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四贵不存

第300章 四贵不存

“听说了吗,东征高句丽,有十几万人折在了那里,没有半点收获。”

“燕公带领我们四次出塞作战,伤亡也没有超过万人,高颎拥兵三十万,却折损过半,不能与燕公他们并列当世名将,也是有原因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恨所托非人,十余万将士埋骨他乡。”

蓟城内外,充斥着对于辽东之战的议论,就连崔澈也多有耳闻。

其实他也清楚,这件事真的不能全怪高颎。

不同于后世,由蓟县东出,可以走辽西走廊。

在唐朝之前,可没有人愿意走这条傍海道路,实在是那里泥沼遍布,不下于辽泽地。

非得等到辽金时期,辽西走廊在经过遗民与开发后,才逐渐便于通行。

如今,由蓟县前往营州,只能走辽西丘陵,路途崎岖险峻。

这也是崔澈当初决定围魏救赵,攻击契丹后方,而非直接救援龙山县城的原因。

高颎大军走辽西丘陵,穿过两千多里的山路,又越过二百余里的辽泽,赶赴辽东,早已经是强弩之末。

偏偏高句丽人坚守不出,又遇上后勤补给不能及时供应,哪怕让崔澈顶替高颎,他也束手无策。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八月初七,汉王杨谅率先抵达大兴,一进大殿,便噗通跪在杨坚、独孤伽罗面前,哭诉自己险些死于高颎之手。

杨谅对高颎满腹怨言,向杨坚夫妇猛烈抨击他刚愎自用,不纳良策,才致使大军惨败。

独孤伽罗就不必说了,出征前,她还特意放下旧怨,让高颎好好照顾杨谅,如今听说儿子死里逃生,新仇旧恨一起算,若按她的心意,非得将高颎生吞活剥不可。

杨坚更是对高颎失望透顶。

他极好脸面,得知都蓝可汗反叛,哪怕对方远遁漠北,还得让崔澈出塞追击,如今遭逢这么大一场败仗,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当高颎诚惶诚恐回到京城请罪,杨坚强压怒火,并没有从重从严去治高颎的罪,只是训斥罚俸了事。

高颎尽职尽责,辅佐自己十七年,功劳不能因为一场败仗完全抹去,但君臣之间最后一丝情分,也几乎断绝。

不过这么一场败仗,总得有人承担起责任,于是负责供应后勤军需的营州总管韦冲被免职为民。

任命前幽州总管府司马,大将刘方继任营州总管,防备契丹、高句丽。

不仅如此,杨坚也在紧锣密鼓的谋划二征高句丽的战事,而主将人选,正是此时坐镇幽州,震慑北疆的崔澈。

十余万人的伤亡,固然惨痛,但仍然在隋朝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他之所以迫切的想要以雷霆之势二次出兵,也不仅仅是脸面挂不住,而是担心边疆其余势力效仿高句丽。

不过高句丽自身也不好受,高颎围攻二十余日,不仅对高句丽造成一定的杀伤,更重要的是高句丽动员十余万人,也只是收获了隋军抛弃的一地尸体。

战后的封赏,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尤其是占据汉江流域的新罗,见高句丽主力西进,试图袭击平壤。

高句丽王高元只得遣使入朝,向杨坚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杨坚已经从诸将口中得知东征高句丽的困难,见高元给了台阶,杨坚这才罢休。

这一战,隋朝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不过杨坚并没有将崔澈召回,反而是将幽州总管李景征召回朝,任命崔澈重新担任幽州总管。

究其根源,还在于辽东惨败,使得河东、河北两地的府兵遭受重创,非得有大将坐镇幽州,威慑漠南。

遍观朝野,没有比崔澈更适合的人选。

既是自家女婿,又在漠南草原各族之中威望深厚。

不过杨坚还是特意派人提醒崔澈,莫要与奚王阿会鲁苏再起冲突,他也担心将库莫奚逼往高句丽的阵营。

消息传到河北,幽、平、易、玄、燕、恒六州五十镇的军民无不拍手相庆。

离任的李景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看着奔走相告的蓟城百姓,不由对长史抱怨道:

“老夫担任幽州总管期间,治理百姓,也算是尽心竭力,临走之际,居然无人相送,只顾着庆贺燕公出镇。”

长史摇头道:

“燕地尚武,平寇公固然能够保境安民,却无赫赫之功,声望自然不及燕公。”

李景苦笑道:

“说到底,还是征召十余万民夫押送粮秣,路途艰难,百姓多有怨言。”

长史默然不语。

崔澈站在城头,望着李景的马车出城后,越行越远。

身后的李纲疑惑道:

“明公为何不送一送他?”

崔澈收回了目光,说道:

“终究不是一路人。”

说着,朝李纲笑道:

“总管府的政务,又得劳烦文纪了。”

崔澈重新出任幽州总管,依旧由李纲担任总管府长史,司马则由麦铁杖担任。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李纲展颜笑道。

与此同时,杨坚也在准备平定岭南叛乱。

正所谓夏征辽东,冬平岭南,这也是早就在计划中的一场大战。

众将纷纷请求领兵,唯独虞庆则置身事外。

但杨坚早就有了心仪的人选,他对虞庆则道:

“你贵为晋公,官拜宰相,如今国家有事,怎能无动于衷。”

虞庆则赶忙跪地请罪,受任行军总管,接下了平叛的担子。

只是担任行军长史的赵什柱虽然是虞庆则的小舅子,却与姐夫的宠妾私通。

他担心事情败露,会被姐夫怪罪,于是四处散播谣言,中伤虞庆则,这些谣言也传进了杨坚的耳朵里,让杨坚对虞庆则大为不满。

甚至虞庆则向杨坚辞行时,杨坚也没给他好脸色。

当虞庆则平定岭南叛乱之后,派遣赵什柱入朝报捷。

赵什柱趁机诬告虞庆则意图谋反,杨坚为之大怒,下令有关部门彻查,哪怕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还是于十二月初十,将太子一党重要成员,四贵之一的虞庆则处死。

又封诬告姐夫的赵什柱为柱国。

(本章完)

还要晚一点第63章 杨坚建隋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77章 再生一计(4000)第230章 连取湖杭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373章 何处为先第258章 崔澈助学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95章 天子赐婚第608章 拖延时间第13章 辞亲远行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71章 一喜一忧第352章 汉燕为盟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481章 歃血为盟(4000)第576章 体验生活第63章 杨坚建隋第63章 杨坚建隋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73章 如鱼得水第97章 结发夫妻第373章 何处为先第314章 与敌僵持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171章 早做准备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30章 金墉之战(一)第558章 禅让诏书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236章 平定叛乱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352章 汉燕为盟第111章 离开前夕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75章 雕版印刷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313章 西辽河畔第110章 奔袭历城第394章 阵前叙话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527章 重逢李渊第469章 长远之计第217章 矛盾爆发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299章 辽东之败第440章 宫闱秽事第55章 征辟裴矩第326章 回朝述职第578章 仓促回京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1章 边疆牧童第254章 生计困难第389章 全据河北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319章 祭拜圣山第425章 屯驻邙山第596章 封锁江面第30章 贵人相邀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14章 与敌僵持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485章 废除酷法(3000)第351章 汉王来使第551章 撤围而去下午出院,明天恢复更新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542章 重瞳大将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306章 双喜临门新章在审核第556章 洛阳宫室第495章 燕王纳妾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494章 含饴弄孙第473章 三部骑兵第173章 大战开启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512章 劝降忠臣第528章 兵出陇关第530章 难舍慈母第248章 妄人妄语第163章 儿女之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9章 为友尚义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04章 李家母女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50章 挚友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