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婚礼

一直到三月底,老朱的病才好,允熥这才把工作交还给老朱。但是之后老朱的精神一直不好,直到允熥的大婚才恢复过来。

按照普通老百姓的礼节,亲叔叔死了怎么都得齐衰期一年,这一年内不能娶、嫁的。但是皇家不一样,按照古代的礼节,都是以日易月的,所以允熥只是服丧十二天就行了。再加上老朱并未有放慢的表示,所以大婚的筹备也只是耽误了十二天,就又开始了。

就在允熥并没有感觉的时候,突然有礼部的官员来告知允熥该为了婚礼准备什么了,他才恍然大悟:自己要结婚了!

钦天监,这个允熥看起来完全是吃闲饭的衙门,选取了五月初八是好日子,宜嫁娶,所以就定在这一天大婚。

但是早在这一天之前好几天,整个文华殿就已经忙的飞起了。婚礼有六步,先是纳采、问名。老朱以礼部尚书任亨泰为傧者,开国公常升为使者,去位于金吾前卫坊的薛家纳采、问名。

先是老朱下制:奉制纳薛氏女为皇太孙妃,命卿等行纳采问名礼。

然后傧者对使者说:“敢问是什么事?(敢请事)”使者说:“储宫纳配,属于令德。邦有常典,使某行纳采之礼。”

傧者到未来太子妃家里告诉他使者说的话;主婚者,也就是未来太孙妃的父亲薛宁说道:“臣薛宁之子,不足以备采择。恭承制命,臣薛宁不敢辞。”

傧者再出来告诉使者,使者进去把彩礼送进去,说道:“某奉诏采择。”说完再出来。

傧者再对使者说:“敢问是什么事?”使者回答道;“储宫之配,采择既谐,奉制问名。”

傧者再走进去告诉主婚者,主婚者说:““制以臣薛宁之女,可以奉侍储宫,臣薛宁不敢辞。”傧者再出来告诉使者,使者再进去按照礼仪奉送大雁,并且宣制曰:“臣奉诏问名,用于占卜(将谋诸卜筮)。”主婚者曰:“臣薛宁长女薛熙瑶,王氏出。”

之后还有纳吉、纳徵、请期、醮戒四步,每一步都要花不少时间。

从醮戒开始,允熥就得开始忙活了。允熥那天就忙活了一整天,东宫的官也得跟着一起忙活。等结束了礼仪,允熥和齐泰他们都累得要死要活的。

然后就是婚礼当日的三个步骤了。不过在婚礼的前一日,东宫官就都又忙活起来了。按照明制,除皇帝大婚不用亲迎以外,皇储君婚礼也得亲迎,并且不光是一个人去,整个东宫的官员都去,并且为了第二天熟悉道路,前一天就排练一遍。

到了婚礼的正日子,允熥和册封皇太孙那一天一样,寅时就起来了。王喜、王步等人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为允熥穿衣。

允熥穿上冕服,坐上车,从文华门出。过文华门的时候,允熥侧眼看到以齐泰、耿璇为的东宫官立于文华门右侧,都穿着朝服,旁边还有乐手在吹吹打打的。

本来耿璇应该已经去山硒上任了,但是他非要参加允熥的婚礼,又因为秦松不愿引人注目,所以允熥也就同意了。

允熥乘辂,一路听着吹吹打打的声音来到金吾卫坊薛家的大门口。此时薛家的院子可不是两年以前允熥见到过的样子了,这几个月工部的官员彻底整修了薛家的院子;不仅如此,为了允熥乘坐的舆能够方便的进来,从坊门到薛家家门口的道路全部都整修了一遍,铺上石板。

允熥下舆,走进薛家的的大门,东宫官跟随他走进去。引导官引导他们走进会宴的地方。

薛家后院,薛宁的妻子王氏正在和薛熙瑶说话,听到外边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王氏哽咽着说道:“我该说的都说了,只愿你和怡儿能得太孙欢心,早日诞下皇嗣。吉时快到了,你快把衣服穿好,准备出去了。”语罢,泪如雨下。

