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乡工作队

陈鸣这几天走了好多处军属村,也看了不少普通村落。实话实说,军属村的生活质量是要强过普通村落的。而普通村落的百姓日子比之往年,也是要强出不少的。

老根据地这边要地主减租减息么,而且很多地主都跑了,他们的地就成了公家地,分给地方百姓,所受的租子比之原先的地主少的太多了。但这世上总有特殊的人家。

今天陈鸣在回城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一个**岁大的小女孩,带着俩五六岁大小的小男孩,在一片盐碱地里刮盐土。陈鸣知道很多穷困人家,再便宜的私盐都吃不起,就只能刮盐土,熬小盐。老根据地的盐是绝对的‘官价’,比之原先价格要便宜许多倍,但还是有吃不起盐的。尤其是今年时候,根据地的盐货紧张,价格便宜却没货,那还是白搭。春天和初夏时候刮盐土熬小盐都蔚然成风。

春天、夏初季节,气候干燥么,还少雨,盐碱随水蒸气从土壤里带出,结于地表。背街小巷的地面上、土院墙下边、旧房处经常白花花一片,泛起一层盐碱,还有那盐碱地里的盐土。

把盐土运回家后先加水沉淀里面的泥土,然后就是是淋盐水,要支上大破锅一口,底部要有裂纹,漏水而不漏泥。锅底再铺上席片、旧布之类的,然后把盐土放入锅内。土不要加满,距锅沿二三寸,加满清水,浸透。锅下置大盆,接缓缓淋出的水,色彩淡酱,这就是盐水了。头遍淋出的盐水单放起来,再续清水。二遍淋水含盐少了,也不要扔,再加进锅里淋盐水用。淋过三遍后,才算结束。接下的就是熬小盐。

陈鸣当初在土门集和小南沟周遭晃荡的时候,就见过山里的人家这么做。一大锅能出三四斤小盐产量。盐层以上的水淡黄色,是卤水。待盐层稳定以后,将卤水盛出,放在盆内,慢慢又有晶体析出,成坨状,有冰纹,就是土硝了,可以做火药。剩下的液体,还能用来点豆腐。

复汉军老根据地的火药制取,硝石来源很有一部分就是从民间收上来的。而今年入春之后,根据地的很多人就吃这种粗制的小盐。

别看这种小盐看起来跟砂糖一样,实际上这种盐不纯的,其中一小部分还是硝。味道发苦,最好是用于腌制。经常吃对肠胃不好,还会闹肚子拉稀,甚至更严重。当然,真吃死人的也没听说过有几个。

“现在都六月了,就是盐碱地里也没什么盐土啊……”李小妹也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人。一边用手按着陈鸣的脑门,一边说道。

小陈鼎被抱下去睡觉了,陈鸣躺在床上,脑袋枕在她的大腿上,李小妹轻轻的摁压着陈鸣的头部。自从回到根据地,陈鸣一边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另一边也承受着无穷的压力,神经崩的很紧的。被李小妹这么一压,感觉轻松了好多。

“是啊。这个时候了,哪还有盐土。但是刮一点是一点,不刮,她家就没盐了……”

小女孩的祖父早死,父亲在外跑单帮,复汉军闹事的时候人在外地,现在已经两年不闻音讯了。家里有十亩田,请个长工帮这种,也是能雇住一家吃食的。但偏偏祸不单行,她祖母和母亲又是担忧又是牵挂,去年冬天里前后受了风,就一直生病,家里的粮食都拿去卖了。陈鸣跟着小女孩姐弟仨到她家去坐了一会儿,真真的是家徒四壁,堂屋中连张桌子都没有,两个大人的病让这个本来还不错的家庭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她家的十亩地已经卖掉了七亩了,如果今年小女孩父亲还不能回家,她祖母和母亲继续的病下去,等待这个家庭的只有最最凄惨的结局。虽说这中间也有根据地药材涨价的缘故,她祖母、母亲吃的药中有几味是价格高些的,现在就更高了。

“这也确实可怜……”小女孩父亲不在家,直接触动了李小妹思亲的一颗心。

李秀才带着儿子老婆跑了两年了,结果陈家没有灭亡,而是势头富贵起来了。李家那些旁支姻亲就都围了上来,李小妹只能拿他们当个寄托。现在陈鸣不是要推动工商么,李小妹却不过亲戚的情面,也跟陈鸣说了两遭,陈鸣一口应下了。

给谁不是给?现在云集鲁山的那些商家,背后有几个是干净的?多多少少都有复汉军军政官员的影子在。这都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李小妹听她那些亲戚说话,晚上专门学给陈鸣,她还以为陈鸣会勃然大怒呢,结果陈鸣是哈哈一笑。

是啊,哈哈一笑,陈鸣乐意看到这一幕发生。越来越多的官员牵扯进去,也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到陈鸣这一边。他就不信这些人尝到好处后还能再吐出来。

