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稚子择师

第21章 稚子择师

崔仲方当然有资格心存傲气,他十五岁便被宇文泰看中,命与诸子同学,杨坚也在其中,二人自小交情深厚。

天子宇文邕着手灭齐时,崔仲方进献二十条计策,使宇文邕大为惊奇,又说降四城,因功被任命为仪同,晋爵范阳县侯。

如今在家侍奉父母,是因为他昨日受任行军长史,过两日便得往淮南,辅佐郯国公王轨。

崔宣猷在正厅接待了崔澈三人,一如崔仲方的态度,崔宣猷对裴秀、封德彝不加理会,只问崔澈过往经历,沿途见闻。

崔澈能得他看中,展示亲切,那是看在其祖父崔季舒的面子。

身为堂堂九命的开府仪同大将军、小司徒,在崔宣猷面前哪有裴秀、封德彝说话的份。

崔澈对此心知肚明,他也没有为裴秀、封德彝找话题,而是恭敬又得体的回答了崔宣猷的诸多问题,再将自己此前写下的《咏鹅》、《辞母》呈给崔宣猷过目。

“这两首诗皆是你所作?”

看罢,崔宣猷疑惑道。

崔澈脸不红,心不跳,回答道:

“皆小侄有感而发。”

一旁的裴秀见崔澈遭人质疑,便不乐意了,浑然忘了此前他也有过这般疑问,便学着妙容插嘴为崔澈解释《咏鹅》一诗的由来。

崔宣猷一声长叹,对崔仲方感慨道:

“天若假年,倡我族文运者,必澈也!”

博陵崔氏作为顶级门阀中的后起之秀,宗族人物之盛,不让于其余几家,但德业文章之隆,却稍逊几分。

崔仲方听父亲如此赞叹,赶紧接过那两首诗来看,默诵过后,看待崔澈的目光也满含惊叹。

虽然崔宣猷父子与崔澈分属第二房、第三房,各房之间,或许暗地里会有争斗,但绝不会打压族中后进,真要有这样的风气,博陵崔氏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毕竟将来崔澈真的有所成就,都是在为宗族郡望添砖加瓦,受益的不仅是第三房,而是整个崔氏子弟。

如崔季舒,自小而孤,却能在十七岁官拜定州主薄,换在后世,相当于进入省级领导班子,可不就是靠了全族一起为他扬名。

况且崔澈虽有诗才,但崔宣猷之子崔仲方更有谋略,相较而言,军国大事远胜于舞文弄墨。

受到崔宣猷的称赞,崔澈躬身一礼,答道:

“叔父赞誉,澈本不敢当,却也愿以此为激励,诚心向学,光耀门楣!”

“好!正该有如此壮志!”

崔宣猷大声叫好道。

随即又让人唤来孙儿崔民焘、崔民涤、崔民令以及孙女崔令珪,让四人向崔澈行礼,口称叔父。

这四人年纪最小的崔令珪都已经十五岁,向一个七岁少年行子侄礼,都感觉别扭,但祖父平日在家中积威甚重,不敢违背,于是纷纷恭敬行礼。

崔宣猷又提议道:

“澈儿莫不如就住在此处!”

“多谢叔父美意,然小侄此行是为求学,非是投亲,平日与同窗往来,或有打扰,澈虽不能日夜向叔父请教学问,但也会时常登门,以求叔父教诲。”

