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攻陷江陵

第611章 攻陷江陵

次日,崔澈一早就领军来到江陵北城的西门外,派出骑卒前往叫门,希望张衡、慕容三藏能够信守诺言,与他交接城池。

还是董景珍护卫着萧铣前来安抚崔澈的情绪,当萧铣提出张衡、慕容三藏希望崔澈能够先将他们的家属从建康营救出来。

崔澈为此暴跳如雷,他派出长孙无忌,由萧铣引路,进城当面指责张衡等人得寸进迟。

张衡见到是长孙无忌前来,心中暗喜。

长孙无忌之母高氏,正是崔澈的宠妃,而长孙无忌也一直被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养。

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若不是崔澈深信他们的诚意,认为江陵并没有危险,又怎么会派遣长孙无忌前来。

殊不知,崔澈同样是认准了张衡想要继续拖延下去,不可能伤害长孙无忌。

张衡、慕容三藏都向长孙无忌提出了自己的难处,他们与鱼俱罗不同。

鱼俱罗正当壮年,如今在北方又有了一子一女。

而他们二人垂垂老矣,尤其是慕容三藏,已经六十七岁的高龄。

一旦在建康的家眷遭受牵连,即使崔澈赐下泼天的富贵,还不是要找一个嗣子,便宜外人。

长孙无忌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二人所言确有道理。

但是要将他们的家眷尽数接来,难度可想而知。

在出城禀告崔澈后,崔澈思索片刻,又命长孙无忌回去传话,他只为张衡、慕容三藏各自救出一名子孙,好在未来承袭爵位。

相比较救出两大家子,单独只救两个人,显然要容易许多。

张衡、慕容三藏本就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只要崔澈派人前往援救,一来一回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更别提还要摸清环境,布置营救。

因此,二人欣然同意,长孙无忌出城告之,崔澈随即领兵退去。

看上去,一切又重归平静,但是其中暗流汹涌,不为张衡等人察觉。

当夜,燕军抹黑出营,隐藏在江陵城小北门外。

北侧的扬水与江陵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足够燕军借着夜色遮掩身形。

而此时守卫小北门的,正是巴陵府兵。

董景珍、雷世猛等人在城楼上焦急的等待着时间流逝。

直至邻近丑时,崔澈将刘黑闼唤来,吩咐道:

“刘将军率部前往接管小北门及其瓮城,不可惊动其余各处的守军。

“倘若城内没有伏兵,则在城楼上举火为号。”

刘黑闼领命,点齐自己麾下五千步卒悄悄来到护城河畔。

此时正值丑时,董景珍、雷世猛打开城门,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就望见了刘黑闼领兵前来。

二人喜上眉梢,赶忙为刘黑闼引路,与他交接城防。

而刘黑闼发觉城内并没有伏兵,巴陵郡府兵真的是集体倒戈,也不由对董景珍高看一眼。

他先前还以为董景珍自称在巴陵府兵之中颇有威望,只是大言不惭罢了。

如今顺利接管了城门与瓮城,刘黑闼亲自走上城楼,举火为号。

崔澈举着望远镜,一直在注视小北门的方向,此刻望见有人举火为号,终于放下了戒备,命令鱼俱罗率领骑卒为先锋,冲入城内,而自己则统御步卒,紧随其后。

期间,燕军不再隐藏踪迹,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划破寂静的夜晚。

张衡从熟睡中惊醒,他穿着单衣,光脚推开房门,大喝道:

“究竟发生了何事!”

亲随神色慌张的回答道:

“是小北门传来的呐喊声,或许是有燕军趁夜袭城。”

张衡心道不妙,因为江陵城防是由他布置,小北门正是巴陵府兵守卫,如今燕军攻打小北门,而此前巴陵校尉董景珍曾经去过燕军大营。

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凑巧的事情,分明是董景珍投敌,趁着众人熟睡之际,偷开城门,将燕军放了进来。

张衡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手足无措,而是命令亲随前往南城,向慕容三藏求援,与他一起将燕军赶出城去。

亲随匆匆前去寻找慕容三藏,而张衡则召集城内守军,前往拦截燕军。

鱼俱罗率领骑卒自小北门涌入江陵北城,他们并不管北城其余各处,而是在董景珍等人的指引下,直奔南城而去。

至于北城,自有崔澈率领的步卒攻打各处险隘。

张衡领军在主道上拦截燕军骑卒,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

即使战争发生在江陵城的主道上,但相较于骑兵来说,还是过于狭窄,不方便他们冲锋。

一时之间,战局陷入了僵持。

直到慕容三藏率领大部分的南城守军前来支援,形势发生逆转,燕军骑卒被逼得连连后退。

哪怕江陵有南北两城,但很显然,张衡、慕容三藏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北城,毕竟真要让燕军占据了北城,对于守军的士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然而张衡、慕容三藏并不知道,这一切只是崔澈的安排罢了,他们一路驱赶燕军骑卒的同时,也不曾发现自己与南城的距离越来越远。

