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过把枪瘾

陈晓奇将这个区域全部圈了起来,分为几大块,这长方形的地块中最靠近小丘陵的地方是兵工厂,而研发中心则独立在另外一个角落的几栋复合式房屋,现在已经开始设计新的研发建筑群,会客的地方在最靠近公路的前端,从那里走到兵工厂有一英里远,靶场在最头上,正冲着一块几十米高的斜坡,上面还特别加固了一道两米厚的混凝土围墙,防止试射的时候子弹乱飞跑到人家地里去。?

他们出门到了前厅的时候,已经有提前招来的裁缝等着给他们量体裁衣。陈晓奇旗下本身就有自己的牛仔服加工厂,熟练裁缝和设备都是现成的,因为产能的扩大,芝加哥的第一个厂区已经早就不够用了,扩大之后就将原来的小设备拉到了这里的设计中心,顺便做一做内部人员的工作服什么的。这个时代,大家对于各行业的制服都没有自己的专门设计,陈晓奇算是先走了一步,在他这里的工作人员,不管是核心力量的研发团队,还是打扫卫生的,都有自己的制服铭牌,并且以颜色区别权限级别,很容易管理和分辨,这绝对是一大创举。?

熟手们干活就是快捷,几个人几分钟的功夫就量好了尺寸,然后裁缝就回去加班加点的给他们裁剪缝纫。陈晓奇早早就想好了这里军事部门的服装样式,他直接采用了后世的夹克式作训服,现在没有尼龙混纺面料,只能先用黑色的帆布制作,反正厚实耐磨,穿在身上精神利索,跟着时代的那些别扭难看的衣服绝不相同。?

做完衣服之后,另外有人等着领吴盛去自己的工作岗位了,吴盛自己在家学的是老式的账房手法,跟现在西方的财务制度落后太远,所以他别无选择的只能先当一阵子学徒才行,而且陈晓奇也没打算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会计出纳对待,他需要的是一个知根知底能够对他的财务运作起到监督作用,不要被那些负责各部门财务工作的洋鬼子给从中间捣鬼才行。现在陈晓奇的架子拉的太大,不得不成立了一个财务处理中心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未来他还准备成立一个银行结算中心,这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可靠的。吴盛现在也是赶鸭子上架,行不行就看他自己的了。?

因为事先计划不够周详,陈晓奇现在也是手忙脚乱的,基本上都是出了问题才急忙抱佛脚堵窟窿,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不成熟不老练。若不是有斯特恩帮着一块忙活,他自己早就焦头烂额了。说起来,还真是要感谢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为这些急需人才的新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人才,而基本完备的法律也有效的约束了这些人的职业道德,可以说除了金融业,工业企业的发展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不会有国内那样的军阀和税务部门随意的折腾你,西方法律都是保护纳税人,特别是纳税大户的权益的。?

陈晓奇暂时指派了一名地地道道的美籍华人作为吴盛的助手,帮他翻译并教给他一些在美国生活的基本常识,除此之外,陈晓奇现在也才想起来到处寻找各种中文版的科技工业教材和出版物,实在没有的,赶紧出钱请人翻译,反正现在他手里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根本不在乎这些小花费,但是这些东西却是将来大事业大班子的培训必备基础啊,怎么能少得了?他现在终于知道一个人干不了多少事,一个足够庞大而有效的工作团队才能够运转的起来,经验不足啊!?

吴盛怀着悲壮的心情跟着那位看起来同一肤色,但行动语言都决不相类的同胞走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无数艰难等着他呢。?

其他六个人只能以爱莫能助的心情眼睁睁看着吴盛走了,然后收拾心情跟着陈晓奇去了靶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陈晓奇除了筹备枪支生产之外,他的武器实验室还搜罗了大量这时代西方国家主要装备的轻武器来作为研究参考,像最经典的柯尔特m1903,又叫马牌撸子,m1911,毛瑟盒子炮(c96,不是后来横行一时的镜面匣子,那是m1932款),鲁格P08等手枪,另有著名的“芝加哥打字机”m1921式冲锋枪,勃朗宁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也就是后来勃朗宁轻机枪的前身,还有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等。步枪则有著名的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德国的毛瑟K98,苏俄的莫辛.纳甘1891式步枪以及李恩菲尔德步枪以及小日本的三八大盖。可以说这时代最好的枪这里基本都有收藏,但是只作为研究参考用,是不可以转卖仿制的,当然获得批准那是另一回事了,总之陈晓奇现在就是要将这些经典前些搞明白了,以备将来搞事的时候,拉出来就能造啊!他现在没时间等着这些枪自己改进了,有条件,自己研究。比如说,他现在就将两个德国蔡司出来的工程师抓来专门搞瞄准镜,二战战场常用的4倍、六倍自然不用说,如果条件许可,他甚至想搞后世那些大狙常用的10倍瞄准镜,红外线什么的,只能等等了。这是这时代,光学玻璃的生产太难太少,制造成本太高,即使到了后世21世纪的中国,似乎都没能力大规模列装有定焦瞄准的枪械啊!光学玻璃,可不是那些劣质望远镜镜片就能用的。?

顺道的,陈晓奇还要组织人研究各种炮瞄镜,毕竟在雷达能够广泛应用之前,炮瞄镜是最主要的瞄准设备,特别是大炮巨舰绝对少不了,而他将来要大量的狙击手,这光学玻璃知道无论如何要提上日程。?

