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兵出散关

第541章 兵出散关

崔澈在全取关中之后,下一阶段的目标自然是乘胜追击,收取河池、汉川、西城、房陵四郡。

汉川郡下辖八县,有民11910户,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南郑区)。

因其位于关中盆地与四川盆地之间,经祁山道可往陇右,沿汉水又可与荆襄、中原取得联系,地处交通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城郡下辖六县,有民14341户,治金川县(今陕西安康)。

房陵郡下辖四县,有民7106户,治光迁县(今湖北房县)。

河池郡下辖五县,有民11202户,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

齐王杨暕与宇文述如今就在汉川郡治,南郑城中。

宇文述着实没有想到在自己离开大兴的次日,城池就被崔澈攻陷,这让他不由庆幸自己提前离开,否则只怕就有步高颎自刎的后尘。

相比较而言,散关失守的消息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它薄弱的东侧防御使得宇文述本就没对散关寄予重望。

现如今,已经丢了关中,在天水倒戈后,陇右诸郡断绝了与汉川的联系,想来也坚持不了多久。

向杨广请罪的奏折已经发往了江都,宇文述不知道落在自己身上的是什么样的责罚,但他还是决心为杨广守住汉川。

为将来可能的北伐,重夺关陇,保留希望的种子。

毕竟从汉川出兵,无论如何也比从蜀地出兵,后勤压力要更小。

“父亲,你真以为圣人还有收复关中的心思吗?”

厢房之中,宇文士及不无担忧道。

他是宇文述第三子,二位兄长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如今都跟随杨广去了江都,只有宇文士及留在北方,侍奉父亲。

此前齐王杨暕提前逃离大兴,宇文士及随行,在宇文述抵达后,父子二人也在南郑城团聚。

宇文士及一番话,说得宇文述沉默不语,他也知道,杨广主动放弃关中,逃去了江南,又怎么会有收复关中的志向。

此前崔澈就曾作诗讥讽杨广,诗曰:

‘山外青山楼外楼,江南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扬州作雍州。’

虽然杨广严禁此诗传唱,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宇文士及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留在了北方,但与两位兄长时常有书信往来,也知道南迁的公卿们不思进取,沉醉在了江南烟雨之中。

宇文述解释道:

“此事不能全怪圣人,这些都是先帝种下的祸根。

“自古燕赵多精兵,先帝却因翁婿之情,让崔澈久镇燕地,放任其收揽人心,以致尾大不掉。

“再想将其撤换,已经束手无策,又不愿引发内战,只能听之任之。

“而镇守河东的杨谅引狼入室,使得河东精兵亦为崔澈所有。

“关中休养生息多年,将士久疏战阵,崔澈麾下燕赵之士,却常年与突厥作战,为当世强兵,关陇府兵难以与之争锋,否则圣人也不会紧急招募骁果义士。

“只是连连失败,使得圣人气馁,故而南迁,借吴人舟楫之利以御敌。

“一旦崔澈南征惨败,精锐失于江河,便是我等重整旗鼓,北上收取失地之时!”

然而宇文士及却很悲观,他提醒道:

“父亲,崔澈如今在徐州编练水师,可见此人是知晓南北方作战差异的。

“若是吴人舟楫无往不利,又怎会有大隋平定江南,一统天下。”

宇文述不以为意道: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大隋占据蜀地,与陈朝共享长江天险,这是其一。

“陈叔宝荒淫无道,竟然不派舰船拦截,自以为王气在金陵,使得贺若弼、韩擒虎等人能够从容渡河,这是其二。

“圣人如今虽然消沉,但为父侍奉他数十年,深知其人胸怀大志,岂可以陈树宝之流作比。”

说罢,便不再与宇文士及谈论天下局势,他也害怕自己被这个儿子说服。

www▲ тт κan▲ C〇

屏退宇文士及之前,宇文述特意叮嘱他,今日之言,万不可对外人提起,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宇文述知道,哪怕他丢了关陇,乃至汉川郡,杨广也并不会杀自己。

但如果宇文士及这些话流传出去,杨广不免要怀疑这是不是宇文述这个做父亲的想法,怀疑宇文述是否会在悲观情绪下,私通崔澈。

宇文士及躬身应是。

离开父亲的厢房后,宇文士及愁容满面,他深感杨广不可能是崔澈的对手。

可偏偏自己的父亲是杨广最信任的臣子,同样也对杨广忠心耿耿,而宇文述与崔澈的关系也称不上友善,这让宇文士及不由担心其家族将来之事,却也无可奈何。

从关中南迁的大臣与江南本地士人之中,与宇文述相同观点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wωw .Tтkā n .c o

他们认为杨广在北方打不过崔澈麾下的精锐步骑,但亦可凭借江河天险,与崔澈划江而治。

毕竟长江天险要是这么容易逾越,也不会有两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乱世景象了。

至于隋朝能够统一,纯粹是南梁丢了蜀地,而陈叔宝胡乱指挥的结果。

与此同时,崔澈在散关休整了一天之后,将九锡尽数留在了关城,亲率大军西出。

由关中前往汉川郡,共有四条主要通道,自东向西分别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以及陈仓道。

子午道是四条通道中最长,也是最难走的一条道路,自古以来,便有不少将领提出经由子午谷奇袭关中,却从来没有成功的案例。

傥骆道虽然是四条通道中最短的一条道路,但沿途山路险峻,通行困难。

褒斜道则是一条山间通道,也是古代巴蜀交通秦川的主要路线。

可由于宇文述下令烧毁栈道,使得崔澈无法选择从褒斜道进军,只能夺取散关,选择陈仓道。

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修的就是褒斜道的山间栈道,而渡的也正是崔澈如今所走的陈仓道。

崔澈沿沿嘉陵江上游谷道进发,逼近河池郡。

河池郡郡治凤县,正处在由陈仓道通往汉川的必经之路。

欲下汉川,必取河池。

(本章完)

第256章 东阳豪杰第397章 阵前斩将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93章 三线告捷第607章 天时地利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42章 行差踏错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397章 阵前斩将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326章 回朝述职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618章 父子合谋第15章 阖家再聚第82章 勿虑婚姻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603章 疑兵之计第253章 徐门新人第83章 太子设宴第362章 各方反应第173章 大战开启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362章 各方反应第505章 渡河西进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306章 双喜临门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582章 父子争执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107章 相互攻讦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446章 东隋马政第488章 展现财富第180章 房家骄子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64章 再别长安第434章 东线战起第301章 杖毙名将第455章 卦象玄机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14章 妙容访亲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556章 洛阳宫室第376章 三路出击第317章 不问前罪第334章 调兵遣将第387章 议论纷纷第546章 谋定水淹请假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276章 行军总管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94章 突厥分裂第90章 反击突厥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472章 出兵准备第331章 崔杨聚兵第508章 巨石轰击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24章 为报君恩第87章 姻缘已定第551章 撤围而去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40章 孝宽之疾第48章 崔郎可友第282章 李景称病第275章 荆州总管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527章 重逢李渊第613章 宴无好宴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411章 加官进爵第219章 杨广随军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353章 契丹军队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89章 有子名乐第550章 乱军之际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350章 全据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