“天下这样的人家多着呢。我也只能救急不救穷啊……”

“知道你不会袖手旁观。钱袋子都扔下了吧?”李小妹没发现陈鸣腰下的钱袋子。

“哈哈,还有一把手铳。”

“看你,女孩子家,你给火器干嘛……”

就在这样的说话中,心神放松的陈鸣不知不觉的就睡过去了,一觉醒来就是下午两点多,小桌子上摆着一碗凉米粉,红红的辣椒油,青青的黄瓜丝,再用蒜汁拌着,陈鸣端起来两个胡噜就下去了半碗。桌子上还有凉拌的牛肉、羊肚,切开的变蛋和一盘蒸菜,都是份量不大的小碟子,被陈鸣一刻钟里一扫而光,又喝了两碗冰镇后的米酒,陈鸣上辈子就喜欢喝这东西,跟李小妹、儿子告了别,大步走出后院时,刘武就在那里等候着呢。

“殿下,夫人让人去小李庄了。”

小李庄?“就是那个小丫头家?”

“夫人让人送去了一车米面,几匹棉布,还派去了孙大夫……”肯定还有银子,刘武心里加道。

“那是你家少夫人心好。”陈鸣心理面更觉得轻快。刘武走在身后一路应说着。

没几步到了前堂,汪辉祖、熊炳章等抱着满满的折子等着陈鸣批复呢。复汉军打回了老家,队伍又扩张了那么多,再以营制做单位就不合时宜了。陈鸣不仅要组建旅,还要组建师。

把远征军和根据地的部队掺和在一块,还要组建参谋部,随军学校和干部学校的结业生全拉过来。再有大建制组建,不同的军官晋升,各自军功的兑付,这还包括十万复汉军战士,或是要田亩,或是要真金白银,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军队的事情,陈惠对陈鸣完全放手,就像陈鸣对中央的政务也相对克制一样,都有一份不需言表的默契存在。

许多政务,陈鸣只有建议权,而且很多建议,还是他单独对自己老子时候的建议。然后陈惠拿到外面当做自己的意见,商讨定议,然后相关部门就按照执行。这种不需要多言的事儿未必外人就不知道,但陈惠愿意如此,旁人又能如何呢?陈鸣很意外又很欣喜,陈惠对权力**似乎没太大的执着,至少没亲情更让他看重,这对陈鸣是一个大大的好事。

就比如组建农村工作队,这支工作队将作为复汉军的第一批深入乡村的时事政治宣传队伍,去实践陈鸣“乡村开化”的理想。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带给乡村的将不仅是崭新的文化,也是崭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陈鸣更知道,这支队伍更可能会失败。改造农村,就算是有实打实的利益摆在前面,也不见得能让这个时代的农民扑涌上去,政府要用鞭子在背后驱赶着,鞭打着他们,强制他们不得不迈过一道道门槛。

只是现在的复汉新政府还没能力这么做。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或者说为了保证工作队成员的安全,工作队的每一位男女队员都接受过严格的射击训练——工作队中有文艺兵,和一定的刺杀训练。他们装备着最精良的燧发枪和手铳,每一名队员都配备五枚手榴弹,至于每支工作队的护卫部队,更要人人披甲,还配的有健壮的战马,整体装备比复汉军的单兵装备都好,因为这支工作队的工作成员也是复汉新政府的一批种子。

这支工作队目前的要任务,就是宣传新政府的税收政策。虽然新政府早就已经废除了不少苛捐杂税,田税也大大降低,但很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以鄂东地区为例,根据可靠情报反馈看,许多地方的乡民根本不清楚复汉军跟满清有什么两样,还在向那些土豪、族长交捐纳税,甚至缴纳的更多。就如汪辉祖所说的那样,鄂东不少府县的官员都是政令不出城池,即使任命了下乡官员,那些人在地主乡绅面前也弯曲了膝盖,只做木雕泥塑,甚至相互勾结一处,狼狈为奸。那些该减少的税收全都落进了那帮蛀虫手里,不仅严重损害了乡民利益,也同样削弱了新政府的信誉和威望。下乡工作队,就是对此进行的反击!

陈鸣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陈惠更知道乡绅地主的厉害,复汉军是在“虎口夺食”,不遭“恶虎反噬”是不可能的,明清两朝的统治奉行官府不下乡政策,让中国的乡绅和宗族权利得到了膨胀的发展。他们就是地头蛇,稍不小心就会被‘吞噬’。

万事开头难啊!

