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宫,便过十载

旖景对卫家的自恃清高冷漠无情原本就很是鄙夷,无非是看着虞沨对外家还有眷念,想着他那些年的孤苦,心里不忍,当初才会对卫舅舅一家小心讨好,后来看着卫舅舅当真是个明白人,并不似外祖般固执,卫昭表妹也实在讨人喜欢,尽管卫舅母一直维持着刻板冷漠,旖景也不以为意,仍然以礼相待。

那日她亲耳听见卫舅母对虞沨的冷讽与诋毁,实在忍不住,回以讽刺,与卫舅母闹得不欢而散。

这时太后有旨,又只能让旖景去卫家诏人入宫,虞沨才会心怀歉意。

“舅母的心思我能体会几分,无非是认为受了王府的连累,说不定还怨怪当年圣上强迫舅舅入仕之事,想趁着这个机会,与咱们划清界限罢了。”虞沨轻轻一叹,手臂更搂紧了旖景的纤腰:“你不需隐忍,明日就称是太后懿旨,将来舅舅也好,外祖也罢,若有怪罪由我来应付。”

旖景转过身子,冲着人莞尔一笑:“有阁部这话,我可真不忍了,你别操心,明日我自会应对,要么把舅母得罪个彻底,要么让她反过来示弱,再不会说那些冷嘲热讽的话。”

世子妃拿定主意,无论卫舅母如何,卫昭表妹的将来她还是要尽心竭力的,起码得先摸清楚太后究竟是个什么意图。

于是次日,待送了虞沨早朝,旖景处理好家务,也梳妆更衣,并没有先往胡家巷子侍郎府,而是先递了牌子入宫。

太后见旖景这么早来甚是惊讶,却不见卫昭,讶异更添一分。

“妾身当初听了娘娘的话,揣摩着皇家到底还没下旨,不好把话说得太明,只称是娘娘中意阿昭的品性,有意让她入宫小住一段儿,留意着给阿昭指门好亲事。”旖景先解释了一番。

太后笑着颔首:“知道你是个稳当人,才把事交给你。”

“不过舅母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已,担心着昭妹妹不通宫廷礼仪,反而惹娘娘不愉,辜负了您的美意,这一段儿风波不断,舅母越发担忧……娘娘就疼一疼我,有的话我真不好对舅母直说,莫不如请个内侍去卫家传诏,连着舅母一并诏来慈安宫,让舅母得个安心,免得她埋怨我没把话说明白。”旖景撒娇道。

太后当然不以为意,立即就让慈安宫主管内侍走一这趟,见世子妃炯炯有神地盯着自己,这才笑道:“多亏你那时没把话说明,哀家原来是属意三郎和昭丫头……圣上也是允了的,哪知闹出了后来的事,哀家是不信三郎会做出那等蠢事来,可这当头,也不好就提婚事,总得等风头过去。”

这话旖景只信一半,太子遇刺一案真相不似表面那般,太后必有洞悉。

的确,太后这时已经察觉三皇子的“殊重”,也旁敲侧击了一番,天子没再隐瞒,表明是想易储,母子之间一场谈话有些激烈,不过太后听说天子有意让严家女儿为将来新储正妃后,态度又有了保留。

一时后悔起当初让旖景去卫家“提点”的事来。

这回让卫昭入宫,太后实际上是产生了反悔的心思,想着让卫昭在身边住上一段,以示天家恩眷,将来给她指门另外的良缘,让卫昭高嫁,不至于让卫家埋怨天家出尔反尔。

旖景那番解释,正中太后心头,压力大减,当然是欣喜不已。

“三郎性情有些执拗,哀家也是担心他与昭丫头今后合不来,渐渐有了犹豫,打算让阿昭入宫小住一段儿,哀家也好仔细看看这两人性情是否真能相合,若是没有那缘份……就如你说的那话,哀家今后可得为阿昭再寻个良配。”太后又说。

旖景明白过来太后已经改了主意,彻底松了口气,笑着说道:“能得娘娘作主,这可是阿昭的福份。”

于是等着卫舅母入宫,太后就把旖景当日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旖景并没有插话,冷眼看着卫舅母明明忐忑不安,却强自摁捺着刻守礼仪,到底没敢说出半句反驳的话来,对太后的恩典谢了又谢。

