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4:大辩论下

“各党派内部也发生了激烈辩论。共和党身为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党派,大多数人支持废除《移民法案》,但也有少部分党员不太支持,这些人在当时极端的氛围下被逐出共和党。这些被逐出共和党的人后来加入了团结党,或之后成立的人民党。”

“团结党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支持与反对的人都很多,互相争执不下。不过这个议案并不涉及团结党的立党宗旨,倒不会造成党派分裂。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张嵇山干脆让本党议员自由投票。”

“争论最激烈的,是工党。工党是左翼政党,主张平等,不仅国内不论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帝国联邦内与国际上也提倡平等;主张高福利,保证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建立大政府调节社会财富,扩大对富人的税收,等等。”

“但工党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上述主张,只不过以前有些口号用嘴巴喊喊就成,不涉及切身利益,成员们也就假装不反对;可这次取消《移民法案》的议案提出后,可就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了,没法再假装不反对了,只能公开表示:‘我们不支持取消《移民法案》,哪怕西北与南洋藩国的人都是汉人。可以适当对《法案》进行修改,允许更多的移民名额,但绝不支持允许他们自由移居中原,侵吞属于所有中原工人、农民、服务员的财富。’”

“工党党首试图和稀泥,但这样的事情岂是和稀泥能混过去的?党首迅速失去了对局面的控制力,工党也分裂成了国际派与本土派两大派别。其中国际派以郎和珅、郎和琳兄弟为首,不仅主张废除《移民法案》,甚至认为应当取消宗教限制,允许信仰自由,放宽对帝国联邦外国家的公民的移民限制;本土派以在国会上发言的林爽文为代表,反对废除《移民法案》,即使修改也只能略微放宽移民条件;更反对取消宗教限制,反对帝国联邦外的国家的公民移民中原。”

“双方的观点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弥合,在又一次争吵后,因为自己一方是少数派,郎和珅愤然宣布带领支持者退出工党,另行成立人民党。从这时起,工党变得难以判断到底是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工党的宗旨也只剩下一个:支持本土工人、农民等收入较少的阶层。”

“其他在国会拥有席位的小党派,也纷纷召开党内会议进行讨论,得出一致意见决定议员的投票,或者不能得出一致意见党派分裂。”

“6月1日,国会下院再次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所有的下院议员都前来参加,国会上院与各省议会、应天府议会、各藩国议会的议员也多有来旁听的。至于媒体,除了中原的媒体外,帝国联邦内日本的共同社、汉洲的汉联社,帝国联邦外英格兰的路透社、法兰西的法新社、普鲁士的普新社、斡罗斯的塔斯社、意大利的安莎社等等媒体都派出最善于摄像的摄影师与最善于采访的记者,来对议员进行采访。”

“来自全国34个省的195名议员对是否废除《移民法案》进行了投票,投票结束后马上进行唱票,最终有23票弃权,69票反对,103票支持。”

“根据国会下院议事规则,类似废除《移民法案》这样重大的事情必须得到60%以上的票数才能通过。所以马上又进行了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不允许投弃权票。经过第二次唱票,81票反对,114票支持,仍然没有达到60%。”

“这种情况下,国会下院将此议案提交国会上院,由国会上院决定。但上院也没有做出决定,将此事提交皇帝陛下;但皇帝陛下却拒绝行使最终决定权。这样一来,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全民公投。”

“6、7月份,帝国的各大媒体集中报道了这件事,而且拼命向民众兜售自己的想法,鼓动民众支持或反对废除《移民法案》。”

“8月15日至17日,进行全民公投,全国所有年满二十岁、不患有精神类疾病、非正在服刑的成年人在居住地附近的投票点进行投票。显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很多人来到中原分享福利,即使这些人和他们是同族,最终投票的结果是反对废除《移民法案》。”

“唔,”看完这一段,允熥舒了口气。即使仅是些简单的文字记载,他也能看得出,或者说猜得出在这过程中有多少博弈,在全民公投前最后的结果就已经决定了。只要是对国情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来,大多数人在日子还不错的情况下或许会支持放宽移民条件,或许会对素不相识的人捐款捐物,但绝不会赞同数亿藩国民众与他们分享福利的。

允熥能理解皇帝为什么不行使最终决定权。现在的皇帝并不是大权独揽的皇帝,虽然在张子骞他们几人死后恢复了一些权力,但民主政治已经形成,皇帝绝不能随意掺和进事件中去,尤其是移民这种两方意见差距太大不可调和的事情;这种事情皇帝一旦表态,就会得罪另一方民众,动摇帝制的基础。

但允熥不太理解为什么国会上院没有批准废除《移民法案》。废除移民法案对普通人未必是好事,但对上层一定是好事。国会上院大多是贵族出身的大学生,都是上层,他们为什么不批准这个对自己有利的议案?