崔澈诚恳道。

崔宣猷亦不以为忤,催促家仆赶快准备膳食,自是要设宴款待三人。

由于崔澈等人年纪尚小,便也没有准备舞乐,席间多有考校,崔澈一一对答如流,更让崔宣猷满意。

封德彝全程作了陪衬,几乎没有存在感,但他也清楚,初次见面,就被当做子侄辈热情接待,那必须得是真的子侄,自己年才九岁,与崔宣猷又不是同族出身,又怎会被另眼相待。

今日拜访,不过是在崔宣猷父子心中留个印象,日后随崔澈走动多了,关系自然能够熟络。

三人吃饱喝足,天色也黑了下来,当即提出告辞。

被崔仲方礼送出府,崔澈三人作揖与其告别。

在府外等候的奴仆们也已经在附近用过了饭食,簇拥着三人回到客栈歇息。

翌日清晨,才用过早膳,张武便将牙行商人找了过来,带崔澈与封德彝选购宅子,至于裴秀,他不用,他已经越好了与崔澈同住。

虽说居长安,大不易,但这样的难处显然与崔澈无关,想着将来要在此长住,崔澈买下一座五进院落,封德彝也买了一间三进的宅子。

当场付了账,货款两清,一众奴仆便将行礼分别搬至新宅。

崔澈与封德彝的新家相距不远,就在一条道上,临别之际,封德彝询问崔澈是否要与自己一同拜在李德林门下,崔澈婉拒,只说自己还需再考虑一番。

封德彝此番西行,便是打了求学李德林的主意。

李德林是崔澈老乡,都是博陵安平人,其人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曾任北齐中书侍郎。

北周天子宇文邕对李德林仰慕已久,入邺城后,特意命人往其府邸宣旨慰问,称:

‘平齐之利,唯在于尔。’

这让感慨‘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的曹丞相直呼内行。

崔澈对李德林的了解,更多是与其子李百药共著《北齐书》。

李德林随驾迁居长安,封德彝欲求李德林为师,无非是看重其受天子喜爱,但崔澈却清楚,这位一统北方的雄主余寿不多,辛苦往长安游学,自然得要寻个人脉广一点的老师。

崔澈一番挑来选去,便将目光放在了另一位大儒徐文远的身上。

徐文远名旷,字文远,以字行于世,他父亲本是南梁秘书郎,母亲是梁元帝萧绎之女安昌公主,江陵陷落后,许文远与其兄徐休被掳至长安。

因家贫无以自给,其兄徐休以卖书为业,徐文远便在其兄书铺中自学,可谓是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为一时之最。

崔澈属意投拜在他的门下,也是为了自己将来人脉,史载杨素嫡长子杨玄感,以及八柱国之一,魏国公李弼的曾孙李密等皆从其受学。

当然,如今只有杨玄感一人,李密还差几年才会出生。

这位李密并非写《陈情表》的李密,而是隋末瓦岗寨的李密。

求推荐票。

(本章完)

第209章 市店之争第512章 劝降忠臣第152章 弱落之战第198章 计划出巡(第六更)第25章 窦府家宴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163章 儿女之事第319章 祭拜圣山抱歉,今天要再请一次假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556章 洛阳宫室第481章 歃血为盟(4000)第29章 孝子阿赟第31章 憾失姻缘第416章 关陇危机番外发不出来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386章 四州举义第200章 杨崔之会第162章 论功封赏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326章 回朝述职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43章 凤县生变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300章 四贵不存第26章 希望落空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111章 离开前夕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536章 大兴城陷第216章 夜探敌营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434章 东线战起第154章 大兴献俘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42章 行差踏错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344章 驱使俘虏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428章 夜袭山谷第4章 初入崔府第32章 天子禅位第336章 分兵策应第499章 大战将启第126章 文士来投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563章 大燕开国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44章 提携后进第22章 求学之心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322章 开皇之末第86章 佳人邀见第386章 四州举义第138章 回乡省亲第121章 刺史韦艺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7章 离邺归乡(4000)第474章 途经代州第25章 窦府家宴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114章 新征幕僚第403章 屯兵岭下第66章 深夜来客第461章 净身修行番外发不出来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23章 聚兵无锡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565章 地方分权老书完结了第460章 护寺僧兵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391章 重返并州第305章 江东二陈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259章 打听消息第147章 册立新汗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章 边疆牧童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260章 母女私语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48章 小试牛刀第2章 时来运转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22章 求学之心第446章 东隋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