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

许氏是个行动派,当与三爷商议一番后,次日就回明了大长公主,趁着午憩后的闲睱,携同董音一块来楚王府,当然先得代表卫国公府正式与老王妃致歉——宋氏一家是国公府的家奴,行此祸事,虽然未遂,国公府也有责任。

老王妃倒不怪罪,只又将冬雨骂了一通,竟自己提说了冬雨“诬赖”小谢氏母子之事,许氏颇有些讶异,才到关睢苑落座,便点着旖景的额头说道:“真没想到,你居然能说服了冬雨‘坦承’,可惜老王妃实在……否则仅凭冬雨之言,就算不能使将军夫人获罪,老王妃心里多少会有忌防了。”

旖景轻轻一叹,刚才老王妃提说这事,还一昧地替小谢氏择清,生怕许氏误解了二媳妃与孙子,显然半点不疑二房的恶意。

“我这么做,还有一个用意,倘若不让冬雨交待出二婶来,她有恃无恐,大概会存心张扬,说不定还会暗示是我指使了丫鬟暗害世子,有了这个把柄,二婶胆敢出去多嘴,我就敢同人家详细分解这么一桩公案,那些贵妇多是精明人儿,听了这话,谁还品不出几分蹊跷来,谁会信冬雨区区一个奴婢,一厢情愿要为二郎谋爵。”

许氏连连颔首,深以为然,董音却讶异了:“就算没有实据,可自己做了什么,将军夫人还不是心知肚明?张扬出去对她有什么好。”

“这位夫人若有这般自觉,就不会发生景丫头还没出阁,便挑拨着老王妃登门求咱们点头,容许纳谢三娘为妾的稀罕事了。”许氏笑道,心里度量,这边将军夫人与她们府里那位贤良的国夫人,当真不是同一行事作风。

又说起今日的来意,旖景听了,立即请了杨嬷嬷来,就着许氏拟出的人名单子,详细解说了一回各个要紧的仆妇性情身家——那些管事媳妇与丫鬟婆子,当然不是个个正直不阿无所挑剔,有的深悉趋利避势,有的小有贪欲,有的胆小,有的聪慧,总归来说负责三餐茶点的,竟都是值得信赖之人,无一是黄氏亲信。

旖景并不觉得意外,这用毒之事,可不容易做得全无痕迹,黄氏虽然阴恶,行事却比虞栋夫妇要谨慎得多,应当不会冒险,上一世便是宋嬷嬷也没有贸然用毒,反而出头布局的是虞洲,便是毒杀自己的冬雨,应也是受了虞洲的蛊惑,宋嬷嬷老奸巨滑,绝不会轻易被人利用授人把柄,不过这一世她逼于无奈,再不能坐享其成,不得不孤注一掷罢了。

宋嬷嬷那一世做的事,仅是阳奉阴违,非但没有遵照大长公主的嘱咐对旖景多加提点,反而遵照黄氏授意,眼看旖景被虞洲迷惑而不警言,由着旖景一步步落入温柔陷井,铸成大错。

但只不过,宋嬷嬷应当也没想到,冬雨也同样落入了虞洲的“温柔陷井”,旖景估计,凭着虞栋与虞洲的狠辣,必不会留冬雨这个知情活口,便是宋氏,当苏荇与旖景身死,她于黄氏再没作用,也不知最终是猎手烹煮了走狗,还是走狗咬死了猎手。

议定正事,旖景请了客人去荷塘水榭里品茶,这才问起许氏对吕简及其家眷是否熟悉,三叔苏轹交游广阔,许氏相比旖景这个新妇,也对各家内宅更多认识,吕简虽是寒门,其妻姜氏却出身世家,旖景猜想许氏应有结交。

许氏听旖景一提吕简,就知道所为何事,不急着分说,只顾看着旖景笑,直将两个晚辈笑得面面相觑,许氏又点了点旖景的额头:“这才过门不久的新媳妇,就会为了世子处处打算,世子自己尚不在意背这个恶名儿呢,你倒心心念念。”

旖景红了红脸,扭着她三婶的胳膊好一阵撒娇:“我是怕有心怀叵测之人利用吕家生事,三婶就疼一疼我,指点侄女几句吧,定会记得三婶的好。”

“那我也有一求,你可得答应。”许氏趁机说道。

“哪当一个求字,三婶有事但管嘱咐,论是上刀山下火海侄女也没有二话。”旖景满面严肃。

许氏笑了起来,对董音说道:“瞧咱们世子妃这张巧嘴,亏得太夫人起初还为她担心,怕老王妃受人挑拨给她排头吃,今儿个我与老王妃一见,说起她来老王妃笑得合不拢嘴,只有连声赞好的,竟比对亲孙女还要亲热,我心里可纳闷呢,这回总算知道了原因。”