薛熙瑶也流下泪来,但是强笑道:“我今日就要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了,娘儿俩不说说笑笑,怎么哭起来。一会儿等我去了,也不知是否还有回来的时候。”

转过头对在一旁哭泣的妹妹薛熙怡说道:“姐姐今日入宫先为你准备,等过几日你入宫了,就不似姐姐这般了。”薛熙怡为侧妃,虽然六礼一起准备,但是入宫要晚上几天,并且礼仪要简单的多。

薛熙怡不答话,仍旧是哭。

这时,薛家请的教养嬷嬷掀开帘子,说道:“哎呀我的娘娘,吉时马上就要到了,还不快点儿穿好衣服,别待着啦。”

薛熙瑶马上开始整理衣服,然后下地穿上鞋,戴上冠冕,走出屋子。

允熥正在会宴的地方与薛宁说话。允熥从未有面对岳父的经验,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该说什么好,问答了几句就不知道说什么了。薛宁也一样,丈婿二人就愣在了这里。好在吉时马上就到了,薛宁整理了一下朝服,站起来说道:“臣引导殿下。”说着往门外走去。

允熥也赶忙站起,走出大门,面向西站着。

薛熙瑶穿着褕翟花钗,走进阁内,到北边面向南站立。

傧者又与主婚者进行了复杂的交流,然后允熥再次走进阁内,站立于大门的左边,然后又走到阁子的南边,面向北站着。

薛熙瑶没有穿什么凤冠霞帔的,那都是民间女子结婚时穿的,太子妃可以拿那个当常服穿,所以没必要特意婚礼时穿。

并且薛熙瑶也没有红盖头,皇家不兴这个。允熥一抬头就看到了薛熙瑶。

允熥虽然嘴上说着谁都一样,但是总愿意娶个漂亮的。允熥扫了几眼,觉得她比两年以前见面时更成熟了些,更漂亮了些,虽然仍然青涩,但是也不是如同青苹果一样的了,更像是将熟未熟的样子。允熥不便多看,反正回去了有的是时候看,扫了几眼就又低下头去。

薛熙瑶也看了允熥几眼,随即觉得自己好像是见过他似的,但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了。她虽然记性好,但是两年以前的事儿了,又不像允熥因为看到姐妹花那么印象深刻,当然想不起来了。她也不好多看,扫了几眼,觉得还算入眼就低下头去。

允熥从执雁者手里接过大雁,双手递给主婚者。主婚者薛宁跪下接受,然后站起来退到阁子的西边。允熥再拜,然后走出阁子。

薛宁的妻子王氏站在阁门口,允熥行礼拜见,王氏还礼。允熥走出院子,站在外边。

薛宁和薛熙瑶先后走出。薛宁生硬的说道:“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

王氏同样按照规定的‘台词’说道:“勉之勉之,尔父有训,往承惟钦。”

薛熙瑶三拜,然后跟从宫女上舆出门。她虽然没有看见,但是能猜到的,是父母必然留下的泪水。

薛熙瑶与允熥坐于同一辂上,回皇宫去。辂内是有服侍的人的,并且允熥觉得不是说话的时候,就没有说话。他不说话,薛熙瑶更不可能说话,二人一路无言来到文华殿。

到了文华殿,允熥站到文渊阁大门东边,薛熙瑶站到大门的西边,然后在引导者的指引下,允熥揖着薛熙瑶,走进殿内。

进了殿,本来就要行合卺礼了。但是,洪武年间的礼仪尚不完全,老朱又极爱一家人在一起热闹,所以合卺礼被推后了,老朱家和一般家庭一样聚在一起宴饮起来。

明日是朝见皇帝的时间,所以老朱是不便在今日出现的。但是允熥的叔叔、兄弟们是没有这个顾忌的。

以朱楩为的皇族成员当然先拜见了薛熙瑶。不管平日里怎么称呼允熥,也不管他们和允熥的辈分如何,所有人都是一揖到底,说道:“见过太孙妃。”

薛熙瑶也手忙脚乱的还礼。允熥说道:“看你们一个个的,都干什么呢!”

