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掳人东出

第418章 掳人东出

女眷们尽数来到晋阳,无疑也了却了崔澈一桩心事。

含饴弄孙的时候,固然惬意,但崔澈也清楚,自己还没到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

东隋相较于西隋,在国力上还是要处于劣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崔澈在杨家姐妹来到晋阳的第二天,就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战备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观察司副使赵文也悄摸来到了大兴。

观察司是崔澈在夺取毛州以后,下令由赵穆、赵文二人创设的一处特务机构。

赵穆担任正使,赵文担任副使。

作为观察司的副使,赵文冒险返回大兴,也自然是身负使命。

以崔澈的能力以及人脉,为赵文等人置办假的西隋户籍,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况且赵文自小就跟随崔澈来了关中求学,说得一口关西方言,在乔装打扮以后,更不会惹人怀疑。

宜阳坊,是大兴城109坊之一,坊内居住着许多达官显贵,已故襄州刺史杜咤的府邸亦在其中。

杜府附近有一家酒肆,赵文每天都要来光顾,他会在二楼选择一间雅室,坐在靠窗的位置,独酌之余,观察杜府人员进出。

不久,有人匆匆走上二楼,敲响了雅室的门。

“进来。”

赵文唤道。

来人推开门,正是跟随赵文一并来到大兴的细作。

那细作近前,附耳道:

“副使,事情都办妥了,杜府长子被诓出城,已经给弟兄们劫走了。”

赵文微微颔首,叮嘱道:

“记得以礼相待,莫要伤了他。”

细作应诺而退,赵文又喝了一杯,这才起身下楼,付过了酒钱,便往杜府拜门。

门子礼貌的询问赵文身份。

赵文不答,只取出一块玉佩,说道:

“烦请交给贵府三公子,他自会出门相见。”

果然,正如赵文所言,杜府三公子杜楚客望见门子手中的玉佩,顿时脸色大变。

他赶忙出门,将赵文迎进了厢房,杜楚客屏退旁人,将玉佩又摆在了桌上,问道:

“不知这位兄台是从何处得到的这枚玉佩?”

赵文笑道:

“此玉乃是故友所赠。”

时年十八岁的杜楚客脸色凝重,他追问道:

“敢问兄台的友人,如今身在何处?”

赵文吐出了两个字:

“晋阳。”

杜楚客情绪激动起来:

“我二哥如今怎么样了!”

原来这枚玉佩正是他二哥杜如晦的贴身之物。

早些年,杜如晦在吏部待选时,与前来大兴述职的房玄龄相识,只不过房玄龄考虑到杜如晦是关西人,因此并没有拉他下水。

此后,杜如晦被吏部派往河北,任职滏阳县尉。

但与原时空不同的是,有崔澈在暗中出力,杜如晦在滏阳任职期间,顺风顺水,并没有中途弃官,反而在任期结束后,被提拔做了县令,只不过还是留在河北为官。

不用想,这也是崔澈的手笔。

当时他还没有与朝廷闹翻,暗地里安排一个县令,不过是举手之劳。

而杜如晦所治之县,便在定州。

当崔澈与朝廷交恶,拒绝入朝,杜如晦也察觉到双方必有一战。

杜如晦十分果决,他当即弃官而走,只是崔澈早已派人暗中监视他,还没等杜如晦离开定州,就被刘方给捉了回来。

刘方将杜如晦下狱,对他不闻不问,直到崔澈夺取了河东,又将杜如晦带来了晋阳,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囚禁。

崔澈知道,要想让杜如晦一心为自己效力,就必须为他免除后顾之忧,这才有了派遣赵文前来大兴,亲自主持将杜如晦的家人带去关东的计划。

杜楚客情绪激动,但赵文却从容得很,他淡淡道:

“二公子如今在晋阳作客,一切都好,无需挂心,但二公子或许可以问一问我,大公子如今身在何处。”

杜楚客再也压抑不住愤怒,他揪住赵文的衣襟,逼问道:

“你将我大兄如何了!”

