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连环嫁祸

元和元年的寒冬,来得十分仓促。

白昼尚且金阳曛微,一夜之间,只闻风打梢狂,锦阳京的百姓们在次日清晨推开门窗,已见天地之间一片苍茫。

顺天府尹武圣翀大约是极少数在半夜时就发现大雪初降的人。

他两眼红肿,眼下淤青,显然一晚未曾安眠。

昨儿个傍晚,功德坊朝暮馆发生命案,一个大老远从凤阳府来京都的庶民中毒身亡。

武圣翀接了案报,原本没当回事,只安排推官到场勘察。

结果推官却只将随同死者前往朝暮馆的舞伎与酒肆掌柜、数名跑堂带回衙门,这舞伎的东主利贵与酒肆东家张明河不见踪影。

原来这两位早在三日前就往香河去了,据说是为商事。

武圣翀当然要去香河县将人找回,再问案发详细,才知死者吴籍是中*剧毒,毒药是落在酒水里,而那舞伎却安然无事,据说案发时吴籍要她以歌舞助兴,她撒娇要让吴籍先饮一杯,结果一曲未完,吴籍就倒地而亡。

能够接触酒水者屈指可数,衙役没多久就从一个负责上菜的小伙计身上搜出了*。

“居然把罪证留在身上?再有,舞伎的东主与酒肆的东家本就交好,两人又一同去了香河,难道是巧合?”武圣翀大是怀疑。

既有罪证在身,小伙计当然受到了刑讯,他没多久就招供出来——*是永昌候府的严总管给的,还有两百两银,收买他在酒中落毒,害吴籍性命。

虽只是招供了候府仆役,但牵涉人命大案,武圣翀不敢草率从事,冒冒失失就去候府拿人,他很疑惑,堂堂候府总管与区区庶民有什么干系,不惜*。

结果那推官一察,很轻松就把死者与候府联系起来。

“大人,是真有所关联,先是西城一家酒肆,不少人都目睹永昌候府二郎与吴籍纠葛,后来永昌候还亲自宴请了吴籍,这吴籍还当众喊出‘杀人灭口’的话,永昌候却对区区庶民甚是讨好。”

如此怪异之事,当然非同一般。

武圣翀没有理由不去永昌候府拿人,但想到候府身后的太皇太后,他这一晚压根不能合眼。

可他尚未决断,竟然又有一人来堂前击鼓,声称是死者吴籍的故友,说吴籍曾对他交待,倘若他意外横死,凶手必是永昌候府严家人。

武圣翀细细追问,“故友”便说了吴籍用曹大下落讹诈永昌候府之事。

这下武圣翀不敢再犹豫,当然也没有大张旗鼓冲去永昌候府,而是换了公服,只借拜访为幌子先与永昌候沟通。

永昌候听说吴籍被人毒死,并有人污陷严家,自然又惊又怒,赌咒发誓坚决没行害人性命之事,十分配合地让严府总管随往顺天府,武圣翀找了好些个衙役、路人,连带严总管,让小伙计辨认,自然被他准确指认出严总管。

严总管大喊冤枉:“倘若是有人存心陷害小人,一定会先让这凶手暗中记认小人面貌。”

这的确不能算作罪证确凿。

但案子既然涉及永昌候府,并且还关连严廷益“循私枉法”的旧案,武圣翀深觉不该由他这个顺天府尹全权负责,便上谏由刑部接手。

自然,此案顺理成章地惊动了慈安宫。

巧合的是这日旖景恰恰入宫问安,被太皇太后留膳,正笑着道谢,就听说严夫人递了牌子求见,太皇太后正打算利用旖景缓和与大长公主的隔阂,也没让她回避,问清此事,脸色就沉肃下来。

这时,天子已有决断,将吴籍案移交刑部。

“娘娘别急,此案定是心怀不轨之人企图污篾永昌候府,陆尚书公正严明,势必能还候府清白。”旖景劝道。

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刑部尚书陆泽是虞沨所荐,先帝对他甚是信重,应当不会与秦、陈二相狼狈为奸。

她刚要说话,却忽闻帘外一声:“哦?楚王妃也怀疑是有人陷害永昌候府。”

杏黄厚重的锦帘一挑,一袭明黄锦袍。

——天子驾临。

旖景起身垂眸,屈膝一礼,心下却在暗忖——她家王爷果然料事如神,断定天子会亲自插手,落实卫国公府便是“心怀不轨”的嫌疑,当然难以定罪,只要让太皇太后这么以为就算达到目的。

