,这里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两情无猜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两百四十四章 悔在当初,痴心错付第七百七十六章 黄恪被掳,董音受逼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礼数,你待如何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乐祸”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七百七十五章 领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时日太慢,婚期太远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旧情,福王审案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五百零一章 又来贵客,平乐心动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归来,一段旧怨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间,小打小闹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牵涉党争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两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无情,纪姑有心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顺示好,化险为夷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谁将作乱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六百五十一章 说服金元,万事俱备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归府,晓晓“报仇”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发杀戮,舅母问责第七百四十六章 药石无治,预感大限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将出征,壮志凌云第二十四章 鸡飞狗跳,银钗坠井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离析,果遭“天遣”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三百五十二章 宽慰亲怀,江薇辞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连环嫁祸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蝎相比,也有不及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旧情,福王审案第四百七十八章 蛮横甄母,总算报应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三十七章 恃强凌弱?原来闹剧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黄氏被斥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两百八十四章 两地不同,一样月色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横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六百七十章 尴尬王爷,抛之脑后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爱,时日无多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两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实为试探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动,再无可忍第两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议,不料变故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渐凉,男女秋月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见闷棍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刚,贤妇风范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七百二十八章 旧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实为一心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卧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应招,不妨见面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刚平,烦恼又至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见解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计施策,天降良缘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离开,我已心死第六十九章 闺秀风范,但为良人第两百九十二章 关键一步,圣旨忽降第两百二十四章 计谋迭出,谁是高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谢三,哭笑不得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劲敌,颇有内秀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医”出场,气焰熏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怀抱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惊,却成交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