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章 对昆仑奴的缘故与文坻一二三事

所有官员都躬身答应道:“是,陛下。”大多数人早就对无休止的争论厌烦了,听到陛下的定论心中松了口气;少数人对于陛下的决断并不认同,但现下也不会再说,琢磨着下了朝以后写封文采飞扬的折子上奏陛下。可是也有少数人,听到允熥最后这段话后心中说道:‘果然如此!’

这些人很早就发觉,陛下似乎对昆仑奴十分忌惮,从设立上沪市舶司开始就禁止大食商人将昆仑奴带入,如果有人偷偷摸摸将昆仑奴带到市舶司,若是发现了虽然不会处罚,但会强令他将昆仑奴送回去,或者贩卖给即将离开大明的其他商人。建业十三年五个弗菻国家的使者来到大明,受到陛下接见,会谈的部分内容之后公开,其中也有严禁运送昆仑奴进入大明之语。再算上今日这番话,可见陛下确实对昆仑奴十分忌惮,不愿任何昆仑奴进入大明及藩国土地。

‘中原这样大,人口又不少,从海外将昆仑奴买回来也是一大笔开销,远不如买南洋的奴仆合算,岂会有多少人愿意买来;倒是藩国,尤其七殿下之藩国,距离昆仑奴家乡甚近,陛下又秘密下旨给七殿下,让他尽屠当地土人,应当会有不少人想要买昆仑奴为奴仆。’

‘但陛下为何这般忌惮昆仑奴?’这些人对此疑惑不解:‘就算将昆仑奴定为人,役使他们,也不过是一些奴仆而已,又能有多大影响?’

‘朕这样做,当然是因为后世的教训了。’允熥在心中想着:‘人的想法总是不断变化的,等将来所有大明子民都能享受好生活的时候,必然有人善心大发,大多数百姓也会赞同,若是境内有昆仑奴,他们也将成为大明子民,被免除奴仆之身份。’

‘昆仑奴当然也有好的,能够成为国家精英之人,但问题在于,他们的社会发展程度太低了。昆仑奴的文明发展程度,截止大明初年至少比华夏差了三千五百年,比印度人差了四千年,比弗菻人差了三千四百年,即使昆仑奴的智力与其他民族并无不同,但想要弥补这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差距,要花费多大心力?南洋民族比华夏民族差了大约五百年至一千年,到六百多年后都没追上;想要将昆仑奴的文明差距弥补上来,更是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免去奴仆身份容易,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帮助数以百万计的昆仑奴摆脱落后的社会形态和文明发展程度,大多数被解放的奴仆会一直维持落后面貌,酿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少数精英的诞生只会掩盖这个问题,而不能真正解决。’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发生,朕不仅严禁役使昆仑奴,而且干脆将昆仑奴从一开始就定为非人,从思想上禁绝役使他们,让昆仑奴不能大量进入大明及藩国之土,即使有少量进入的,在将来文明得到发展、昆仑奴重新变成人的时候,也容易提升他们的文明发展程度,不至于酿成社会问题。’

‘朕不仅要从思想上禁绝役使昆仑奴,还要禁止开发默伽猎大陆,即使未来新航路隐瞒不住了,也不许开发默伽猎大陆,只能在沿岸占据小块土地供船只中途停歇之用。就让默伽猎大陆永远维持现在的原生态吧,将来等所有大明子民生活富足的时候,还有一个完全原生态的‘野生动物园’可以游玩。’允熥想到最后,脸上露出笑容,不过很快消失无踪。

“诸位爱卿可还有它事奏报?”侍者又高喊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礼部尚书卓敬出列奏事,但他提出的却是文坻要迎娶一位弗菻贵族女子为正妻之事。卓敬接到旨意让他准备婚礼后,虽然旨意上并未写明要嫁于文坻的女子是何人,但此事允熥没有隐瞒,卓敬一打听就打听出来了,理所当然的反对此事,虽然心知即使自己进谏陛下也不会收回旨意,但仍然在朝会上进谏起来。

他本以为会有不少官员也会出言进谏,但出乎预料,只有几个官阶很低的小官出言进谏,大多数人都站在原地当做没听见。既然陛下并未隐瞒文坻要迎娶一位弗菻贵族女子为正妻之事,那大多数官员早就知晓了;他们即使出列反对皇子迎娶一个弗菻女人为正妻,可陛下只要将秦愍王朱樉迎娶蒙古女人为王正妃的先例拿出来,众人也就无话可说,进谏也无用处,所以无人出列。允熥也轻易将卓敬等人打发了。

不过随后又有一位官员提出加封皇七子既然即将为一藩之君,应当加封爵位,而且拟定国号。这事倒是确实要考虑,允熥自己这段日子一直在琢磨别的事情,把这件事疏忽了。不过这也不是能在大朝会上讨论的,允熥决定下了朝之后再议。

这件事说完,又有几位官员奏了几件小事,之后无人再奏报朝政,侍者宣布退朝。

待百官转身离开奉天殿后,允熥也迅速离开这里返回乾清宫,在路上对卢义吩咐道:“你去将文坻叫来,朕有事要吩咐他。”

“是,官家。”卢义答应一声,转身退下。

不多时,允熥返回乾清宫后没多久,文坻赶过来,在下人都退下后对允熥说道:“爹,叫儿子过来何事?”

