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暗中投效

第33章 暗中投效

“二后尚且骇人听闻,这天下哪有四后并尊的道理!”

随国公府,杨坚嫡长子杨勇与父亲抱怨道。

杨坚的脸色也很难看,他最尊贵的一层身份便是皇后之父,不曾想宇文赟一通操作下来,后宫四位皇后并立,而小皇帝还有一位司马家的皇后,这国丈的身份也跟着水了。

与天元皇帝的关系生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杨坚想到过许多自己将遭受的打压手段,他觉得自己都能受着。

大不了且熬着,反正天元皇帝酒色无度,身子骨也垮了,命不久矣。

而小皇帝宇文阐的生母朱满月是罪眷出身,没有血亲舅家为助力,待天元皇帝死后,自己女儿作为嫡母,以太后临朝,还是有他杨坚凭此身份掌权的机会。

不曾想宇文赟一出手便打在了根子上,干脆多立几位嫡母,将来也能让一众舅家互相牵制。

如今元尚乐、陈月仪前脚进位皇后,天元皇帝后脚便为二位国丈加官进爵。

天右皇后元尚乐之父元晟进位上柱国,封翼国公;

天左皇后陈月仪之父陈山提进位上柱国,封鄅国公,拜大宗伯。

元晟是前朝宗室,而陈山提本名侯莫陈提,既是武川镇人,又与司马消难一般,都是北齐旧臣,北齐时曾封射阳郡王,位高权重。

但其操作不止于此,又扶持宗室旁支,拜堂兄毕王宇文贤为太师,酆王宇文贞为大冢宰。

大冢宰职权与吏部尚书相当,这些人并不都是为了钳制杨坚,或者说宇文赟将他们扶持起来便是要在外戚力量之外,再为儿子添加一层宗室保护。

杨坚再是羽翼丰富,宇文赟真想杀他一人,在皇权面前也无力挣扎,这两年被冤杀的大臣可不在少数。

“天元皇帝的家事,哪有你这孽障置喙的余地!”

虽说被长子说中了心事,但有外人在,杨坚还是严厉训斥杨勇。

此番登门,替天元皇帝告知此事,代为抚慰的是杨坚年少时的同窗,内史上大夫、沛国公郑译。

两人虽有同学之谊,可人心隔肚皮,郑译是天元皇帝潜邸之臣,如今的官职、爵位,都是宇文赟登基后超额提拔。

杨坚敢于与宇文庆说些大逆不道的话,那是因为对方并非潜邸之臣,又与天元皇帝有杀兄之仇,而郑译面前,却得谨言慎行。

郑译却叹息道:

“那罗延(杨坚)无需恼怒,𪾢地伐(杨勇)所言不无道理,陛下所为,于杨后而言,何其不公!”

杨坚当场变了脸色,眼神也狐疑起来。

此时屋中只有他们三人,杨勇作为嫡长子随父陪客,再无第四人,杨坚并不清楚老同学是为天子试探自己,还是另有心思。

于是含糊其辞道: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为臣者又岂能心怀怨望。”

“看来纵使有同窗之谊,那罗延(杨坚)还是不能信我。”

郑译笑了一句,随即脸色肃然,低声与杨坚透露了一个消息:

“天元皇帝身虚体弱,又不加节制,如今正用大补之物,勉力支撑,仍不能禁绝酒色。”

杨坚闻言,看待郑译的眼神更加热忱,无需将话说透了,既然点明天子时日无多,郑译投效之意再明显不过。

在杨坚、司马消难、陈山提三人之中,无疑出身关陇门阀的杨坚势力最为雄厚,二人又是旧友,郑译的选择亦在情理之中,毕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今北方新定,人心未安,若遇山陵崩,还需正义(郑译,字正义)这等当世贤良,尽心辅佐幼主。”

杨坚握住郑译之手,感慨道。

郑译笑道:

“非那罗延之才,不足以承周公重任,译愿受驱使,共辅君王。”

