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尴尬王爷,抛之脑后

楚州是高祖起兵之地,这处王府原本就是高祖当年居住的将军府,后虽册封次子为楚王,但因为严后与太宗帝对先楚王的信重有加,并未让之就藩,太宗干脆就将这处府邸赐给兄长,又经扩建,固然是为保留高祖旧居留给子孙缅怀,又显示对楚王一脉的隆恩浩荡。

相比锦阳的王府,这处王邸更显年深蕴久气势恢宏,正门往里的庭院十分宽敞,数百仆妇跪迎也半分不显拥促混乱。

大受震惊的秦子若跚跚来迟,及她到此,三间朱漆钉门已经洞敞,左侧由晴空领头,右边是春暮率先,仆妇男女分列匍匐跪地,虽人头涌涌却鸦雀无声。

秦子若身上那件家常着的半臂已经换成了一件海棠锦褙,金簪饰发,腰悬玉环,这让她往仆妇群体后那么一站,显出十分违和。

大约是感觉到不少暗暗睨来的目光,秦子若才恍恍地回过神来,她这身行头要比内管事更气派,但论她的等阶堪堪算个二等,若穿着这一身扎堆一跪,显然就是“鹤立鸡群”。

不过秦子若从没把自己当成婢女,眼下当然没有这般自觉。

所以她暂且往人群后头退开丈余,避去廊房柱后。

上昼的阳光并无炙意,拂面清风更是柔和,但站在阴凉避阳处的秦子若仍然觉得衣襟里一片闷湿的汗意,看着金阳曛和下跪着这整整齐齐的人群,越发有种焦灼炫晕的不适,胸口闷堵得慌,竟像是中暑的感觉。

她微握手掌,自己都觉得一手的湿汗。

于是她深长的呼吸,竭尽全力摁捺着不甘与怨愤,预备着稍后端方得体的与王妃“久别再见”。

却早有人窃窃地把秦子若不合规矩的举动暗暗传递到秋霜耳中。

秋霜就跪在春暮侧后,稍一倾身,就把这事知会。

春暮当然没有回身张望,只是微微蹙眉,做了个暂时莫理的示意。

王府属官早往城门相迎,这时已经随在楚王与王妃共乘的與驾后来到门前。

听说王妃平安归来,楚州百姓不少自发沿街恭贺,已经喧扬了一路,不过王府独占长街,坊内不许民众妄入,故而府中诸人并不能听闻外头的沸腾。

但车轮轧轧马蹄踏踏以及侍卫们整齐的步伐声,已经是最清楚不过的预示。

不说锦阳随往的仆妇,关睢苑的旧人,便是留守楚州的仆妇这时也不免被这不同寻常的气氛感染,个个心潮澎湃。

当王爷与王妃携手入内,恭请金安的贺声齐整整地响成一片,这让秦子若不由全身一颤。

她远远地看着站在紫蟒金冠的男子身边的妇人,微仰面颊,唇角笑意灿烂。

秦子若又再握了握拳,强迫自己的目光从男子意气飞扬的面容移开,垂眸,绕开跪迎的仆妇上前。

旖景的目光尚且停留在右侧当先那一列尽都眼角泛红的“故人”身上,她先是感觉到虞沨的指掌微微一紧,这才遁着他攸忽沉晦的目光看见了迎面而来的窈窕淑女。

因秦子若垂着脸,旖景一时没认出她的模样,心下不无讶异,王府里还有哪位这般与众不同?

她并未听说被掳期间,秦子若惊世骇俗的作为。

虞沨很快收回沉冷的目光,转向与旖景四顾时,颇显无奈与歉意:“我忘了这荐事。”

旖景:……

她越发注意顿足数步之外的女子,见她先是标准的福礼,然后微抬面颊。

“五姐姐,万幸平安。”这又是一位眼圈泛红,但显然不是出于欣喜。

秦子若?旖景心里那叫一个讶异,笑笑地看了虞沨一眼——敢问王爷,这什么情况?亏得这姑娘在“姐姐”之前还加了个“五”字,要不她还以为多了个“另类妹子”呢。

但王妃当然不会把讶异呈面,竟像早有预料一般,上前扶起:“七娘不需多礼。”

“姐姐回来就好。”子若柔睫忽闪,泪珠子摇摇欲坠,完全是出于悲愤的情绪,倒不需要怎么酝酿。

这就成姐姐了?旖景再度笑笑看了虞沨一眼,当然没再继续与秦子若携手,只微微颔首,一时间实在不知怎么寒喧,却被虞沨一步上前:“王妃远途归来,姑娘若要叙旧,待等他日吧。”

wWW●TтkΛ n●¢ ○

一路到了关睢苑,春暮等人当然紧随其后,又在正厅里恭恭敬敬地磕了头,这回旖景亲自上前将众人扶了起来,尤其看见秋霜,只觉得眼中涩涨,便暂时没有搭理频频看来的虞沨,拉着几个丫鬟进了屋子里好一番久别重逢的话旧。

不过丫鬟们都是有眼色的,见王爷一刻之后入内,都行礼告退。

旖景这才端了茶盏,慢慢品啜着,坐等王爷交待“忘的那茬”。

且不说屋子里两个主子怎么副情境,廊子外头,秋霜与夏柯,加上一个春暮尽都面带愤然。

“不想秦氏竟腆颜如此!”一贯温和的春暮都咬上了牙,暗恨自己疏忽大意。

夏柯因比旖景早归一步,倒听说过“这茬”,这时蹙着眉头:“我看王妃的神情,像是没听王爷预先交待?”

