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计,有人隐忍

坤仁宫里,皇后几乎立即就听闻了丽嫔那儿发生的事儿,饶是她一贯“端庄持肃”,因身边没有“外人”,这时也半靠着隐枕笑得直不起身:“丽嫔实在是……不过是让人将卫国公的‘重要’知会给她,想不到她就这么能折腾,说不定这时且还趁心如意呢……只我还是有些担心,福王妃当真太过贤惠了,难保不会真为了她撮合这事。”

掌殿宫女瑞英才换好手炉里的热炭,仔细塞在紫锦牡丹套里,试着并不烫手,才呈给皇后捧着暖手,笑着说道:“娘娘宽心,奴婢都打听过了,福王妃虽说端庄贤惠,身边那几个陪嫁侍女可都是大长公主亲自挑的人儿,必不会由着王妃受欺,丽嫔这次定然会搬着石头砸脚,再者,福王妃若真是应承了此事儿,丽嫔何苦给她添不痛快呢,应当是敷衍着,被丽嫔察觉了,才会如此行事。”

皇后微微颔首:“依姑祖母的性情,就算原有几分有意六郎,丽嫔这番作为,也会弄巧成拙,即使姑祖母不与丽嫔一般计较,也得考虑着景儿将来有个这样的婆婆,日子也不好过。”

“倒是五殿下这边……”

皇后略一挑眉,看向自己的亲信:“早几日,你当德妃那话是什么意思?”

瑞英略略思忖,想起三、五日前,德妃来坤仁宫问安,莫名说起她娘家的侄女,如何的秀外惠中,温婉贤雅,竟是赞不绝口,她听得如坠五云雾里,不知往常甚为寡言,谨言慎行的德妃何故这般“王婆卖瓜”,难不成是想让娘家侄女为三皇子妃,以为示好?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德妃该不会是想与三殿下……”瑞英试探道。

“若真如此,她大可直言,何必隐隐藏藏着,莫名将娘家侄女赞得天下无双,反惹人笑话。”皇后轻嗤一声。

瑞英立即赞同:“是了,还是娘娘睿智,奴婢却一脑门糊涂,这么一想,德妃也是出身名门望族的闺秀,自不会像无知妇人那般浅薄。”

“别看德妃往日闷不吭声,委实比陈氏那狐媚子还有计较,她这是向我示好呢,暗示五皇子的正妃她有意于娘家侄女。”皇后说道:“只她有此心计,却隐忍卖乖,究竟是果然认命,无争强之心,还是韬光养晦却不好说。”

“任是她如何,还能计较得过娘娘去。”瑞英讨好。

皇后只是挑眉,沉思片刻,却又说道:“三郎呢,不是午正就入了宫么?这会子难道还在面圣?”

“听说圣上还召了太子殿下前往,应当是商谈南浙一事。”瑞英又禀。

皇后闭了闭目:“三郎是我一手养大的,打小就让太子将他看作嫡亲兄弟一般,好歹他还领情,这回这事办得漂亮不说,又上折子给圣上,说多得太子指点,才能如此顺利,如此,南浙官员擢选一事,圣上才没交给秦相。”

显然金相这回受挫,是天子有意为之,皇后倒也还能领会,本就担忧着如此一来,秦相便会独大,起码会控制南浙选吏,可她的兄长几回谏言,称不能由秦相把持选吏,该是时候考验太子政务,圣上态度却暧昧不明,却在收到三皇子的奏折之后,才有了决断。

皇后对三皇子明纵暗防多年,直到此时,才有了略微的“感动”。

“娘娘,奴婢听闻,秦相府长房有个庶出的女儿,家中排行为五,年前才刚及笄,被记在了嫡母名下。”瑞英又说。

皇后坐正了身,眉头越发高挑:“还不细细说来。”

“是,原本这事奴婢早有听闻,却也不以为意,心道就算记在嫡母名下,可世人都知秦五娘是个庶出,遮掩不得的,却不知相府为何多此一举……可今日却又听说,秦夫人领着五娘,去了国公府拜会……”

“陈氏好算计。”皇后整个身子从贵妃榻上坐起:“眼瞧着大长公主无意她那侄子,却剑走偏锋!”

