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

当知孙全落网,旖景尚且犹豫是否该与李先生直言,担忧的当然还是对方会怀恨在心,毕竟婉丝之死虽说能够证明是宋嬷嬷下手,可多疑之人,未必会尽信祖母完全不知实情,虞沨却安慰她,称李霁和师出南儒,虽投身国公府是别怀目的,却并没行鬼祟之事,兼着其养母罗氏也不像个心胸狭隘之人,李霁和受她教养,性情应当通达,坦白直言更利于弥消芥蒂。 wωω◆ тTk an◆ ¢ ○

回忆起来,李霁和这几年身任西席,教导她们四艺,也的确尽职尽责,落落风度更不像心怀鬼魅,便是怀疑宋嬷嬷是杀母仇人,在罪证未凿之下,也从未贸然行报复之事。

可旖景总归还是有些忐忑和尴尬,不知怎么与这位“四叔”说话,用目光向阁部频频求救。

从她的立场而言,说实话,并不觉得祖父待婉丝绝情,可李先生终究是婉丝之子,自打出生就从未享受过“父慈”,倘若没有罗氏,真让他落在宋嬷嬷手里,估计与宋辐也不会有什么区别,李先生对祖父应当会有所抱怨,与国公府,当然也不可能全无芥蒂,转瞬亲如家人。

旖景一个小辈,面对这样的局面,的确有些为难。

“先生是通达人。”虞沨接收到“爱妻”频递秋波,执壶以一种行云流水的姿态,斟出三盏清碧,先呈了一盏给李霁和,一转话题:“圣上欲复科举之制,约是明春,会举行童生试,次年即行乡试,又次一年会试,凡士人学子中才华横溢者,经逐级递试,皆有入仕之机,先生可有打算?”

旖景一怔,这怎么就转了话题?今日不是要先探李先生对认祖归宗一事有何想法么?

“正欲请辞,归乡准备应试。”李霁和说道。

虞沨轻轻一笑,忽而又谈论起经史子集与政论策谏来,两人天马行空谈古论今,一席交心直到傍晚,虞沨又留李霁和用膳,得其慨然应承,旖景依然处于呆萌的状态,还是她家阁部带笑提醒:“有劳世子妃准备晚膳。”

女主人微有些窘迫,道辞后回了中庭,亲自去了厨房让准备酒菜,她当然没再陪坐,只着人送去前庭,打听得晴空在旁侍奉,让春暮出马,不断指使灰渡去“听风”,结果到了宵禁时分,春暮一张小脸红得像熟透了的樱桃,就快要“绽破”一般,带着恳求的语气:“世子妃,世子与先生依然还是把盏话史,那些个高谈阔论灰渡也听不太明白,奴婢更是一知半解,要不,干脆叫了晴空来问。”

旖景想到“一文”的浮夸,终于还是忍了,半个时辰之后,总算盼得虞沨回了中庭,虽说话里带着几分酒息,一双眼睛却是湛亮,接过早备好的醒酒茶,惬意地呷了几口,看着旖景欲言又止的样,虞沨失笑:“先生早将答案告诉了咱们。”

旖景越发疑惑了。

“先生不是说要回乡应试吗,他并没有以国公府子弟名义入仕之心,与他一番交谈,越发觉得先生是豁达开朗之人,并不太在意过往恩怨,我送他去外院安置时,大概提了一下宋嬷嬷将行祸事,以及咱们打算向祖母坦承,他并无异议,这事情究竟如何处理,我认为咱们不需担忧,祖母应有明断,遵照长辈心意即可。”虞沨喝完了茶,一手撑着腰站了起来,见旖景依然在发呆,笑着用足尖踩了踩她的绣鞋:“世子妃,为夫今日饮酒过量,你就放心我独自沐浴?有劳世子妃侍候。”

旖景顺口答应了一声,抬眸见阁部纤长的眼角倾斜成暧昧的弧度,才品味过来那话的含义,惊慌失措地扫了一眼周围,纤腰就被人一把揽紧,耳畔一暖:“不消看,你的丫鬟都是极有眼色的,早退了出去。”

话音才落,就听见窗子底下“嗝”地一声儿,然后是巴掌落在肩头的声音,秋月毛躁躁地一声“哎哟”,然后一切归于寂静。

虞沨揉了揉眉头,垂眸看着旖景满面红霞欲哭无泪的脸,轻叹一声:“恩,看来,丫鬟还是有待调教。”

两日之后,在旖景的嫁妆“凌宵阁”最是僻静的雅室里,大长公主坐在首位,卫国公与长子苏荇,并神情十分焦灼踌躇的苏直,兼着旖景与虞沨这对夫妻,依次围坐。

话题从老国公与婉丝一段“孽缘”开始,将宋嬷嬷早怀恶意,以及黄氏五娘之死,二爷兄妹等蹊跷一一细说,厉害处逐一剖析,旖景当然是主要的发言人,一番话下来,雅室里陷入了诡异的沉静。

大长公主微闭着目,眉心敛肃,看不出是伤怀还是愤怒;卫国公却是满面沉黑,拳头在膝盖上握得坚实;苏荇与旖景面面相觑;苏直垂眸静坐;虞沨伸手过去,悄悄地握了一把旖景有些凉意的掌心。

还是大长公主先说话:“大郎,黄氏的事,你怎么看待?”

