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闲聊

“他们已经不小了。虽然比军中的将士还小一些,但他们营养充足,文垠比民间十五岁的男孩更高大,文垣和文圻比十七岁的人更高。而且夫君认为军训对他们很有用。”他见熙瑶还想再说什么,加重语气道:“夫君是为他们好。”

熙瑶见允熥态度非常坚决,不敢在是否军训的问题上多说什么,而是问道:“夫君,那到底怎么让他们军训?”

“到底是每几日抽出一日来军训,还是每年集中一个月或半个月军训,这一点为夫还没有想好。不过其他的已经琢磨好了。军训不能是从军中找来千百户训练,而是让他们隐姓埋名去军中训练。当然,他们的仪态与生活习惯和普通人相去甚远,假装成普通人是不成的。文垣、文圻、文垠,还有所有在学堂内读书的宗室亲王,父亲打算让你们假装成外地入京增长见闻对的指挥使或低级勋贵的孩子,在军中进行训练。”

“明年就这样做。不过以后是否仍这样做父亲还在犹豫。毕竟事情肯定会传开,到时候军中将士忽然得知自己所在的卫所突然多了几个来历练的少年,肯定会当做皇子或亲王,那样在军中训练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允熥想了一会儿,想不出在‘皇子和亲王会隐姓埋名假装普通勋贵子弟在军中训练’之事传开后如何安排,暂时也就不想了,反正明年肯定不会传开,他还有一年的时间。

“总之,明年仍在大学堂读书的人,以及文垠你这样明年升入大学堂的,都要分别派到不同的卫所军训。你们绝对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若是谁透露了,父亲一定会重重处置!”

“是,父亲。”文垣他们赶忙答应。

“此事你们先不要对旁人说。”允熥又嘱咐道。三个孩子再次答应。

“怎么,二弟、三弟、五弟,爹爹正在吩咐你们什么,你们答应的这么整齐?”这时忽然从宫殿入口处传来这样一句话。

“敏儿回来了?”允熥笑道。

“嗯,女儿回来了。四姑父大约是刚回京,衣服脏得很。他对女儿和文垚一起将四姑送回府很感激,道了谢,还托女儿传话给爹爹,他明日再来找爹爹奏报此次出京的结果。”敏儿道。

“明日?不,让他在家里多休息一日,后日上午再来向父亲奏报。”允熥沉吟着吩咐。

“怎么,爹爹还打算让女儿出宫传信?女儿自己倒是很愿意。”敏儿笑道。

“哎,父亲忘了。”允熥也笑了。他对敏儿说这句话没用嘛,敏儿又不能去通知张无忌。

他将卢义叫来,让卢义吩咐侍卫去传信。卢义连声答应。

“还有一件事。你派人去京中的各个王府传朕的口谕:收回所有不在皇城内学堂读书的人的腰牌。”允熥又吩咐道。

“奴婢马上派人传官家口谕。”卢义带着喜色答应一句。允熥当初因为设立皇家学堂,给了所有宗室子弟进入皇城的腰牌(不能进入宫城),后来让郡王们去五城学堂读书后也没有收回。这些人因自己将来继承不了亲王之位,当不了藩国国君,努力学习的程度比不上亲王和世子,闲着没事常在皇城里捣乱,捉弄宦官,卢义自己也被他们捉弄过,对他们很头疼。这下收回了腰牌,他们不能随意入皇城,对他们宦官来说真是一个福音。他答应过后马上下去传口谕了,一点儿时间没耽搁。

这时天已经黑了,御膳房也已经将晚膳送了过来,允熥也不再说别的,吩咐将人都叫来开饭。

“舅舅。”思齐赶来,对他行礼道。

“嗯,思齐也来了,快坐。”允熥笑道。

“是,舅舅。”思齐答应一声,在敏儿身旁坐下。

“思齐姐姐,蓝伯伯的病怎么样了?”敏儿问道。前一阵子蓝珍生病了,思齐出宫去探望他,又在梁国公府住了几天。

“大伯的病好多了,已经快要痊愈了。”思齐笑着说了这句话,又对允熥说道:“舅舅,甥儿的大伯还说等病完全好了,要向舅舅上奏折谢恩呢。”

“他的病好了就成了,什么谢不谢恩的,又不是舅舅亲自出手将他治好的,只是派了两个太医去给他治病,值什么。你再去探望他的时候告诉他,不用为这样的事情上奏折谢恩,他只要将大都督府打理好了,就是对舅舅最好的感谢了。”允熥道。

“是,思齐再回去的时候一定和大伯说。”思齐笑道。

“对了,思齐姐姐,”敏儿等他们说完了,小声同她说道:“你这次回去,蓝伯可说了给你找夫婿之事?”