今年元宵,后宫嫔妃随驾去平安门前观灯,太后因兴致所致,也一改往年“图个清静”的习惯,前往平安门凑兴,于是便召了大长公主与一些公候女眷随驾,围坐着说笑,陈贵妃便显出了十分热情,尤其针对卫国公夫人黄氏,一晚上数个时辰,反反复复地将国公府几个女儿赞个不停。

当时场下,不少贵族子弟奉召,在花灯上赋诗为比,两相为首,兼着几个国子监的博士,评出十余盏优秀的诗作,呈圣上御览之后,又给后宫嫔妃传阅为赏。

其中就有陈六郎的一盏。

却有一个和美人,恰巧就是陈氏母族之女,大赞陈六郎文思不俗,笔墨更有大家风范,凑上前来,递给黄氏与陈贵妃。

在场贵妇都是心思通透的,哪里不明其用意。

黄氏当然不会表露出什么来,陈贵妃却还谦逊,称不过普通而已,却将灯盏呈给太后与大长公主过目,笑着要讨个评价。

皇后冷眼旁观,虽不屑陈贵妃枉想与国公府联姻,好歹你也挑个出息的呀,陈六郎那叫什么文采?但心里委实有些紧张,打量着大长公主的态度。

若真有赞赏之意,便得留意一番陈六郎,瞧瞧能不能抓住他一二把柄。

岂知大长公主只草草一眼,应付一句:“谁不知道我是个只知舞枪弄剑的,最看不懂这些诗词。”妙的却是太后,说了句:“果然普通,贵妃好见地。”

皇后眼瞧着陈氏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那叫一个兴灾乐祸,便也没再留意陈家——陈五郎眼看着就要迎娶镇国将军家的庶女安慧,六郎也被否定,底下的郎君要么年幼,要么庶出,根本不配国公府的门第。

岂知陈氏却不死心,“娶”的路子行不通了,就打起“嫁”的主意。

并且这次是让相府出面,一个宗谱上记为“嫡女”的女儿,大概也配得卫国公的一个庶子。

秦五娘是个闺阁,又是个庶出,往常连个抛头露面的机会都没有,要坏她闺誉委实不易,皇后顿时感觉到了危机。

再说旖辰,回了福王府,让人先将琼衣带下安置居处,也思索着要怎么用这个“帮手”,颇有些一筹莫展——委实王府里的事情也不比其余几个皇子府繁杂,福王历来是个受冷落的,身上没有实职,也就朝议时跟着站班,等下了朝,就没了其他的事情,福王又是最没野心谋算的闲散人,虽早开了皇子府,多年来却连门客都不曾养一个,更不会有什么幕僚,就是被封了亲王,才拥有了自己的长史司,并受了圣命,领礼部监察,却也没有实权。

丽嫔所赐的这个宫人,虽太后的意思只是当个奴婢,旖辰却也觉得不太合适,不说别的,若真让她贴身侍候,自己也不太放心自在,可要让她去做粗活,又太不顾丽嫔的颜面,只好先安排个院落让她住着,想着晚间与福王商议后再说。

不想福王前脚才回正房,旖辰刚刚替他解了大氅,还不及提起这碴儿呢,琼衣却自己寻了过来,并与国公府陪过来的丫鬟萱叶在屋子外争执起来。

旖辰满面歉意:“王爷稍坐,今日出了些事端,容妾身稍后分说。”转身忙不迭地出去,却见一个萱叶一个紫姝金刚般地挡在琼衣面前,双方各有推搡。

“还不住手。”旖辰放沉了语气,行下堂前阶梯,还不及问个究竟,琼衣却先恶人告状了。

但见她穿着一身掐花银丝夹袄,系着条樱桃红的裙子,俏生生的一福礼:“奴婢是宫里丽嫔娘娘赏下来的,原本就是要与王妃齐心侍候王爷,哪里有明知主子归来,还不来当差的理儿,想是两个妹妹不知底细,才蛮横阻拦,既然王妃出来了,可得替奴婢作主。”

萱叶气得柳眉倒竖,怒极反笑:“你既是宫里出来的,怎么连基本的规矩都不懂得,自然是奴婢,该做什么,该去哪处,自听主子安排,哪有厚颜往正房里冲撞的道理,难到主子不让你侍候,还非得要往跟前凑,我可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道理。”

