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体验生活

第576章 体验生活

崔澈的御辇尚未抵达蓟县,城里的主道就已经被拥堵地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在兴奋的议论着一件事情。

时隔数年,曾经的燕国公、燕王,如今的大燕天子,又回到了他忠诚的幽州。

大量幽州府兵来到蓟城主道,分开人潮。

“快让开!圣人马上就要入城了!快些让开!”

军官们嘶吼着,终于在主道上留出足够天子仪仗入城的空隙。

不久,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幽州都督张武开道,为蓟县百姓迎回了大燕天子。

百姓们热情的夹道欢迎,御辇上的崔澈带着笑容,向他们挥手致意。

这引得蓟县百姓更热烈的欢呼,更有甚者,甚至情难自已,泪流满面。

人群中,一名白发老者掩涕道:

“圣人没有忘记我们幽州百姓!他终于回来了!”

崔澈自从占据晋阳以后,就已经将他麾下的幽州精骑及其家眷尽数迁走。

但留下来的百姓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初崔澈痛击异族,威震漠南,所带给他们的骄傲。

而燕国的国号,也给了幽州百姓无尽的归属感。

更别提崔澈此前下诏,免除民众一年田租,同样赢得了百姓们的感激。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崔澈镇守幽州前后近二十年,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御辇上,崔祐之看着两侧的百姓,问崔澈道:

“皇祖父,他们为什么都在哭?”

崔澈抱起了崔祐之,握住他的手臂,向幽州父老们招手,回答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圣人万寿!”

“圣孙万寿!”

崔澈问崔祐之:

“现在知道了吗?”

崔祐之点点头,说道:

“他们真心的爱戴皇祖父,所以爱屋及乌了,也在为孙儿的到来欢呼。”

崔澈笑道:

“没错!百姓们的要求其实很低,只要你满足了他们,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拥护你。”

崔祐之疑惑道:

“皇祖父,他们都有些什么要求?”

崔澈收起了笑容,正色道:

“尊严!”

“尊严?”

“没错,给予他们尊严。

“不要加派苛捐杂税去剥削他们,逼得他们卖儿卖女;

“不要放任异族的军队欺凌他们,迫使他们为奴为婢;

“不要漠视国家的律法遭受践踏,使得他们有冤难伸!”

崔澈语重心长道。

曾经的蓟县燕国公府,如今早就换了匾额,一直空置至今。

崔澈重回旧宅,与宾客密会的厢房,还是曾经的模样,提前有人打扫过,一尘不染。

幽州都督张武跪坐在下首,正向崔澈汇报塞外各族的最新动态。

崔澈听了一会,也没有太过重要的情报,便挥手打断了滔滔不绝的张武,问起了幽州的民生。

二人一直谈到临近黄昏,口干舌燥的张武向崔澈请辞,崔澈伸了个懒腰,说道:

“时间也晚了,用过饭再走也不迟。”

张武连连推辞,崔澈笑道:

“过去,我放了你的奴籍,但你以祖上世代侍奉崔氏为由,坚持自己是崔家的人。

“今日我留你在家中用膳,既然是自家人,为何还要推辞。”

张武侍奉崔澈三十余年,看着他从小郎君,成为大燕的天子,也知道崔澈的脾性,于是不再拒绝,与他在宴席上把酒言欢。

酒足饭饱之际,崔澈让张武明日将他的孙儿带来,往后给崔祐之做个玩伴。

张武激动不已,连连叩首谢恩。

此前奚王阿会鲁苏的长子阿会哥耶将他的儿子送来了晋阳,给崔祐之为伴,只是二人语言不通。

崔祐之在晋阳的玩伴有许多,包括房玄龄、刘方等人,都会想方设法的将家中晚辈送到崔祐之的身边。

崔澈对这位圣孙的态度,人尽皆知。

与崔弃疾来往过密,或许会引得崔澈猜忌,但对象若是换成了崔祐之,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只不过此番出巡,崔祐之的那些玩伴,包括阿会哥耶之子,都被留在了晋阳。