董音也笑:“三婶可是嫌我嘴不够甜,我自是比不上五妹妹,唯有以行动讨好,今后也得靠三婶提点着,才能熟悉家务人事,不至吃了底下管事婆子的暗亏没处诉苦去。”说到做到,干脆从椅子里起来,半蹲着就替许氏捏腿。

许氏连忙把董音扶了起来,又说了几句趣话,先对旖景说道:“当着咱们的面,太夫人虽承认了四叔的身份,却暂时还瞒着六娘、七娘她们,原本这事也不能草率了,还得与四叔养母见面商量了才是礼数,不过四叔眼看就要回乡备考,你几个妹妹就没了先生,世子师出北儒,定认识些才德兼备的士人,景丫头尽一尽力,有劳世子引荐一位西席。”

不过是件小事,旖景自是满口应承,又听许氏说起吕简:“这人就是头倔驴,你三叔因着有回疏忽,还被他掺了一本儿,便是秦相,算是他的伯乐了,有个孙子与人在市坊争执,照样被吕梁参去了圣上御案,人倒真是不畏权贵的,自己也极遵规矩,我是听你三叔说过,有回吕御史因着候朝时被冻得打了个喷嚏,纠察也理解那日天气实在太冷,并没有苛责,他自己倒非求着纠察惩罚,自请挨了几鞭。”

典型的严以律己律人,这风骨的确刚正。

“吕简出身寒门,又只有个寡母,养成这样的品格全是吕母教导严厉。”许氏又说:“吕简出身虽不算高,可因着秦相赏识,世家们也愿意与他结交,我与吕母在宴席上也见过几回面,正合一句俗语,有其母必有其子。”

许氏点到即止,旖景就明白了,看来吕母也是个刚正不阿、倔强不屈的妇人,这样的性情,虽说打起交道来有些困难,但还不至于偏听偏信,应是明理之人。

“说到吕妻姜氏,虽是世家女,到底不是嫡支,我与她不甚熟悉,不过却与姜家嫡支的娘子们相熟,素知姜家满门,对女儿看得十分矝贵,各支不论嫡庶,尽都没有为人妾室的,大多选择低嫁,许多甚至连丈夫纳妾都是不容。”许氏说着,有些感慨:“当年圣上原本有意封姜尚书的嫡女为太子侧妃,哪知竟被姜尚书婉拒了,贵妇们多有议论,称姜家连太子都看不上,也不知会把女儿嫁入什么高门,结果姜尚书倒与一个五品郎中结了亲家,阿姜虽是低嫁,这些年来,夫主却连个侍妾通房都没有,公婆也从未为难她,夫妻感情和睦,引多少人羡慕。”

眼下世家,许多靠着联姻结势,只图表面风光,女儿家的终身幸福只能屈居次位,像姜家这般行事的,倒是极为罕见。

“我倒是听阿姜提起过这位堂妹,说她虽只是庶支,却是才貌兼俱,难得的是还没有世家女的矝傲,极明白通达的一人,也不扭捏,最是爽利,当年吕家求娶,多少人都说是吕家痴心枉想,哪知这门亲事顺顺当当就定了,我虽见过吕妻几回,见她却不多愿与人应酬,跟在吕母身边儿恭恭谨谨的,虽寡言了些,瞧着却不像难打交道的模样,重要的就看投不投缘了。”

旖景暗暗颔首,却听董音问道:“我依稀听说,吕简与姜氏成婚多年,尚无子嗣?”

“这便是美中不足,眼下吕御史又命悬一线……”许氏轻叹一声:“吕母最重规矩,当年向姜家提亲,就说明了必不让儿子纳妾,虽子嗣艰难些,吕母也没有食言,但倘若这回吕御史熬不过来……他又没个手足兄弟,实在让人惋惜。”

旖景也跟着叹了声气,未免有些郁愁,听三婶的话,吕母对吕简期望甚高,姜氏与吕简也是夫妻和谐,眼下吕简生死未卜,家人定是悲痛欲绝,便是再明白的人儿,心里也难免怨气,要消解芥蒂,让吕家相信虞沨不是背后真凶,还得废些思量。

“听三婶的意思,姜氏与陈宜人虽非同支,但交情尚好。”旖景提到的陈宜人,就是拒为太子妾宁为五品妻的姜家嫡女。

许氏立即会意:“阿姜与我相熟,也是个明白人,当晓得这事与沨儿无干。”

