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拜访

“赛儿。”何苗感慨一句。她当然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入宫给广陵公主殿下做伴读,可她们才出监牢大门,即使在宫里衣食比家里还好,她也不愿让女儿现在就入宫。“能求广陵公主殿下,求她允许赛儿多在家里待几日么。”她又轻声说道。

“我想想办法。”如果能求到广陵公主头上,广陵公主当然会答应。可问题在于他们怎么可能见到公主?但唐景羽正要出言拒绝,就见到何苗的表情,又看到正靠在何苗身上熟睡的唐赛儿,这话顿时难以出口,最后这样说道。

“如果实在联系不到公主殿下,就罢了。”何苗又道。她也知晓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你放心,我一定想方设法向公主殿下求情。”见到妻子这幅表情,唐景羽却忽然郑重说道,而且在心中想着:‘不论如何,我一定要将消息传到公主耳中!’他虽然在山东清剿白莲教十分辛苦,但总算知晓自己妻儿在牢中的情形,明白只要自己能立下功劳就能将妻儿从牢中救出来;但何苗与唐赛儿看似没有吃什么苦,可在牢里什么都不知道,比自己还要担惊受怕。如果朝廷要派他去外地办差,他无法违背;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他绝不让妻儿再担忧。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唐景羽在城南租住的院子。何苗抱着女儿从车上下来,唐景羽付了车费,走进院子。此时天已经快要黑下来,时候也不早了,他们略微收拾了一番就躺下休息。

第二日一早唐景羽起床,见妻儿都尚未醒来,他轻手轻脚地起床穿好衣服,又啃了从山东回来剩下的干粮,就要出门。他今天好多事呢。虽然秦松放了他几天假,但首先就要看看能否找到法子将消息传给广陵公主,又要去周王府向汝南王请罪。他在周王府潜伏八年多,汝南王也一向对他一视同仁,可忽然得知他是白莲教徒(唐景羽并不知晓朱有爋早就知道他的身份),心里不知道有多愤怒(其实朱有爋并不愤怒,甚至有些庆幸)。汝南王朱有爋常驻京城,即使他以后做锦衣卫最好也去请罪,取得谅解。

‘要不要效仿廉颇负荆请罪?还是不要了,历史上有过这一出,戏曲也总唱这一出,再照样子做好像唱戏似的。将手里的钱都拿出来买最贵重的礼物,去周王府门前跪地请罪。’唐景羽一边想着,一边推开院门,就要再雇一辆马车出门。

可打开院门后他却愣了一下,一直听到一声“见过唐先生”的称呼后才回过神来,看着刚才说话的陌生少年反问道:“你是?请恕在下眼拙,不知阁下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问话的时候他也在打量这个少年。少年身上的衣服不算华贵,但也绝不是普通百姓舍得穿的,甚至就连一般的秀才都舍不得;这一身衣服十分合身,显然是量身定做,也不是穿的旁人剩下的衣服。而且这少年虽然身上一股书卷气,但又不像是文弱书生,而且气度不凡。唐景羽瞬间断定他不是一般人,有可能是勋贵家里走科举路线的子弟。想到这里,他的态度更加恭敬起来。

“在下于谦。”这少年说道。

“于谦?原来是于公子。”听到他的自称,唐景羽马上行礼说道。于谦他虽然没有见过,但听说过。他父亲是于胥,在皇城学堂与五城学堂都教书,他自己也算是太子殿下的伴读,身份虽然不高,但等闲勋贵也不会招惹他,地位更是比自己不知高多少,忙采用面对勋贵人家子弟的礼节行礼。

见唐景羽这样行这样重的礼,于谦忽然有些慌乱,说道:“唐先生不必这样行礼。”

“敢问于公子在在下租住的院子门前做何事?莫非这座院子之前的租户是于公子的友人或同乡?不好意思于公子,在下并不知道之前的租户搬去了哪里。不过在下可以将这个院子的主人找来,于公子可以向他询问。”唐景羽又道。

“不,学生今日就是特来拜见唐先生与唐夫人的。”于谦说道,而且在说完这句话后忽然镇定下来。

“请问于公子找在下有何事?”唐景羽问道。他之前与于谦从来没见过面,也完全没有打过交道,于谦找他做什么?