毕竟他出巡是有正事的,不是带着一群小孩子四处游山玩水。

次日一早,张武就将他的嫡长孙张涣带了过来,当天崔澈在张武的陪同下,带着崔祐之下乡走动。

此时幽州的春耕尚未结束,崔澈甚至亲自下地耕种,看着祖父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的模样,崔祐之也对耕种的辛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而,崔祐之并不知道,他将在这次出巡中,更为直观的体会到底层民众的辛苦。

崔澈在幽州逗留了数日,期间与民同乐,再一次密切了他与幽州百姓的关系。

与此同时,奚王阿会鲁苏与契丹王阿会哥耶听说崔澈北巡,各自只带了数百骑,先后赶到燕州边境等待崔澈召见。

崔澈得知消息,立即领着三万精骑北上,往燕州边境与二人会面。

途经一座边疆小城,正是崔澈、裴秀、崔昭容当年流配之处。

崔澈故地重游,指着一间修缮一新的屋子,说道:

“当年我就是住在了这里,与你表叔公放羊谋生。

“那时可不是如今的土胚房,而是用茅草简易搭建,四面漏风,旁边就是羊圈,冬季寒风刺骨,夏季恶臭难闻。”

崔祐之不明所以的点点头,他以为祖父只是想让自己知道他儿时的艰辛以及创业不易。

哪知崔澈却继续道:

“我将北上,与旧友会晤,你与张涣留在此城,白天放羊,夜里就住在这间屋舍。

“你们放羊的报酬是每天四个馒头,我已经吩咐下去,谁也不许私自给你食物。

“若是偷懒,不肯放羊,当天就饿着肚子。

“没有辛勤的劳动,就没有食物。”

崔祐之瞠目结舌,他苦着脸道:

“皇祖父,孙儿还只有五岁。”

哪知一向和蔼的祖父却板着脸道:

“我当初跟随裴秀放羊的时候,也是你这般年纪,条件甚至比你还要艰苦。”

崔祐之不敢再反驳,他终于知道为何祖父非要把祖母留在幽州。

祖母固然严厉,却绝不会让他吃这种苦头的。

当崔澈其实也会在暗中安排了足够的人手,保护他的安全,防止有猛兽靠近。

“皇祖父,你何时回来?”

崔祐之眼巴巴的问道。

崔澈习惯性的揉搓着他的脑袋,笑道:

“归期未定。”

今天请个假,只有一章,我重新理下思路,明天开始恢复每天四章。

(本章完)

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452章 长孙无忌第55章 征辟裴矩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338章 阴差阳错第99章 放浪形骸第95章 天子赐婚第344章 驱使俘虏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386章 四州举义第179章 双姝同名第588章 兵发南阳第48章 崔郎可友第293章 时机已现第124章 食盐入关第142章 赵穆为间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603章 疑兵之计第331章 崔杨聚兵第450章 苦衷难言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13章 辞亲远行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273章 民部尚书第325章 欲求连任可能要多请两天假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366章 君臣诀别第77章 南陈夺嫡第50章 挚友登门第211章 江南叛乱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242章 冬至朝见第527章 重逢李渊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299章 辽东之败第95章 天子赐婚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99章 荆南将士第408章 豆卢皇后第266章 东巡泰山第180章 房家骄子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146章 回归蓟县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126章 文士来投第536章 大兴城陷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164章 重回书院第51章 崔府夜话老书完结了第271章 视察宫殿第273章 民部尚书第3章 邺城来人第164章 重回书院第226章 变故突发第32章 天子禅位第436章 危墙之下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85章 相士纳贿第247章 塞北来人第567章 二郎从军第425章 屯驻邙山第85章 相士纳贿第510章 军民哗变第566章 来来往往今晚没有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354章 重逢刘方第267章 兼祧之论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0章 贵人相邀第333章 离间君臣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501章 徐郎何来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50章 挚友登门第413章 汾阴薛氏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545章 恢复爵位第316章 初生牛犊第139章 范阳卢氏第331章 崔杨聚兵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355章 朝廷忌惮第275章 荆州总管请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