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盘算

鞠躬感谢“书友101225191247745”大大月票支持!

————————————————————

陆政东在这个事情上没有多言,但是他心里还是有数的,罗浮黎也好,尤金忠也罢,他们头顶上的乌纱帽基本上都还篡在省里,想要再进一步,或者挪挪位置还得看省里的脸色。

作为一把手,就要像钢琴一样,能够单独演奏,也要能够和其他乐器一起演奏,所以有时候就得要做必要的妥协和退让,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原则问题不退让,但是可以在手段策略上加以调整弥补。

所以既不能让他们实在太难做,但是也要在大原则下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金忠市长,你这个是怎么回事,方案已经基本敲定了,陆书记不是已经批过了么?又有什么问题?”

罗浮黎有些疑惑的接过尤金忠递过来的关于土地出让挂牌拍案方案,说道。

“是这样的,陆书记很明确,这是事关安新今后发展大计,关乎今后几年安新的发展走向,所以你也必须要必须要把把关,他也明确说了,今后他不再过问具体事宜,但是这项工作很重要,必须要市长共同把关。”

罗浮黎这才仔细的看了看,陆政东丝毫就没有对土地招投标谈什么,而是从全市发展的角度谈了城市规划建设等一些方向性的问题,看到这里罗浮黎心里微微一动,招投标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某些东西。但是在一些方面同样是可以做出一些倾向性的东西。而这些倾向性。其实也就是有利于某些特定对象的中标。

尤金忠搞出的这个方案有尤金忠的小心思,也有他罗浮黎的小心思,罗浮黎心里长松了一口气,说老实话,他也挺担心陆政东是咬定青山不松口,他固然是很有原则性,但他同样也不能把省里的领导都得罪光了。

看完这个罗浮黎心情也挺好,说陆政东从善如流也好。说陆政东进退自如也好,总之这一套方案几经易稿,现在才算是真正敲定。

尤金忠这些天他真是被搞得焦头烂额了,各种找招呼的纷至沓来,令他是难以招架,可都还不能得罪,可实际上招投标是由他负责,方案他根本就没有权利拍板,但这话说给那些打招呼的人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所以不得已。他也只能尽可能的在这方面做做文章,陆书记的脾气他是知道的。而且门这里面的东西也是门清,他也不能耍小聪明去糊弄陆书记,但是这样的事情也不能明明白白的去请示,那样也会让陆书记为难,批也不是,不批也不少,于是就弄了这样一个半明半暗,既要让陆书记明白他们下面人的苦衷,又要表示没有再大原则上出问题,没想到陆书记还真是批了,尤金忠同样是如释重负。

“嗯,政东书记讲得好,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牵动着安新所有老百姓的心,而安新又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转型城市,大量企业落户安新固然给安新带来了繁荣展的一面,同样也给市里边带来了巨大的公共设施建设压力,从住房到教育、医疗、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需求都在不断攀升,尤其是住房,更成为焦点问题。

前期市里边也已经提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各大企业落地开始,市里边就主动提出建议企业应当及早考虑建设员工公寓和员工宿舍,在这一点上市里边愿意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但是这只能解决大型企业的部分问题,而对于数量更为庞大、人员更为复杂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企业员工成分来自全国各地,既有从人才市场招募而来,也有大学生应聘而来,更有企业原来所在地搬迁而来,还有自身的创业团队成员,他们的住房问题要么就是租房,同样会造成极大的压力。”

罗浮黎是深刻的理解了陆政东和他讲的房价为何处在一个上升通道,还有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和生活环境,这将是今后决定安新今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这些不处理好,所谓的吸引资金和人才就会大受影响。

罗浮黎此时更觉得陆政东在集体学习上所讲的相当具有前瞻性和深远意义,而事实上陆政东刚到安新市的时候已经在不声不响的做了,只不过很多人没有看出其中的奥妙而已,

罗浮黎还真是越来越觉得和陆政东搭档很合拍,陆政东不喜欢搞花架子,喜欢做了再说,甚至做了也不说,如果是其他市委书记,全国同类城市增速第一,恐怕早就到处讲曝光了,而他却是甚少见到陆政东在其他公开场合提及此事……

尤金忠也挺好奇的,在市里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年轻气盛的市委书记和一个倔强硬扎的市长搭档恐怕会是很挠头的一件事,但事实上两人的关系远不像外界猜测的那般,两个人虽然在一些小问题上有争执,有不同意见,但真正在大方向上,两个人还是观点比较接近的,其实甚至可以讲是配合得比较默契的。

