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重阳节——续逛京城

出了面馆的的大门,允熥还在笑个不停,弄得陈兴和杨峰很郁闷,偷偷问王喜这‘唐伯虎’是何人。

王喜也不知道啊,他还想找个人问问呢。所以啥也没说。

笑了一会儿允熥才止住,继续看街边的人生百态。陈兴和杨峰看他不犯病了,又开始介绍。这时他们已经走在城北,允熥现即使是城内,也有很多空闲的地方,忙问陈兴,陈兴也赶忙回答。

原来明代的南京城和后来的bj城不一样。朱元璋建造南京城的时候,考虑到军事因素,把周围的山头全部扩展成为了城墙的一部分并修筑军事设施,使得南京城非常大,即使是现在常驻近百万人口,有些地方也显得空旷;而后来朱棣修建bj城,主要是修整皇宫,没有对整个城池进行扩张;等到后来人口膨胀,想扩张城池的时候,国家财政已经不能支持重修一整圈城墙及设施(其实是文官觉得劳民伤财不拨款,等到真的需要修城的时候真没钱了),所以就只留下了南城。

但是很快他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了。刚才允熥问唐老板收不收宝钞,是想知道现在宝钞的流通情况如何。没想到在天子脚下,堂堂京城,宝钞已经不受欢迎了,可见宝钞已经在民间不受欢迎到什么程度了。他也是想行纸币的,就算不叫宝钞,要是宝钞倒了,想行新纸币的难度就会非常之大。必须现在就开始想办法挽救宝钞。允熥想着。

接下来又逛了一会儿,允熥在想事情心不在焉,被王喜等三人很快现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王喜还是低声说道:“殿下,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回去吧。”

允熥抬头看天,大概应该是下午5点左右,离天黑还早,明白是自己心不在焉被看出来了,于是也答应回去。一行人于是向东华门走去。

快走到洪武街的时候,看到一辆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马车从前边的路口经过。允熥很奇怪,因为这辆马车外表虽不华丽,但他一眼就看出一定是上用(指皇室)的马车,但车身上没有任何等级的皇室的标识,也没有任何公侯伯或者表示官位高低的标识,很奇怪啊!

于是他问陈兴和杨峰:“前面那辆马车很奇怪,你们知道是谁的吗?”

陈兴和杨峰当然也看到那辆马车了,陈兴听允熥问话,马上回道:“那应该是刘莫邪的马车,应该是大长公主殿下赐予她的马车。”

允熥一听,刘莫邪?这是什么人?于是问道:“这刘莫邪是什么人?”

杨峰回答:“禀殿下,这刘莫邪是京城人,生于前元至正年间,据说从小就有才名,本朝甫立,愈有才名,与大长公主等夫人交好。并且好像颇有身家,但无人知晓她身家从何而来,有人说是乱世是嫁了富商所以有钱,也不知真假;并且,据说,据说……”

允熥看他吞吞吐吐地,说道:“有什么可以直说,必不怪罪。”

杨峰才说到:“据说她曾蒙陛下召见,看她文采好,赐予女秀才之称。”

允熥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谣言,吧。其实他也不能确定老朱是不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毕竟,老朱也是时有不同寻常之举的人。允熥没有在说什么,不过把刘莫邪这个人记住了。

再往前走,就有大批的马车和骑马的人从北向南行进,原来此时今天早上去北边的山上登高的人已经回来了。允熥同样是出于怕麻烦,找了路边一家茶铺待会儿,打算等大队人马过去了再继续走。

刚坐下,允熥就现陈兴和杨峰看着一个方向嘀嘀咕咕的。允熥也看向那边,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在喝茶啊,没什么特别的,难道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问陈兴:“从进来起,你们二人就冲着那个人嘀嘀咕咕,那人是谁?值得你们这样注意?”

陈兴回道:“殿下不认识铁大人?这些日子殿下也多次去城北的校场,没见过铁大人?”

允熥迷糊:“什么铁大人?我为什么要认识他?”