“学生在腊月二十几日与家父出门时恰好遇到唐夫人与唐小姐,因学生之前曾随家父去过周王府,学生也在机缘巧合之下在其他地方见过唐夫人与唐小姐,互相认了出来就说了几句话。可话还没有说完忽然有几个锦衣卫校尉冲出来,将唐夫人与唐小姐请走。虽然学生与唐家并不熟悉,但眼见认识之人被抓走也不由得将此事记下来,打探缘故。但什么都没打探出来,又听闻唐夫人与唐小姐已经回家,特意来拜访一番。”于谦说道。

唐景羽觉得他拜访自己家的理由非常奇怪。就算你认识我家人,我家人也是在你面前被抓走,但你就因此将这件事记下来而且听闻被抓走的人放出来后还特意拜访?如果因为这样的事情就要拜访,于谦每天也不用做别的了,就剩下在路上与在别人家里说话两种事情能做了。

可于谦他惹不起,何况人家前来拜访也是好意,唐景羽躬身表示感谢,又将他让进院子招待一番。

于谦也没再说什么奇怪的话,只是问候了几句何苗与唐赛儿身体可还好,将手里提着的东西放下,说是给她们的礼物。之后就随口闲谈了一些众人皆知的事情。

他们很快议论到最近赏赐朝鲜国五百卷《鉴文大典》之事。唐景羽评论道:“这些珍贵的书籍,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财物的书籍就送给朝鲜藩国,我觉得实在是太大方了些。”

“朝鲜虽然是外番,但其国上下都十分仰慕中原文明,不能以寻常的外番对待。何况,太子殿下说过,……”于谦说了自己的见解,正要说自己知晓的别人的见解,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对着外人泄露太子殿下说过什么,忙捂住自己的嘴,再不说话。

唐景羽当然也不敢追问。但他正要说几句话缓解尴尬,忽然想到一事,说道:“于公子在宫里做伴读,可否替在下向广陵公主殿下传信?”

不等于谦说什么,唐景羽继续说道:“小女蒙殿下看中,欲召到身旁做伴读。但小女最近身体不大好,在下想留小女在身旁多休养几日。还请于公子替在下传信给公主殿下,请求公主殿下准许,在下感激不尽。”他自己也知道对一个第一次见到的人提出这样的请求非常冒昧,但他非常仔细地想了很长时间,发现根本找不到任何向公主传信的法子;而现在忽然见到一个多半能够传信的人,即使知道九成九的可能被拒绝也忍不住一试。而且他有种感觉,面前之人似乎一定会答应替他传信。

于谦本来正要开口拒绝,忽然听到唐景羽请求他帮忙传信的缘故,拒绝的话就又咽了下去,等到唐景羽说完,于谦沉默片刻后说道:“某愿意向公主殿下传信,只是不能确保公主殿下一定会答应。”

“多谢于公子。”唐景羽起身又感谢道。

“不必。”于谦忙道。

说完此事,于谦好像急着要替唐家传信似的,又随意闲聊几句就要告辞。唐景羽挽留了几句,见他去意坚决,也不再挽留,送到门口。

于谦刚走,唐景羽正要关上院门,忽然听从身后传来声音:“夫君,这位客人是谁?”

“苗儿,你醒了?”唐景羽回头说道。

“已经睡了这么久,夫君都起来许久了,妾如果还不起来,岂不是成了懒婆子?”何苗笑着说了一句,又道:“一刻钟之前妾就起来了,穿上衣服正要去厨房寻点儿干粮做早饭吃了,再将院子打扫一番,就听到从前面传来说话声。妾不知道客人是谁,不敢随便出来,等客人走了才出来问一问。”何苗道。

“是于谦,他自己说你与赛儿从前见过。”唐景羽道。

“是他?妾和赛儿确实见过,但他与咱们家也没有交情,登门拜访做什么?”何苗当然感觉惊讶。

“他说你与赛儿是在他面前被抓的,所以心里一直记着这件事,听说你与赛儿回来了就赶来拜访。”唐景羽继续解释。

听到这话,原本表情十分惊讶的何苗却平静了些,继续问道:“你们还说了什么?”

“闲聊了几句,我无意中想到他既然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可以替赛儿向广陵公主殿下传信,求她答应宽限赛儿入宫的时候几日,就说了出来。他也答应了。”唐景羽忍不住说道:“苗儿,你说于谦为何会答应传信?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何苗却没有立刻答话,而是转身走回适才唐景羽与于谦说话的屋子,拿出于谦带来的礼物翻开看了看。

“竟然是这么贵重的礼物?”见到东西的一瞬间,唐景羽惊讶地叫了出来。“他为何会送咱们家这样贵重的礼物?”

可何苗的表情却更加平静,喃喃说了一句:“妾总算明白他来拜访的缘故了。”

“什么缘故?”唐景羽追问道。

何苗却没有回答,而是吩咐道:“夫君,你将你所知道的有关于谦的消息都告诉妾。如果能从锦衣卫中借来有关他的事情也要拿来,妾要详细了解一番于谦的生平。”

……

……

“于公子,今日不是休沐日么,是哪位殿下相召入宫?”看守东华门的侍卫见到于谦,又验过他的腰牌后问道。每十日才有一日休沐日,他不在家好好休息,入宫做什么?

