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哦,汉人也曾经是白人?

待王恭领命而下,他对徐晖祖、克拉维约等人说道:“徐爱卿,陈爱卿,傅爱卿,今日天色已晚,朕赐你们与朕一起用饭。”

“多谢陛下隆恩。”他们马上躬身谢恩。

允熥笑着回应,又对克拉维约与吉哈诺说道:“克拉维约,吉哈诺,朕也赐你们一同用饭。”这句话他是用汉话说的,让傅安翻译。

陈继想要进谏,但想了想最后没有出言。陛下赐予外番使者一同用饭也有过先例,只要是分餐而食就可以。

“感谢皇帝陛下的恩赐。”克拉维约与吉哈诺也躬身表示感谢。

饭菜很快就上来了。厨房已经等了很久,听到王恭的吩咐马上将一直煲着的汤送上去,再将早已切好的肉、菜一炒,丰盛的晚宴就准备好了。

尚未开饭,克拉维约与吉哈诺就被饭菜的香味吸引了;待允熥动筷子,克拉维约与吉哈诺一尝,顿时舌头都要咽进去,大声夸赞道:“真的是太好吃了!”

允熥笑笑。他没听明白他们刚才说什么,但看表情也能看出来什么意思。“二位使者不必着急,慢慢吃,还有呢。况且即使今日没有了,接下来几日也都能吃到。”他用英语说道。

“尊敬的陛下,我们实在是太惊讶了。我们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

吉哈诺说道:“陛下,欧洲诸国的饭就不多说了,可我们也出使过很多天方国家,这些天方国家的普通人民吃的不好,但贵族饮食还是很讲究的,味道也不错,却都比不上这顿饭。如果比饭菜好不好吃的话,大明一定能够排在世界第一位。”

“哈哈,确实如此,大明的饭是全世界最美味的,但欧洲国家也有自己的专长。”允熥笑道:“就比如说建筑学与绘画,天文与航海,欧洲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虽然欧洲比不上大明,但确实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吉哈诺说道。听到大明的皇帝称赞他们,他当然也很高兴。

“不知欧洲现在有哪些建筑学与绘画,天文与航海等方面的大师?”允熥又问道。

“这,尊敬的陛下,绘画方面数十年前的乔托·迪·邦多纳是公认的大师,但他已经去世六十多年了,在这之后虽然有……等著名画家,却算不上大师。”

“建筑行当同如此,乔万尼·皮萨诺十分有名,曾经建造过许多教堂,开创了崭新的建筑风格,可是也去世了。之后的人,如……等虽然十分厉害,但也比不上他。倒是我们出发的时候,佛罗伦萨有一个姓伯鲁涅列斯基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据说很有才华,当地的主教委任他来建造主教堂。”

“天文星象与航海这两方面能出什么大师?天文就在哪里摆着,千百年不会变,航海也只是依照星图航行,都只是熟练而已,能出什么大师呢?”吉哈诺说道。

允熥脸上露出不渝之色。他刚才捧欧洲当然不是没有目的。这个时候文艺复兴应该已经开始了,欧洲即将进入人才辈出的时代。吉哈诺身为外交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牛逼的大师应该都知道。允熥捧一捧欧洲就是想让他说出这样的人,之后自己派人去将他们都‘请过来’。

但没想到吉哈诺竟然说欧洲此时没有大师,这让他好生失望。‘罢了,过一会儿吩咐派去金帐汗国的使者,若是能去欧洲一趟,就将有些名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学家什么的都试试请一请。’

允熥低头想事情,抬起头正要再说什么,就见到克拉维约与吉哈诺说话。允熥见此,想自己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和他们说,也就不急,侧过头对王恭说道:“王恭,东西都收拾好了么?”

允熥说话的时候王恭正在侧头看克拉维约与吉哈诺,听到允熥的问话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官家,除了官家随身携带之物,其余的都早已收拾好了,明日待官家起床后这些也都马上收拾。”

“好。”允熥先表扬一句,然后笑着问道:“在看什么?”

“官家,奴才还从没见过黄色的头发。奴才从前一直以为,所有人的头发都是黑色的,这还是头一次见到不是黑色的头发,忍不住多看几眼。”王恭诚实的说道。

“只有一些欧洲人的头发不是黑色,其它所有地方之人头发都是黑色。”允熥说道。

“为什么他们的头发不是黑色?”

