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氏“错识”,张大不蠢

利大舅封爵拜候的热情并没有被张东家的小心警慎挫败,两人才到一处确定不会被人听了墙角的所在,利大舅便将事情始末激动不已地用他那抑扬顿挫的语气“生动”表达。

原来就在这日清早,利大舅的家里迎来了贵客登门,正是左相府的总管,邀约了利大舅往城郊一处乐苑,陈相已经候在那处。

收买人命的事关系重要,陈相自是不放心交给下人操办,便是三爷四爷出面也不够份量,他这才亲自出马。

当然是要许以重利——陈相顺便表达了对于卫国公慢怠姻亲的“愤怒”,与对利大舅始终不得机会入仕的同情。

紧接着就说服利大舅行害命之事,同时没有忘记暗示这其实是天子授意,万万没有风险。

对象自是吴籍,陈相的意思是让利大舅安排一个美伎,先与吴籍“结识”,再将他引去朝暮馆,只消说服张大东家,结纳个相府安插入内的小伙计,至于落毒之事皆由那伙计下手,其余事宜利、张两位再不用操心。

“陈相一再担保,这事并无半分风险,就算惊动官衙,察到的凶手也是相府的人,到时,那小伙计会供出永昌候府收买,与咱们没有半点关联。”利大舅显然是下定决心要动手了:“再有,我也听人议论,圣上对卫国公府可甚是忌惮,早晚得收拾,咱们到时可落不着好,这么些年,也没占着苏家的便宜,到头反而被他们牵连得家破人亡!与相府有了这层关系,才能保住荣华富贵。”

利大舅的愚昧贪婪与张明河的野心勃勃自是被黄氏看在眼里,这两个人选是由她“举荐”给太后,张姨娘如今还在庄子里“思过”,而张明河又一直被卫国公疏远,黄氏以为他们两个势必会对国公府暗暗怀怨,又都是无利不图之辈,只要陈相许以重利,有这么肥美的诱饵,鱼儿势必上钩。

但陈相为了稳妥起见,还是隐瞒了关键环节——那小伙计要供出的真凶可不那么简单。

其实黄氏预料原本不错,利大舅的确愚昧贪婪,张明河也当真无利不图。

但黄氏对张明河还是不大了解。

他虽爱财重利,却并非头脑简单之辈,当年因为张姨娘的事受卫国公府厌恶疏远,这个沉痛的教训一直被张明河谨记于心,眼下的他,已再不似当年那个心浮气躁的少年。

利大舅把事情一说,张明河就咂摸出来事情绝非这么简单。

甚至不需他们亲自动手杀人污陷严家,将来就能位及显要?

左相府的确不可小觑,那永昌候府就是软杮子不成?任由一个小伙计就能污篾定罪?到时朝暮馆与他这个东家逃得了关系?就算这事是天子在后头策谋,也没有这般轻易,天子倘若真能不问是非稀里糊涂就了断命案,让永昌候府入罪,哪需这般麻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圣旨一下,永昌候府便会倒霉。

这便说明,天子眼下拿永昌候府莫可奈何。

可为什么偏偏要拉他与利大舅淌这趟污水?左相府要找个酒楼安插进伙计,也就是动动手指头的事。

这话也就只能哄利大舅这头猪!

张明河觉得事情严重了,陈相摆明是要将卫国公府拖下水来,他与利大舅的共同点,不就是卫国公府的“姻亲”么?想必陈相其实不怎么看得上他,关键是在利大舅,因为他张明河仅仅只是个姨娘的兄长,实在算不上卫国公府的姻亲。

但拖他下水无疑更会让卫国公府百口莫辩。

更关键的是,陈相分明不放心让他们下手,而要“亲自杀人”,又是这般语焉不详遮遮掩掩,说明什么?

陈相根本信不过“同盟”。

只要那个什么吴籍一死,自己与利大舅必遭灭口!