当然这是只是计划,实行起来一没人才而没资金,不是一两天就能搞起来的,况且还有技术可以盗用,关键还是将工业生产能力提升起来是王道。陈晓奇现在基本上是看到什么东西就会联想起一大队,然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下来,差不多攒到一定程度就加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皮毛资料,成立研究部门进行开发,这都是将来必须的东西啊!?

闲言少叙,陈晓奇带着六个人很快来到兵工厂,经过守卫验证之后做了登记,然后有人按照陈晓奇的要求去取枪械弹药,他们几个则绕到靶场那边等着。这也是陈晓奇定下的规矩,出入要害部门的所有人必须要等级,而且未经授权级别不够的人是不可以随意带到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的。现在陈晓奇手里没人,否则他恨不得马上就建立起来现代化的护卫团队,将自己的这片家业守得水泼不进。他现在越来越感受到一些不怀好意的眼睛在盯着他,因为他和他的实验室最近太出风头了,有想法的人不打他的主意才怪呢。要不是他当初就提前预防这种事,将整套班子都放在了离城十多英里的地方四面没有任何的建筑和村落,来人几乎无处藏身的话,说不定一些秘密早就泄露出去了。哎呀,自己的护卫力量迫切需要啊!?

一大帮人在靶场拉开阵势,在一些专门招聘来的退伍军人测试顾问的辅导之下,七个人痛痛快快的消耗起那一箱箱的子弹来。陈晓奇很有经验的将那四个没怎么摸过枪的人全部压在地上趴着开枪,否则他们高兴起来手里拿着枪手指头放在扳机上四处乱比划,很容易走火要人命的,这种事情他从网上看过,军训时也特别被关照过,所以很清楚。再说辅助的那些人都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对于新兵蛋子什么德行明白得很,所以才没出什么问题。?

这么多种类的枪械在场所有人都没有一次都玩过,所以特别的兴奋,男人果然骨子里都是嗜血的,就连黄镇山这种老兵油子在抓着重机枪朝着远处的纸靶扫荡的时候,都夸张的咧着大嘴目露凶光哇哇大叫,浑身给机枪震得乱哆嗦也舍不得撒手。?

要说这六个人的身体素质还真是强啊!一般人以前没摸过枪的话,开不了十枪就会把肩膀跺的肿起来,手指头绝对会酸,可是这帮家伙玩了整整两个小时都不见疲惫,陈晓奇心中叹服不已外,不由得暗自下定决心,明天开始的训练量将会加大一倍!因为就连看起来像是豆芽菜的周云鹏都玩的生龙活虎,哪里还有半点瘦弱的样子??

丢下他们在这里过瘾,陈晓奇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他交代好了守卫,然后自己匆忙赶奔实验室片区,赶紧补上自己今天耽误的工作。现在不用问都知道,自己的办公室桌子上,需要他批阅签字的文件又摞成一座小山了,那位脾气很大的秘书丽莎小姐恐怕已经开始抱怨了,唉,这却又是何苦由来,学什么不好,学人家争霸天下这最不好玩的游戏呢??

第83章 夜袭匪巢第3章 卢沟桥 想不到第179章 博弈与敲诈第230章 登陆第24章 衰落与崛起第55章 盗版冲锋枪第47章 华北大战(十四)第94章 宴无好宴第27章 夜袭康庄镇第74章 张宗昌南下第86章 交火第38章 藏兵计划(三)第238章 渔民第19章 淞沪开战第146章 持枪令第132章 最后的告别 以色列第91章 南洋大战(四)第114章 毕业课第199章 打击正金银行第114章 毕业课第8章 离奇身世第110章 反攻东北(十)第189章 大上海 杜月笙第54章 新战舰 束星北第80章 丛林梦魇(一)第116章 **苏联第2章 暂时安身第185章 威风扫地第146章 持枪令第67章 武器定型第110章 国学第211章 没有棉花第187章 蒋百里第17章 淞沪开战(四)第5章 衣冠专家第70章 四大家族崛起第38章 九一八(三)第143章 亡命(一)第171章 空战英豪第1章 一席谈 西安变第6章 面见国父第233章 阻敌第110章 瓜岛血战(二)第208章 中医战略第21章 刘黑七之死第44章 日本间谍第113章 伏击第100章 反攻东北(九)第16章 全民补钙第95章 明抢明夺第91章 人性 算计第4章 意外大礼(二)第106章 八团雪耻第4章 横跨长江 助战第77章 内忧外患 大风起第38章 藏兵计划(三)第86章 交火第64章 风起西北第29章 工业规划第231章 登陆战第77章 刨根断底第51章 华北大战(十八)第190章 购物中心第50章 华北大战(十七)第24章 增援横岭城第73章 国防建设总结第69章 大乱的序曲第28章 居庸关破第26章 产业工人第124章 神风特工第74章 硝烟再起第95章 反击东北(四)第3章 扯皮 扩展第134章 代价一百零九章 齐鲁商会第25章 杜邦公司第86章 战争也是生意第204章 新农业综合循环体第157章 夜袭(二)第203章 省内移民第211章 没有棉花第32章 风云起第106章 八团雪耻第233章 阻敌第186章 风云聚会第82章 最后的准备第40章 九一八(五)第6章 人间地狱第74章 黄金军阀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14章 高薪待遇第37章 华北大战(四)第52章 一切就绪第3章 扯皮 扩展第120章 华夏复兴党第24章 增援横岭城第46章 南洋战事(二)第50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