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鱼之有水

秦松在文华殿待了一上午,也不敢动允熥的书,自己在侧厅待着没事,回想起前几天与父亲、哥哥们的对话。

秦松听了秦楠的话,半响说道:“我一直没有太用心的表现,居然还是被注意到了。这下子只能去了。”

秦楠、秦松的父亲叫做秦守山,瘸了一条腿在家。听到了秦松的话,喊道:“好哇,我费劲巴拉的托人让你去讲武堂,要不是你大哥是殿下的侍卫,托人都不一定管用,你竟然还竟敢不用心,你是要气死我嘛!”

秦楠马上安慰道:“爹,这不是秦松还是被殿下看中了吗,您消消气。”

又对秦松说道:“二弟,你从小就聪明,一看就会,过目不忘,本来是想让你去考科举的;结果殿下鼓捣出讲武堂,我们又让你去了讲武堂。大哥知道你平素不愿出头,宁愿过太平日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但是咱们家这种情况,要想要过好日子,不往上升行吗。而咱们家最有本事的就是你了,我不过是一个侍卫也没太大的本事,全家只能靠你了。你一定要好好辅佐殿下。”

秦松回道:“大哥,我知道了。”

回想完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王进和王步觉得总不能让他干饿着,又听闻似乎是要让他当东宫的官,就按照平日里为东宫官准备饭菜的标准为秦松准备了饭菜。

秦松吃完了饭,没过多久允熥就回来了。王步赶忙对允熥说道:“禀殿下,侍卫秦楠的弟弟秦松来了。”

允熥听了,也不午休了,换了外衣就来见秦松。秦松正在不知写些什么,他和小宦官要了纸笔,就在侧厅写起来。

允熥走进侧厅,秦松赶忙起来行礼。允熥回礼,见到桌子上有纸笔,问道:“秦松,孤今日上午外出未在,詹事府的官也都各有职司不在,孤听说你也未动书籍,你一人是怎么打这些时间的?”

秦松回道:“回禀殿下,学生先是回想了昨天读的诗文,然后和王步太监要了纸笔写今日进宫的感想。”

允熥‘哦’了一声,说道:“坐下吧,站着干嘛。”说着自己先坐下来了。

秦松意外,他鼓足勇气说道:“殿下不看看学生写的东西?”

允熥笑道:“何必要看?那是你的想法,孤若是看了不合孤的心意,是自找不痛快;若是和了孤的心意,不过是浪费时间,所以何必要看?”

秦松没想到允熥竟然说出这么一段话,并且颇和他的心意,顿时一愣。

其实允熥是还有前世尊重**权的观点,所以不愿看。并且,作为君王和大臣之间毫无界限也不是好事:满清时期到乾隆年间皇权已经展到要求大臣全身心都奉献给皇帝,但是整个官场反而到了中国历史上**之最的时候。

允熥也不管秦松会怎么想他的话,这是他的事。允熥等了一会儿,对已经平静过来的秦松说道:“我可不是前几天才下定决心把你要到身边的。因为你是秦楠的弟弟的缘故,我很早就注意到你了。”

“然后现你平日里并不怎么学习,但是第一年的考试分数反而不错,我就对你好奇起来,经过反复调查,现你果然是很聪明,并且不愿出头,还曾经和别人说道:‘平生愿做一师爷隐于幕后;若是不能,宁愿庸碌一生。’现在孤这里有这么一个位置,你觉得如何?”

秦松实在没有料到自己竟然被允熥调查的如此详尽,十分惊讶。不过他平时就是没有什么表情的,此时同样没什么表情,倒是不虞被人看到自己的内心变化。

秦松思考片刻,允熥的话说的如此实诚,并且感觉很合他的胃口,并且他也怕允熥招揽不成牵连家人:虽然现在不见得牵连家人,但是以后也不保准;再加上他也有‘布衣相国’的理想,所以当即答应道:“学生愿意在殿下属下。”

允熥正式招揽到了秦松,心下也轻松起来。秦松是武将出身,这点与文官不同,可以掌控;又只是低阶武将出身,不像高阶武将那样有各自的势力,是允熥可以放心使用的。所以允熥现在一定要延揽到秦松。

郭威等低阶武将甚至大头兵出身的人也同样要延揽,只不过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策略而已。

把人延揽到了允熥也轻松地和秦松闲谈一阵,因为允熥对于秦松家里很了解,而秦松也不敢问宫里的事情,所以倒还融洽。

然后允熥来到自己的书房开始看折子,并且把秦松叫到书房一起,也可以顺便咨询,反正奏折都是公开的,无非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

因为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各地的官员都想把事情先处理完了等正月多休息几天,所以这些日子的折子很多,允熥边看边与秦松讨论,不知不觉的半天就过去了天已经黑了。

这时奏折还剩下几本,允熥刚刚延揽秦松有心留他吃饭,所以决定看完了折子再去。

不多时,就只剩下最后一本折子了。允熥拿起折子,打开一看,现是说的雲南的事情。前一阵子雲南阿资叛乱,这已经是阿资第三次叛乱了,上月沐春终于平定了叛乱。这次沐春没有留手,直接费尽力气打进了其老家越州,阿资逃跑,正在追击。

允熥想起上午和朱楩的谈话,想问问秦松有什么办法,于是他说道:“秦松,雲南夷人众多,又经常叛乱,偏偏矿产丰富,必须守住,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雲南的夷人老实一些?”

秦松说道:“学生确实是有些想法。”

“噢?”允熥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指望秦松能有什么好办法,但是听到了他说有办法的话,马上接道:“你有什么办法?”