这事情报官是行不通的,如果拒绝陈相也是为时已晚。

只有一个选择……

张明河须臾之间就理清了思绪,拉了一把手舞足蹈的利大舅,但那提醒的话只在舌头上滚了一圈,又被他吞咽回去。

“这事确是稳赚不亏的划算买卖。”张大东家到头来却又是这眉飞色舞的一句。

两人都没想到,早在吴籍出现京都之前,他们已经被楚王府的耳目盯上了。

是以,左相府的总管才找上利大舅,将人带去乐苑,虞沨立即就得到知会,当然也掌握了利大舅才从乐苑出来,就迫不及待去了朝暮馆的事。

“果然如此。”虞沨指尖轻击书案,摇了摇头:“岳丈只以为张、利两个是桶烂泥,这些年一直没怎么理会,虽没把他们当做正经亲戚,但旁人眼里可不是这样。”

书房里只有三人在坐,一个是卫冉,一个是古秋月。

古秋月先就蹙眉:“可惜没法察明陈相究竟要利用这两个如何行事,要不在下去套套利大爷的话,我与他还有几分交情。”

“不用察。”虞沨唇角一扬:“猜也能猜到,陈相只是利用这两人罢了,朝暮馆势必会是吴籍葬生之地,真凶不是利大的美伎,就是张大的伙计,到时察明真相,凶手一定是得了这两个的收买要胁,杀人嫁祸,污篾永昌候府。”

古秋月仍有不解:“据在下了解,张东家也就罢了,利大可不是什么老实人,而这事也定会闹去宫里,免不得动刑,利大必受不住,陈相就不怕利大把他招供出来?”

卫冉摇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两个必遭灭口。”

虞沨也说:“此事目的根本不是要让永昌候府或者卫国公府入罪,张、利两个一死,单凭伎子与伙计的证辞,不足以证明卫国公府杀人嫁祸之罪,但太皇太后势必会这么怀疑,越是不能定论,人的疑心就越是不会消除。”

倘若说这事还不足以让慈安宫与苏家反目,但太皇太后一旦生疑,接下来就不会力保旖景,极有可能默许天子追责,强迫楚王出妇,这般一来,大长公主更会对慈安宫怀怨,与严家就算不是势不两立,也各不相干,天子便能分头击破。

“眼下是该提醒卫国公留心了。”卫冉说道。

虞沨却又蹙眉:“要阻止这阴谋不难,难点在于怎么让太皇太后得知天子的步步紧逼。”

他还没想到对策,便再得耳目禀报——张明河去了卫国公府。

自打京卫指挥使司里有了黄陶这么一位“得力助手”,卫国公肩膀上头就轻松下来,乐得让黄陶兢兢业业、上窜下跳,卫国公完全没有“架空”的忧虑——京卫原是天子直系军队,长官本应由天子任命,既当今天子更信得过黄陶,卫国公也不想贪权不让,他又不想造反,死死把着京卫并无益处,再说就算他想造反,也不可能振臂一呼,就能让京都各卫听令行事,随他攻入宫城。

各卫指挥虽对卫国公十分信服,但他们仍是天子将领,必须依皇命行事,只要当今天子不似东明哀帝那般搞得人人不安,个个思反,禁军受将领振臂一呼逼宫弑君绝无可能。

换而言之,就算黄陶眼下任了总指挥使,更加没有这般人格魅力,卫国公实在不明白黄陶作为天子信臣,却费心笼络各卫指挥究竟图个什么。

总之,卫国公表示对于每日申时就能从衙门脱身,寻旧部知己品品香茗喝喝小酒,或者回府与比他更加清闲的三弟切磋切磋棋艺,讨论讨论时政的悠闲生活甚是满意。

压根没发觉他的女婿之一已经在暗暗策划把皇帝拉下龙椅的事,他在京卫的影响甚是重要。

且说卫国公这日下值,照例与几个旧部找了个酒肆小酌一番,傍晚时分到家,依然不往已经冷落多年的和瑞园,正打算去远瑛堂问安,还没进垂花门,就被门房一溜小跑上前阻止了。

“张明河来了?”卫国公甚是疑惑,自打他明确表达了“绝交”之意,张明河就算要见张姨娘,回回也都只是让门房通禀黄氏许可,从不敢请见他本人,卫国公抬眼去看落日——今日这日头依然是往西边落下的呀,怎么“恩断义绝”多年的故旧忽然就厚颜求见了呢?