倒是卫昭一直是落落大方的举止,竟能当场说了好些趣话,与旖景一唱一合,逗得太后合不拢嘴,立即就让如姑姑把慈安宫的厢房收拾出来,领着卫昭下去安置。

外命妇入宫等闲不被留膳,接近午时,旖景就陪着卫舅母一同出宫。

一路之上,卫舅母甚是沉默,旖景也只与跟着送出来的如姑姑说话,没主动搭理卫舅母。

卫舅母心里十分不是滋味,自从来了锦阳,眼看着世子妃诸多讨好恭顺,她只道楚王府是因为心虚,越发觉得卫舅舅被强迫出仕是因为虞沨谏言之故,心里满是埋怨,兼着年初旖景说起太后那番话,卫舅母更觉愤愤,认为楚王府利用卫家第一世家的声誉,用来固结权势。

兼着这段恶浪风波不断,卫舅母也感觉到储位之争,生怕卫家被波及其中,恨不能与楚王府划清界限。

那日她忍耐不住,借着卫王妃的事指责王府包庇真凶,就是想干脆撕破面皮,就算将来会被卫舅舅责备,只要大义凛然地声称是为家族安危荣辱打算,也能站稳立场。

哪知却招来了旖景出乎意料的反讽,卫舅母被噎得面红耳赤,回程途中,完全摒弃了礼数规矩,竟没忍住在女儿面前抱怨起世子妃的刁蛮来。

卫昭全不给卫舅母留颜面,跺着脚说道:“母亲那番话真真不怨得嫂子反驳,世人谁不知道是镇国将军心怀恶意,非但害了姑母,还险些害得表哥早夭,母亲竟还当面责备表哥不孝!母亲明明知道姑母当年薨逝,祖父与祖母是个什么态度,女儿是未能目睹,听家中仆妇议论起来,也觉得祖父祖母当真狠心,咱们自己冷眼袖手不闻不问,母亲竟还能埋怨王府不以实情告之。”

卫舅母恼羞成怒:“你当我真这般恬不知耻?无非是担心你,也不知世子夫妇在宫里说了什么话,才让太后盯着你不放,宫廷险恶,一旦涉及其中……”

“为了自保而损毁于人,岂合卫家家教?”卫昭简短一句,就让卫舅母目瞪口呆。

就在今日,当内侍来诏,卫舅母仿若被五雷轰顶,忍不住搂着卫昭哀哀哭泣,自然又有抱怨之辞。

卫昭忍耐已到极限,正色说道:“母亲若真为女儿着想,何不对太后直言拒绝,相信太后不会强人所难。”

卫舅母大怒:“难道是要逼我为你一人,将卫家阖族置于险境?”

卫昭摇了摇头:“母亲既知这个道理,何苦埋怨表哥表嫂,难道卫家不敢枉顾圣命抗旨不遵,兄嫂就理应凛然不惧为我求情?母亲,卫家是大隆臣子,得享尊荣,全靠天恩,这些年来能够安顺无忧,也有楚王府的庇护之义,别的不说,祖父当年婉拒出仕,引来圣上震怒,若非姑父与表哥斡旋求情,卫家早被降罪,母亲自幼教导女儿,名门之后,当谨守礼义仁信,为何这时不思知恩图报,反而为求自保心生埋怨?”

见卫舅母“无语凝咽”,卫昭语气才缓和下来,拉着母亲的手:“不需为我担心,宫廷诸多险恶女儿已经料及,会记得谨言慎行。”

事已至此,卫舅母深知埋怨无用,她原本以为世子妃当日所言是不尽不实存心隐瞒,今日见了太后,亲耳听闻了那番话,越发不知天家诏卫昭入宫是个什么属意,卫舅母往日自恃清高,不耐与京中权贵来往,邀宴能推则推,唯一来往的家族,无非是姻亲旧好,大多远离朝政,关于时势,这些内宅女眷更加懵懂不知,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更别说商量出什么应对。

卫舅舅不在家,卫舅母真真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这时也只好在世子妃口里,才有望能得句准话。