陈兴见状,意识到允熥真的不认识那个人,忙说道:“那人是铁铉铁大人,现任礼科给事中,陛下命其在都督府断事,掌刑名,也常去城北,我以为允公子认识他呢?因为铁大人掌刑名颇有威望,我们有些怕他。”

原来他就是铁铉!允熥望着那并不特殊的侧影,感慨着,铁铉可是朱棣靖难成功后,除黄子澄等三人外,死的最惨的。也是一个大大的忠良啊!我一定会改变你的结局的。允熥想着。

允熥想上去搭话认识认识,但又没有合适的理由怕出反效果,毕竟,像铁铉这样有原则的人(说不好听了就是榆木脑袋),可不好接触。这时登高回来的大队人马已过去,允熥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接触,走了。

继续走,到东华门外的的大街上,允熥低头想事,王喜轻轻碰了碰允熥,说道:“殿下,前面是兵部的齐泰齐大人。”王喜曾跟去兵部,所以认识齐泰。

允熥忙回过神来,齐泰也已经看到了允熥,上前行礼,并有些惴惴不安。允熥回礼,说道:“齐大人因何如此啊?”允熥的本意是问他为何不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可以开口嘛!

不料齐泰马上面色通红,说道:“臣今日因父亲和弟弟来京看臣,又逢重阳,才此时下班,并且已经与尚书大人告假,并非是私自早退回家。”

允熥这才明白他不安的原因,不由得啼笑皆非,笑道:“齐大人不必如此,今日连皇爷爷都休假半日,齐大人既已请假,有什么不安的理由呢。”又拿出在街上买的糕点给齐泰一包。

齐泰正尴尬,不自主地接过了糕点,允熥看他这样,也不好再与他说话,转身走了。

齐泰回过神来的时候,允熥已经走远了。他望着手里的点心,虽然齐泰为人很朴实,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追上去把东西还回去就彻底得罪了允熥,也就只能拿着东西回家了。

到了东华门口,允熥换了衣服,与陈兴和杨峰告别,回到宫内。

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505章 编户齐民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601章 竞买第847章 赞仪领兵第109章 熙怡入宫第528章 高燧婚礼第998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进兵路线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332章 南洋风雨——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的想法第868章 反应第366章 收拢第828章 多邦城——调兵第976章 第一次商议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367章 济南城中的官员第1413章 托他人之口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1455章 如何劝说一个商人——当然是用钱砸他啦第849章 伪军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1153章 谁指使的番外10:挑刺的报纸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19章 兖州事件——问题第119章 兖州事件——问题第1501章 苏州惊变——紧急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5章 赐名朝鲜第660章 攻缅——破阿瓦城与伤员第5章 各自盘算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288章 追捕第710章 议封与过节第1773章 对昆仑奴的缘故与文坻一二三事第69章 春和殿纪事第273章 正名第461章 首次拜祭英灵庙第337章 拜访魏国公府第127章 兖州事件——道教第202章 小说家第954章 续婚姻第642章 戏曲与歌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347章 目的与新旧发明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270章 飞快的革新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421章 浮现第101章 玻璃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921章 徐景昌不让人放心第1655章 巴布纳——真正开战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1290章 谁中了举人第367章 济南城中的官员第590章 薛救齐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1454章 银行业第143章 战——安全第947章 买首饰第1079章 最后的围歼战(二)第179章 准备,出发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终于有个结果了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887章 奸细案的波折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680章 三清第412章 合围第1021章 **主义第931章 客栈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1106章 伊吾庆功宴——皇族宗室第784章 大案——抄检高家第174章 文华殿东暖阁第1543章 印度之战——包围第86章 北平生活开始第1677章 与明国决一死战第511章 再吩咐与见驾第78章 有人出城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战(一)第588章 宗喀巴第363章 哀嚎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难选第1207章 外交无小事——狗屁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第649章 粮典婿第140章 战——死战第833章 多邦城——开打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460章 拜祭功臣庙第76章 走进科学第13章 初到兵部第499章 兵藩第1135章 实话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战将临第171章 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