“这,因为他们生活之地更冷,是以头发颜色更浅。而且你看他们的皮肤是否也更白一些?”

“嗯?”王恭听了允熥的话认真看了他们两个几眼,随后说道:“官家,虽然现下天黑灯光照射看不太清楚,但依据奴才十多年夜晚观人的经验,他们的皮肤并不白。”

“啊?他们不白?”允熥正过脸看向他们,想要仔细观察他们的皮肤是否更白。但灯光下难以看出白不白来。

正在此时,他忽然听到克拉维约嘴里吐出“Negro”一词,不由得出言说道:“克拉维约。”

“尊敬的陛下,您有什么事情吩咐我?”克拉维约用英语说道。

“刚才你们说的那个词Negro可是黑人之意?”允熥问。

“陛下还懂卡斯蒂利亚语?”克拉维约惊奇的说道。

“这个词不是英语词汇吗?”允熥也有些惊奇。

“尊敬的陛下,英语中没有这个词汇,这是卡斯蒂利亚语,葡萄牙语中也有这个词。”

‘嗯?这个时候英语中还没有‘Negro’一词?’允熥惊讶了一下。

不过这并不重要,允熥忽然对他说话也不是因为这个。他问道:“你们欧洲人,是不是认为自己是白人?”

“尊敬的陛下,我们确实认为自己是白人。”

“那你们为何认为你们是白人?”

“尊敬的陛下,在我们欧洲人的文化中,白色象征着神圣、纯洁、高贵与智慧,而黑色象征着低贱、邪恶、污秽和野蛮。既然如此,我们当然不愿意认为自己是黑色的,愿意认为自己的白色的。”

“同时正巧就在欧洲南边的非洲大路上,有许多皮肤非常黑的人。所以我们就把认为自己是白人;当然,皮肤黑的人我们就统一称呼为黑人。”

“这不就是唐传奇中写到的昆仑奴嘛!昆仑奴据说就是身如黑炭。”王恭小声说道。

允熥没有听到王恭的话,他忽然起了好奇之意,问道:“那你们认为大食人、汉人是什么样的人?”

“大食人与汉人当然也都是白人。”

克拉维约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道:“大食人虽然与我们欧洲人信奉不同的宗教,但他们的文明很高,国家强大,人民富饶,自然也是白人。我们经过大食半岛来到撒马尔罕城的时候途径巴格达,即使这座城池曾经被帖木儿屠戮,但仍可从残骸中看出当年的繁华。整个欧洲,只有威尼斯与热那亚比得上。”

“那汉人呢?你们为何认为汉人是白人?”允熥带着一种奇特的语气询问。

“尊敬的陛下,大明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同时即使我们只来到了伊吾这座大明边缘地方的城池,而且还刚刚经历过战乱,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富有与文明,所以汉人当然也是白人。”

“而且尊敬的陛下,难道您觉得汉人的肤色比我们欧洲人要深吗?这些日子我也见过很多汉人了,他们的肤色与我们欧洲人一样白。偶尔大街上还能见到女人,这些女人也是像我们一样的白人,看起来与卡斯蒂利亚的女性非常相像。”克拉维约回答。

“当然,如果汉人能够信奉上帝就更好了。”吉哈诺补充道。

一时间,允熥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刚才克拉维约的话违背了他前世很多年的教育和认知。并且他生出了一个新的疑问:‘既然此时欧洲人认为汉人是白人,那为什么后世会被认为是黄种人?’

允熥并不知晓,其实黄种人这个词汇是伴随着西历18世纪末期生造出来的一个概念而出现的词汇。在这个词汇出现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把汉人称呼为白人。黄种人也并不是汉人的肤色真的黄,而是欧洲人的一种主观认定。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定?这就得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了。历史上,从这一时期,欧洲人开始在全世界扩张,需要对各个地方的人进行区分和描述。

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东方的中华文明还是一个很强大的文明,国家也是个比较强大的国家。普通老百姓也相对富有(与同时代的其它国家老百姓相比),再加上他们向汉人传播十字教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所以普遍认为汉人是白人。

举个例子,有个葡萄牙人皮列士,1516年跟着葡萄牙使团来到大明。他也写过一本中外关系史上的名著《东方志》,后来病死在中国。他在书里就说,中国人“像我们一样白”,中国女人是“像我们一样的白人,看起来很像葡萄牙女性,日本人也是衣着考究的白人”。

有人会说了,那个时候日本的国力算不上强吧,为什么也会被看做白人?

