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晋阳重逢

第417章 晋阳重逢

东隋永昌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二十二日,正值春夏之交,大丞相崔澈一早便出了晋阳,来到城外凉亭,眺望南方。

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能远瞻燕王,凉亭四周尽是护卫,显然,这位东隋权臣对于自己的安全,还是很看重的。

毕竟前有高澄,后有宇文护,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不能不小心谨慎。

不久,在远方瞭望的麦仲才策马而回。

“大王,二位王妃的车驾马上就要到了。”

麦仲才报信道。

不久,崔澈最先望见的,是护送车队的一支骑卒,领兵之人正是崔澈的女婿,麦铁杖的长子麦孟才。

麦孟才麾下的五千人马,是最后一批迁来河东的战兵。

就连往草原招募契丹勇士,补充银鞍契丹直的大贺尽忠,以及黎翰都已经先后返回了晋阳。

当然,麦孟才来得这么晚,也是崔澈的吩咐,让他护卫自己的家眷前来晋阳。

二十万战兵的家属,如今都被迁徙到了河东,被房玄龄安置在了晋阳周边各州县,也使崔澈能够及时征召将士。

只不过安置这些战兵,也着实是一笔大开销,好在青州等地的海盐恢复生产后,在房玄龄的安排下,又重启了与草原各族的食盐贸易,也解了崔澈的燃眉之急。

车队来到凉亭外,麦孟才赶忙翻身下马,向崔澈行过礼后,便与二弟麦仲才,三弟麦季才叙话去了。

他也知道崔澈与家中女眷久别重逢,自然不会打扰他们一家团聚。

第一辆马车坐着的是杨阿五,她牵着女儿崔文君走出车厢,望见崔澈,便兴奋地朝他挥手。

也许是九岁便守了望门寡,杨阿五以前一直是个沉静性子,可自从嫁给崔澈以后,年岁增长了,但性格反倒活泼了许多。

崔澈快步走到马车前,先是伸出手将崔文君给抱了下来。

时年六岁的崔文君许久不见父亲,小手搂着崔澈的脖子不肯松开,一口一个阿爷地叫着。

崔澈脸上也洋溢起了喜悦的笑容。

看他们父女其乐融融,杨阿五笑道:

“莫要这般缠着你阿爷,快些下来。”

崔文君自小就是杨阿五来管教,如今她开了口,小姑娘再是不愿,也只得乖乖让父亲将自己放下。

杨阿五对崔澈道:

“阿姊就在后边的马车。”

崔澈微微点头,便向杨丽华的马车走去。

实际上,杨阿五也有一肚子的话想要与崔澈说,只是当着女儿的面,那些思念的话语,她实在说不出口。

崔澈赶到的时候,杨丽华已经抱了一个小婴孩走下马车,身旁还跟着宇文娥英。

李敏早已经来到了晋阳,但宇文娥英并未与他同路,而是跟随母亲一起来。

宇文娥英先向崔澈行礼,曾经的小女孩,如今也是三旬年纪了。

崔澈颔首道:

“无需多礼,洪儿(李敏)如今就在凉亭处等候,你快去吧。”

宇文娥英于是告退,寻她丈夫去了。

崔澈看向杨丽华怀里的婴孩,这便是自己的嫡长孙了。

“可取了名字?”

崔澈问道。

杨丽华轻笑道:

“先前去信问过菩萨奴了,他非要让你来给这孩子取名。”

崔澈接过婴孩,沉吟道:

“不如先取个乳名吧,公主以为獾儿如何?”

