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

为保证文垣安全,除安排侍卫保护,允熥又拨了一个千户的将士随驾,以曹行的长子曹友为统兵将领。曹行当然很感激允熥。太子虽然两年多前就出来做事了,但是在理番院办差,与武将八竿子打不着,武将们也不敢擅自去接触太子,即使是曹家这样的大明顶级勋贵,也没与太子说过几次话。

而曹行这批勋贵是怎么崛起的?还不是从当今圣上十五岁为太孙后就跟在太孙身旁,又在太孙的带领下于北边与蒙古人打了一仗,得了当今陛下的信任和重用,这才崛起或者保持了父祖传下来的威势?像曹国公家里,虽然李景隆还活着,但他们家没有人做过东宫官、参加过卡廷之战,虽然仍是国公之爵,但已经隐隐露出颓势来了。

所以家族中是否有人跟在太子身边就很要紧了。可当今陛下却又不为太子设立东宫属官,他们干着急也没法子;可陛下忽然命太子前往天津,又派人带兵护送,这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极好的让自家子弟亲近太子、维持威势的机会。允熥将这个机会给了曹行之子,曹行怎会不感谢陛下?‘陛下果然十分顾念旧情,不仅最近又赏赐了当初在卡廷战死之人,还让我的儿子做了统兵将领。’曹行心想。

不过,允熥之所以命曹友为统兵护送的将领,并不是曹行想的这样。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曹行之子是现下这几个他最重用的勋贵家的子弟中最有出息的。曹友三年前凭藉自己的本事被选入讲武堂,这样的人当然要重用。允熥又特意告诉文垣笼络曹友,十分直白的与他说,即使以后大明不再南征北讨夺取土地分封藩王,但朝廷也要有几个能打仗的将领,用以对付不服大明的蛮夷和造反的百姓;而曹友是现在勋贵中最有本事之人,所以要笼络他。文垣虽然偏向文官,但也明白父亲的话是对的,当场答应。

文垣三月下旬从京城出发,沿着有轨马车的轨道一路北上,过了二十余日抵达凤阳,祭拜高祖父、叔曾祖父的陵寝,接见当地乡老,体察一番民情后,继续向北赶路。

过了凤阳没多久就到了山东。此时原本祸害山东的齐王早已被废,继任的王爷也改封到了南洋;原本封在东平州的鲁王也去了南汉洲,山东少了两个藩王,就少了许多依仗藩王的势力作恶之人,百姓的生活比洪武末年好许少。

在青州府,文垣通过与当地乡老交谈,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把藩王都封到海外了。确实有好藩王,但如果出了像齐王这样的坏藩王,对当地民生的影响太大,在文垣看来,朱榑在洪武末年的所作所为已经快要将当地的百姓逼反了,即使不发生路谢之乱也早晚会有人造反。虽然最后反贼定然会被剿灭,但失去的民心却不知多少时候才能挽回。等乡老们退下后,文垣自言自语道:“等将来我的孩子出世后,除嫡长子之外的儿子也一定都打发到海外去。”

“至于打发到哪儿,新发现的澳洲大岛似乎面积极大,水师饶了岛屿一圈后,估算岛屿有南北十几省大小,甚至更大些。虽然这座岛屿荒凉了些,但至少东南与西南可再各分封一位王爷。况且汉洲大陆还有许多空地,印度还能分封,地方总还有。”

第二日文垣去拜见了废王朱榑。他对于这位已经成为传奇的叔祖十分好奇,对他为何会从一位残暴的王爷变成一心向善、普度众生的高僧非常不解,难道就是因为自己被手下擒住,裹挟进了反叛之军,妻儿又被叛军所害,就大彻大悟了么?文垣一向认为这种敢于残暴的搜刮百姓、即使多次被曾祖训斥也不悔过的人都有一副厚脸皮和硬心肠,岂会就这样大彻大悟?还是说,他想用这种法子洗脱过去的坏名声?