允熥想了想,觉得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时中原人口10亿,小帝国联邦内的各藩国人口约4亿,允许4亿人口自由移居中原,会带来包括治安问题、卫生问题等种种社会问题,而且也不好解决;第二,移民的涌入,会压低本土工人的工资,引起社会动荡;第三,移民大量涌入,会解决劳动力不足与养老金不足的问题,但或许会导致失业金、工伤金、医疗金开支的大幅度提高,未必会让国家更好。

考虑了一会儿为什么上院做出这样的决定,允熥继续看下去。“公投后,国会下院对是否修改《移民法案》、放宽藩国民众移民条件又进行了投票,这次在135票的支持下通过了议案。下院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议论,最终完成对《移民法案》的修改。”

“430年7月1日,修改后的《移民法案》正式生效。当天出现了一波藩国民众移民中原的小高潮,无数人向刚刚设立的移民局递交申请。不过实际上移民条件并没有放宽多少,能够成功移民的人并不多,热潮又渐渐退却。从429年至今,《移民法案》没有再修改过。当然,也不需要再修改。”

“在这次事件后,议会形成了人民党、团结党、共和党与工党四党并立的局面,但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一个新的政党很快出现而且迅速崛起,这就是大同党。”

“根据现有记载,大同党早在40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规模很小,是一个小党派;在一批新的党员加入,而且对党派宗旨进行修改后,这个党派才壮大起来。根据对新的大同党宗旨的分析,后来加入的党员很可能秉持的是第二次社会革命前‘康米尼斯特’党的思想,但因为民间对‘康米尼斯特’党的褒贬不一,为了尽最大可能团结民众,他们废弃了‘康米尼斯特’这个名字,加入了大同党。至于他们为何选择大同党,大同两字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与‘康米尼斯特’主义有相似之处,他们选择这个党派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同党的宗旨是天下大同,主张建立大政府,所有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都应当收归国有,将非住宅用地收归国有,住宅用地交易也要进行限制;提高对工人等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的福利,保证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低廉;促进藩国进行改革,使之实行与中原一样的制度,等等。”

“大同党的宗旨对于普通民众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改组后迅速超过其他小党派,成为帝国最重要的五大政党之一。帝国现在的政党政治,也正式形成。如果不发生重大事情,未来也多半不会变化。”

“因为人们相信大考最公平,考上大学的都是社会精英,让他们来当议员、高官相对来讲放心一些,在投票时也更愿意投给大学生。面对这种情形,各党纷纷招募赞同本党宗旨的大学生入党,而且在府县议会选举省议会议员、省议会选举国会议员时让本党成员将票投给大学生,这导致国会与省议会下院的议员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

(发现昨天发番外13的时候把时间算错了,所以将左季高改为林爽文)

第292章 过年了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231章 比武第1208章 外交无小事——最终处置与三个目的第1393章 击鼓鸣冤与快速审理第1460章 爵位改革——对勋贵第1220章 军事改革——四总部第1763章 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531章 带谁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525章 见面第476章 修路与提振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641章 李常问制第1786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意见第1212章 在人市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951章 任官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551章 海务院和新市舶司番外10:挑刺的报纸第430章 案子开始第98章 议婚第317章 内宫贪腐案(一)第584章 奴仆第1663章 巴布纳——跟随萨尔哈的理由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423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696章 孩子第320章 内宫贪腐案(四)第840章 升龙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564章 吴王府第1292章 萧涌和昀蕴的心思第1297章 殿头殿尾周农中间第335章 去孝陵第476章 修路与提振第469章 坤宁宫夜话第1787章 工业时代——工会第1070章 决战——枪毙第1541章 印度之战——两个人的商定第346章 后续处置与反应第1226章 来京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1039章 铁门关之战——夜袭第1531章 产业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403章 犒军救国之计第837章 多邦城——继续猛攻第936章 要废除汉人为奴第1783章 格致院视察——为女儿高兴与长相第959章 景川侯府与国子监第1780章 格致院视察——对张学熙的赏赐第80章 下基层上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961章 在讲武堂第1758章 开罗——驱赶出城第505章 编户齐民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691章 倒是十分关心旁人的婚事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958章 拜祭第559章 入城第686章 彻底湮灭的蒙古历史第938章 黎澄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战将临第703章 宴饮前的谈论第718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安南谈论第1424章 西方的新来客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1246章 真正的学校——分数与副校长第812章 四王第513章 怀孕与学习活动第12章 两个爆点第477章 科举改革(一)第696章 孩子第355章 齐王府之乱第947章 买首饰第320章 内宫贪腐案(四)第1359章 为什么对爪哇岛这样处置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第652章 岷王——过兵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984章 愿意打仗弟669章 攻缅——被袭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324章 南洋风雨——开始第1410章 接见——税警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番外8:曾经十分悲惨的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588章 宗喀巴第486章 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