杨丽华脸一黑,显然对于这个乳名不甚满意,但崔澈可不管她。

獾儿怎么了,为岳飞昭雪的宋孝宗还叫小羊呢。

再怎么也比陶渊明的溪狗要好听。

见崔澈不肯再改,杨丽华也懒得与他争执,反正是乳名而已,起得越是低贱,越好养活。

崔澈怀抱着未满周岁的獾儿,便不肯撒手,一路给抱回了燕王府。

獾儿的母亲南阳公主并没有同来,而是被杨丽华送去了青州。

既是婆婆,又是姑姑,杨丽华自然是希望南阳公主能与崔弃疾重修旧好。

也许是生下了獾儿,南阳公主又有了牵挂,为了儿子打算,她还是顺从了杨丽华。

至于崔澈要把嫡长孙抱来晋阳亲自抚养,倒也合情合理。

就像高欢抱养高澄的庶长子高孝瑜,杨坚抱养杨广的嫡长子杨昭,都是先例。

回到燕王府,崔澈不停逗弄着怀里的孙儿,他原以为杨丽华会要入宫看望杨谅,但杨丽华、杨阿五却都留在了王府,并没有去见杨谅。

其实就算去了,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杨谅如今沦为崔澈的傀儡,任他摆布。

有宇文护的例子在,为了儿女,杨丽华、杨阿五也没指望崔澈真的会做大隋的忠臣。

尤其是杨丽华,兄弟再亲,也比不过自己的儿子,如今崔弃疾身为燕王世子,又诞下了崔澈的嫡长孙,这份家业,终究是自己儿孙的。

杨丽华又怎么会为了弟弟,而非得让崔澈放权,把丈夫、儿子甚至是孙儿往绝路上推。

“夫君,如今菩萨奴有了子嗣,宗儿也已经成亲,伱也该考虑一下卿儿的婚事了。”

杨丽华突然道。

年初时,房玄龄已经将女儿送去辽东,与崔澈次子崔彦宗完婚。

起初崔澈是打算让崔彦卿娶房家女,只不过房玄龄最终选择了崔澈的庶子崔彦宗。

嫡次子崔彦卿如今也十五岁了,在这个权贵之家十一二岁便能成亲的年代,属实是大龄未婚了,也难怪杨丽华着急。

崔澈终于不再只顾着逗弄孙儿,他应道:

“我会替卿儿寻一门好亲事。”

杨丽华作为嫡母,也没忘了另外两名庶女,她提醒道:

“夫君也莫要忘了给文绣、文娟找一户好人家。”

崔澈同样一一应下。

只不过给女儿找夫婿,可得要比给儿子娶亲慎重,最好是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

二人谈话间,杨丽华又说起了薛氏,方才薛氏就在府外迎候,二人是见过面的。

崔澈纳妾一事,杨丽华倒是不生气,自己都是当祖母的人了,哪还有心思与人争宠。

而薛氏淡泊文静的性子,也能让杨丽华放心。

杨丽华觉得这薛氏哪都好,就是年纪太小了,比崔澈两个女儿崔文绣、崔文娟还要小上一些。

崔澈听她说起这事,不由老脸通红。

(本章完)

第514章 接见二郎第147章 册立新汗第418章 掳人东出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535章 重回关中第39章 姑母有命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498章 好心错事第51章 崔府夜话第603章 疑兵之计第226章 变故突发第557章 群臣逼宫第324章 书信往来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70章 击鼓鸣冤第228章 进兵吴县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35章 夺取小城第66章 深夜来客第29章 孝子阿赟第253章 徐门新人第275章 荆州总管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355章 朝廷忌惮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118章 选拔盐兵第622章 班师回朝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289章 读史明智第62章 裴秀来京第527章 重逢李渊第585章 中秋揽月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96章 名将殒命第252章 君臣离心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71章 孤城难守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369章 仁寿宫变(二)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63章 杨坚建隋第110章 奔袭历城第620章 争相献媚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96章 名将殒命第229章 杀人脱身第380章 出城约战第279章 突厥来使第14章 妙容访亲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32章 心怀忧虑第546章 谋定水淹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293章 时机已现第67章 重回晋阳第361章 奚族生乱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137章 出镇幽州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329章 托付家事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61章 恢复旧姓抱歉,今天要再请一次假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223章 聚兵无锡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11章 近春雅会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63章 建造行宫第69章 晋王设宴第510章 军民哗变第394章 阵前叙话请假第614章 袭占二郡第396章 诸将争先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101章 青州总管第79章 战事再起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308章 造访东宫第85章 相士纳贿第2章 时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