这当然是因为十字教了。西方的传教士虽然在大明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更大的成果是在日本。西元16世纪末有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信仰十字教,传教士们看到了可以在日本人中广泛传教的巨大潜力,这就让日本人在他们眼中变得比中国人更白了。

不过后来,西元1614年起日本禁止十字教,这就让他们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在他们的嘴里,日本人的肤色也突然变深了。

西元18世纪中期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恩格尔伯特肯普费的德国人写了一本书《日本史》,是当时欧洲人了解日本最重要的一本书。他在里面就不再说日本人是白色的了,而是形容它们是棕色,黄褐色的。所以你看,肤色的深浅其实是个观念的演化过程,跟事实上东方人的肤色其实没啥关系。

再后来,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登场了,这就是西元18世纪瑞典科学家林奈。林奈把我们人类命名为智人,并且把智人分为四个种,按照地理单元和从白到黑的肤色,划分为欧洲白人,美洲红种人,亚洲棕种人,非洲黑人。以此为标志,我们东方人的肤色不再是白色的了。

而把黄皮肤和东方人彻底结合在一起,得归功于西元18世纪后期的德国人类学家布鲁门巴哈。他认为区分人种更科学的方法是分析头骨形态。他以此为标志,在西元1795年提出把人类分成五种,再把它们和肤色结合起来,那就是白色高加索人种、黑色埃塞俄比亚人种、红色美洲人种、黑褐色马来人种和黄色蒙古人种。

这种区分法又鲜明又好记,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马来人种这几个词造今天还有很多人顽强的使用,从此东亚人就成了黄种人,如果给这件事定下一个具体时间,那就是西元1795年。

这事并不值得我们高兴。对历史略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段时间正是欧洲人越来越强大、东方国家日益萎靡的时期,欧洲人降低东方人的肤色,其实是歧视东方人,不再将我们看做与他们同等的人。因为在欧洲文化中,黄色并不是一个好颜色,它代表着不健康和疾病,这等于将东方人都变成了不健康的人。只是当时他们认为这是‘科学。’同时,布鲁门巴哈如此看重头盖骨,是想通过证明所谓的高加索人种的脑容量比较大,证明欧洲人的智力优越性。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的发展,以种族把人类划分为不同集团的分类法已经失去了生物学依据。所谓的种族与种族之间根本不可能划出那一道明确清楚、有科学依据的分界线。欧美主流已经抛弃了三大或四大人种的说法,而是依照族裔称呼,比如拉丁裔、大食裔、印度裔等。

第92章 讲武堂——最后的准备番外11:帝国政治制度——缩水的皇帝与养老的议会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1361章 流泪的树第207章 ‘西征’与‘东征’第450章 得知意图东侵第548章 高科技产业园区第1779章 格致院视察——惊讶的张学熙第990章 第二个目的第1539章 答应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1273章 家话第1053章 最终决战——打架感谢和求订阅第1070章 决战——枪毙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642章 戏曲与歌第1099章 战乌鲁木齐——公侯万代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422章 洛阳发现第991章 第三个目的第1529章 小武则天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32章 宝钞战争——户部准备第580章 正派国舅第1205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上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第1037章 铁门关之战——礼物第302章 向导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239章 海外华国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171章 上朝第950章 过后很久的请求第657章 攻缅——江头城第467章 幕后台前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话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020章 救援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会第106章 婚礼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1135章 实话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140章 战——死战第1777章 第四件事与李泰元求见第479章 科举(完)第337章 拜访魏国公府第432章 来自军方的证据第112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跪第1088章 内乱番外6:体育课的重要性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46章 再至面馆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175章 上沪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406章 德州之战——预料不到的意外第332章 国子监与从北而来第162章 抚慰第1402章 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法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092章 血色——冤有头债有主第101章 玻璃第157章 郡主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819章 战安南——登陆第1207章 外交无小事——狗屁第648章 粮食第213章 发福利第1558章 增兵!第394章 燕军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826章 战安南——慢兵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510章 审问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1247章 允许勋贵经商?第672章 经纬西南——两个番国第660章 攻缅——破阿瓦城与伤员第443章 北巡——返程黄金命名与封赏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张碳的任命第282章 年前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1324章 南洋风雨——开始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44章 卡廷——开始第1289章 应天乡试第571章 朝鲜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