旖景笑着说道:“有劳三婶了,这事咱们虽知道真相,可其中隐晦之处,也是无法分说,旁人疑心不能一一理会,但吕御史那边,还是莫让他们有任何误解才好,我这两日就会去吕家探望拜会,陈宜人既与姜氏交好,也劳她常去走动,劝慰一番。”

一时议定,旖景衡量着找个什么时机登门,备礼也要合适,若是太过丰厚,倒有做贼心虚的嫌疑,按着吕母与姜氏的性情,应不喜那些虚伪客套之辞,要想消除芥蒂,可不能先惹得她们心生不屑反而生疑,堂堂正正才是上策,至于那些解释的话,不能由旖景来说,所以才会请托许氏在陈宜人面前转寰,这倒不是虚伪,毕竟陈宜人与姜氏是姐妹,足以让姜氏信任,有这么一个人从中调解,对事情才更有利。

旖景也并未告诉虞沨她要去吕家探访之事,只打听着朱潜眼下如何。

短短三两日,御史遇刺案就水落石出,朱潜伤了舌头不能自辩,又有“杀手”口供,严刑逼供下,朱潜只好在认罪书上画押,却冒出个七品朝臣上本,竟弹劾虞沨才是真凶,称朱潜实在冤枉,却拿不出任何证据,惹得圣上大怒,大笔一挥就将空口污篾宗室者罢职入狱。

这人当然是朱潜联络的党羽,落魄世家中的一人。

而其余几家一见圣上雷霆之怒,也都清醒过来改制已势在必行,再不敢跳出来找死。

朱潜被判斩立决,家眷没为官奴,流两千里。

好笑的是龙大姑娘,眼看着祖母进了家庙,姨娘被送回朱家,眼下连朱潜也被处死,亲妈没为官奴,居然以死相逼,叫嚣着要龙郎中去御前喊冤,免了朱潜与朱姨娘的罪责,休了嫡母黄氏,她身边的侍女眼见危险,扑上前去要夺下龙大姑娘指着喉咙的剪子,争夺时却被龙大姑娘错手刺伤,龙郎中怒不可竭,把龙大姑娘送去了朱氏身边做伴,在家庙里清心静修赎罪。

这事不知怎么就传扬开来,龙大姑娘虽说没有落发,但名声成了这般,哪还有贵族官宦敢娶?将来婚事只怕得在商贾平民里择选了。

旖景竟是从老王妃口里知道了龙大姑娘的事迹,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倒是老王妃连连叹息:“朱氏心术不正,宠得孙女儿无法无天,原是官宦女儿,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这哪是对孙女儿好的作法。”

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两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两百六十三章 门外争执,室里缠绵第三百六十三章 郑村死者,陇西归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尘埃落定,各得其死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为赠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两百四十二章 乔县来客,再引觑觎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七百一十五章 转折一日,忽为侧妃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罢,一批登场第五章 再见故人,深藏爱恨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蝎相比,也有不及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断,廷益清白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刚平,烦恼又至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枣,俱都给之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间,明枪暗箭第四百八十二章 帮派内乱,邻国政斗第一百七十九章 个中真相,委实惊心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无情,不弃当弃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阴谋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四百四十四章 纳妾之争,姑姑说教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四百九十四章 还有后着,滋生嫌隙第两百一十五章 宋辐和离,母子生隙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长,岁月静好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游灯河,敞开心扉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将出征,壮志凌云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绝别,九月之喜第两百七十六章 舌灿莲花,欲反黑白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盘,遭遇雷霹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第一百一十三章 诸美小聚,恶兆传开第三百八十四章 强辞夺辩,委实傲奴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窜下跳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顺示好,化险为夷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为何因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六百七十六章 卫冉“入仕”,子若为奴第两百七十四章 世子审案,兰心强辩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第两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计,抢夺先机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第四百五十二章 揽事上身,旖辰登门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谋”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七百四十三章 缱绻怀忧,病势日沉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亲至疏,一对夫妻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嬷嬷教孙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四百五十章 离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一百五十章 再结“同盟”,年后初见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问责,除族离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个中真相,委实惊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宽慰亲怀,江薇辞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声东击西,虚实难辨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三百三十五章 狭隘狠毒,虞栋夫妻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诡异心态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两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愤,殿下发狠第两百零五章 又是宫宴,暗涌潮生第四十七章 心有灵犀?缘何如此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别重逢,情意绵绵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闲谈”,却生惊疑第三百三十一章 从此之后,再不分离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七百六十六章 输给时间?其实注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五百九十八章 隐隐不安,即传噩耗第两百六十章 阴霾骤生,有客远来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渐重,浴室意外第两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后重逢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随行,愧疚难消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