卫国公尽管有些不满,但因为他还知道张明河的脾气,猜疑着不定是有什么要事,否则他也不会自找耻辱,且听他有什么话说。

这一个决定相当明智,卫国公在听完张明河细诉陈相的“收买”后,额角顿生冷汗。

千防万防,竟然漏了“自家亲戚”,险险就让陈相得逞。

庆幸之余,卫国公不免十分佩服已经去世的父亲,当年他老人家为张明河脱籍,并资助从商,卫国公大惑不解,父亲却笑道:“谁还没做错过事?张大郎也非一无是处,就是急功近利一些,这些年看他也算脚踏实地,又很有些见识,你不信他,干脆就别留在府里,给他一个安身立业的机会,不求他回报,总比结怨要好。”

事实证明,张明河果然并非利大舅一类。

不过卫国公很快明白他是虚惊一场,因为张明河才走不久,楚王又来拜访,卫国公尚未开口对女婿细诉这件大事,虞沨便问了一句:“岳父,张东家将陈相的诡计告诉了您?”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计落空,又生一计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无心,唯求自保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长留西梁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应动情,无耻索助第三百八十一章 联宗族亲,原来是你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论政,皇子无缘第三章 细论诸女,蹊跷宋氏第四百八十六章 飞花渡头,人约子夜第两百七十章 变故迭发,阴谋照旧第八十四章 两个旧友,一段血仇第四百二十章 归化遇袭,一个时机第一百五十七章 诸美比才,结交新友第三百五十一章 弥生之幸,得君倾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四十九章 温言安慰,巧救腊梅第五百一十四章 风波未起,责罚难免第四百七十九章 虽动杀意,仍有顾忌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两百六十四章 福祸相依,生死与共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两情无猜第三百九十一章 吕氏婆媳,朱氏祖孙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当,洗脱污名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五百五十八章 时日无多,大变在即第一百八十一章 并非安慰,深度分析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协定第七百零四章 谏言立储,慈安顿悟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两百二十八章 天灾难避,人祸可防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为何因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六十三章 入宫谢恩,商谈姻缘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说理,背后拆台第九十四章 月下阴谋,如何破解第六百八十八章 预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计落空,又生一计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六百零六章 发现尸身,却令毁容第七十章 拈花识香,实有内情第七百零二章 两对父子,一桩惊闻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祸从口出,无端遭妒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袭得手,反被威胁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变,久酝即发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第七百一十五章 转折一日,忽为侧妃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筹谋,实难料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医”出场,气焰熏天第七百二十五章 诸多拆台,接连拂袖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亲迎,再无遗憾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归府,晓晓“报仇”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医卫曦,再见故友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谊,无端挑衅第两百一十一章 多方携手,关健一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还未扬眉,又再屈膝第五十章 反输为赢,酒肉结交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三百八十四章 强辞夺辩,委实傲奴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尔之间,有若朝晞第一百二十四章 计谋双方,各自手段第六十六章 花簪风波,荷包传情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访,实属误解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两百六十章 阴霾骤生,有客远来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无情内斗,棋子已动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六百八十二章 顺哥护母,旖辰决断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卫臣服,胜局奠定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涂第六百七十三章 圣令抵楚,不能饶幸第两百四十章 阑珊之处,曾住何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终场,盛世开端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顺现形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三百六十章 储位爵位,各方利益第六百五十八章 调“虎”离山,火烧“虎穴 ”第七百二十八章 旧怨在心,扭曲人生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劲敌,颇有内秀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四百八十二章 帮派内乱,邻国政斗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乐阳之谋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响雷,猝然当头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兰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变动,市坊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