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临朝监政,死仇重逢

虞沨立即起身,就在位上抱揖:“娘娘,臣早有誓言在先,今生唯有正妻一人,不纳妾室。”

“很好。”太皇太后这才看向已经面如死灰的秦夫人:“哀家也体恤你慈母心肠,秦七娘种种有伤风化之行,哀家不再追究,倘若秦七娘有忏悔之心,哀家也乐于在秦相跟前说合,让他宽恕一二,允其归家,倘若秦七娘固执己见,仍有为奴之愿,便就在宫中服役,以为惩罚。”

一旦没为宫奴,永世不得翻身!

秦子若再成了一滩烂泥。

即使返家,从此一无是处,她的命运无非家庵终老,更或三尺白绫!

而更关键的是,一旦归返相府,那么秦家也就坐实了心怀叵测、加害王妃之罪!

是以秦夫人还未说话,秦子若就是一个叩首:“娘娘,民女愧于家族,实不敢再得亲长宽谅,甘愿……为婢!”

太皇太后身居高位,原本也不愿斤斤计较把个弱女子逼于绝境,但秦子若一再挑衅她的极限,倘若这时乖巧服输,庵堂终老也好,老死闺阁也罢,太皇太后不至于专门与她为难,可直到此情此境,秦子若竟还敢狡辩脱罪,力争“无辜”至情至性,太皇太后都觉羞恼起来。

秦子若这回为婢,用意倒不在男人了,所图无非争得孝义之名,又有皇后庇护,还求将来能咸鱼翻身,总比削发清修抑或坐实贪欲要“清白”。

却正应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

“既是如此,我也随你所愿,秦子若既已除族,与皇后、相府无干,自甘为奴的心愿这般坚定,便没为宫奴,着宫廷内务局当即交办。”太皇太后自是折钉截铁,但这话题并未就此终结:“秦怀愚当真老矣,不但纵容嫡系孙女毁败家风,便连嫡长儿媳竟也行恶罪重逆,即使大皇子并非嫡出,血统暂且不明……”这话,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天子笃信之辞,大皇子彻底被剥夺了天家正统出身。

“可于别宫行害命之事,意欲陷构宗室王妃,已属重罪不赦!”

天子那张锅底脸,瞬间又被怒火烧灼上来,暗红吞吐。

他不惜当众屈膝,保住的仅只皇后,慈安宫这是仍不放过对秦相的清算!

“区氏入罪,秦府再无主妇,总不能名门望族,让庶子媳妇当家。”太皇太后又一挑眉:“是以哀家认为,秦相莫如告老,着重整顿家风,毕竟是皇后父族,总不能贻笑于民,至于右相之位,吏部尚书韦记足以担当,他原为两相之一,当年是因患疾,眼下既已大癒,又属年富力强,这担子该当他挑在肩上。”

不仅仅是把一个御史徹职,竟然三言两语便把一国之相撤换!

在场朝臣率先冷汗满额,这是什么预兆?太皇太后这是……牝鸡司晨的节奏?

秦夫人万万不想自己舍生忘死,竟然还是没能挽回翁爹罢职,已在死境的她,一时激怒:“娘娘!”

“怎么,区氏你要反悔?”太皇太后沉冷的语气略带讽笑。

秦夫人只好匍匐下去——她不是为那些利欲熏心的男人担忧,可一旦秦家败落,失了丞相大权,女儿的后位岂非更加难保,就算太皇太后放过这桩,将来也会被事后清算。

无嗣,更无家族撑腰,圣宠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岂非勤等着“兔死狗烹”的下场?

可她还能如何,已是待死之身,如何能保秦家权位?怕是就连天子,这时也是爱莫能助。

“请先帝手诏!”太皇太后自然不会让朝臣惊疑太久。

有内侍去而复返,展开黄卷,朗朗而诵。

众人再是一番神色莫恻。

太皇太后也微微扶紧手柄,神情却仍是淡然:“当初先帝抱病,常与哀家商议,论及诸位皇子……惜太子早逝,较长之福王又遇谋杀,剩余诸子,无论沉稳、果决皆有不足,虽当时,先帝并未择定继位皇子,不过先留手诏,让哀家凭机断之宜,可行临朝监政之权。”

临朝,便可效仿前制,垂帘听政!

“圣上登基至此,于政事上多有不察,以致奸侫惑言,屡屡陷害忠良,圣上非但不能明断,更有偏信之举,也难怪先帝临终前耿耿不安,委托哀家监政之权。”太皇太后不顾众人“嘶嘶”吸气,也不顾天子兀地捏紧了龙袍,自顾说道:“故而,哀家决断,即刻返宫,于明日,即临乾明门听政,辅佐天子处理国政,才不负先帝所托。”

命妇们自然不能贸然插口,尽管大多人心中惊惧,却也垂眸沉默。

一应朝臣也如蜡刻。

没人胆敢偷窥天子那双怒火烧透的眼眸。

而做为宗人令的康王,却得了康王妃暗暗一拉袖筒。

他一抬眼,又巧遇虞沨的目示,隔空一触之际,康王旋即醍醐灌顶。

起身抱揖口称“谨遵圣谕”。

虞沨也随之起身,紧接着,在场朝臣尽都抱揖遵旨。

濯缨园中,皇后芳辰宴最终闹出这样的结果,实为京中一大新闻,不及暮色四合,随着诸多女眷与朝臣傍晚回城,在这个夜晚,便如初夏的清风一般,遍及各大市坊。

秦相被革,太皇太后要临朝监政,这天,怕是又要变色!

