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军队整编

第484章 军队整编

贞元二年(公元607年)九月二十七日,掌管东隋军事的中外府下达王令,召集驻扎在各地的骑军战兵前来晋阳,举行大演武。

其一自然是选拔精锐,补充到帐前效节军中,以维持帐前效节军作为东隋三支王牌骑兵之一的战斗力。

其二也是要淘汰部分老弱,将他们转为步兵,腾出军马。

前番出塞,尽管崔澈听从刘方的提醒,已经在尽可能的爱惜马力,但还是有大量代步的军马累倒在了途中。

而崔澈缴获的牲畜,大多都是牛羊,马匹少之又少。

唐太宗曾言:‘突厥所长,惟恃骑射。’

但这并不代表突厥仅有单一兵种。

实际上,由于马不同于牛羊,在古代基本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故而突厥牧民也不是家家都会养马。

在突厥的军队中,步兵也的确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例如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突厥复国,便有明确记载,国中·三分之二为骑兵,三分之一为步卒。

对于启民可汗来说,与都蓝可汗争夺大可汗之位的战争才是重中之重,又怎么可能给留守的阿史那咄吉留下太多的骑兵。

因此,被崔澈陆续歼灭的三万铁勒步骑,步兵占据了绝大多数。

崔澈北伐,掳来十余万铁勒人以及大量牲畜,并破坏了启民可汗一统东突厥的企图,获得了都蓝可汗的依附,再次扬威塞北。

虽说损失了大量的军马,但无论从什么角度上来说,都是不亏的。

只不过掳来的铁勒部民以及牲畜,都是些长远利益,暂时难以立即转化为国力罢了。

帐前效节军损失的一千五百名骑卒,倒是容易补充。

崔澈以幽州起家,纵横漠南二十年,最不缺的便是精锐骑士。

可战马以及代步军马的补充却是一道难题。

崔澈此前已经安排张万岁主持马政,并为他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甚至不远万里,派出使团,前往异域引进优良马种。

但建设马政,繁育军马,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崔澈考虑良久,决定再派一支使团,出使库莫奚,拜会奚王阿会鲁苏,向他购买部分军马。

同时,崔澈也决定借着大演武的机会,裁撤部分老弱骑卒。

把骑兵的规模维持在八万左右,而步军战兵则相应的扩充至十二万。

八万骑兵之中,崔澈计划为帐前效节军、博陵骑卒以及银鞍契丹直由一人三马,更改为一人五马,减少在长途奔袭过程中,军马的损耗。

其中,博陵骑卒扩兵五千,兵源也不再局限于博陵子弟,而面向整个三河骑卒,亦从此次大演武之中挑选精锐骑士。

至于剩余的五万骑卒,崔澈则完全剥夺他们长途奔袭的能力,不为他们提供代步的军马,平时出征,便牵马与步兵同行。

除去无法长途奔袭以外,上了战场依旧能发挥骑兵的作用。

只是计划是好的,但高贵的骑卒,又怎么甘心去当步兵。

当军令下达一个月后,各部骑卒陆续云集在晋阳,许多人便将这当作是一场战争,而并非演武。

以致将士们用力过猛,哪怕崔澈以厚布包裹杆头作为武器,依旧造成了上百人因为意外而丧命,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好在崔澈对于战兵的军饷始终一视同仁,并未有步卒、骑卒之分,并且崔澈在军中的威望实在太重,被转为步卒的数万骑卒最终还是平静接受了这一结果。

不过崔澈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收购骑卒们的军马。

此前在幽州跟随崔澈起兵的八万骑士,大多都是自备马匹,当年崔澈出任幽州总管期间,还做起了草原部族与幽州将士之间的中间商,强迫与草原部族交易军马,再贩卖给燕地将士,这才在幽州聚集起了这么一支庞大骑兵。