卫国公闭了闭眼,抬眸看了一眼苏荇兄妹,有些艰涩地开口:“上回景儿遇刺,儿子暗里察探却没有半分痕迹,可分明是有人利用金逆行凶想浑水摸鱼,外人不应知道这档子事,儿子当时就怀疑应是内部……虽无实据,可黄氏若真……明知宋嬷嬷心怀叵测,还与之勾结……这些年我真成了睁眼瞎。”

大长公主轻叹一声:“何止是你……这些年来她表面极尽贤良淑德,我也被她蒙蔽了,还有阿宋。”大长公主冷笑:“好个终身不嫁,好个忠仆!苏大总管,你也是个糊涂的,明堂他……他是为我考虑,那时他时日无多,一时想左了去,你怎地也这般……我是个什么性情,你们竟都不知……”

终究是不愿继续这个话题,大长公主又是一阵闭目,平息了一番情绪,看向旖景:“黄江月那档子事,我就觉得蹊跷,果然这其中有名堂,我看黄氏多半就是心怀恶意,我本就担心,这庶女终究会心术不正,只没想到他们兄妹能这般隐忍!”

“母亲,都是儿子疏忽,可是眼下无凭无据,便是逼问黄氏她也必然不会承认。”卫国公甚觉羞愧,也觉为难。

“她既是明媒正娶,身上又有诰命,若无实据,的确不能轻易处置,我们苏家堂堂正正,也不行那些阴私诡诈,但只要知道她是狐狸,就不怕揪不住尾巴,我且看她还能装模作样到几时。”大长公主冷笑道:“为防万一,中馈的事不能再由黄氏掌着,虽说以她的谨慎,也许不会做那投毒害命的事,不过也难保贪欲膨胀,狗急跳墙,好在眼下荇哥儿也娶了媳妇,荇哥回去与阿音交待一声儿,让她刚强起来,先把饮食茶水给管理好了。”

苏荇却觉为难:“祖母,阿音她……到底年轻,怕是镇不住……”

旖景咳了一声,扯了扯长兄的衣袖:“阿兄,嫂子她早怀疑有人作怪,之前那番软弱,其实也是有心示弱。”

苏荇瞪大了眼,半响才“呃”了一声,又半信半疑地轻声问道:“竟然连我都蒙蔽了?”

大长公主神情略缓:“为人媳妇的,必然有她的难处,阿音是个稳妥的孩子,怎会贸然行挑唆之事,若因捕风捉影就称尊长心怀叵测,也是个冒失性子,还怎么掌握中馈。”

苏荇摸了摸后脑勺,与卫国公交换了一个相互同情的眼神——女人心海底针,还真是捉摸不定。

“岳父,小婿有一见解,眼看官制改革在即,三弟虽然年幼,倒可先一步送去溟山书院学习。”虞沨说道。

用意很明显,黄氏意在夺爵,她虽有恶意,三郎苏芎却始终是卫国公之子,这时又还是总角之年,黄氏就算心怀叵测,还不至给三郎灌输那等观念,先让苏芎远离黄氏,一方面是对黄氏的震慑要胁,有苏芎在手,她越发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苏芎本身考虑,导以正直观念,不让他受歪门邪道影响。

从宋辐与李霁和的身上就能看出,打小的教育极为重要,宋嬷嬷与罗氏的性情,足以影响各自养子的秉性。

虞沨又说:“这些事情背后,又牵涉到储位之争,若只因爵位,二舅舅根本没有勾联二叔的必要,内宅的事尚好处理,关键是他们身后的皇子。”

大长公主闻言很是焦灼,卫国公也更显沉肃。

虞沨当然没有点明三皇子,继续说道:“依我看来,储位还当遵循圣意,在这基础上,咱们也当自保,眼下局势还不好说,终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卫国公满腹狐疑:“虞栋不过掌着西山卫,其中有一部份还是国公府旧部,皇子与他勾联有何益处?”

