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发放抚恤

第483章 发放抚恤

贞元二年(公元607年),九月二十四日,正值秋冬交替的季节,气候凉爽。

而东隋的权臣,也即将回到他忠诚的晋阳。

侍中裴秀来到大明宫,向天子进言道:

“陛下,燕王远征大漠,劳苦功高,此番得胜回朝,还请陛下出城相迎。”

按理说这也是约定成俗的事情,但杨颢却不愿任人摆布,他意兴阑珊道:

“有百官迎候即可,朕抱恙在身,不便出行。”

裴秀见他面色红润,哪有半分病态,当然不信这番推辞,他沉声道:

“陛下如此怠慢,难道就不怕燕王怪罪?”

这番话却激怒了杨颢,他愤慨道:

“燕王!燕王!你家燕王曾与高祖(杨坚)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如今朕只是不能出迎,便是罪责不成!”

见小皇帝毫无征兆的突然发怒,裴秀错愕不已,只得叩首请罪。

杨颢余怒未消:

“你回去告诉崔澈,自古以来,只有天子问罪大臣的道理,他若真要治朕的罪,请先夺了皇位再说,到那时,是生是死,朕都任凭他处置!”

说罢,杨颢袖袍一甩,径直回了寝宫。

心有余悸的裴秀随即离开大明宫,前往尚书省。

他倒不是害怕杨颢怪罪,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罢了。

来到房玄龄的厢房,裴秀屏退左右,与他说过了今日之事,叹息道:

“天子对燕王怨念深重,必生谋害之心,宇文护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不可重蹈覆辙。”

房玄龄清楚裴秀的言下之意,但他也不主动点破,而是问道:

“裴侍中意欲何为?”

裴秀正色道:

“我欲联合文武百官,请天子效仿古之圣贤,禅位于燕王。”

房玄龄摇头笑道:

“裴侍中大可放手作为,左右不过是劳烦燕王上一道辞呈罢了。”

崔澈的野心,作为自小长大的表兄裴秀再了解不过,否则也不会急着来找房玄龄商量逼宫之事。

但房玄龄却笃定崔澈不愿受禅,这让裴秀大感疑惑:

“如今关东士民归心,百姓只知燕王,而不知有天子,封疆大臣,又都是燕王羽翼,时机已然成熟。

“迁延不决,迟则生变,还请房仆射与我一同游说大王。”

房玄龄无奈,只得为裴秀解释道:

“明年春耕之后,大王将有事于关陇,若是如今行禅让之礼,便要在事后重赏百官与将士,则国库拮据,难以供应明年的大战。

“还请裴侍中切莫操之过急。”

裴秀恍然大悟,也不再催着房玄龄与他一起逼宫了。

翌日,崔澈抵达晋阳,虽说小皇帝杨颢不愿迎接,但也不妨碍裴秀、房玄龄为他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凯旋庆典。

当天,裴秀找到机会,还是将昨日杨颢的态度告诉了崔澈,也是要给崔澈提个醒,免得他放松警惕,真让小皇帝觅得可趁之机,能够效仿周武帝宇文邕诛杀权臣。

崔澈对此倒是不怎么惊讶,对于小皇帝来说,自己是逼父淫母的仇人,可谓不共戴天,若是笑脸相迎,那才叫反常。

他也知道让杨颢继续当这个天子,是在养虎为患。

但杨谅就留下这么一个儿子,杨坚其余孙辈要么被杨广赐死,要么被他带去了江南,崔澈实在找不到别的人选。

见裴秀忧心忡忡的模样,崔澈安抚道:

“表兄尽管放心,待明年出兵能够统一北方,还要请你与我一同筹划开国之事。”

