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能否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能否长久执政,能否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政党内部民主的发展水平。要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把握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党内民主制度提出具体要求。
一、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是保证党的巩固和发展、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及其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内民主生活是正常的,党的路线就正确,也能顺利推进,党的事业就能顺利推进,党就能兴旺发达;相反,什么时候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党的肌体就会受到损伤,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因为党内民主被压制造成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数不胜数。比如,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型革命道路,经过长期奋战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但是随着“左”的思想的蔓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在党内被孤立,乃至毛泽东被剥夺了领导权,最终带来的
是反“围剿”的失败和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新中国成立后, 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及随后展开的“反右倾”运动,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受了挫折。“**”更是严重破坏了党内的民主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邓小平等人重申党的原则,提出了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的规范,强调既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又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由此看来,党内民主的发展关系党的建设全局,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对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党的建设本质来看,党的建设的根本是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以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解决党内矛盾依赖于党内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最有效的方法,而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没有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方法”。他还指出,党要有力量,依靠实行民主集中制发动全党的积极性,用发挥全党的积极性锻炼出一批干部,严肃宗派观念的参与,营造党内和谐的环境。而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标就不能达到,大批能干人才的创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
。此外,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形成党内生动活泼的和谐政治局面,有利于化解党内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确保党内制度建设科学化。简单而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形成“六有”政治局面的重要基础。
新形势下,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中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尤其是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党的各级委员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都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凝聚智慧和力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的过程中,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要允许党员发表不同意见,反对“一言堂”、搞专断。所谓发扬党内民主,就是要允许党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不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就坚决不能实行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二是要注意正确对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有时候少数人的意见倒是真理,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虽然在组织上应当按照集体作出的决定统一行动,但是要注意少数人的意见,不应压制,不应简单否定。不过针对党内的不同意见,只能在党内争论,不能搞到党外去,这是我们党的纪律,是保持党的集中统一所必需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