这话虞沨与旖景都不好说,就算他们知道那一世太子将会遇刺,一时也没有想通其中关窍,虞沨虽已确定与黄二暗中勾通之人是三皇子,但当年太子遇刺委实太过离奇,竟然没有半点蛛丝马迹,而虞沨因当年病体赢弱,并未参与政事,不知其中详细,只知事发地是在濯缨园内,唯一的联系,便是濯缨园属西山卫管辖。

别宫仍属禁卫看守,假若是虞栋领着西山卫突袭,禁卫不至于一个同僚都认不出,事实上呈尸当场之人,也察不到半点底细,不可能是京卫,更像眷养之死士,但太子遇刺何等大事,锦阳京几乎立即戒严,关闭城门,全城掘地三尺,却没发现杀手一鳞半爪,后来虽起出几个江湖门派的暗堂,与些许北原细作,但他们是否与太子之死有关,最终并无定论。

否则,后来也不会牵连这么多皇子权贵。

但若刺杀太子者并非三皇子,他勾通虞栋有何意义?虞沨直觉,不是争取楚王府手中几路兵力这般简单,三皇子韬光养晦,目的明确,意在天子之心,只要有天子属意,无论卫国公府还是楚王府都是储君之臣。

虞沨甚至怀疑,天子当年并非没有掌握蛛丝马迹,而是心有侧重,存心袒护。

倘若如此,对三皇子就必须慎重,似乎也只有化干戈为玉帛此路可行,但他也有感觉,三皇子对旖景的执念,绝对没有这么容易打消。

眼下明智的做法,必须注意矛头所向,重点针对之人还是虞栋与黄陶,并非他们身后之人。

联合无非利益,那一世说穿了,三皇子对卫国公府与楚王府并无恶意,但因为他要利用虞栋与黄陶二人,才会纵容,或者暗助这两个为私欲谋算。

要先一步废除虞栋与黄陶的作用,才能将事情单纯化。

复仇自保的同时,不逆君国。

当然,假若圣上并非侧重三皇子,事情会更简单。

重点,还在圣心。

因而虞沨才不愿提醒旖景兰花簪已经能说明真相,无论黄陶身后是三、四哪位皇子,在圣意未明之前,他们暂时都不能针对,也只能尽力不与皇权冲突。

众人紧跟着又商议了一番,主要还是针对黄氏兄妹二人,至于宋嬷嬷,并没有人将她一家放在心上,旖景说过网已布成,就等着猎物入坑儿,却故弄玄虚地不说仔细,大长公主一贯放心旖景,再兼着现在又添了个虞沨,并不操心。

最后不可避免地说到李霁和。

当然集体噤声,只看大长公主意下。

“眼下先如重前吧,他依然还是国公府的西席,大家都尊重着,大郎安排人去宁海,察察罗氏究竟如何,注意不要扰人清静,若是有什么困境,就贴补着些。”

大长公主仍是看不出喜怒,只干脆利落地嘱咐。

这边家庭会议告一段落,旖景与虞沨才回关睢苑,便接到了暗卫的禀报——宋辐又联络了曾害得眉氏小产的胡大夫。

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愿此生,缘断不续第七百一十五章 转折一日,忽为侧妃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两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计,有人隐忍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娘悔悟,商议家事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七百一十六章 针锋相对,固执不让第两百七十四章 世子审案,兰心强辩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间,小打小闹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凭手段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断情绝,同日赴死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丧心病狂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恶浪暗来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两百五十九章 巧“断”疑案,兰心“晦”质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见旧词,却署新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六十五章 各怀心思,只待风起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第两百六十章 阴霾骤生,有客远来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择,皇后将废第四百四十六章 权势二字,当用得用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产,朗星挨踢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六十九章 闺秀风范,但为良人第五十五章 将军护女,痛责莽子第五十一章 画中因缘,项圈易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两百五十四 惊人隐情,滔天恶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面对质,好戏开锣第六百一十三章 隐忍伪装,争取脱身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报讯,黄氏发狠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两百六十章 阴霾骤生,有客远来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来访,对坐闲谈第三百四十五章 计议已定,直言不讳第六百四十六章 卫冉渗入,肖蔓遭疑第七百七十六章 黄恪被掳,董音受逼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衅,旖景不忍第三百八十四章 强辞夺辩,委实傲奴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妆之贺,秦氏试探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后事”,睚眦必报第六百零五章 惨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证“确凿”,如何脱罪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两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愤,殿下发狠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三百五十一章 弥生之幸,得君倾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违逆“慈母”,教训顽劣第四百九十章 鸩杀李氏,迁怒旖景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丝剥茧,夏夜缱绻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八十八章 一见倾心,是否冤孽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凶,反被气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刚平,烦恼又至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兰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阴谋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悉真相,天子“恶意”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与猪,各有用处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八十八章 一见倾心,是否冤孽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该投缳,未知命运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怀疑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四十四章 宋辐何人?田阿牛也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第六百八十五章 隐瞒后着,暂且袖手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纹之意,灰渡之忠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两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