这一夜,城中禁军加严巡防,五城兵马司更是彻夜不休。

一时间,大皇子突遭不测竟然无人议论,关于楚王妃原来并未被掳之事当然更非重点,让诸多贵族震惊的皆为朝堂这番震动,眼看着天子就不能做主朝政,明日早朝,会多一个太皇太后垂帘在上!

秦相因为“避嫌”,并未参与濯缨园中这场好戏,不过显然,他是知情人,也不过显然,未料及一败涂地,正等着胜报,哪知噩耗忽然当头!

长媳折了进去,秦家难逃谋杀皇嗣、陷害宗室的罪名,闹得灰头土脸不说,便是他的相位也没保住,更关键的是,太皇太后竟然破釜沉舟,搬出了先帝手诏,明正言顺要临朝监政!

高楼广厦、多年筹谋,好不容易垒起的富贵荣华,竟在一昼之间就成了危楼欲坠。

原本是有望更上一层,哪知被人轻而易举就直捣根基!

好在,还有皇后在位,好在嫡长子没被牵连,仍居中书。

这时的秦相,压根无睱顾及另一个孙女儿秦子若没为宫奴的凄惨命运,他自己咬了好一番牙,吸了不少长气,好歹才冷静了怒血冲头,没有立即中风偏瘫。

还有翻身的机会,必须竭力辅佐天子,除掉慈安宫!

虽然,胜算不多。

却也聊胜于无。

而子若姑娘在押赴回宫之前,十分巧合地路遇楚王府车與正要启行,远远便见,苏妃正与谢氏妯娌说话,楚王候于與前,负手仰望天边一日之间正值炫丽的霞色,侧面在温和的天光里,尤其清俊,虽未含笑,可那闲适舒展直逼人心。

就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不过就是旁观了一场与己无扰的闹剧,才有闲情逸致,观赏这郊苑晚景。

这一个认知,让秦子若大感悲愤。

她急急往过迈步,把紧跟身后的内侍甩开些微距离,七、八步时,眼见要被内侍上前扭扣,扬声喊出:“楚王殿下,我有话问。”

眼下切切实实地成了宫婢,这姑娘倒不会用谦称了。

楚王殿下对这个突然的滋扰甚觉不耐,但更不情愿的是秦子若的纠缠引来越多恻目,便微一扬手:“有劳公公,容这宫婢有话快说。”

很文雅的没有直称“有屁快放”的粗话。

不过这暗示已经让两个本来焦急的内侍咳了出来。

秦子若扑身上前,但鉴于有王府亲卫虎视眈眈,而虞沨又完全没有“私话”的示意,她只好驻足于三两步外,话未出口,眼中幽怨倾泻而出,尽化珠泪。

虞沨毫不掩饰地蹙了蹙眉,忽觉两道远远的注视,迎向,隔得实在太远,不知怎么的,却清晰感觉到他家王妃眼中的戏谑。

王爷心里这才愉悦一些。

却听不速之客总算质问出声:“殿下何故食言?我对你是一片真情实意,从无加害之意,而我以为,殿下至少应守君子之道,不该利用于我。”

原来,这时秦姑娘也醒悟过来,她是被人利用了。

“我如果致歉,会否让七娘好受一些?”虞沨淡淡撇过一眼:“本来不愿多说,但为了不让你好受,少不得略费唇舌。”

他那样不以为意,偏偏还是风度不减,说出的却是锥心之辞!

秦子若摇摇欲坠。

“食言说不上吧,我本不曾答应你说什么,你我之间,最多可算主仆,有所要求本就是你痴心妄想,至于利用,我倒也承认,本不愿利用女子,谁让你不依不饶?你也许是不想加害我,其实你若真要害我,倒也无妨,可你对王妃却有加害之意,这是我决不能容忍,利用,轻了。”

虞沨移开目光,瞧见王妃似乎是与三姐话别,连忙长话短说:“君子之道,应在君子之间,七娘可是自诩为君子?若是如此,那么便当我是小人也罢,对于死敌,我从不手软。”

说完,见旖景已往这边走来,虞沨干脆挥一挥手:“带走吧。”

从西郊别宫到京都皇城,秦子若来往也不下十回,可没有一次,这一段路如此屈辱与漫长,早前虞沨之言对她的人生无疑是彻底摧毁,所有期望,一切美好,尽数沦为烟尘,最可悲的其实不是因爱成恨,可悲的是无论你之爱恨,于人皆为一笑,这是她从未设想的可能,而在这日,本是胸有成竹原应扬眉吐气的一日,真实却残酷地摆在眼前。

不应当,她也是名门千金才貌双全,不输苏氏,即使因为命运略后一步,也不应当被他完全不放眼中视为蝼蚁,她甚至比苏氏付出更多,为他声名狼藉,为他忍辱吞声。

可是他说什么?真要害他倒也无妨,之所以报复是因为对苏氏有加害之心!