有了崔澈的表态,裴秀也稍稍安心。

自家表弟总不至于步了高欢的后尘,心心念念要统一北方,再行开国之事,却终其一生,不能望见长安。

崔澈回朝第一件事,便是为将士们论功行赏。

由于崔澈宽赦了此战的俘虏,又将劫掠来的牲畜尽数租赁给了他们,因此,哪怕此番出塞收获颇丰,也都只是长远利益,不能直接进入国库。

而崔澈北伐,深入临近漠北之地,消耗了大量的物资、牲畜。

战后又得为将士们颁下赏赐,以及修筑朔州王宫,好不容易有点盈余的晋阳国库,又被他折腾一空。

好在到了十一月份,秋税就将陆续入库,足以供应来年大战。

一众出塞的将士无论功劳高低,都各自获得了相应的赏赐,唯有苏定方与尉迟敬德功过相抵,两手空空。

崔澈将二人唤到燕王府,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便是发放阵亡将士的抚恤。

尤其是二人轻敌大意,而身陷埋伏,因此阵亡的一千五百名帐前效节军骑卒,崔澈更是叮嘱让苏定方、尉迟敬德务必亲手将抚恤送给他们的家人。

二人心里万般不情愿,但也无法拒绝。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们每天都在接受心理层面的煎熬。

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险些哭瞎了眼睛,年幼的孩童向他们询问自己的父亲何时能够回来。

苏定方、尉迟敬德不能答,常常掩面而走。

将一千五百户的抚恤尽数发放后,崔澈问二人道:

“经此一事,可明白了什么道理?”

苏定方感触最深,他率先开口道:

“过去末将只知道慈不掌兵,对将士生死不以为意。

“如今历经此事,也知道他们都有父母妻儿在殷切盼望。

“当她们向末将索要儿子、丈夫、父亲之时,末将愧不能对。

“还请大王放心,自今日始,末将必定牢记教训,心存谨慎,不再有轻敌之举。”

尉迟敬德只觉得苏定方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他拱手附议道:

“末将也一样。”

崔澈闻言颔首道:

“能有这般体会,孤很欣慰。

“你们骁勇善战,必将是青史留名的大将,孤对你们寄予厚望。

“此番让你二人为阵亡将士的家眷奉送抚恤,并非是要你们今后投鼠忌器,畏手畏脚。

“而是希望你们事前不要轻易为他人的诱饵冲昏头脑。

“这些时日,孤也派人暗中观察了,你二人如实发放抚恤,未有贪墨之举,事情办得好,自然要赏,稍后便向王府的账房各领三千匹布绢带回去。”

苏定方、尉迟敬德也清楚,这便是崔澈找的一个由头,私底下赏赐他们在大漠一战的功劳。

二人在谢恩后,苏定方突然道:

“请求大王准许末将把这些绢布,转赠给阵亡将士的家眷。”

尉迟敬德措手不及,但他望见崔澈目光中流露出的欣赏之意,也赶忙附和道:

“末将亦有此心,还请大王恩准,”

崔澈笑道:

“既然已经赏赐给了你们,如何处置,自然由你二人自行决定。”

苏定方与尉迟敬德带人将六千匹布运出王府,二人一合计,也不分究竟是谁的部众,阵亡的一千五百将士,每户再发下四匹绢布。

一直在整理思路,脑袋要宕机了,今天只有一个小章,明天会多写

(本章完)

第589章 掎角之势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543章 凤县生变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301章 杖毙名将第153章 挥师西进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30章 贵人相邀第508章 巨石轰击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482章 宽赦为民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334章 调兵遣将第89章 有子名乐第398章 激敌出战第349章 事后处置第4章 初入崔府第321章 契丹亲卫第512章 劝降忠臣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396章 诸将争先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588章 兵发南阳第2章 时来运转第62章 裴秀来京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418章 掳人东出第89章 有子名乐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561章 受禅让诏第61章 恢复旧姓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15章 阖家再聚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412章 迁都与否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45章 赏功罚罪第285章 营州之围第505章 渡河西进第177章 贵妃入彀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379章 呼唤家人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第416章 关陇危机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35章 重回关中第303章 废立储君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323章 仁寿元年第161章 刎颈之交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92章 可汗夜遁第412章 迁都与否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129章 初为人父第401章 袭取险隘第593章 襄阳危急第209章 市店之争第451章 出兵随州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章 封家六子第457章 彻查案件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15章 阖家再聚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563章 大燕开国第440章 宫闱秽事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319章 祭拜圣山第145章 旧地重游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312章 三部酋长第54章 再见德彝第28章 雄主崩殂第599章 荆南将士第88章 私兵国有第34章 剖明心迹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139章 范阳卢氏下午出院,明天恢复更新第297章 姐妹和睦请假第300章 四贵不存第68章 太原王氏第107章 相互攻讦第11章 近春雅会第137章 出镇幽州第429章 弑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