想到卫昭的安危,卫舅母总算顾及不得太多,当在神武门外,眼见旖景就要登與离开,才厚着脸皮上前,邀请旖景去家小坐。

普通命妇入宫,轿與是不能进入皇城的,卫舅母没有世子妃的特权,只能步行出皇城。

见卫舅母主动示弱,旖景也没再小器记恨,热情地邀请了卫舅母上车。

她今日有意说服太后直接诏卫舅母与卫昭入宫,就是要让卫舅母明白,天家的“恩德”不是那么容易推拒,风浪来袭,作为官宦之家,想要独善其身固然不能算错,可也得看天家允不允你袖手。

目的达到,旖景倒是再没瞒着卫舅母,不过关于天家反悔的事,也必须说得隐晦:“不瞒舅母,年初时我那番话的确有所隐瞒,并非是为欺哄舅母,实在是……有的事情天家没有定论,不能明言,而诏阿昭入宫小住也非太后本意……不过今日太后所言舅母尽可当真,的确是阿昭投了太后的缘份,她的婚事,太后必然会好生考虑,不至于委屈昭妹妹。”

卫舅母长叹一声:“只望世子妃明言,今后阿昭会不会入宫为妃,或者是……居于妾位。”

卫舅母这时也转过了脑子来,情知随着卫舅舅踏入仕途,又有楚王府这一门姻亲,想让卫昭免嫁豪门怕是不能,唯一的坚持就是不能与人做小,就算是入宫为妃也不能接受。

对于这一点,旖景还是有些把握的:“舅母宽心,就算天家有这样的心意,也会考虑卫家的百年盛誉,楚王府也会为昭妹妹转寰,太后今日直言要与阿昭指门良缘,必定不会食言。”

以卫昭的出身,就算给皇子做侧妃也算委屈,称不上良缘,除非是将来入宫封妃,但旖景以为,这时储位尚且难以定夺,担忧这个实在太早了些,太后一贯不会强人所难,更何况有出尔反尔在先,对卫昭多少有些歉意,更不会不顾卫家的意愿,逼着卫昭将来入宫。

得了这颗定心丸,卫舅母才算放心了些,不过服软倒歉的话始终难以出口,言谈始终有些讪讪,却再不比往日存心生疏,旖景也没提旧话,只拉着舅母的手安慰:“慈安宫的如姑姑与我很是熟络,我已经拜托她多多照顾昭妹妹,舅母莫太担忧,或许过上一段儿,太后就放了昭妹妹出宫,舅母若是有看中的人家,不妨对我直言,到时我再求了太后恩准,由她老人家指婚就是。”

这时没人预料,卫昭这回入宫,待得太后赐婚出宫之日,已经是十载之后,而那时的太后,已经不是今日这位了。

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动第三百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六十六章 花簪风波,荷包传情第七百七十二章 陈相投诚,名单到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响雷,猝然当头第三百二十二章 时日太慢,婚期太远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真相!同道中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两百七十六章 舌灿莲花,欲反黑白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间,小打小闹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刚,贤妇风范第两百二十五章 不过如此,棋高一着第三百五十四章 隐伏杀意,真相将明第两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头,古怪青年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两百九十八章 细察人心,温言劝服第两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两难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观者清,精明国相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风波暗酿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四百七十八章 蛮横甄母,总算报应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窥破韵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机会,能否重头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响雷,猝然当头第四十章 妖魅无效,心怀不甘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计划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获,混乱局势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实陷井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计,更改姻缘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黄氏扬眉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难雪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两百七十三章 对薄公堂,收网之时第两百一十四章 言说旧事,渐明祸因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凶,反被气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别重逢,情意绵绵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窥破韵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七百七十三章 针对防范,何愁不胜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间,细数疑惑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顺利落毒,自行揭发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妇,恩威并施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访,实属误解第两百六十九章 当面过招,请猜胜负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灭口,天降救兵第两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两妃争强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两百九十三章 恩册郡主,各人心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两百三十九章 东宫有喜,圣上赐恩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发冲突第七百七十五章 领兵出城,直面生死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连环嫁祸第一百零九章 远道归人,骨*圆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庄,世外桃源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第七百六十二章 苏公出征,大君来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三百零六章 一时冲动,惹火烧身第两百零五章 又是宫宴,暗涌潮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愿并非,一心一意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嬷嬷教孙第两百四十四章 悔在当初,痴心错付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