不过他想要见到朱榑并不容易。因为身份,朱榑的名声极大,每日有许多人想要求见他,朱榑也对所有想要求见他的人一视同仁,不论贵贱都亲自接见,就算是文垣也只是见面的时间长一些。文垣又不愿惊扰了百姓,只与这位叔祖父交谈了一刻钟就只得离开。

但是这短短一刻钟的见面,文垣已经被朱榑折服了。他不信佛教也不通道教,但见过许多高僧真人,但那些所谓的得道之人在他看来都远远比不上这位七叔祖。他当时就感歎道:“七叔祖,侄孙在前来之前还怀疑叔祖是沽名钓誉,想要用这种法子洗脱自己从前的坏名声。但亲眼见到叔祖,侄孙才知晓自己想错了,叔祖必定是真心悔过、皈依佛祖。”

“贫僧已是方外之人,太子殿下不必称呼贫僧为叔祖,请殿下称呼贫僧的法号昧庵。”朱榑只是这样说了一句。

文垣又说了几句话,忽然道:“昧庵大师,父亲几个月后今年秋季要在南海举行佛教大会,邀请大明、日本、印度、藏地、蒙古等人的高僧前去参加,您可会前往?”

“贫僧本不愿去,但又想着中原的佛教散失典籍颇多,若是能在这样一个汇聚天下所有佛教高僧之地与其他地方的高僧交流,或许就能补齐散失的典籍,又与寺内的其他僧人商议后决定前往南海。”朱榑道。

“这就好。”文垣笑着说道。他并不完全知晓举行佛教大会的目的为何,只知道这是父亲试图加强对藏地、印度控制的手段之一;但临行前父亲特意嘱咐他邀请朱榑前去,见到任务达成忍不住笑了出来。

达成这个目的后,文垣离开山东,继续北上。又过了十几日,他来到天津。

此事张彦方等人走水路已经赶到天津,只是等着文垣赶来,待他也到了天津后马上开始组建天津市舶司。新组建一个衙门,又是与外番商人打交道的衙门,事情千头万绪,文垣也没空再去其他地方,专心和张彦方等人组建市舶司。

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1759章 开罗——为什么第671章 经纬西南——回师田地与佛第577章 传道后记第495章 殿试第722章 不约而同——城外的袭击第1554章 印度之战——夜杀第234章 事前准备不敢懈怠第113章 出行第129章 过山東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2章 太子将死第1007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下)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第1332章 南洋风雨——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的想法第1238章 真正的学校——五城学堂第1399章 李案的终结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595章 应对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257章 从头到尾第1738章 出人预料的变化第1100章 战乌鲁木齐——死难第884章 巫蛊问案(一)第1244章 真正的学校——学生会第23章 重阳节——其他人的心思第186章 故第1401章 格致监河南分监监正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646章 卫徽第52章 ……阴谋——搏第832章 多邦城——预备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371章 打虎亲兄弟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1770章 高兴的利奥诺尔第103章 应酬第327章 在讲武堂听到两事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155章 出征第764章 李家怀疑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袭营第1198章 金银的作用第471章 二次出宫第175章 上沪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传第464章 前高后允第1144章 接见宗喀巴(一)第1151章 会见前第336章 缩短孝期与浮现番外6:体育课的重要性第367章 济南城中的官员第248章 龙潭第371章 打虎亲兄弟第1735章 发现海盗船第1472章 类比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1118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真正的选择第9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1216章 家话第430章 案子开始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100章 后续第757章 南巡——广東事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第799章 广州人的反应再续第661章 攻缅——人口和规划第1337章 汉洲攻略(七)第238章 杨任来沪第704章 晚会第1736章 留下成功号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400章 点评与《古文尚书》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26章 内宫之患第202章 小说家第94章 讲武堂——第一堂课第279章 段家与视察第1037章 铁门关之战——礼物第993章 样子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08章 接见——家属区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576章 封赏第1007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