不过虽然书记市长相处得比较和睦,但是毕竟是两个人,总还是有些观点不一致的地方,所以自己这个副市长也还是要好好对待的……

在临近招投标开始的时候,陆政东去了金湖区。

陆政东去金湖区一来是为了清净,更重要的是金湖区经过姚志的折腾得厉害,此时虽然已经从糜烂不烂的中缓过气来,但毕竟是大伤元气过,他还是要多关心关心。

此时的陆政东显得格外安详,五月的安新疑是天气最适合的时候,不冷不热的风从车窗外窜进来。拂在陆政东脸上。温暖而又带着丝丝凉意。感觉非常的舒服。

到了金湖区,陆政东先去看了矿区整顿的情况,虽然矿区出了问题,但是矿区毕竟是矿区,还是摆在那里,只要整合得当,还是能够很快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陆政东对于矿区的整顿工作还算比较满意,所以只谈了两点要求。一是安全生产要警钟长鸣,二是在矿区的管理上要尽可能的用制度常抓不懈,以避免一些东西反弹或者死灰复燃。

看完矿区,晚饭就是在矿区的招待所吃的。

菜式并不复杂,但还是很对他的胃口,吃饭的时候除了区委书记向大浩、区长周林外,还有易宝天,易宝天当初是金湖区团委书记,被陆政东“钦点”为金湖区副区长,现在已经是常务副区长了。

向大浩也谈了金湖区的一些打算。向大浩也谈了金湖区面临的一些困难,由于之前姚志的影响金湖区在吸引外来资金上是存在着较大困难。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大一点的企业,都有些疑虑。

所以金湖区现在着重点还是放在修炼“内功”上,先强化区里的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把原来杂乱无章的这些硬件设施利用好,尽量让其发挥作用,具体措施是一是整合好矿业,力争做大做强,二是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再多下功夫,三是在小商品成片经营上举措要更落到实处。

陆政东也点点头,区里的发展既离不开市里的大环境,但是又要因地制宜,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又不拘泥于此,怎样培养产业,然后自由生长的产业中选择培养适合本地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也是一门艺术。

陆政东同样也认为,就目前而言,金湖区主要还是要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做文章,只有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培育出优势企业之后,才能通过有意识的帮助促使其升级壮大,而没有必要一味追逐所谓高科技产业,在陆政东看来,高科技产业更适合在具有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文化教育科研体系的福*安区等发展,就金湖区目前的状况来说,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小邓也在陆政东的引导下不时插言,一顿饭吃下来,居然也有两个小时,对金湖区的后续发展陆政东心里也有了些底气,让陆政东觉得很是尽兴。

吃过晚饭,回到房中的时候,陆政东看了看小邓说道:

“小邓,不错啊,怎么想到把易宝天也请来的。”

陆政东靠在椅背上注视着窗外显得黑黝黝的矿区。

“陆书记是想看看金湖区的实际情况,您也有了解易区长的工作情况,所以就……”

“嗯,条件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锻炼人,易宝天成熟了不少。”

陆政东斟酌着话语说着,小邓跟着他也已经两年了,也该是把他放出去了,对于他的一些思想和风格已经是很了解了,陆政东是有心把他放在金湖区,这对于金湖区的发展应该也有所帮助,但还得看看他的意思。

小邓心里顿时也是一喜,事实上在金凯县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不过最后陆书记并没有怎么动,沈凤国离开之后,基本上是顺位递补,陆书记没发话,他自然也不敢乱提。

但这一次不一样,这次是陆书记主动提出来,那应该是陆书记要放自己出来了。

实际上在小邓看来,金湖区虽然经历过打乱,但底子毕竟要比金凯县厚实,这样的地方做好了更容易出成绩,他自然是愿意的……

陆政东见小邓的神情便知其意,自然也就不多言……

在陆政东和小邓轻松谈话的时候,衡大吉却正揉着额头,最近他实在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书房里是袅袅升起的烟雾,书桌上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衡大吉很少抽这么多烟的。

本来安新这边终于落实下来,给他留了一个口子,但是在进军安新的问题上,内部却出现了巨大的阻力,而这个阻力主要来自于董事长甘明山等人,甘明山等人觉得云大的摊子已经铺得太大了,在没有新的项目竣工之前,暂时不要忙着拿地,不然资金上会出现大问题。