真要靠他自己供应,哪有那么大的财力,为将士们购置这么多的军马。

如今既然要剥夺他们的马匹,自然是得要付钱的。

但好在这只是垫付,收购了其余骑卒的军马,也不是白送给帐前效节军、博陵骑卒以及银鞍契丹直的。

刚好这群人跟随崔澈出塞作战,得了大笔赏赐,也不是缺钱的主。

崔澈购置了马匹之后,又转手将这些军马卖给了帐前效节军等三部骑卒。

在对部队进行整编之后,崔澈又对各地军事重新进行部署。

他在河东、河南的统治已然稳固,如蒲州都督秦琼、洛州都督李靖、代州都督麦铁杖等人,也陆续恢复了各地的府兵体系,无需崔澈再派遣战兵协助他们镇守。

于是他将二十万战兵尽数安置在晋阳周边,既是拱卫京畿,也是方便他来年集中力量出兵关陇。

在对军事进行重新安排之时,崔澈也没有放松,崔澈便将精力重新投入到了政务之中。

首当其冲,自然便是朔州王宫的建设。

在崔澈回到晋阳之时,已经是九月下旬,河东各地陆续完成了秋收,百姓们也到了农闲的时候。

崔澈按照此前与魏征的约定,在河东征调了第一批三万民夫北上。

只是崔澈在征召民夫之时,特意让各地州县长官挑选家贫未能娶妻之人。

他在朔州安置了六万余帐妇孺,却只有一万余铁勒丁壮。

众所周知,燕王殿下最见不得妇人守着寂寞度日,这些未婚的丁壮北上修建王宫,最好是能在朔州安家,有他们的帮助,负责督造王宫,同时兼管铁勒部落的魏征也能更好教化铁勒部民。

在第一批三万民夫北上之后,崔澈已经在组织第二批两万民夫的征召工作。

这些民夫起初或许会满腹怨言,但等到了地方,他们自会明白崔澈的良苦用心。

而草原各部进献的美貌女子,燕王府自然是住不下的,崔澈一股脑将她们安排在了晋阳宫。

至于杨谅留下的妃嫔,崔澈挑选其中貌美之人,留在宫中。

剩余之人愿意改嫁的,便听其自由,不愿改嫁的,崔澈也新建一处尼庵,来供养她们。

(本章完)

第77章 南陈夺嫡第558章 禅让诏书第544章 大将献城第426章 老将夜登第137章 出镇幽州第42章 行差踏错第250章 回馈宗族第27章 胭脂铺子第200章 杨崔之会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36章 任于何处第52章 相府同僚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540章 九锡之礼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578章 仓促回京第389章 全据河北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310章 各方来使第5章 封家六子第295章 家事国事第51章 崔府夜话第269章 后发先至第223章 聚兵无锡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83章 太子设宴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108章 苏威问案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44章 提携后进第31章 憾失姻缘第225章 围困无锡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423章 连成一片第599章 荆南将士第162章 论功封赏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51章 崔府夜话第179章 双姝同名第441章 重设商税第546章 谋定水淹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30章 贵人相邀第535章 重回关中第34章 剖明心迹第284章 围魏救赵第124章 食盐入关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93章 时机已现第10章 少年出游第511章 忠臣义士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237章 崔澈归朝第43章 尉迟身死第361章 奚族生乱第176章 花落谁家第608章 拖延时间第389章 全据河北第499章 大战将启第79章 战事再起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11章 近春雅会第268章 苏威来访第21章 稚子择师第77章 南陈夺嫡第235章 诱敌之计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498章 好心错事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280章 心悦诚服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395章 侦查敌情第60章 孝子贤孙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145章 旧地重游第78章 同姓联结第96章 名将殒命第25章 窦府家宴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0章 孝宽之疾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258章 崔澈助学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21章 九一高地今天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0章 少年出游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16章 关陇危机第40章 孝宽之疾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33章 暗中投效第438章 回师晋阳第275章 荆州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