秦松说道:“学生在讲武堂,我的校舍有一人杨聪是巴蜀都指挥使司的,也曾到雲南打仗。他说雲南夷人,无论医术、排兵、诗文,百事皆逊于我大明之民,只不过依仗地形复杂,又气候湿热而已。”

“学生听到了,觉得既然要让他们听话,接受教化,就得给些甜头;但是不能是现在的赏赐,这根本无用,斗米养恩,石米养仇,一旦以后赏赐少了,他们还会不听话。”

“教化他们也不是让他们把族里的小孩子送到昆明学儒就有用的,他们回到了村寨,儒学对他们的生活毫无帮助,他们很快就会忘记。”

“学生认为,不如派读过四书五经略懂儒学、医术还不错的郎中,到各个夷人村寨设立医馆。我大明医术远胜夷人,定然能让他们惊叹。”

“然后他们一定想学医术,这时各个医馆的郎中告诉他们:学医需得学汉语、写汉字,然后才能学到医术;不然不通语言、不通文字,怎么传授?”

“这样他们才会自内心的想学汉字、汉语,然后传授他们汉字、汉语方才有用。”

允熥一听秦松的办法就觉得靠谱。西南虽然有很多诡异的医术、巫术什么的,但是治病救人的医术肯定是不如汉人的,派医生到那边去,虽然因为气候不同可能有些病治不了,但是只要能治好一些病,就可以了。他们就会学习,从而对他们汉化。反正比设立儒学强多了。

允熥觉得这个办法颇有‘奇兵’的色彩,不走正道走歪道,但是很合自己的心意,赞叹道:“秦松你这个办法不错,甚和孤的想法,孤会在陛下面前提出并说出是你提出的计策的;孤不会贪图臣下的功劳为己有。”

谁想秦松说道:“殿下千万不要在陛下的面前提我,学生当一幕僚足以,并不期望获得陛下的赞赏。”

允熥一时高兴,忘了秦松不爱出风头的事情。他也知道逼迫无益,所以说道:“孤知道了。”

然后允熥留秦松吃晚饭。秦松对什么都好奇,在讲武堂就向其他学生打听各地风情,允熥有现代知识为底,二人天南海北的聊居然没有冷场。

吃完饭了允熥打秦松回府。本来想送一送的,但是觉得太夸张了就算了。

第二天,允熥去老朱的乾清宫议事。允熥的婚礼正在筹备,就算是快过年了也在筹备,老朱隔三差五的就叫允熥去商量大婚的事情。

大婚的事情商量完了,允熥对老朱说道:“爷爷,孙儿有政事要说。”

老朱说道:“噢?你又有什么事情?”

允熥说道:“十八叔明年不是就要去雲南就封了嘛,昨天孙儿去岷王府上,和王叔聊起了这个事情。”

“之后孙儿回到文华殿,与东宫官谈起时,有一人提出了一个办法,孙儿觉得非常好。”

老朱问道:“什么办法?”

允熥回道:“是这样的,我大明的医术多在当地夷人之上,……,如此就可让当地人用汉字、说汉语;特别是当地不少村寨根本没有文字,通过这个方法让他们使用汉字更加容易。”

老朱喜悦地道:“这个办法好,以奇取之,又润物细无声。听起来很像是你的想法,真的是你的属官想出来的?”

允熥笑道:“爷爷这次课猜错了,确实是孙儿的属官想出来的。就是那个叫做秦松的人想到的。我也感觉和我的想法很像。”

老朱说道:“这人和你看来甚是相合,那爷爷就放心了。”

允熥打岔说道:“爷爷说这个干什么,孙儿还什么都不懂,得靠着爷爷呢。”

老朱笑起来,没有再说话。

第592章 蓄养奴仆第1227章 抵达周王府的路上第930章 组建一支骑兵第381章 监国与纳妃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291章 萧家的想法(五千字章节)第1155章 出征第649章 粮典婿第208章 用方第1764章 做好迎接汹涌议论的准备第589章 湘王第3章 彻底融合第580章 正派国舅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110章 见蓝珍第1782章 格致院视察——万有引力定律第191章 国家的分析第234章 事前准备不敢懈怠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832章 多邦城——预备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178章 祭祖第1228章 军事改革细则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1440章 对欧洲的谋划——第1305章 徐家商议第725章 探望和两蒙古人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动作准备第1163章 蒙古谋划——机会第1450章 印度攻略——军费第124章 兖州事件——线索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186章 故第72章 人力资源最大化第1474章 下旨第1427章 长大第96章 爷孙相处——第二次第264章 路遇第1261章 格致监与再见罗贯中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第1486章 不公平第282章 年前第1087章 谎言的目的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1142章 相见赏赐第588章 宗喀巴第1125章 傅安(二)第12章 两个爆点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07章 成亲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1687章 设立总督的缘故与昀芷第354章 前夜第140章 战——死战第1441章 对欧洲的谋划—三个共和国的要求第1302章 简化字最后第431章 惊到的蛇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252章 四个女孩儿一台戏第88章 造访齐泰家第981章 本第1313章 准备第569章 扶桑船队第982章 评论第23章 重阳节——其他人的心思第850章 总之效仿就对了第1269章 目的驸马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712章 辨别真相——二人的诉说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445章 对欧洲的谋划—欧洲人的议论第579章 舅爷第393章 徐州议事第990章 第二个目的第129章 过山東第355章 齐王府之乱第572章 进剿女真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175章 上沪第529章 喜脉第411章 北撤第957章 接连故去第1383章 事情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45章 卡廷——截第1105章 伊吾庆功宴——开始赏赐第987章 不得不应酬啊第1685章 行刑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1251章 反应第514章 伟大的管子第1226章 来京第201章 定年号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