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增兵!

“从孟加拉而来的六百里急报?”听到这话,允熥心中一惊。孟加拉之战也持续很长时间了,但蓝珍等人一直没有用过六百里加急来传递消息。可这次却用了六百里加急,显然是发生了大事,而且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但允熥面上丝毫未显,同多纳说道:“校长盼着尽快见到你辅助多纳泰罗做出杰出的绘画和雕塑,也盼着你能够在绘画和雕塑上有所创新。”说过这句话,他待多纳感谢过后就让他退下了。

之后允熥又勉强在五城学堂内转了转,旁听了几门课,对先生与学生进行点评,之后就离开了学堂,俞周文也并未挽留。他看到了大内侍卫悄声同允熥说话的情形,虽然不觉得是十分重大的事情,但也知道陛下还有事,当然不会挽留。

“快,将急报给朕看!”一脱离众人的视线坐上马车,允熥马上吩咐道。

侍卫随即拿出一个木盒子,当着允熥的面拆开,拿出里面的书信递给允熥。允熥接过信后马上打开来看。

“北印度的几个天方教徒国家竟然有联合起来对抗大明之势?”允熥眉头皱了起来,低声说道。信中写了很多事情,包括围攻达卡城未果、被巴赫曼尼苏丹国的军队偷袭、朱贤烶受重伤、文垚要正式建藩的事情,但其中值得允熥在意的只有这一件事。

印度并没有完善的人口统计,但此时的人口应该比大明要多,即使仅仅北印度的由天方教徒统治的几个国家的人口有可能都比大明多。即使这几个国家并不能完全动员民间的力量,合起来的实力也非常庞大,绝不是能轻易对付的。

“蓝珍猜测有大明派去的细作投靠这几个国家?”允熥又看到了蓝珍的猜测。

“不大可能。大明子民的长相与印度人迥异,生活习惯也完全不同,而且又不是让他们一辈子就待在印度,还可返回大明,岂会投靠当地人?退一步说,就算他们对朝廷心有怨恨,隐姓埋名逃离印度去南洋岂不是更好?南洋人与大明子民长相类似,完全可以装作南洋人。”

“不过,若是因某些事情被当地人察觉从而被抓被拷打,细作或许会说出所有朝廷让他做的事情。”

“不过,也未必是当地人察觉了朕的打算,或许是出于其他缘故才愿意出兵帮助孟加拉国。”允熥思索着。

他想着的时候,已经返回了宫里。允熥下了马车,走到乾清宫,又对侍卫吩咐道:“马上宣李都督、薛尚书、陈尚书、张尚书即刻入宫见朕。”顿了顿又道:“宣秦松也入宫见朕。”

侍卫答应一声,转身退下。很快,李景隆等人就赶到乾清宫,对允熥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允熥马上说道:“蓝将军从印度传来奏折,言称巴赫曼尼苏丹国与德里苏丹国两个北印度天方教徒大国联手派兵十万救援孟加拉国,趁大军围攻达卡城之际夜袭营寨,使我军伤亡不小,不得不退兵。蓝将军请求改变计划,提前派出兵马赶去印度,击败印度诸国兵马,夺取整个北印度。”

“巴赫曼尼苏丹国与德里苏丹国派兵十万救援孟加拉国?”李景隆马上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两国为何会愿意派出这许多人马救援孟加拉国?”就因为同为天方教徒?李景隆才不信。如果真的同为天方教徒就互相帮助,那金帐汗国就不会被帖木儿打得那么惨了。

“蓝珍猜测是有派到印度的细作投靠了当地的官府。不过朕觉得不会,至多是被当地人发觉后吐露内情,不会主动投靠。不过这并不要紧,着蓝珍细细查访便是。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巴赫曼尼苏丹国、德里苏丹国与孟加拉苏丹国这三国联手。诸位爱卿以为应当如何处置?”允熥道。

“陛下,大明当然不能退缩,臣建议立刻征召卫所,同时命各番国派出更多兵马至印度,就在孟加拉同此三国决战,将他们击败!之后占领整个北印度!”李景隆马上说道。

“陛下,臣赞同李都督之建议/应当即可派兵增援,大明岂能退缩!”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大家都猜到了允熥的心思。如果允熥暂时不想扩大战争规模,应该会叫礼部尚书来才对,而且命蓝珍马上查出巴赫曼尼苏丹国与德里苏丹国为何愿意派出这么多兵马救援孟加拉国,而不是轻描淡写的说‘并不要紧’。既然皇帝的心思就是增兵,那他们当然不会与皇帝对着干。

他们的猜测当然是正确的。允熥就是想增兵。他并非没有想过暂时不扩大战争规模,也就是不增兵。但现下在孟加拉的明军只有不到八万,而敌军则有十五万,万万维持不了现在的控制区,一定会被压制,甚至会丢掉大多数地方,想要维持局面只能增兵。既然一定要增兵,那干脆一次将需要的兵马全部派到印度,一战歼灭整个北印度国家的军队主力,一劳永逸。反正大明也有这个实力。