直到燕军骑卒被逼回到小北门的瓮城附近,张衡、慕容三藏依然在步步紧逼。

他们清楚只要夺回了小北门,将燕军骑卒驱逐出城,留在城中的燕军步卒就成了瓮中之鳖。

但二人不知道的是,在慕容三藏抽调南城大部分守军前往北城后,此时江陵南城,防御前所未有防的空虚。

先前找不到踪迹的萧铣终于现身,他率领士族们的私兵家奴在慕容三藏离开后,抢占城池。

由于北城是旧城,相较于南城来说,明显破旧许多,江陵士族大多迁来了南城。

慕容三藏留下的守军本就不多,其中不少军官都是当地士族的子弟,又怎么会拼死抵抗。

萧铣轻易攻占南城,随即命令众人,放下南城北门,严守此地,防止慕容三藏杀回南城。

当张衡、慕容三藏得知南城发生叛乱,也终于发觉自己掉入了崔澈的陷阱,再想要脱身,可就难了。

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此前是隋军紧追燕军,如今是燕军黏上了隋军。

而崔澈在知晓萧铣攻占南城后,也立即下令,全军聚拢,围剿张衡、慕容三藏。

最终,张衡、慕容三藏在向南城撤退的途中,被燕军重重围困。

聚集在二人周围的,如今也只剩了数百名亲兵,其余人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也有人趁乱脱身。

崔澈派人前来劝降,却遭二人所拒。

他们已经是垂暮之年,没几年能活的了。

对于张衡、慕容三藏来说,与其卑躬屈膝,苟全性命,不如力战而亡,自己赢得忠义之名,还能保全家人。

将死之际,张衡破口大骂崔澈。

燕军将领无不愤慨,崔澈却面色平静,只是命令弓兵齐射,将张衡、慕容三藏等人尽数射成了刺猬。

在二人死后,北城各处的零星反抗也相继被燕军扑灭。

崔澈得以占据江陵北城,

在北城的战斗结束后,萧铣命人前来,向崔澈献出南城。

崔澈派遣徐世𪟝领兵前往接收。

不久,徐世𪟝的亲卫前来回报,以及控制南城各处险要之处,士族的私兵、家奴也相继解散。

崔澈大喜,当即下旨,为萧铣、董景珍封县侯,拜刺史。

二人都将在战后,前往北方治理一个小州。

他们一个是萧家子弟,一个在巴陵军中威望深厚,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崔澈可不会将他们留在南方。

其余巴陵将士以及参与夺城的世家大族,也各有赏赐。

崔澈更不会忘了跟随自己南征的燕军将士,他打开江陵府库。

由于张衡等人做好了坚守城池的准备,因此府库之中,存储了大量的物资。

崔澈重赏三军,众人无不欢腾。

翌日,惊恐不安的江陵百姓走上大街小巷,在各处道路上都有巡逻的燕军将士,他们张贴安民布告,强令商家如常开业。

但对百姓秋毫无犯,燕军在内战中的军纪还是有保障的。

江陵百姓们的生活一如往常,并未受到城池易主的影响。

只有燕字旗在各处城楼上随风飘扬,宣示着这座荆州名城迎来了他新的主人。

崔澈在夺取江陵之后,并未止步于此。

来不及多做休整,崔澈唤来徐世𪟝,命他为荆南道行军总管,统领一万骑卒、二万步军进攻荆南北部的巴陵、长沙二郡。

别看崔澈只给了徐世𪟝三万步骑,但巴陵、长沙二郡在慕容三藏领兵北上之后,本就不剩下多少守军。

又有包括巴陵府兵在内的荆南降卒跟随徐世𪟝南下,崔澈相信,以徐世𪟝的能力,取二郡之地,易如反掌。

同时,崔澈又留刘黑闼领步军二万,水军一万守卫江陵,与紫陵的窦建德两万步骑保持联系,共同防御汉东、九江之敌,防止他们渡江偷取城池。

而崔澈自己则率领剩余的三万骑卒、两万步军,一万水军,共计六万人马,水陆并进,向西朝巴东郡进发。

在得知江陵沦陷,张衡、慕容三藏相继战死之后,整个江汉平原再也没有人敢于抵抗燕军,纷纷向崔澈投降。

燕军西征,沿途接收城池,直逼巴东郡。

此时守卫巴东郡的,除去巴东府兵之外,还有宇文士及统御的三万襄阳水军。

(本章完)

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137章 出镇幽州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34章 议和班师第51章 崔府夜话第69章 晋王设宴第350章 全据辽东第78章 同姓联结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160章 班师归国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325章 欲求连任第315章 抢夺隋羊第495章 燕王纳妾第596章 封锁江面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574章 天子出巡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点第466章 铺张浪费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358章 意气之争第217章 矛盾爆发第433章 幼子为质第399章 孰轻孰重第586章 以诗明志第620章 争相献媚第123章 巡视滩田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17章 晋阳重逢第584章 东宫失窃第21章 稚子择师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63章 杨坚建隋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40章 九锡之礼第147章 册立新汗第280章 心悦诚服第141章 刘焯师徒第405章 高壁鏖战第278章 入宫辞行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359章 相约同行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62章 裴秀来京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511章 忠臣义士第235章 诱敌之计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79章 战事再起第571章 孤城难守第335章 夺取小城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403章 屯兵岭下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58章 崔澈助学第211章 江南叛乱第613章 宴无好宴第474章 途经代州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562章 各方来客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16章 夜探敌营第446章 东隋马政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135章 卸任归朝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86章 程郎求亲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610章 约定举义第198章 计划出巡(第六更)第351章 汉王来使第616章 兵临成都第120章 将士归心第240章 各有去处第32章 天子禅位第524章 群众力量第226章 变故突发第482章 宽赦为民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348章 夺取辽东第305章 江东二陈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336章 分兵策应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620章 争相献媚第195章 元宵夜会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489章 契丹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