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

深秋上昼,从东窗照入的阳光落地粼粼,隔着裙裾抚慰脚踝,只有微微的轻暖了。

旖景正坐在靠窗的玫瑰椅里,手里拿着一本朝早下发的邸抄,一边听着铃铛禀报收集来的关于秦子若的“情报”——这姑娘在荣禧堂数日之间,已经与大小丫鬟“打成一片”,尤其是眼下被老王妃最是倚重的祝嬷嬷与燕儿,都收到了不少“小恩小惠”,秦夫人上回前来探望,自然不会打空手,子若手头大是松动。

她固然不可能收买众仆为她效命,用意仅在讨好人心,树立和睦乖巧的形象,免得在老王妃跟前奉承时让人视为威胁,平白无故就先树敌,都说拿人手软,伸手不打笑脸,子若主动示好,仆妇们自然也不好太过刁钻动辄背后拆台当面难堪,不得不说堂堂相府千金沦落到一介侍婢,居然能这么快就平心静气稳扎稳打,先创造一片友好无犯的“工作环境”,子若姑娘也算适应力甚高了。

另外,子若姑娘身边虽没了专门的使唤丫鬟,倒也能做到“自力更生”,并不让人诟病她高傲不群,对郑氏母女依然不忘笼络,却也没轻易就让她们“为非作歹”,本就爱占便宜的郑氏母女自然与她保持着亲密无间的“情谊”。

旖景听完这番话,也只嘱咐铃铛继续留意。

虞沨却忽然挑了帘子进来,丫鬟们不消嘱咐,立即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昭妹妹递了消息出来,今日国公夫人与六妹妹应诏往慈安宫,‘正巧’圣上也在太皇太后跟前,不多久,太皇太后便下旨赐婚,眼下慈安宫的内侍已分别往陈家与国公府宣旨。”

旖景手里的邸报砸在了裙子上,半响才问道:“怎会有这般变故?”

“昭妹妹与如姑姑都被圣上先打发了出来,没人知道具体情况。”虞沨拾起旖景裙子上的邸报:“夫人与六妹妹应已回府,我进来时,已经叫人备好车與。”

这话音才落,旖景便已起身往外,待挑高帘子时才又顿住,转面看向依然站在窗下的虞沨:“你不过去?”

“我与陈参议有约。”虞沨只说。

旖景也不及多想,出去时只紧声地嘱咐夏柯、秋霜跟着。

当旖景赶到时,宫里的内侍果然与黄氏、六娘一同抵达卫国公府,因着卫国公、苏轲今日都在衙门当值,除了诸位女眷外,也就只有官职在身却“赋闲”在家的世子苏荇与三爷苏轹陪着一块跪接懿旨,这时大长公主连苏荇都打发出去,远瑛堂里唯有苏轹与六娘在侧。

大长公主的神色自是沉肃,她还没问话,便听旖景来了,嘱咐玲珑将人放了进来。

旖景行了礼,目光立即看向垂手站在一侧的六妹妹,一张颇显英气的面容上风平浪静,瞧不出半点委屈与哀怨。

“六妹妹,究竟怎么回事?太皇太后怎会突然赐婚?”旖景抢先发问。

“圣上问我意愿,我称愿意嫁入陈家,圣上闻言甚喜,当即便促成太皇太后降旨赐婚。”这话一出口,就否定了大长公主与旖景隐隐的猜想,说明太皇太后并没有行胁迫之事。

当然不足以打消在座诸人心里的疑惑。

“可是你母亲又对你说了什么要胁的话?”大长公主一语中的。

但六娘却并未承认:“祖母,确是孙女儿心甘情愿。”

大长公主紧紧蹙眉,旖景却看着六娘若有所思。

“孙女儿明白长辈们的心思,是为我一生安好打算,原本婚姻一事,孙女儿也该遵循父母之命,母亲之前那番为家族考虑之言固然不尽不实,但也有并非毫无道理,孙女仔细思量过,与陈家长房联姻确为有益无害。”六娘微微蹲下身子,握住大长公主的手:“祖母,是风儿辜负了您的好意,祖母切莫因而生怒。”

六娘一贯有些疏漠寡言,极少做出这般小女儿的亲近姿态,这让大长公主一时百感紊心,牵起六娘,让她就挨着坐在身边,总算缓和了一些沉肃:“风儿,你就真不觉得委屈?”