“诸位同仁,此行下乡绝对不是一次普通的宣传演讲,你们将要面临的会是最恶毒的对待,食物、水源上的刁难苛待,无中生有、胡搅蛮缠的诬陷毁誉,各种谣言的攻击和中伤,尤其是那些女性队员,当然还有血淋淋的杀戮!在必要的时候,你们必须拿起手里的刀枪,与那些不堪教化的敌对势力进行坚决的战斗!”敢明火执仗的对抗复汉军的不能说完全没有,可也一定是极少数的。湖北一前一后,一小一大,两次团练风潮,已经让绝大多数有能力敢动手的士绅乡绅大户倒在了血泊之中,或远远的逃开了,剩下的全是动手不敢,顺服不忿的人。在兵势上复汉军只要还保持着强势,那些乡绅地主敢真真动手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他们最会做的是煽动无知百姓和乱泼脏水,造谣诬蔑。人言可畏的!

“你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思想’的战场,思想是个什么东西,你们在学习的时候都清楚。

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敌人的脸上挂的没有敌人两个字,他们反而会脸容满面的迎接你们,只会在你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用最锋利的匕首来捅刺你们。

千万别以为乡村代表的只有单纯的淳朴、厚道,那里还代表着守旧、顽固和愚昧。你们的敌人不仅仅是那些脑满肠肥的豪绅、财主,还有那些愚昧到愚蠢的乡民。只要地主、宗族的一句话,他们就完全有可能站到你们的对立面,对此,你们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咱们中国,几千年养成的规矩、陋习不是几句话、几次宣传演讲和几台戏就可以改变的,这是一场长期的斗争。你们要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用自己的真诚、鲜血甚至是生命,来改变这个时代的农村。”

“复汉军和政府,会是你们最最坚强的后盾。”

“你们宣传我们的税务政策,宣传我们的政府理念,宣传我们的经济理念,将政府的根基真正的渗透和扎根到最最基层的农村农民之中,你们就跟战场上浴血奋斗的战士一样,都是政府大大的功臣。”

这番话当然不是陈鸣说的,也不是陈惠说的,而是陈聪讲的。

按照陈惠陈鸣父子的计划,整个工作队分东西南北中五路。他们将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一个村、一个村地宣讲。这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中间会有人替换轮岗,下次再见到他们的时候,至少该是一年后了。

工作队的成员有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官员、文艺兵、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组成。都是来自老根据地。(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八章为什么你们之前不将那里夺取下?第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一千零七十章 满朝文武的反对第五百一十四章 情愿去死第九百二十八章 ‘碾压’式战争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说爹能不打仗吗?第八百八十三章 这是在背叛!第九百五十三章 天方农场第五百五十七章 谢恩表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种之争,文明之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二百五十章 八旗新军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局里的聋哑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军第九百八十九章 华夏大帝国!第六百七十九章 财政赤字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国皇帝的影响力第三百三十章 巡边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我就骄傲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军校的路上第七百五十章 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第八百四十二章 风雪中的圣彼得堡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西试点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现今的中国……第七百四十四章 二百万,再加一份人情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四百九十六章 弹幕鼻祖是乾隆第三十二章 完美无缺的丈夫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七章 民恐分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东方帝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七百四十九章 吞并南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报还一报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清忠良是晋商第六百三十七章 叶廷洋的偷袭第九百四十三章 另一条运河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欧洲人关在监狱里!第三百五十二章 水战太平洲第七百一十四章 牛顿的‘无知’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气,表跪舔第八百五十七章 如今的“鸡蛋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酒井君,你的脸肿了么?第三百七十五章 这是威胁,这是抢劫!第九百一十章 陈鸣的赌博第一百四十七章 军歌嘹亮第八百六十章 皇帝起家的老部队!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为明第一百八十七章 选择与负责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功田第四百七十九章 阵前转进卖队友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鸣不是雷锋第九百零三章 “中国船”上的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鸣不是雷锋第六十一章 不仅无过反而有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功田第八百四十四章 漂亮的毛妹更值钱!第三百四十七章 长沙陷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打,吓唬第八百零七章 华人不可欺!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机妙算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陈皇帝屁股上扎钉第四百八十八章 丧师误国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骄傲的国防军第九百五十五章 陛下允许的……第二百九十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一百章 下乡打秋风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页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一章 伦敦华埠……第三百五十八章 下三滥,下三滥……第二百八十四章 狂轰滥炸第一千零三章 黑非洲的黑王国第八百五十二章 奴才恭送大清皇帝上路!第八百五十五章 陈皇帝伟大的爱国情操!第六百二十三章 给洋鬼子当狗的下场封推感言第三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圣光普照的希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军人的尿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败家娘们第一百六十九章 糊裱第八百一十七章 位面之子,气运之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俄军投降了!第五百七十章 天不亡我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三章 最佳选择——御驾亲征!第六百三十三章 邪教不能容忍第二十二章 陈家的火器作坊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国之道第八百九十八章 王者归来第八百八十二章 陈鼎在美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陈汉在准备战争第四百七十六章人型‘财富资源’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苏州第七百零九章 中俄商贸区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就是个猪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