“估计王爷把秦氏忘在脑后了。”秋霜说道。

却有胡旋凑了上来:“不过就是进了个婢女而已,哪用王爷交待。”

春、夏、秋面面相觑,齐齐看向胡旋的目光里赤裸裸的三字——有前途。

屋子里头,旖景听了王爷那番有条不紊的解释后,长长“哦”了一声……没下文了。

虞沨:……

打量着王妃不像气恼的模样,王爷微带尴尬地咳了两声:“我起初留着她,是觉得或许可以利用。”

“当然是可以利用的。”旖景颔首,又再沉默下来。

当再抬眸时,却见对面人竟然目带委屈,旖景失笑:“我说的是真心话,这时,还不知太皇太后是个什么态度,更有圣上皇后会有什么刁难,秦七娘既然送上门来,当然是要留上一留,说不定她能引得秦家蠢蠢欲动,也好让太皇太后拿定决心。”

虞沨揉了揉了额角:“我当时并没想那么长远,其实也非她不可,你若是嫌烦,打发了就是。”

“我不嫌烦。”旖景轻轻一笑:“王爷玉树临风、才华出众,京都贵女也不知有多少心生暗慕,但好比秦七娘这般自甘为婢者,也是万中独一了,正如王爷所言,她既送上门来,我们何妨一用?人家做出这般惊世骇俗的事,结果就这么被打发,岂不显得咱们太过刻薄?”

虞沨:王妃你确定不是在拈酸吃醋?

“我猜,七娘大约明早就会来问安,真好奇她会说些什么。”旖景忽然起身,坐在呆怔的某人膝上:“或许她会先求见王爷也不一定。”

王妃的目光实在不怀好意,王爷鬓角渗出汗来。

事实证明旖景的猜测十分准确。

不到次日,就在午后,虞沨正小心翼翼地缠着旖景陪他在书房看阅密函上的各种小道消息,晴空就满脸官司的进来,禀报了秦子若要见王爷的话。

旖景什么都没说,美目笑笑地一斜。

一贯云淡风清的王爷脊梁忍不住一僵,越发一本正经:“你告诉她,有什么话,由你转告也是一样。”

晴空去而复返,原话转达:“秦姑娘希望王爷暂时将那两事隐瞒王妃。”

虞沨重重揉了揉眉,甚至不顾晴空在旁伫着,就说了两事:“一为秦氏自甘为婢一事实为秦相父子授意,一为皇长子并非皇后所出,而是妓子小嫚之子。”便着重把小嫚那事说了一遍,甚至连秦子若恳求让江汉替皇后诊脉调养的话也说了出来。

旖景尚且不置可否,晴空为难了:“这下让小的怎么答复?”他可不以为王爷会接见秦姑娘。

“你别答复。”说话的却是旖景,她笑看向虞沨:“王爷还是去见一见秦姑娘吧,当面给她一个允诺。”

见虞沨万分不情愿的模样,旖景眉梢一挑:“难道王爷不愿欺瞒秦姑娘不成?也是,王爷堂堂男子不打逛语……是妾身难为王爷了。”

晴空万分同情地望了一眼他家主子。

虞沨摇头:“出家人才不打逛语,王妃嘴下留情。”

他只是不耐烦应酬秦七而已,但这话当着晴空的面却不好说,只用眼睛剜着总管大人,好容易才把人剜了出去,这才问旖景:“你是怎么打算?”

“我是想看秦姑娘究竟有什么智计而已,皇长子的事她瞒着还说得过去,秦家的盘算为何在你知情的情况下还需要瞒住我?”旖景轻轻一笑:“对她我们暂且以礼相待着,到底是相府千金,也不能真当侍婢使唤,权当是个客人罢了。”

虞沨这才安心,刚刚拿起一张信函,就被旖景推了推肩头:“远扬快去吧,我也得见见春暮她们,有的事情也需要安排一下,春暮已与灰渡成亲,是统领家的娘子了,总不该让她还来府里当差,把人当下人使唤。”

“我原本也是这么想,无奈春暮坚持,兼着灰渡也不愿在外头独居,说道横竖都是住在府里,春暮闲着无事不如有份差使的好……”楚王殿下正想就这个问题深入剖析,却被她家王妃毫不留情地推了出门:“快去做你的事,仔细晚了,让人怀疑,我早听过旁人赞秦氏七娘有诸葛之智,可不能吊以轻心。”

楚王殿下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走出老远还频频摇头,想到秦子若的那些虚伪言行,眉头立即蹙了起来。

他当初把秦氏暂且收留时,可没想到会被王妃架上来施美男计,颇有种搬起石头砸脚的懊恼——他家王妃果真没有拈酸吃醋?这怎么就让人如此不甘呢?