太皇太后因为六妹妹的事,以为自家祖母对她心怀怨尤,紧接着又生出这一桩来,就算太皇太后没有十成把握,但未必不会怀疑是卫国公府因为六娘之事报复严家,让永昌候府更受诟病,严学士官职不保。

心急如焚的严夫人也紧随起身,以她的身份,尚要站在旖景之下。

“都别拘礼,两位请坐。”天子这时显得十分温和,他一眼飞快晃过旖景,却笑着对太皇太后说道:“孙儿今日来,就是为了吴籍案,知道祖母一定会挂心。”

这回,天子可没再小心警慎地作主打发慈安宫的女官内宦,当众再问旖景:“王妃可知是什么人心怀不轨?”

旖景刚刚才落座,这时只好起身答话:“圣上容禀,臣妾只知永昌候府不会行害命之事,因而才怀疑是有人嫁祸,至于真凶,臣妾因为不明案情难以断定,不过,想必陆尚书明察秋毫,轻易便能证明永昌候府是为无辜。”

这话似乎更挑起了天子的兴趣,轻轻一抬眉梢:“倘若是王妃,能用什么办法断定?”

旖景也不扭捏,落落大方答道:“投毒的伙计既称是被严总管收买,那么定会记得何年何月何日,在什么时辰,与严总管在哪里碰面,到底是害人性命之事,相信酒肆伙计不会这么容易遗忘,他若说不出来,多半就是血口污人,再施以重刑,不怕不能逼出实话。”

“他若是胡诌呢?”天子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更简单,只消核实严总管那时那日在何地见何人,便能拆穿凶犯谎言,若是普通人,幸许不记得数日前的行踪事迹,但贵族之家庶务繁多,严总管处理日常应当会有笔录,总归有迹可察。”旖景说道。

一般贵族之家的总管一日都有常规事务,身边也总离不开几个助手小厮,要核实某月某日去了何处在行何事,翻看事录备档应当有助“记忆”,一般不会什么都想不起。旖景身为掌管中馈的主妇,当然熟知这些惯例。

太皇太后早就摁捺不住:“听圣上的意思,已经证实是那凶犯血口喷人?”

“的确如此。”天子笑道,神情越发温和:“正如王妃所言,陆尚书就是这么逼问凶犯,他立即就慌了神,连瞎话都没诌,只说忘得一干二净,陆尚书立即下令重刑加身,那凶犯不过就是个十五、六的少年,哪撑得住,没多久就招了。”

说到这里,天子又是一顿,看向旖景笑道:“陆尚书以为领着死者前往酒肆的舞伎也有嫌疑,于是再度提审,结果审出,那舞伎竟然也是得了人的指令,有意接近吴籍,将他引往案发酒肆。”

太皇太后重重吁了口气,却忽而疑惑起天子竟然这般关心此案,以她推测,嫁祸严家者无非陈、秦二相,天子知不知情暂且不论,又怎会容许案情真相大白?难道说,这回竟与两相无关,又有别的什么人在算计严家不成?

就听天子说道:“舞伎正是得了东主利贵指使,而那小伙计,也声称是受张明河指使毒害吴籍而嫁祸永昌候府,那小伙计还说,他曾听利贵与张明河议论,吴籍利用曹大的下落讹诈永昌候府,曾当众给永昌候难堪,吴籍一死,永昌候府难逃嫌疑,卫国公趁着吴籍出来兴风作浪的机会陷害严家,这计划的确绝妙。”

这话一出,一旁本就紧张十分的严夫人险些惊呼出声,竟然失态,下意识地抬手掩口。

太皇太后自然也是大惊失色:“圣上所言当真?那利贵与张明河又是何人,与卫国公府是什么关系?”

“这就要问楚王妃了。”天子好整以睱。

他其实并没料到旖景今日“恰好”在场,不过天子对这个计划信心十足,压根也不在意旖景在不在场。

因为利、张两位事先便得了陈相嘱咐——“动手之前,两位最好暂离京都,待衙门寻回两位之时,此案早已告破,两位可免刑审之苦。”

而早在昨晚,那两个已经成为尸体,消息最迟下昼就会传回京都,如此一来,卫国公又有一条嫌疑——分明是察闻事漏,情知不妙杀人灭口!因为那伙计可是昨日就受不住刑开的口,结果晚上利、张二人就被暗杀!虽说单凭那伙计之言不足将卫国公定罪,也无关系,只要太皇太后疑心生暗鬼,紧跟着的计划就能顺利实施。