“起初孙女知道这桩姻缘是有人利用逼迫,心里也不情愿,也仅只不愿受欺而已,后来问了三叔,果然便知这里头的阴谋,是有人欲挑唆咱们苏家与太皇太后生隙,孙女便想,这些人处心积虑如此,势必还有后着,这回就算能化解,也保不住接踵而来的阴谋,与其回避,莫若交锋,让他们以为趁愿,殊不知咱们是在将计就计,孙女并未被之利用,将来若能因此扭转局面反戈一击更是痛快,是以这时,孙女当真再无不甘。”

大长公主从没把如此复杂的内情告诉旖风,就是担心让她徒添压力,想不到却是苏轹说漏了嘴,这时不免气恼地瞪了儿子一眼。

苏轹素喜这位六侄女的睿智沉稳,又知道六娘虽说是个闺阁,心里主意甚定,见识也非同寻常,趁着闲睱,便常与侄女论政,关于这桩婚事之后的阴谋也有分析,并不曾料六娘竟然情愿嫁去陈家,这时未免有些尴尬,又被母亲一瞪,抬手就摸向鼻梁,很有些讪然的模样。

六娘便又说道:“祖母莫怪三叔,原是孙女缠着三叔才问得这些,有些话憋在我心里已经有些时候了,祖母可容孙女直言?”

大长公主无奈地叹息一声,拍了拍六娘的手便作允许。

“我们苏家因着三代君帝信任,势重权深,这原也是天家的恩典,可父祖叔兄并非贪恋权势,至始至终都忠于君国,眼下却受忌惮,但若仅是卸权便能换得平安,也未尝不可,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六娘语气至始至终都冷静平缓,说到这里微一停顿时也只是眉梢轻挑:“实际情形是有利欲熏心之徒,想借着圣上对苏家的忌惮,夺取权势以为己用,意在取而代之权倾朝野,若让他们得逞,将来势必挟制帝权,而在这之前,又怎会容国公府全身而退、韬光养晦?他们不达目的势不罢休,我们自是不该任由欺迫而不反击。”

“孙女也知道祖母的好意,明知家族有难,却不愿让孙女牵涉其中,可是祖母,我是苏家的女儿,受苏家养育,自信能为家族尽力,实做不到袖手旁观只图一身安宁,祖母,当年高祖被逼无奈于楚州起兵,祖母豆蔻之龄就愿出生入死征战疆场,孙女又怎甘坐享其成独善其身?”

“陈家长房示忠太皇太后,与我苏家便为同盟,孙女嫁给六郎既能迷惑对手,又能进一步稳固与陈家的关系,并不需孙女以身犯险,这门姻缘摒除旁人利用欺逼的因素,实在百利无害。”

“三叔也说陈参议实为陈家栋柱,本家不论,在陈氏一族中影响极大,而与陈家交好之门第故旧也多看好陈参议,不说六郎,单说将来翁姑,于大局于私情,都会庇护孙女,孙女总不至于受人欺辱无能自保,又有自身家族亲长倚仗,将来势必能与夫家齐力合心。”

“陈家内情虽说复杂,好在长房相对简单,嫡长子早逝无嗣连长媳也已归宁,庶子不提,将来孙女上头也就只有个五嫂,也算故旧了,安慧虽然不好相与,但孙女自认足以应对,她欺负不了我。”

“孙女也知道祖母最为抵触的是六郎品性不端,但孙女认为他也不是不可原谅,他之错责,便是辱没简氏娘子,以致投缳,但孙女听三叔提及六郎,已生懊悔之心,既能改过,还有可取之处,将来他若能敬我,我当然回以敬意,他若有折辱之心,我可不是简氏娘子那般气性,伤害自己的事断然不会做,势必回以利害,祖母不需担忧,孙女嫁入陈家原也不是为了儿女情长,我在意的也不是六郎的真情实意,论他是否心系旁人,也伤不及我半分。”

六娘倒是直抒胸臆了,在场的三人却成了目瞪口呆。

大长公主后来也只好让姐妹俩谈心,自己拎了苏轹追问:“我倒得听三爷仔细说说,陈家那六郎到底有什么可取之处。”

三叔无比忧怨的望了一眼他家六侄女——丫头,我只提过六郎往常还算勤勉,并不尽似那些纨绔耽于酒色,实不想他竟然会闹出这种丑闻,可没笃定他就有可取之处。

却也只能尽力转圜,好让大长公主不至于太过厌恶。

旖景当避开亲长,与六妹妹说话再无多少顾忌,她也直言不讳:“六妹瞒得过祖母,可瞒不过我,你突然改变心意,是否因为夫人逼迫?”

六娘这时神色更显轻松,她微倚美人靠,眼睛看向沿着廊庑开得正好的秋菊:“五姐莫须追问,是与不是并不重要,她始终是我生母,便是有所请求,念在血浓于水四字,这件事我也得应允。”

“你真不在意六郎心系旁人?”