三人又密语一番,杨坚才执手相送。

回廊里,杨广望着兄长随父亲送客出府,眼中闪过一丝嫉妒。

如今的北周朝堂,早就没了武帝宇文邕时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前拒绝冤杀齐王宇文宪的宇文孝伯,也未能逃过一劫,被赐死家中,朝堂上,外戚争权,而天元皇帝亦疏于国事,只在后宫享乐。

不过北周并未停下统一的步伐。

八月二十三日,天元皇帝任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杞国公宇文亮、郕国公梁士彦入侵淮南。

大战再起,渭水书院的学生们也将注意力从朝中的外戚争权,转移到了前线大战。

“此战必胜!”

宿舍内,裴秀咽下口中羊肉,断言道:

“南朝已失吴明彻,又有郧国公挂帅,江南无人堪为敌手。”

对于韦孝宽的军事才能,众人都是信服的,当年关西势微的时候,韦孝宽仅以数千之众,抵挡高欢十五万鲜卑大军,玉璧城外,埋葬七万人的坑洞,便是其军事生涯的代表作。

杨玄感心生向往,羡慕道:

“大丈夫当效宇文公,以煌煌之功,名垂青史。”

此前有提过,宇文泰为关陇汉人大臣赐名,韦孝宽出自京兆韦氏,作为汉族大将,亦被赐予鲜卑姓,正是当今的国姓,宇文。

经过两年时间的相处,崔澈对杨玄感也多有了解,知道他自小精于骑射,虽在书院苦读,却也向往沙场,有博取军功之心。

其实自今年二月十三,年满九岁以后,崔澈便央着杨玄感教导他骑射,说是强身健体,将来也能随师兄在疆场扬名。

杨玄感经不住澈哥儿苦苦哀求,便每日在放课后,总要在渭水畔教授他一段时间。

本还打算在骑射以外,再教导一些近战手段,可崔澈却不肯学,但他也有理由,说什么技艺在精不在多,贪多嚼不烂什么的。

当然,最实际的原因还是澈哥儿贪生怕死。

自己家世显赫,上战场也只是想着混些军功,隔远了射几箭,喊上几嗓子,也算对得起朝廷的俸禄,可没有与人以命相搏的打算。

甚至随杨玄感习武,更多也是打磨身体,天元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经得住酒色的糟践。

昨天感冒了,所以只勉强写了一章就趴下了,今天好了些,下午还有。

(本章完)

第481章 歃血为盟(4000)第597章 壮士断腕第177章 贵妃入彀第5章 封家六子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26章 希望落空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87章 姻缘已定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108章 苏威问案第247章 塞北来人第233章 夺取处州第138章 回乡省亲第425章 屯驻邙山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47章 变故突发第328章 巧遇小陈第68章 太原王氏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93章 三线告捷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05章 江东二陈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290章 揣测心思(第五更)第549章 混为一‘潭’第135章 卸任归朝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26章 希望落空第223章 聚兵无锡第453章 长孙夫人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143章 渔阳设伏第327章 故地重游第471章 援弱抗强第28章 雄主崩殂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88章 私兵国有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596章 封锁江面第138章 回乡省亲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377章 忠义难全第269章 后发先至第108章 苏威问案第60章 孝子贤孙第538章 恢复漕运第429章 弑主之人第62章 裴秀来京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347章 变故突发第377章 忠义难全第548章 小试牛刀第44章 提携后进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254章 生计困难第608章 拖延时间第223章 聚兵无锡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76章 花落谁家请假一天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42章 晋阳宫殿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101章 青州总管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68章 太原王氏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315章 抢夺隋羊第478章 功过相抵(4000)第340章 改变想法第2章 时来运转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273章 民部尚书第256章 东阳豪杰第614章 袭占二郡第317章 不问前罪第92章 可汗夜遁第520章 恩师留书第616章 兵临成都第17章 初至闻喜第17章 初至闻喜第86章 佳人邀见第351章 汉王来使第81章 皇家尼寺第506章 兵临城下第582章 父子争执第532章 重遇旧人第569章 薛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