曾经那人身上,诸多优良,眼下却都成为刺穿秦子若生命的死光,再不让她津津乐道含情脉脉。

她是真恨自己愚蠢呀,明明大好前程,就此葬送。

倘若有一线机会,也必须还诸于身,让他知道身败名裂、万念俱灰是什么滋味。

若有那时,当让他遍尝苦楚,不过最后她还是会宽谅,还是会给彼此一个相爱相守的机会。

秦子若深深觉得自己实在宽容,陷于情之一字,而不能自拔。

然而这晚,她才被投入役庭,便是身上那套青襦绣裙也被穷凶极恶的老宫女剥除了去,只丢给她一身粗布衣裳。

秦姑娘一边憧憬着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未来,一边颤抖着手穿上那身酸臭不已的衣裙。

必须隐忍,竭尽全力的隐忍。

天子这时还必须依靠秦家,且是更加依靠秦家,祖父虽没了相位,可还有诸多门生故吏,姻好亲朋之族!

还有翻身一日。

她才在沉默中更衣,抬眸却见一群面黄肌瘦的宫婢狠狠瞪视,那目光,像是钢刃一般恨不能把她剥筋去骨。

“你们想干嘛?”秦子若大惊。

领头那位冷笑出声:“秦七娘,你竟然不识故人?我是杨氏四娘呀,咱们可有些交情,而她们,也都是杨氏女,无一不是被毒杀福王案牵连,咱们可都冤枉得很,因为我们都知道,五皇子决不可能毒杀圣上与福王!秦七娘,上天真是有眼,你竟然也落到这般地步,咱们今后,可有好好相处的时光。”

秦子若冷汗满背。

她当然不曾忘却,杨四娘是德妃的内侄女,五皇子妃的堂妹,因为五皇子被圣上陷害毒杀福王,德妃与杨家皆被牵连,杨家男子皆被处斩,女眷没为官奴。

没想到,居然与她狭路相逢!

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陈家犯案第两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险,无可选择第一百七十九章 个中真相,委实惊心第两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后第七百一十章 显王示意,子若跪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连环嫁祸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故突生,生死一线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两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渐次浮现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众丢脸,难捺恶意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两百五十一章 再访乔县,攻心为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第三百五十章 为君之故,怨痛满怀第六百一十三章 隐忍伪装,争取脱身第三百六十一章 挥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七百章 忐忑被弃,入宫劝谏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愿,谢琦谋财第六百零八章 西梁回讯,禁苑佳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总算泼酒,快去更衣第一百二十二章 据实相告,哭笑不得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联三方,挑明阴谋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跷,指向何处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协不难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凭手段第两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见第五百九十四章 彻底摧毁,一笔勾销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难消,心生倦意第六十三章 入宫谢恩,商谈姻缘第三百八十一章 联宗族亲,原来是你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谋收买,一石二鸟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诡异心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马,二婶遭殃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卧第五百四十六章 陈谋滥计,并不稀见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确有预感,濒临横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旧怨,实为至交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问名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个许诺,两世纠缠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两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愤,殿下发狠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衅有因,獠牙毕现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劲敌,颇有内秀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结,动手清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六十四章 紊乱开场,胜负难说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绝别,九月之喜第三百八十二章 闹市刺杀,孤阁缠绵第两百九十一章 “死而复生”,无奈示好第两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浅不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隐瞒不察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调换,挑拨露馅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原来如此,风尘“侠女”第三百一十章 一语成谶,前路未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无悔?叩请和亲第四百八十章 陈年旧案,狭路相逢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军师,磨刀霍霍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为何因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难雪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决不负誓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七十六章 美色诱惑,郎心浮躁第六百零九章 虚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盘,实在精明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变故,传言四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荐”,大言不惭第两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响,是为何人第六十一章 抛砖引玉,奇耻大辱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愿洒脱,无奈世事第十七章 罚外加罚,怨上添怨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与不要,皆在我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妆之贺,秦氏试探第六百六十章 脱身禁苑,销声谜局第七百七十八章 黄氏收场,故事未完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一百章 心有抱负,强势而立第两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后重逢第五百一十八章 闺阁趣话,暗藏心机第七百一十五章 转折一日,忽为侧妃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怀疑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细入宫,“云雀”现形第九十章 正面交锋,胜负难料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风暴,暗器胁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汉,江薇婚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别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