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

旖景话才出口,就明白自己表现得太过急切了,诚然,她已经让虞灏西相信了与肖蔓十分投契的表像,但因为横生变故,虞灏西已经对肖蔓生疑,难保不会怀疑她太过维护的态度,于是为了稳妥起见,旖景紧跟着又柳眉倒竖地追加一句:“殿下的意思是,肖掌柜接近我是别有居心?”

这便又成了因为被人算计而恼,因此才要追根究底的情态。

只旖景正紧张地关注大君的神色,不想又有个“不甘寂寞”的人插话,阴差阳错地给了旖景合情合理发表见解为肖蔓“申冤”的机会。

这人是孔奚临。

他阴阳怪气地哼笑一声:“苏五娘,你一手棋艺的确让人不敢小觑,本还以为当年京都双华*过人之说也不是虚传,就算眼下不记前事,也总该明白人情事故,哪知却让人大失所望,一个商妇,花言巧语的奉承讨好,便能欺哄得你引为知己,你难道不知商人图利,攀附贵族本就有所目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还以为肖氏是以诚相待?殿下,这事是明摆着的,定是苏五被肖氏蒙蔽,言谈间泄露了身份,这才被沿氏知情,打算用这把柄威胁,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好呀,既然孔奚临嘴皮子一动,就把责任扣在了旖景头顶,那旖景当然是得辩上一辩的,顺便把肖蔓择清。

但旖景首先表现出来的却是惊讶:“原来孔郎不是结巴呀?”

“卟哧”一声,薛东昌十分捧场。

孔奚临显然就不是那么愉快了,“阴阳怪气”僵在唇角,那着意慵懒轻斜的目光也瞬息锐利起来。

大君殿下顿时来了精神,笑靥如花地问道:“五妹妹怎么会以为奚临是结巴?”

“殿下有所不知,您远征期间,孔郎虽隔三岔五就找我对弈,数月以来统共说的话也不比今日字多,这让我十分疑惑,若非亲耳听他开过尊口,我甚至都要怀疑孔郎患了哑疾。”旖景原本并不在意孔奚临那善恶难辨的态度,但也不想忍耐他存心找碴。

“我那是不屑与你多话。”孔奚临轻哼一声。

“我可没求着孔郎与我对弈闲谈。”旖景还了他一句,衡量着火候刚好,两人间已经达到了彼此厌恶的情境,这才开始反击:“不知孔郎怎么就以为我引肖掌柜为知己,而对她毫无防备,甚至会把原本身份泄露出去,授柄于人?肖掌柜是商妇,她通过潼阳女君与我攀结,无非是为了接下大君府的绣活,以图财利罢了,她自是要奉承讨好,但霓衣绣坊的手艺也的确不凡,兼着肖掌柜诸多殷勤,又晓得许多坊间趣闻,与她来往我倒是身心愉悦,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也不喜欢与横眉冷对者多话不是?”

旖景看向大君:“殿下,我虽不记前事,但前些时候也受了薛夫人与皎玉不少提点,知道怎么与人应酬,我也并非不晓得分寸,又怎会把身份轻易泄露出去?”

“我相信五妹妹没有泄露。”大君立即说道,颇带着些警告的盯了孔奚临一眼。

旖景与肖氏来往,都在盘儿的监视下,倘若真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盘儿早就禀报给了大君,大君这句信任的话也不是无根无据的空谈。

“那么殿下能否告之为何怀疑肖掌柜?”旖景理所当然地问道。

“今日送礼的沿氏,正是霓衣局的东家,而霓衣绣坊本属沿氏旗下之商铺。”

原来如此,旖景微微蹙眉:“这么说肖掌柜确有可疑之处,但我实在想不通她怎么能察知我的身份,再有,昨日肖掌柜还来赴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蹊跷。”

“她当然不会表现出蹊跷,否则岂不是此地无银,将来还怎么与苏五娘你来往结交?”孔奚临虽收到了大君殿下的警告,但今日尤其心浮气躁,没忍住又奚落一句。

“孔郎言之有理,可是我更不明白了,倘若肖掌柜怕被质疑,为何沿氏要公然送信?这不就明明白白地表示,他们捏住了我的把柄,想要借此讹诈,此地无银的事情既然都做了出来,哪还怕担这嫌疑。”

“对呀!”薛东昌重重一拍膝盖:“殿下,这事有些蹊跷,倘若当真有人要做威胁的事,又怎会堂而皇之以真面示人,既然决定真面示人,肖氏昨日有的是机会直言,何必隔上一日再送密信,岂非多此一举?”