高煦行完了礼,笑道:“三哥是心疼嫂子了?来来来,咱们大战三百回合,不醉不归。”

允熥笑道:“你刚多大就喝酒,小屁孩一边去。”

高煦叫道:“我今年都十二了,可以喝酒了。”

朱有炖拨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十二岁的小孩子谁说的可以喝酒了?燕王叔?等我见了燕王叔就问问说没说过这话!”

允熥走上前笑道:“和他说什么,让下人看好了不让他喝酒就成了。”

二人走到一边,各饮了一杯酒,允熥说道:“上次谈过的那个编写戏曲的事儿,你想的怎么样了?”

朱有炖是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长子,现在是周王世子。不过这并不是允熥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后世的允熥曾经因为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读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中就有朱有炖的大名。允熥因为朱有炖身份特殊所以记住了他。

朱有炖是少有的亲王编写戏曲的。在允熥的想法中,戏曲会有重要作用,所以他与朱有炖交好。

有炖回道:“不就是写一个说魏武征乌桓的本子嘛,好写,已经写了大半了,过几天就好了。”

允熥说道:“倒不着急,慢慢写就好,但是一定要表现魏武的宽容大度。”

有炖说道:“知道,知道。今天是你的大喜之日,这些事情明日再说吧,今日只喝酒。来,再干一杯。”允熥忙举杯相应。

第1094章 侥幸逃脱的人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331章 汉洲攻略(四)第1344章 南洋风雨——带路党第1714章 王妃第989章 继续接见番国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449章 二十八个番国第146章 卡廷——反转第424章 惊动第68章 四名太监第499章 兵藩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1266章 想法第11章 文官反扑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155章 爷孙夫妻第1521章 劝说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1283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五)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第510章 清查与汇报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第1718章 下一步的铺垫与孟加拉的“终结”第417章 前世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节号第323章 新世界计划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511章 再吩咐与见驾第26章 内宫之患第1657章 巴布纳——围攻第1045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路上视察第1010章 焦急第222章 军医系统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处第1427章 长大第329章 保护军婚条例第272章 掩护与实录第664章 攻缅——火器的胜利第1771章 提前放出风声第375章 两地的变故(一)第33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衙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847章 赞仪领兵第353章 徐南青第1439章 白莲与内外王子第1668章 还是让你们人精的脑袋去想吧第274章 军校改革第1811章 新的轨道列车第944章 带小孩出门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汉洲局势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亚人与英格兰人第709章 有共同点的谈话第202章 小说家第410章 德州之战——关键第747章 出巡两广——安南人的反应第1024章 守城——退却计划第1240章 真正的学校——继续解惑第757章 南巡——广東事第102章 考试第1195章 何为人第1371章 吉哈诺与克拉维约的对话(下)第1268章 科举漏洞第166章 新一年第228章 文学泰斗第1703章 朱芳远迎接天使第1086章 枭雄之死第468章 罗贯中的遗憾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817章 大结局第4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半面馆半皇宫第271章 处置与公租房第1661章 巴布纳——人死如灯灭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第1215章 徐府省亲第1172章 漂的缘故第1135章 实话第1470章 大吵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649章 粮典婿第681章 侄戚婶妹第653章 岷王——孟养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1052章 最终决战——永明左卫第402章 吴桥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950章 过后很久的请求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116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预想面对失败的选择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982章 评论第1769章 李莎儿的请求第923章 由此所引发的——武将与武将第309章 何福与宋晟第942章 三杨之一回京啦第95章 一体纳粮与摊丁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