为了达成此事,天子故意允准陆泽审理此案,太皇太后明知陆泽与虞沨交情不错,更不会怀疑陆泽会被陈、秦收买而有失公允。

不消说,天子话音才落,太皇太后与严夫人都直盯向旖景。

旖景却是满面莫名:“臣妾实在不明圣上之言,因为臣妾也是首回听闻利贵与张明河这两个名字。”

利大舅旖景从未谋面,只怕连二娘、四娘两个都不知他姓名,更别说张明河,倘若旖景不是听虞沨说起,对这两个名字绝无印象。

王妃装傻装得很到位,倒让天子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是朕糊涂了,王妃应当不知,但卫国公想必不会忘记。”

关子卖得有点多,太皇太后已经忍不住握拳。

天子赶紧才把利、张两人与卫国公府的关系说了出来:“利贵就不说了,虽是庶民,与卫国公府的确是姻亲,至于张明河,尽管只是个姨娘的兄长,听说卫国公却甚是照顾,不光为他脱了籍,张明河经商的本金也多亏卫国公资助,前些年,张明河与二郎苏荏也时常来往,关系倒是亲近。”

旖景自然不会去反驳天子的话,她只又深深一福:“圣上与太皇太后明鉴,那凶犯既能污篾永昌候府,自然也能陷害卫国公府,臣妾相信父亲决不会行杀人嫁祸之事。”

“朕本也不至轻信,但陆尚书却察明案发次日揭发永昌候府欲行灭口之人并非被人收买,而真与吴籍是旧识,吴籍曾经告诉他,他手头有曹大下落,必能要胁永昌候替他谋个官位将来荣华富贵,但万一他遭遇横死,定是永昌候下的手。”天子微微蹙眉:“那小伙计之供辞里也提到曹大,说明并非胡诌,故而祖母,朕以为,还是先请卫国公来问个清楚明白才好。”

天子这般光明磊落,又再显示问心无愧,太皇太后果然就满腹狐疑,看向旖景的目光里再没了往常的温和,而带着股晦涩不明的味道。

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灭口,天降救兵第七十章 拈花识香,实有内情第两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后重逢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两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反击螳螂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对策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产,朗星挨踢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图”,原因仰慕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长留西梁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讳,嫡母庶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没有渔翁,皆是蚌鹤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宫,便过十载第两百九十一章 “死而复生”,无奈示好第两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动,一方尚迷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六十六章 花簪风波,荷包传情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拨,小小报复第四十五章 为寻外援,夜探妓坊第三百七十五章 风向直转,将有良妾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四十章 妖魅无效,心怀不甘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宫,便过十载第两百三十章 愚昧之计,哭笑不得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离心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五百四十四章 谋划分府,江月发招第三百二十八章 温弱儿媳,险恶婆母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实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六百七十一章 干娘面目,王妃“怀妒”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聪明,子若入陷第五百九十五章 庆王拜访,阴谋逼近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窜下跳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计落空,又生一计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妆之贺,秦氏试探第七百二十九章 还未扬眉,又再屈膝第八十六章 一事变迁,混乱全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凭手段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五百零一章 又来贵客,平乐心动第六百八十九章 凤阳来人,刁难候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图”,原因仰慕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剑,坦率阿薇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难捺第七百七十章 大变在即,许氏施令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释怀,我便心安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计试探,莫名好友第两百一十章 长卷之上,共画来年第五百三十九章 没有渔翁,皆是蚌鹤第六百二十一章 尽在筹谋,世子心计第三百零八章 渐揭真相,所谓慈母第五十七章 无法疏远,难舍关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个妖精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计,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当初,爱恨无涉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恶浪暗来第一百三十五章 众叛亲离,千人唾弃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愿以偿,云里雾里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黄氏受讽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劲敌,颇有内秀第六百四十二章 黄恪归国,史载之宴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意算盘,遭遇雷霹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爷“耍赖”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归来锦阳,婚前教育第两百九十一章 “死而复生”,无奈示好第两百八十四章 两地不同,一样月色第两百九十四章 尚未实施,便有变故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厉害,自寻死路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时习务,闲来踏歌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三百三十五章 狭隘狠毒,虞栋夫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来惊喜,恭贺芳辰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义二字,更重江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门赴邀,有意争执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第七章 娘子撑腰,丫鬟树威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发威,王妃驳回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杀回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