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3:大辩论上

“中原的生育率持续走低,从385年的5.2一路下降到413年的1.4。这导致从427年前后开始,中原地区就面临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与养老保险金可能不足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形下,429年5月15日,在帝国首都应天府刚刚落成的国会大厦,发生了那次闻名世界的、意外的‘移民辩论’。”

“当天国会下院首先讨论了开发北海省的问题。北海省大片土地都极其寒冷,但毕竟靠近大海,开发起来还容易些。但当来自当时组阁的团结党的首相张嵇山先生向议员们介绍政府对于开发北海省的规划时,忽然有一名共和党的议员打断他的话说道:‘规划当然好做,但是开发北海省需要人,人从哪儿来?现在中原的工人都不够用,又不可能跟古代似的流放一堆犯人去北海,你的规划里需要五百万人去北海省,但在我看来你能招募到十分之一的人就不错了。’

‘这是在规划通过后要考虑的事情。’久经议员质询的张嵇山并不慌张,平静的说道。

‘我不这么认为!’那名议员又大声说道:‘如果不能解决劳动力问题,讨论规划时毫无意义的!’

‘附议!’许多共和党议员纷纷说道。

议长这时发觉,这可能是共和党一次有预谋的举动。他与张嵇山进行简单交流后,同共和党在国会下院的领导者说道:‘李钤记,贵党是否要提出议案?’

‘是的,我们要提出议案。’李钤记走到演讲台旁,对张嵇山与议长行了一礼,之后面对所有议员与旁观的记者,出言说道:……”

“李钤记先生提出的,就是人口问题。他认为,帝国为了维持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必须保证强大且齐全的工业;而强大且齐全的工业,必须维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而且人口结构必须健康;但当时的人口出生率已经不足以维持健康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也在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议彻底取消365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移民法案》,允许南洋与西北藩属地,当时仍叫藩国,的民众自由迁移到中原,只要连续工作满五年,就能得到帝国中央的护照,享受与原本的居民完全一样的待遇。”

“他还说到,西北与南洋藩国的民众也愿意迁移到中原生活。虽然西北与南洋藩国的人均生产总值与中原相差不大,但中原的社会福利远比藩国要健全,对工人利益的保护制度也更加完善,藩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低于中原,他们都很羡慕中原民众;只要取消或修改《移民法案》,他们就会主动移居中原。”

“他最后还说到,南洋与西北藩国的人与中原人属于同一民族,不会产生民族问题。”

“我不得不承认,李钤记先生的话是对的。虽然南洋藩国在第二次社会革命中也被波及,但南洋在革命前只是半工业社会,工人极少,仍以农业与农民为主。按照当代拂菻著名社会学家马先生的话说,‘发生于明国赤道附近属地的革命,是披着第二次社会革命皮的第一次社会革命’。所以在革命后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而不是发福利;等到它们成为工业国的时候,由于武器越来越先进,普通民众根本不可能推翻政府了,所以藩国只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完善的福利体系。所以当地民众当然愿意移居中原。”

“在李钤记先生的话说完后,会议室内顿时响起阵阵议论声,不仅议员们在议论,记者也在议论。这件事事关重大,而且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大家不得不十分在意。还有的记者用简化版本的电台,或者说信号发射器通知社里:有大新闻了!”

“团结党的党首张嵇山经过与本党议员的讨论,表示此事事关重大,他们不能当场作出决定;工党的党首站起来,发言表示支持共和党的主张。李钤记对工党的态度表示赞赏。”

“在工党党首发言过后,议长本打算宣布休会,但就在这时,一名工党议员忽然表示要求发言。议长当然不会拒绝他发言,愣了一下后点头示意他来到前面。”

“但就是这个名叫林爽文的议员的发言,真正使这次会议闻名世界。他当时说道:‘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从应对帝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角度来说,李先生的话是对的;但他忘记了一点,那就是中原的财富是谁创造的;中原的福利制度,是为谁服务的。中原的财富,是中原的广大工人、农民、商贩与企业主创造的;中原的福利制度,也是为中原广大的工人、农民、商贩,以及用不上福利的企业主服务的。’

‘既然中原的财富是中原人创造的,福利制度也是为中原人服务的,那么我不管其他,坚决反对废除或修改《移民法案》,反对允许南洋与西北藩国的民众自由移居中原!我绝不会同意让他们白白享受中原人创造的财富,享受为中原人服务的福利!’”

“李钤记马上表示,藩国的民众并不是白白享受财富,也不是白白享受福利,他们只有工作才能享受这些。但左季高却拒绝接受他的解释,坚决反对废除《移民法案》。李钤记还要再说什么,但议长觉得双方太激动,容易发生不文明的事情,宣布休会。”

“议会上发生的事情迅速传遍全国,各家报纸都发了加急号外,整个中原对此事都议论纷纷;藩国与外国的报纸也注意到了这件事情,纷纷报道。一时间,应天府顿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各党派内部也发生了激烈辩论。共和党身为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党派,大多数人支持废除《移民法案》,但也有少部分党员不太支持,这些人在当时比较极端的环境下被逐出党;团结党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不过这一党派本来就是走中间路线,张嵇山干脆让党员们自由投票,也可以弃权。”

第260章 炼铁第1469章 摊牌第1141章 善后第939章 铸炮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长远利益第867章 又一份捷报第11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语言与国家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207章 外交无小事——狗屁第1502章 苏州惊变——李家的决断第291章 家族宴第125章 兖州事件——装神弄鬼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326章 现行的制度第1750章 奥斯曼人要来了第759章 南巡——相关之事第664章 攻缅——火器的胜利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031章 最惨烈的一战——累第785章 大案——发现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511章 再吩咐与见驾第1294章 萧家的应对第932章 科学的开端第361章 济南城外第460章 拜祭功臣庙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1145章 接见宗喀巴(二)第1766章 气数已尽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汉洲局势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袭营第1675章 虐待俘虏与愤怒的冲杀第1327章 汉洲攻略(二)第51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时间紧迫啊第1363章 吃饭第942章 三杨之一回京啦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731章 儿子要走了很伤心第1534章 赐予《鉴文大典》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1530章 腌菜指挥使第1456章 忽然变得‘自大’第407章 德州之战——生擒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第1216章 家话第1158章 计策与旗帜第180章 突发事件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1811章 新的轨道列车第613章 滁州牧场第1762章 与未婚妻同船第361章 济南城外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343章 安王府第336章 缩短孝期与浮现第302章 向导第1474章 下旨第19章 重阳节——一逛京城第1120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白帐与蓝帐第192章 初议分封——叫三王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1118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真正的选择第497章 子荣独对第597章 宝安市舶司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595章 应对第309章 何福与宋晟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第141章 战——玉碎战第1221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之前就想废的人(上)第1307章 张无忌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808章 战安南——商议第208章 用方第1545章 印度之战——援兵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番外21:祭祀与许愿第1663章 巴布纳——跟随萨尔哈的理由第1067章 决战——怀来卫第452章 接见使者——南洋、西洋第1125章 傅安(二)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67章 国力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176章 出乎预料的任用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759章 南巡——相关之事第3章 彻底融合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650章 秦肃第1550章 印度之战——先消灭后治理第236章 商业联盟第1206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下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