“肖氏也许是没有避众直言的机会罢了,沿氏虽是富商,在西梁有些根底,却还没胆量直接与大君叫板,但他们却敢威胁苏五你,所以才要避开大君府诸人,与你私见。”孔奚临道。

“这话不通,沿氏哪能不知殿下对五娘的看重,五娘出行,哪能没有侍卫护从。”薛东昌说道。

“殿下,我怀疑送信人根本不是要绕开殿下,而是因为没有与我见面的机会,并且不愿以真面示人,才会假借沿氏的名义送信,这事应当与沿氏、肖掌柜无关,否则实在解释不通。”旖景分析道:“我并没什么值得旁人要胁,他们的目的势必要殿下才能达成,沿氏既是富商,难道仅为图财,就敢明目张胆要胁大君?”

旖景眼看着虞灏西蹙眉颔首,这才微微吁一口气,经过这一番辩辞,总算暂时把肖蔓择清了,这条联络可是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倘若就此中断,虞沨再要让暗人渗入就大不容易了,卫冉不得不冒险与她联络,那么就有大有可能暴露。

可是要彻底洗清肖蔓的嫌疑,必须察明送信人的身份。

“西梁人见过苏五样貌者本就不多,若非苏五娘言辞不慎被人察知,这事又怎会被人洞悉?”孔奚临尚有不服,强辞夺辩:“倘若真与沿氏无关,也就只有一个可能……送信人势必是得了楚王虞沨的嘱托,意在私下联络苏五娘,好救她脱身。”

孔奚临说这话时,又不无讽刺地斜了旖景一眼,暗暗冷笑,真不知虞沨得知他处心积虑好容易找到机会送信进来,却是被苏五自己个儿交给大君会是什么心情。

但他话音才落,这回甚至不需要旖景反驳,大君就劈手夺过孔奚临手里摇摇晃晃的折扇,“啪”地敲在他的脑门上:“小五,我看你是没了狠爹恶母在上头欺压,日子过得太悠闲,脑子生锈了不成?这么可笑的话也说得出口,简直比东昌还不如。”

薛东昌分明是躺枪了,可却并不在意,甚至颇为安慰地叹了口气:“殿下明智,小五一直就不如我,您总算明白过来。”

大君压根就不信虞沨会用这么可笑的方式“解救”旖景,明晃晃地送信进来约人在外头碰面,当他虞灏西是死人不成?倘若虞沨真认为这办法可行,何不趁他远征时就着手施行,怎么想也是那时成算更大,但是大君当然不愿在旖景面前夸赞虞沨的聪明才智,万万不会行此下策,硬生生地就将话题扭转了:“我认为五妹妹的分析才合情理,送信人势必不是为了图财,而是有更大的目的,却不想以真面示人,说明必怀忌惮,既然他晓得借沿氏之名才能把信送到五妹妹手中,应是知道五妹妹与肖氏有所来往,五妹妹可有怀疑之人?”

“眼下还不好说。”旖景摇头:“但这信不早不晚今日递入,应该此人也是刚刚获悉我的身份,那么昨日赴宴者都有嫌疑,因为肖掌柜是我邀请之宾,那十余女眷都看在眼里,我更想不通的是,对方究竟是怎么获悉我的身份?决不是我泄露出去,那么唯一可能就是有人认出了我,但仅凭样貌,还不足以让对方笃定。”

“倩盼”与楚王妃肖似已是街知巷闻,纵然有从前见过旖景者,也只以为“果然肖似”,并不能断定两者原为一人。

旖景自打上回与大君出了一趟门,一载以来并没出去抛头露面,接触的外人也十分有限,除了与潼阳曾有数面之缘,那些小贵族的女眷都不曾见过楚王妃,她们不可能洞悉真相,那么,唯一可能的是昨日赴宴的宾客中,有人认出了旖景,并且笃定她并非倩盼而是楚王妃。

可是谁有这般本事?