“我有事要入宫。”于谦简单说了几个字,又问道:“太子殿下可在宫里?”

“不在。太子殿下代替陛下去码头送朝鲜使者去了。今年朝鲜世子与王三子同时入京朝见,为表示对朝鲜的重视,就由太子殿下送行送到城门处。”侍卫道。

“三皇子可在?”于谦又问道。

“三皇子在宫里。”那侍卫又道。太子亲自去送朱褆与朱裪规格已经很高了,三皇子当然不用再去。

“多谢。”于谦感谢一句,向宫内走去。

此时在乾清宫内,允熥正皱着眉头批答奏折。这几份奏折已经在他面前摆放一会儿了,但允熥仍然没有批答。

“解卿,”他忽然叫道:“朕以为,这一处票拟不妥。”

“陛下,臣以为,……”解缙忙解释起自己这样票拟的缘故。

他们谈论一会儿,觉得还是解缙的票拟更合适,允熥笑道:“是朕想左了。”

“陛下日理万机,一时疏忽也是有的。”解缙道。

允熥哈哈一笑,没有再说什么,让他回去,自己低头继续批答奏折。又过了一会儿,他将奏折全部批答完毕。

“官家,这一份是锦衣卫密奏。”卢义拿着一个密封的信封走到允熥身旁低声道。

允熥点点头,撕开信封,认真看了看,在里面奏折上写了几个字,又放回信封里,暂时压在桌子上不批答回去。之后他起身离开乾清宫,前往后宫。

他才出乾清宫没多远,迎面碰上于谦。于谦见到他忙低头行礼:“学生见过陛下。”

“恩。”允熥点点头,又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今日入宫做什么?”

“学生有事与三皇子殿下说。”于谦道。

允熥对孩子们之间的事情没兴趣,也不再问,又嘱咐他休沐日一定在家好好休息,不必太过刻苦,于谦只能认真听着。

又走了一会儿允熥回到坤宁宫,疲惫地坐在罗汉床上,让精通按摩的人给自己按摩一番。

“夫君,这是怎么了?还不到午时就这么劳累?”熙瑶问道。

“也没什么,其他事情还罢了,就是秦松上折子请示派出锦衣卫校尉去印度之事。大明商人都在印度东边,西边的人极少,想要探听、传递消息必须再派人。但能够在那边立足不被发觉真实身份的校尉也没有那么多,有些发愁都派谁。”允熥简单介绍几句,见文圻正好在侧,顺嘴问道:“今日于谦入宫找你来作什么?”

他只是随口一问,但没想到的是,文圻脸上露出很稀奇的表情,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第1280章 于家父子第1712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第1517章 有人叛变第905章 相见不相识第105章 殉葬第638章 三地的粮食第1027章 攻城与守城第839章 多邦城——最后第1787章 工业时代——工会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727章 帖木儿的反应——猜测与返回第157章 郡主第1036章 决心第996章 玉佩第1660章 巴布纳——妄想用骑兵来反击?做梦吧第492章 阅卷番外7:帝国最黑暗的年代第181章 安顿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决定第642章 戏曲与歌第1708章 父亲和新世子找旧世子帮忙第1680章 崩塌第371章 打虎亲兄弟第1249章 解释第1308章 反应第645章 铁纪铁第1525章 见面第1207章 外交无小事——狗屁第435章 还有第1671章 局势到底有多差第52章 ……阴谋——搏第348章 乡试与文会第1472章 类比第287章 巨大的脑补第1712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第1237章 真正的学校——开学第455章 答应和准备第261章 监局只见第501章 黑社会的末日第1802章 宗教婚礼与留亲第1791章 再次设立市舶司与另外两件事第849章 伪军第1366章 岱璇第470章 对联第911章 必须不能守寡(补昨日欠更)第376章 两地的变故(二)第1547章 印度之战——双方的准备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1512章 供词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第1065章 决战——阳光下第517章 律法严苛么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1510章 审问第1041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转换地方第624章 惊奇的一课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番外17:新来的朝鲜同学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1432章 猜不透与想隐瞒第74章 拜访常家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31章 宝钞战争——立军令状第1204章 外交无小事,还是第712章 辨别真相——二人的诉说第118章 兖州事件——继续调查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79章 下乡进村第603章 杭州与西安第11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语言与国家第67章 济州岛养马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第1072章 决战——差不多了第618章 俸禄和特权第1085章 最强男人对话——放心早了第1324章 南洋风雨——开始第807章 战安南——张辅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1494章 苏州惊变——推脱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304章 水师第354章 前夜第544章 听到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77章 两个相关第1400章 点评与《古文尚书》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关东第281章 流放与换人第1395章 结果第1308章 反应第737章 色目后裔第662章 攻缅——那罗塔第1351章 汉洲攻略(十四)第468章 罗贯中的遗憾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