“既然诸位爱卿都认为应当增兵,那朕就下旨意,从中原再征召三十万人马,派去印度!再下旨给诸番国,派出兵马同明军一道在印度征战!”允熥说道。

“臣遵旨。”在场众人纷纷答应道。

“另外,既然德里苏丹国也派兵支援孟加拉国,那西北的藩国与番国也该动一动了。传旨给秦藩,和白帐汗国等番国,让他们出兵南下攻打印度!”允熥又道。‘朕再私下里给尚炳写一封信,告诉他印度的土地不能给他,但他可以从印度掠夺财富与人口。那几个番国也是一样。至于他们具体派出多少兵马,朕得先看看锦衣卫的奏报,看看他有多少人口,能出多少兵。’他又想着。

“是,陛下。”李景隆等人又答应道。

“此战征召中原的卫所,要从全国征召,但主要以南方诸省为主。印度气候湿润,北方人多半不太适应,南方人更加适应些。但北方诸省也要征召,万万不能仅从南方诸省征召卫所。至于哪一省征召多少将士,你们先拟个条陈给朕看。”

“京城诸卫,就再出兵八万,其中上直卫四个,其他京卫八个。”允熥又吩咐道。

李景隆等人一一答应,允熥又吩咐了几件事,让他们退下了。

“秦卿,你怎么不退下?”允熥又问道。

“官家尚未吩咐臣差事,臣岂敢退下?”秦松回答。

“你呀。”允熥笑着说道:“朕的心思都被你猜透了。朕确实有个差事要交给你。”

“虽然朕命张无忌做了白莲教教主,但你也从旁一直协助他。依你看来,那些白莲教徒是否可以用了?”

“臣以为,他们勉强可以用了。若是派到印度去,能够从旁协助大军征战。”秦松说道。

“既然如此,朕就正式下旨赦免这些白莲教徒。”允熥马上下定决心道。

“秦卿,朕虽然命无忌统领这些白莲教徒,但总有些不放心。毕竟他太年轻,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之前也没办过类似的差事,朕总有些不放心。秦卿,朕想让你去掌管白莲教徒,你可愿意?”

‘终于来了!’秦松在心中想着。他早就觉得允熥要调换他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只是一直不知道会去哪个衙门,办什么差事,听到允熥的这番话,他终于知道了。

“臣愿意。”他马上答应道。对于允熥给他的这个差事,他并没有猜到,也不太愿意去印度。但他岂敢违背允熥的命令?‘好在印度正在打仗,去印度办差陛下一定不会吝惜赏赐,我的爵位应该也能提一提。还算不错。’他只能这样想着。

“爱卿放心,朕一定不会亏待爱卿。指挥白莲教徒的功劳,朕也会算在爱卿身上,而非张无忌。”允熥又道。

第581章 永藩奏折第646章 卫徽第603章 杭州与西安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第355章 齐王府之乱第584章 奴仆第1136章 上阵第1735章 发现海盗船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第847章 赞仪领兵第473章 亲子第79章 下乡进村第510章 清查与汇报第1348章 南洋风雨——结果第1356章 南洋风雨——满者伯夷国的结局第394章 燕军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738章 色目后裔(二)第431章 惊到的蛇第104章 鱼之有水第1388章 会面三件事第1121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丝绸之路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诺第939章 铸炮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0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危急的局势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1380章 书送瓦赛第1671章 局势到底有多差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222章 军医系统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597章 宝安市舶司第432章 来自军方的证据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551章 海务院和新市舶司第1345章 汉洲攻略(十一)第145章 卡廷——截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1159章 供述与返回第1113章 继续谈论第1019章 赶路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996章 玉佩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136章 袭击将至第1563章 巴布纳——为什么第1280章 于家父子第997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提前开始第839章 多邦城——最后第1004章 面对危险的局势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19章 重阳节——一逛京城第1469章 摊牌第346章 后续处置与反应第228章 文学泰斗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50章 老朱亲口说要近期册封皇太孙了第134章 北平城第923章 由此所引发的——武将与武将第1102章 伊吾之战完全结束该封赏了第599章 初到宝安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1117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破城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82章 抓海盗第436章 终于完全结束第1402章 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法第23章 重阳节——其他人的心思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1382章 联系前文第1235章 没有时间只能快说了第530章 找谁商量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学的早晨第112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跪第1542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的谋划第308章 封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183章 准备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559章 入城第1410章 接见——税警第1704章 绝对不正常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471章 二次出宫第1744章 已经被遗忘的人第1794章 姐弟感情与插曲番外1:四百年后的世界第899章 庆功宴——减罪一次的勋章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贤彩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117章 兖州事件——调查第645章 铁纪铁第1714章 王妃150章 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