“没有。我大伯生着病,怎么会有心情与我说这些?”思齐楞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允熥,回答。

“那等蓝伯病好了,也一定会说的。思齐姐姐,你明年都十八了,我记得三姑是十九岁成婚,四姑是十八岁成婚,你也该成婚了,至少该定下了。况且民间成婚更早,蓝伯应该已经着急了。”敏儿笑道。

“这,大伯没说起,我也不知道。你也别只说我,你只比我小三个多月,我要是成婚或者定下,你也差不多了。”思齐道。

“我,还早呢。三姑和四姑都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才成婚的,但我完全没有喜欢的人,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喜欢的人,怎么能成婚或定下?要是一直没有喜欢的人,我宁愿一直住在宫里,不出嫁。”敏儿道。

“是啊,能一直住在宫里,不出宫最好了。”思齐接道。

“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连饭都不吃了。”这时熙怡笑着问道。

“没什么。”思齐有些慌乱的回答。

“我们小姐妹的瞧瞧话,二娘,你不要随便打听嘛!”敏儿撅起嘴,说道。

“好,二娘不打听,但即使不打听也能猜到。”熙怡用一种过来人的神情打量着她们,说道。敏儿的脸马上红了,低下头去。

“瞧瞧,二娘果然猜中了。”

“二娘!”

“好,二娘不说了。”熙怡笑着说了一句,回过头去不再和她们说话。可敏儿却又忍不住和她说起话来。

思齐看着她们姑侄说话,又看了一眼正在交谈的允熥与熙瑶,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但什么也没说,低下头去。

第1254章 农业改革——吩咐完毕第1442章 对欧洲的谋划—驱逐威尼斯使者与热那亚的请求第449章 二十八个番国第994章 朱松不知道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418章 封赏与处罚第859章 南定——粮草大营的对战第428章 下线遁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1163章 蒙古谋划——机会第1004章 面对危险的局势第1025章 卡拉维约东游记(一)第473章 亲子第919章 初议改封孔氏番外12:政府、政党与辩论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1767章 为什么要攻打埃及第1756章 开罗——‘说服’他们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勋贵们第161章 祖制第1131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丝绸之路北线的意义第601章 竞买第482章 镇守台湾第1155章 出征第573章 巧合敌袭第959章 景川侯府与国子监第362章 撤退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28章 家书与离开兖州第1273章 家话第742章 准备与再去讲武堂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296章 为什么选择骑马第1312章 船与人到京第1788章 工业时代——法典第1749章 如何劝说阿方索同意水师助战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214章 论迹论心第1092章 血色——冤有头债有主第885章 巫蛊问案——让人发疯的话语第483章 沿着旧航路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1766章 气数已尽第264章 路遇第1247章 允许勋贵经商?第1339章 汉洲攻略(八)第116章 兖州事件——分析第1417章 意外的访客第552章 人选和人员到齐第1754章 一个人的日记——不用攻城第488章 贡院第1303章 婚礼宴席现场番外14:大辩论下第901章 庆功宴——杂谈结束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终于有个结果了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942章 三杨之一回京啦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260章 炼铁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350章 徐府与英王第1506章 苏州惊变——尘埃落定第504章 黄淮奏报第1728章 无数大学生的心里阴影。祝书友们端午节快乐!第864章 在广州过年第680章 三清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713章 剑指……第1561章 印度之战——惊喜第1072章 决战——差不多了第1216章 家话第921章 徐景昌不让人放心第555章 废举人和印度数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1532章 问允熥该怎么做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552章 人选和人员到齐第65章 充分准备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463章 大典编纂完毕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766章 发现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237章 开海首日第724章 讲武堂和蒙古人第1207章 外交无小事——狗屁第1703章 朱芳远迎接天使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1755章 开罗——潜入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1204章 外交无小事,还是第177章 端午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481章 改任第809章 战安南——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