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

淳于琼没能挺到返回南皮,尽管文丑拼死为他们阻拦麹义与太史慈的追击,却都无法与燕氏大军在冀州东部的天罗地网相抗衡。m.乐文移动网

弓高城外,淳于琼一行被劫杀殆尽,唯一没能力反抗的淳于琼则被擒下。但因为伤口感染高烧不退、连日奋战与失血过多,送进弓高城内里便已命不久矣……而且就算再多十几天时间,高览也并没有全力救治淳于琼的打算。

颜良是运气好,辗转着自己跳进虎口,被赵云押送到邺城;文丑也是运气好,碰上了太史慈那种信义之人仁义之将,靠着输掉射术保住一命。

要是他们落到高览手上,一个也活不成。

火烧观津西北营寨,两千多军卒死在混乱的夜战里,这账高览和谁算!

高览、麹义、鲜于银、鲜于辅四路大军,会师南皮,将整座城池围的水泄不通,就算是飞鸟都别想逃走。

动员幽冀二州的燕氏军兵力并不巨大,四路兵马分别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以横扫之势碾过渤海郡,袁氏留于黄河以北的兵力在接连雷霆打击之下节节败退,只能向南皮城收缩。最终便成为如今这个局面,一座南皮城,屯着四千余精兵和三千多渤海北部败退而来的残兵败将。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现今仍旧留在南皮的兵将,也对袁氏有足够的忠诚。

毕竟局势明了清晰,袁氏接连折损三员大将、渤海郡数年韬光养晦一朝散尽。他们所能据守的只有这一座坚城,城外却屯着三万大军,又如何是他们所能抵挡的。甚至于,燕氏军能不费一兵一卒地将他们围到明年这个季节!

他们是一座孤城。

“邺城的守军没有丝毫士气可言,我们现在就应当攻城。”

麹义领兵属四路兵马中抵达南皮最晚的一个,头两日他并未自作主张,待两日后将邺城观察透彻,便寻到高览与鲜于等人直截了当地道:“传信至城中,三日不降待破城之日便屠至鸡犬不留……麴某料定,至多强攻两次,敌军必定内乱!”

这种时候似乎南皮城不内乱才奇怪,麹义是当真不信整座城池里都是忠贞之辈。再坚固的城池,只要其中有一面城墙有了豁口,其他三面就算再坚固又有何用?

不过他的建议并不为高览所采纳。

“麴将军,将军是命我等取河北,若放言屠城,便攻下南皮又有何用?失尽民心,安抚百姓都把力气耗光了!”高览向来不是激进的人,就算是燕北的命令他也是完成即可,绝不贪功冒进,又如何会答应麹义这样的建议。在他眼里就算把南皮城围上两年都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取尽河北之地就行了。不过显然性急而骄傲的麹义绝不会同意这样毫无作为的打打法,便说道:“依高某之见,倒不如用老方法,围三阙一,给他们留出生路。”

“围师必阙?哈哈哈,高将军,你疯了吧?”

麹义仿佛听到多么好笑的笑话般,不由得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才发现高览目光炯炯十分认真地看着他,轻声问道:“麴将军,高某说的很好笑?”

整个大堂,一干将领鸦雀无声,甚至没几个人敢抬头看左右上首的两名将军,任谁都知道,麹义这种丝毫不留情面的嘲笑一定会使高览愤怒。

但高览并没有愤怒,仍然心平气和地对麹义问道:“难道麴将军觉得强攻南皮,我军就一定能顺畅拿下城池……这可不是纥升骨城。”

“麴某自然知晓此地不是高句丽,但是高将军,南皮城里有袁谭!”高览没有发怒,仍然就事论事,让麹义觉得自己挺没面子,压着火气也不与高览争论战法,手扣着案几道:“你大可围三缺一,难道袁谭不会跑吗?就这么放他跑去青州?”