“王妃,因有太后娘娘的话,说让奴婢要尽心辅佐,奴婢不敢怠慢。”琼衣姑娘十分高傲,不与萱叶说嘴,只与旖辰交谈。

旖辰却也没恼,淡淡一句:“进来吧。”

果然是个软杮子,琼衣那叫一个得意。

福王在窗前,已将外头的对话听了一遍,这时更是眉心紧蹙,反身往椅子里一坐,看着那妖妖娆娆的丫鬟,果然有几分眼熟,正是丽嫔身边最得用的。

琼衣又是恭恭谨谨地福礼,这会子却没抢着说话,由着旖辰将缘故说了一遍。

“因是母嫔一片慈心,妾身一时却没想好作何安排,不知王爷有何打算?”禀着“夫为妻纲”,旖辰思忖着琼衣如何,还是得先看福王的意思。

“不过就是一个奴婢,王妃看着安排就是。”福王用满不在乎地语气“暗示”。

这话让琼衣心里一凉,心里便有些不甘,想多时冷眼旁观,早笃定了旖辰是个好拿捏的,这时便不再守礼,娇笑着贴心建议:“既然太后娘娘让奴婢辅佐王妃,当然是要贴身侍候。”

“你到底是宫里出来的,又是母嫔身边儿得用的人,我却不好当真使唤你做这些粗重活儿。”旖辰转了身,神情依然平淡:“你可识字?”

“奴婢曾受宫里嬷嬷调教,自是识文断字。”

“极好,王爷书房里正缺个添墨整理的婢子。”旖辰又道。

“可是……”琼衣尚且不甘。

“怎么,难道你还觉得繁重了?”旖辰微微蹙眉。

福王这时说了一句:“王府自是不如宫里轻省,你既不愿,莫若孤回了母嫔,依然送你回宫?”

琼衣目瞪口呆——福王不是闷葫芦吗?什么时候竟这般强势起来?连忙称喏,心下又是一番盘算,在书房倒也不错,总有与福王独处的时候,天长日久,又有丽嫔撑腰,还怕没有出头承宠的机会?

“既如此,那就先退下吧,等明日得了闲,我再让人领你去书房熟悉。”旖辰不动声色,径直叫萱叶安排传膳。

琼衣尚还磨蹭,见福王正眼也不瞧她,方才咬了咬唇,扭扭捏捏着走了。

外头的萱叶见琼衣出了院门儿,才“卟哧”一声笑了出来,对紫姝说道:“她只怕还觉趁心呢,殊不知咱们王府内院的书房,那就是个虚设,王爷从不去那处。”

话音才落,就听里头福王扬声喊道:“萱叶进来,孤有话要问。”

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一百二十四章 计谋双方,各自手段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七百四十二章 关键在于,谁将上位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三百零六章 一时冲动,惹火烧身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黄氏扬眉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痴心,当头棒喝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天子“恶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氏“错识”,张大不蠢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动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机立威,杖责刁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争,世子警言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瑛堂内,终极对恃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离析,果遭“天遣”第五百零一章 又来贵客,平乐心动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择,暗潜归国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亏,直言分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第七十九章 小五献计,皇子请罪第两百五十六章 当众明辩,不惧群情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第四百零二章 两个弃权,一个请赏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发凶案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灭口,天降救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见解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痴心,当头棒喝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九十章 正面交锋,胜负难料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无敌,可惜安瑾第两百零四章 置于漩涡,岂可独善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择不易,无奈而为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亲西梁第五百五十七章 远庆九年,悄然而至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乐祸”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动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隐疾之患第一百零四章 心计较量,更胜一筹第五百一十四章 风波未起,责罚难免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释怀,我便心安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凶案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窜下跳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计划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牵涉党争第一百二十二章 据实相告,哭笑不得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四百六十五章 兴师问罪,虎狼之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三百一十一章 离间之计,黄雀之谋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六百六十五章 归来故国,杜宇断旧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论,忠义难全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师”,辽王示诚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实陷井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七百七十六章 黄恪被掳,董音受逼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