六娘闻言,竟然一笑:“我心不在他,当然不会在意他心系何人,当初陈家六郎为了伎子醉生梦死,惹得多少人笑话讥讽,说实在,我却不以为意,他能为一个风尘女子那般,说明也是重情之人,相比有些口称山盟海誓转眼背信弃义的伪君子总归占得至情至性,一个人的品性本不在于人言评论,就说秦家,从前谁不赞为诗书之族声望之家,实际如何?风传品德兼备的郎君,不见得就当真正派磊落。”

“做为旁观固然如是,但六妹妹,将来你可得与陈六郎结发携手,就此一生一世。”

“五姐,你知道我的性情,本就有些疏冷,这并不讨喜,祖母是为我好,一心为我寻个才品不凡的俊杰,但说实在,我没有自信能与一个从未谋面之人立即交心,也不愿将心思尽都用在相夫教子,能得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便是不错,我对陈六郎并不抵触,他能敬着我固然最好,若是不能,假如故态萌生,期望着我以舞伎讨他欢心,我也做不到,大不了到时出嫁前,找魏先生与平乐郡主讨几个他们府中训备的歌女舞娘,足以应付他不时之需。”

旖景哭笑不得:“你还有心说笑?”

六娘莞尔:“我本不愿轻易就对谁全心全意,陈六郎心系旁人,对我最好别有那些期望,这样反而可能相敬如宾,再不济也能保证秋毫无犯,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相比嫁去全然陌生的家族,我对陈家多少还有几分了解,至少我知道陈夫人不是个难相与的婆母,陈参议还算正派,功利难免,总不至于权欲熏心,看看安慧,娘家成了那副情形,他们也没有苛待,这世道,有此家风也算不易了。”

六妹妹这般光风霁月,半点不觉委屈,旖景那些劝慰的话再说不出口,她也明白这事到此已算铁板钉钉,太皇太后不可能收回成命,而卫国公府也不可能违逆懿旨,说再多为六妹妹不值的话,也是凭添她的烦扰而已,到了这时,才将安慧那日所言都告诉了六娘,包括红衣的真实身份。

六娘反倒一叹:“我说好端端地红衣怎么不知去向,原来却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这事五姐可别传扬,让六郎心里存段美好就罢,谁也不愿一腔情意被人辜负,辜负尚且事小,被人利用更不好受。”她微微一顿,转而肃言:“五姐,妹妹有个不情之请,你能否直言相告,母亲她究竟对你做了什么错事,我总觉得,不是宋嬷嬷那桩这么简单。”

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愿,谢琦谋财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一百二十三章 携手合作,并肩共进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六百零三章 惶惧劫数,再应当年第两百九十九章 人已谋事,未知天意第六百零九章 虚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窥破韵事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无情,纪姑有心第两百九十五章 真凶现形,西梁纷争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盘,遭遇雷霹第四百六十一章 确有预感,濒临横死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实为一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七百二十八章 旧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两百八十九章 身临其境,决心更坚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三十六章 烟花坊里,疏梅楼外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宽容”,大度求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殴,楚王醒转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离析,果遭“天遣”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四百九十七章 脱离掌控,怎生收场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三十六章 烟花坊里,疏梅楼外第五百五十八章 时日无多,大变在即第七百二十八章 旧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亲,舅父入京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试探得因,总算决断第两百二十四章 计谋迭出,谁是高人第六百九十章 张氏利氏,连袂出场第七十五章 几人明白,几人糊涂第七百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挖坑布陷第七十章 拈花识香,实有内情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长辈,登门问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一百七十章 问罪甄府,慈母悲声第四百零八章 正当得意,贵客驾临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剑,坦率阿薇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离间,高低显然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开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据理力争,领命施罚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九十一章 胜负委实,定于最初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十章 先发制人,小胜一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两国贵女,礼教之争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七百七十五章 领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两国贵女,礼教之争第两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头,古怪青年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团聚,王妃归故第四百章 将来弟妇,眼下判者第两百七十四章 世子审案,兰心强辩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离间,高低显然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暂,尽力一次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一百九十九章 归来锦阳,婚前教育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后事”,睚眦必报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六百五十八章 调“虎”离山,火烧“虎穴 ”第六百八十八章 预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六百二十九章 称誓在前,决不另娶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决不负誓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卧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二十八章 噩梦惊醒,道出真相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愿陌路,不拖不欠第两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妇,华北独一第三十一章 存心试探,初明隐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见闷棍第十一章 当年学堂,惊见旧迹第两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计,抢夺先机第一百一十章 苏氏七娘,爽郎大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争执,风波渐酿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潜西梁,一对兄妹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