旖景确信,西梁贵族除了安瑾,应当不可能有人将她一眼认出,那么,究竟是凭借什么以致对方断定她的身份?绝非样貌的话……

旖景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是夏柯!”却被大君抢了话:“应是有人认出了五妹妹身边的婢女。”

那么这个范围就十分狭窄了,无非是那几位曾随金元出使大隆的女君,才有可能注意到当初楚王府的婢女出现在与王妃肖似的“倩盼”身边,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真相。

但这话旖景不能出口,她正在失忆当中,哪还记得从前与多少西梁贵女有过来往。

不过此事还有想不通透的地方。

果然,就听大君追问:“五妹妹昨日可与胡、庆二氏女君碰面?”

旖景说道:“我昨日并没有出过东华苑,除了邀请的那些女眷,并不曾见过旁人,夏柯一直也在我身边,几乎寸步不离。”

也就是说,见过的女君唯有潼阳。

“潼阳?”大君蹙眉,实在怀疑:“她若是有那记性,一早就认出了夏柯,却等到这时才发作……难道说是打算以此为胁让我解救竣江公?”

“倘若真是潼阳,大可不必遮遮掩掩,因为一旦提出目的,她的身份就昭然若揭。”旖景也很疑惑:“我想,除了潼阳,是否有可能是旁人……或许是昨日随同女眷的婢女,可能是从前识得我与夏柯之人。”

旖景不敢肯定,她从前在大隆也算交游广阔,常常抛头露面,夏柯又是专门跟着她出门赴宴的丫鬟,很有可能被人记认,那些大隆贵妇、贵女身边的侍婢,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流落至西梁,凑巧昨日随同主家赴宴,认出了她与夏柯,但旖景没有过目不忘的天赋异禀,自是不可能记得那些有过一面抑或数面之缘的侍婢,只怕夏柯也没有发现蹊跷,否则也不会全无示意。

相比大君,旖景更是忌惮这个躲在暗处知晓她真实身份之人,一定不能放过。

所以,她表现得很主动:“殿下,若要察出此人,三日之约我便当亲赴。”

大君犹豫了一番,微微颔首。

而孔奚临见这两人三言两语就分析出可能的真相,总算摁捺了不服与小瞧之心,那鄙夷的目光才没再时不时地刺向旖景,转面盯着窗外的一枝花梢发呆。

于是三日之后,旖景在薛东昌所率浩浩一队亲兵的护侍下,身边还跟着十余白衣侍女,气势汹汹去了云山茶坊,及到未正稍过一刻,推门而入的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灰衣老妪,满脸岁痕,十指粗糙,竟似一个操劳农事粗活者,看上去与贵族没有分毫联系。

但此妪言辞甚是犀利。

她也不在意雅室里虎视眈眈的薛大统领,脱口就是一句:“真没想到,堂堂楚王妃竟然红杏出墙,背弃大隆宗室夫家,竟自甘来我西梁为个见不得光的侍妾!”

第一百六十章 虽未携手,早已并肩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决不负誓第两百三十六章 或有纰漏,不及详察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并非无患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见殷氏,得证实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获,混乱局势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五百五十八章 时日无多,大变在即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两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计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十二章 早生死结,一朝爆发第两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托终身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离间,高低显然第六十四章 紊乱开场,胜负难说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楔子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三百五十四章 隐伏杀意,真相将明第两百零二章 御史还朝,两相斗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两百四十九章 隐情不浅,世子出场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恶母狠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据理力争,领命施罚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兰第七百零八章 决断不易,步步相逼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头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万千愧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获,知情之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争,世子警言第两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四百九十章 鸩杀李氏,迁怒旖景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阴谋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败势如山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宽容”,大度求情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动,慈安生疑第十二章 早生死结,一朝爆发第两百八十四章 两地不同,一样月色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丧心病狂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怀疑第三十六章 烟花坊里,疏梅楼外第四百三十三章 墙还未倒,避之不及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针锋相对,固执不让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黄氏扬眉第两百四十二章 乔县来客,再引觑觎第三百九十六章 “风流韵事”,江氏出丑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该此报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两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计,抢夺先机第两百一十三章 迷雾揭开,惊闻真相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亲迎,再无遗憾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袭击又至第两百二十章 不知不觉,已有行动第五章 再见故人,深藏爱恨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后,并非添花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涂第两百一十五章 宋辐和离,母子生隙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两百一十三章 迷雾揭开,惊闻真相第四百六十一章 确有预感,濒临横死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应死,何故病逝第一百一十二章 灵山之约,依时发生第一百零九章 远道归人,骨*圆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枣,俱都给之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三百一十章 一语成谶,前路未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