旖景“打发”了虞沨出去,果真先请了杨嬷嬷,在别苑时,她并没有闲睱与杨嬷嬷闲话,这回请了人进来,便先说了打算:“祖母原本早有打算让嬷嬷一家脱籍,却被嬷嬷固辞了几回,这时却不宜再拖,秋月的大兄准备了这些年,就是想参加科举入仕,嬷嬷就算为他考虑,也别再拒绝。”

秋月是杨嬷嬷长子之女,她的哥哥从前就是苏荇的侍读,卫国公见他有些才智,也有栽培的意思,后来杨嬷嬷一家成了陪房,旖景便让她的长孙子跟着王府的属官习些政务,上回恩科没赶上,眼下圣上又是继续贯彻科举的意思,旖景便想劝服杨嬷嬷接受脱籍的建议,让长孙子下场参考。

“能识文知书就是他的福份了,哪真能指望入仕。”杨嬷嬷仍不情愿:“老奴无父无母,孤伶伶的一人儿,多亏得当年高祖从人牙子手里买了老奴,从来就不曾苛待,后来侍候公主,更是无限荣光,老奴一家深受国公府恩典,随着王妃进了王府,也只有更加体面,就说老奴那小儿子,就是个不消停的,一昧好高鹜远,王妃允了他自己经营商事,结果折腾得赔本儿,王爷听说后,非但补了亏空,还让王府的管事带携着他,总算这时有了几分脚踏实地的模样,王妃莫要再劝,老奴一家定是要世代效忠王妃的。”

“嬷嬷即使脱了籍,我也不会让你们离开王府,嬷嬷倘若愿意,一直留在王府协助更是求之不得,嬷嬷想想,倘若您家大孙子真能入仕,将来更是助益。”旖景也不放弃:“嬷嬷,秋月的事是我对不住她,我能为她做的也只有照顾好她的家人,您若拒绝,我只会越发不安。”

这时提起秋月,杨嬷嬷不免也有些伤感,见旖景也红了眼圈,倒不好再辞,先是应允了下来,却转而说道:“秋月没那福份,但晴空真是个好小子,有一件事,王妃那时不在,老奴拿大做了回主,王妃既然回来了,可得与您商议。”

便把婵娟那桩说了出来。

却在杨嬷嬷话音刚落,就见帘子一掀,秋霜一头扎了进来:“祖母,此事不可。”

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六百七十章 尴尬王爷,抛之脑后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两百三十九章 东宫有喜,圣上赐恩第两百七十三章 对薄公堂,收网之时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觉之间,环环陷井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亲西梁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六十八章 两相之争,风雨酿成第七百三十九章 拨乱反正,太后施令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见端倪,终究难测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于无奈",自曝家丑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关注,风浪将来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预料之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五章 再见故人,深藏爱恨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一百九十章 要论祸根,无非绝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八十六章 一事变迁,混乱全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愿得一心,白首莫离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开第两百六十九章 当面过招,请猜胜负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证“确凿”,如何脱罪第三百五十一章 弥生之幸,得君倾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训妾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十七章 罚外加罚,怨上添怨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涂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两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实为试探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之劫数,终究难参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谋划,歪打正着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氏“错识”,张大不蠢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缨望族,清高太甚第三十章 何故祸心,渐露端倪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虚荣,妄自尊大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礼数,你待如何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计算,撕破面皮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宽容”,大度求情第两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险揭真相第两百二十九章 春暖来迟,人心早急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八十章 闺阁芳心,所托非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八十四章 两个旧友,一段血仇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两百六十九章 当面过招,请猜胜负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三十七章 恃强凌弱?原来闹剧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四章 梦时梦醒,愧疚如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该此报第两百八十八章 书信叩别,半途勒马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闲谈”,却生惊疑第一百一十章 苏氏七娘,爽郎大度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败势如山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叹服第两百一十九章 羊脂鱼佩,或有内情第八十章 闺阁芳心,所托非人第五十二章 情窦初开,惊变顿生第四百四十章 脸面尽失,勇闯青楼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认亲,虞湘婚事第两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两难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厦将倾,厚聘富嫁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思熟虑,两全之计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拨,小小报复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六百章 临别之遗,除夕时察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亏,直言分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七百二十九章 还未扬眉,又再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