赵文拍了拍杜楚客的手,笑道:

“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等杜楚客放开了手,赵文一边整理衣襟,一边道:

“大公子无恙,只不过是燕王邀请他去晋阳作客了。”

杜楚客咬牙道:

“你们究竟意欲何为!”

赵文虽然是客,却主动为杜楚客斟一碗茶,递向杜楚客道:

“三公子先消消火气,且听我慢慢道来。”

见杜楚客喝下了茶,赵文解释道:

“燕王有意重用二公子,又担心牵连到杜府之人,于是命我前来前来大兴,将二公子的家人接往河东。”

杜楚客闻言松了口气,这样看来,至少自己大哥、二哥都没有性命危险,但他还是不忿道:

“兄台劫持家兄,是否太过无礼。”

赵文笑道:

“没有大公子为质,赵某又怎敢登门拜访。”

杜楚客这才消散了怒气,如今二哥身陷晋阳,大哥也被掳为人质,杜楚客无奈道:

“杜某应该如何作为,还请赵兄明言。”

赵文心中一喜,说道:

“还请杜兄谎称大公子在城外出了祸事,速速带上家眷出城,燕王早已在晋阳安排好了府邸,一切都准备妥当,无需再去收拾行装细软。”

杜楚客没得选择,他只能答应了赵文的要求。

在赵文离开后,杜楚客以兄长遭难为由,带上一众担惊受怕的家眷出城。

杜如晦与李靖不同,他并未从贼,如今还被关在晋阳狱中,故而西隋朝廷也没有限制他的家眷自由。

而李靖的亲族,却是受了他的连累。

李靖之兄李端,其弟李客师、李伟节都被免官,赋闲在家,轻易不能离开大兴。

杜楚客带着家中子侄、女眷赶到城外渡口与赵文等人汇合。

家眷们没有见着其兄,纷纷责问,杜楚客这才吐出实情。

事已至此,众人也不能苛责他

在看到赵文出示的杜家大公子的信物,以及杜楚客出示的杜如晦的贴身玉佩,家眷们登上了船,至于跟随她们出城的奴婢们,也被一并带上,免得走漏了消息。

而杜家大公子,则被早先一步送往了晋阳,赵文其实也在提防杜楚客临时反悔,好在这一切只是他多心。

没有了

(本章完)

第110章 奔袭历城第546章 谋定水淹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400章 两军僵持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73章 如鱼得水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349章 事后处置第129章 初为人父第256章 东阳豪杰第117章 为民解惑第225章 围困无锡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556章 洛阳宫室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551章 撤围而去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295章 家事国事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334章 调兵遣将第66章 深夜来客第137章 出镇幽州第303章 废立储君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83章 太子设宴第536章 大兴城陷第50章 挚友登门第289章 读史明智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295章 家事国事第8章 周主灭佛第507章 受惊失眠第47章 献策平陈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425章 屯驻邙山第506章 兵临城下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578章 仓促回京第487章 彦卿为使(3000)第582章 父子争执第606章 镇守巴东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271章 视察宫殿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71章 一喜一忧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8章 崔郎可友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616章 兵临成都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今天没有,大家不要等。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581章 开平三年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456章 晋阳寺院第516章 李渊嫁女第142章 赵穆为间第403章 屯兵岭下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361章 奚族生乱第539章 李渊为将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310章 各方来使第458章 绑送晋阳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107章 相互攻讦第446章 东隋马政请假第361章 奚族生乱第558章 禅让诏书第217章 矛盾爆发第549章 混为一‘潭’第312章 三部酋长第474章 途经代州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170章 都蓝来访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153章 挥师西进第61章 恢复旧姓第618章 父子合谋第413章 汾阴薛氏第5章 封家六子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16章 李渊嫁女第83章 太子设宴第212章 行军长史第608章 拖延时间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82章 邺城之战第92章 可汗夜遁第272章 一场好戏第553章 李府奔丧第592章 偷渡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