“就算把南皮城屠了,只要能擒住袁谭也值得!袁谭可比南皮有意义的多!”袁谭是袁绍长子,在麹义看来只要能拿住袁谭,在后续经略青州中便能使袁绍投鼠忌器而让他们占据优势,“至于民心,无可避免,自打诸位走出辽东郡,回头看看那些郡县,可有一郡民心稳固!”

麹义说的是实话,除了辽东郡,天底下再没有那个地方对燕北有绝对忠诚,只要绘着宗彝章纹的大旗悬在那些土地上、只要佩戴宗彝章纹的武士跨马扬刀在那些土地上,人们就忠诚。

什么乱七八糟的阴谋诡计和利弊权衡,力量,只有力量才能决定胜负。

“民心不稳,非燕将军之过,而在战祸;待河北平定,民心自会归附。”高览不露痕迹地在心里叹了口气,恐怕他是劝不住麹义了,因为麹义说的有道理,擒住袁谭足可抵三城之功,高览也想擒住袁谭。可袁谭是那么好擒的吗?他轻轻摇头后对麹义道:“麴将军可知,南皮守将不是袁谭,尽管袁谭确在城中,南皮守将却是审配,冀州人。”

高览一开始就没麹义那么好高骛远,他不打算活捉袁谭,他要的就是达成燕北交给他们的使命,平定渤海,使燕氏尽收河北之地。

“审正南?”

先前坐在堂下静如处子般看着高览麹义两个将军打嘴仗的郭嘉闻言诧异出声。经观津一役,郭嘉带伤谋划扭转战局胜败之后,谁也不服的麹义对这个燕北派给自己将军部的年轻谋士很是推崇,闻言满腹牢骚地问道:“管他什么正南正西的,攻下南皮万事皆休!怎么,奉孝知道此人?”

“若南皮守将是此人,麴将军,恐怕强攻会遭受很大折损。”绝对兵力优势在这,何况城内敌军士气绝不会太高昂,郭嘉觉得就算用再烂的战策也不会输掉这场仗,也就是多些折损,因而出言也较为轻松,道:“审正南是魏郡人,在下见过几面,从前经常听人说起他。这个人推崇古之德行,没什么大的本事,唯独自年少时便忠烈慷慨,他一定不会投降!”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第二十二章 燕北赠驴第六十章 井中尸首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时第九十三章 所图也大第十章 铲除异己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九十六章 虎与蜼第四十四章 韩馥立功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将入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营第四十七章 平汉将军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战第六十九章 一剑光寒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七十一章 旌书吾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静待天命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七十三章 邀请陈群第二百九十章 烟尘第四十六章 乱战不歇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将入相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计西攻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九十九章 汶县夜战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战第六十六章 带什么兵第一百零六章 铁邬改建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八十九章 青石桥之战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乐观第九十八章 群起攻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袭营寨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齐发第五十四章 破军之策第五十三章 蒲阴休整第八十二章 皇帝诏命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五十六章 战胜谋胜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杀第三十章 度辽战败第九十二章 濮阳疑阵第一章 非我即敌第八十四章 人口锐减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三十章 邴原泣学第一百八十章 毫无益处第四十七章 平汉将军第三百二十章 开市第二百七十五章 兴和四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龙虬第十九章 长安难保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七十三章 邀请陈群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九十四章 乌桓被抢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三十四章 子义迁居第十八章 进击荥阳第八十一章 水能载舟第二十章 声东击西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八章 静候佳音第四十一章 虚伪与真第一百二十六章 兖豫大乱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六十六章 袁绍出奔第十一章 孙坚北上第三十三章 教习弓术第五十二章 左右为难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九十二章 进退之道第五十四章 破军之策第七十一章 一饮一啄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旧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乐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一百三十章 夜长梦多第五章 价高者得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师第九十章 会盟封爵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师西走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粮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个第七十章 狼窝虎穴第八十四章 密云不雨第十八章 胜军祝酒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择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变第二百零二章 船队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七章 乌丸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