“你这没大没小的。”允熥笑骂一句,说道:“本来为父有两件事要与你说的,不过适才上朝时有人又提起一件事,现下有三件事要与你说。”

“为父确实是疏忽了,都忘了尚未加封你爵位。尤其你已经说起过在埃及自称大公,为父当时就应当赐你国号、爵位,但却忘了,这是为父的不是。”

“儿子还以为父亲是要在儿子离京前才正式加封呢,没想到是父亲疏忽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儿子在京城也不必与拂菻国家进行外交之事,身上有无爵位都不打紧。”文坻笑道。

“这可不一样。再有半个多月你就要成婚了,若是已经加封你为王,婚礼上就能用王爷的仪制,比单单皇子仪制要好看些。”允熥道。

“父亲打算加封儿子为王?”文坻敏锐的反问道。

“你当然不会加封为王。你长兄虽起初被加封为公,但夺取孟加拉后就提升为郡王,你自然也要加封为郡王。”允熥笑道。

“适才你没来的时候,为父看了看唐宋时的典籍。唐宋时称呼埃及为勿斯里国,为父就取‘勿’字音,加封你为戊王,国号为戊斯国。”他又说道。

“父亲名字起得不错。”文坻马上夸赞起来:“既取材于前代典籍,封号与国号又十分好听,真是不错,父亲大才。”

“少拍你爹的马屁!”允熥再次笑骂道:“去了一趟埃及,越发油嘴滑舌了,也不知是谁教你的。再在我面前油嘴滑舌,就打你一顿板子,还让利奥诺尔来观刑。”

“爹,儿子再也不敢了。”文坻马上又夸张的说道,自然又被允熥一阵笑骂。

父子二人说笑一会儿,允熥吩咐一位中书舍人进来将加封文坻为戊王拟成旨意。加封皇七子为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个舍人也不惊讶,拟了一道文采飞扬的圣旨,允熥看过后加盖了玉玺。

之后他让舍人退下,继续对文坻说第二、第三件事。“第二件事,是为父要接见三浦友臻,你从旁引荐一番;第三件事,为父要召见张碳,你详细介绍一番发现张碳的经过。”

“爹,接见做臣子的,何须儿子引荐?”文坻反问道。

“如何不需引荐?为父之前从未见过这人,不仅从未见过,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有个人引荐一番才好。”允熥说道。

“是,父亲。”文坻虽然仍觉得不需引荐,但也不与父亲争辩,躬身答应。

这时允熥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文坻觉得父亲暂且没什么要对自己吩咐了,就等着这两个人前来,也喝了口水就要详细介绍一番发现张碳的经过。允熥得知他发现张碳,还是有一日他们父子在钟粹宫闲聊文坻想起张碳提了一句才知晓的。当时允熥十分惊讶,但并未细问。

但他才要开口,就见卢义走进来,轻声说道:“官家,七郎君,亳藩之臣三浦友臻,与出使西方之使者张碳,求见陛下。”

“原来父亲早就派人去宣他们觐见了,儿子还以为下了朝后才派人去宣的。”文坻笑道。

“为父的时间多宝贵,岂能浪费在等待臣下?”允熥也笑着说道:“当然要在上朝前就派人去宣这二人了。”又对卢义说道:“宣三浦友臻觐见,让张碳在谨身殿等一会儿。”

卢义答应一声退下。过了一会儿,一个身材壮硕、身穿五品官服的男子走进来,面对着身穿皇袍的允熥跪下说道:“臣亳藩东先岛镇守千户三浦友臻,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感谢书友L、泉的打赏,感谢所有书友的支持。

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49章 对话第291章 家族宴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840章 升龙番外11:帝国政治制度——缩水的皇帝与养老的议会第1072章 决战——差不多了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885章 巫蛊问案——让人发疯的话语第1340章 南洋风雨——雨袭第168章 海第809章 战安南——探查第1183章 军事改革——开端:文职武职第1811章 新的轨道列车第106章 婚礼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1127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准备面圣第1724章 和母亲的对话第1219章 军事改革——五合一第1515章 目的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节)第374章 遣将出征第1232章 敏儿和赛儿第1688章 商议与后患第64章 新的开始第1501章 苏州惊变——紧急第1005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上)第945章 在两卫所第435章 还有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1289章 应天乡试第822章 战安南——得救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960章 政务官与事务官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079章 最后的围歼战(二)第641章 李常问制番外12:政府、政党与辩论第896章 我来也原来是这个身份第1124章 傅安(一)第560章 杭州事第1122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告一段落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第704章 晚会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1739章 伟大的航行第436章 终于完全结束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1549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败退与朱高旭的谋划第1264章 惊险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1497章 苏州惊变——萧家谈话第78章 有人出城第841章 打进升龙城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214章 论迹论心第435章 还有第335章 去孝陵第1436章 你是皇太子第292章 过年了第911章 必须不能守寡(补昨日欠更)第1281章 安排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33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衙第310章 内藩与外藩第1092章 血色——冤有头债有主第383章 徐家与文官第144章 卡廷——开始第1776章 解释二三事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999章 来自撒马尔罕城的决策——蒙古炮灰?第206章 目的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393章 徐州议事第1388章 会面三件事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489章 胥史第1514章 议论第1136章 上阵第1798章 蒸汽机车与再观察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第657章 攻缅——江头城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袭营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160章 祖陵第359章 议进兵第79章 下乡进村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046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继续巡视第421章 浮现第604章 对西北卫所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1229章 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