所以在集团资金的动用上给了他不小的压力,以至于他不得不想办法另外多筹措一些。

衡大吉又吸上了一根烟。偏偏马上又要面临党代会换届,是老婆的叔伯与另一强力人物争夺派系代言人位子的关键时刻,老婆的叔伯为人谨慎,以前就不喜欢他利用家族关系拉资金,拉项目,更甭说现在的关键时刻。屡次提醒他一定要低调,不要捅什么篓子。

可进军安新又事关集团的突破性发展,一步领先才能步步领先,本来进入安新的时间已经落后人家一步了,再不进,今后在中西部,那也只有看着人家吃肉,自己也就从人家嘴里吃点漏下的残羹冷汁了。

都衡大吉叹口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道自己真的走进了死局?

衡大吉权衡着要不要在他负责的几个项目中再想办法抽出一些资金,只要在从中抽调出八九千万,加上在银行、存在银行的财政资金那边挪用一下,应该是能筹齐的。

但让衡大吉有些犹豫的是,存在银行的财政资金不可能挪很长时间,那么也就要求他从其他几个项目中抽调出来的资金是不能再回去了。

而这样做,除了极力压缩成本之外,也只有在原材料的品质上做做文章了。只要能够在这方面压缩一成,这钱就挤出来了。

当然,这还得要等财政厅那边的准信。

衡大吉找的是财政厅分管综合处的姚副厅长,综合处负责非税收入征缴。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姚副厅长决定着数额不小的非税收入到底会存于哪家银行,

衡大吉是非常清楚这里面的门道的,存款给回扣是惯例。而财政收入存款规模很大,动辄几十亿上百亿,连续性强,始终有存量如果一个银行能拉来一笔财政存款,它的存款储备基本不用愁了,所以几乎每个商业银行都想拉这个大财主,所以姚副厅长并不愁钱,但是姚副厅长希望能有上升的空间,希望能够把前面的副字去掉,而他这方面有些资源,这也是他所能够利用的……(未完待续。。)

第35章 积极应对(二)第87章 爱如潮水第55章 近忧第70章 跃跃欲试第26章 都听你的第24章 杨雪惹麻烦(二)第72章 离去第91章 京城事(四)第176章 莽撞第17章 软磨暗顶第45章 春的盎然第215章 召见第86章 珠玑第216章 因势利导第18章 扑朔迷离(二)第230章 紧急应对第223章 看望老干部(四)第209章 突如其来的喜讯第9章 相交相知第74章 突发情况(五)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139章 老屋一夜看好戏(二)第20章 等于是天塌下来了!第3章 突然袭击第175章 新秘书(三)第211章 聚第184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八)第64章 波澜再起第159章 登门送礼(二)第154章 故地重游(二)第121章 高手过招(二)第18章 考校第191章 曾经战斗生活得地方第48章 低头做事,抬头看路第143章 人事布局第82章 上门第124章 走得太远了(二)第71章 该考虑对象的事情了第36章 同处一室第86章 挂羊头的考察团第178章 有所作为第60章 人轻言微?第106章 功高震主第202章 破碎的矜持第26章 谁看谁的笑话(二)第20章 有谋乃大(下)第17章 议定谋断第114章 同一个大舞台第120章 好大一轮“明月”第7章 拦路告状第36章 泡嫂子?!第92章 杯葛第93章 选举有效第179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三)第129章 走得太远(七)第213章 波澜(二)第92章 杯葛第111章 省长也得睡地上第55章 狼来了(二)第199章 风头第6章 明修栈道五十四章 再续前缘第36章 同处一室第48章 省城再相逢(二)第114章 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必然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协第60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第147章 尘埃落定第45章 袒露心扉(二)第198章 别意(四)第139章 哑巴吃黄连第59章 你没骄傲的资本第156章 人事从来是敏感事(二)第83章 钥匙在你手上第122章 座谈会第174章 自己人第183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七)第22章 叹为观止第156章 三人行第179章 有所作为(二)第24章 聚拢第210章 沉稳第152章 春风拂面第83章 人生如棋第158章 舞之迷乱第28章 女人心(二)第157章 幸福时光第212章 安排第39章 多管齐下第60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第158章 三人行(三)第193章 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三)第76章 逼出来!第194章 改变第121章 高手过招(二)第66章 发难第95章 方向第53章 迟到的蜜月第63章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