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马匹与徐

允熥下了朝开始批答奏折。头一份,就是济州岛养马的行太仆寺的例行汇报。

自从洪武二十五年在允熥的建议下收回济州岛已来,大明先是在岛上设立了牧监;后来岛上马匹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设立了行太仆寺,管理岛上的马匹。

这个年代马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没有足够的骑兵,在南方作战还好,但在北方影响就太大了。大明也一直很重视养马,即使兀良哈三卫归附,也坚持自己养马,在全国十二个地方设立了养马之地。历史上朱棣即位后在山硒、山東、菏北三省又推行马政,让百姓养马,国家需要时收购。

就不说马政中行政方面的弊端了,即使国家能按时按价收购马匹,让百姓养军马也不是什么好事。养马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并且科学的事情,马匹的配种、繁育、喂食等,都需要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养出好马来,但普通老百姓哪有那条件?

并且整个东方都不太注重马匹科学配种、科学培育的事情,西方人通过科学配种繁育培养出了即膘肥体壮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耐力的马匹,东方则一直是蒙古马打天下。

为了提高军马的质量,允熥即位后不得不重用各种色目人,尤其是在济州行太仆寺以流放到当地的色目人养马。

允熥打开例行汇报,见到上面写到济州岛去年一共产马三千余匹,向各卫所提供乘马一千余匹,挽马一千余匹,岛上剩余成年可供马一千余匹,现存马匹总数四万余匹。

允熥在奏报上写到:“较之去年又增加了幼马,朕心甚慰,望汝等再接再厉。”

可他心里实际上却有些失望。允熥本来可是对济州岛养马事业寄以厚望的:济州岛作为后世著名的养马之地,他本以为即使不能供应大明全军的马匹,也可以供应大部分;可实际执行下来虽然济州岛的马匹越来越多,可却远远达不到他要求的数目。

他连削减内地牧监和行太仆寺的计划都做好了。完全采用圈养的方式养马成本极高,常年养育着数十万匹马开销很大,允熥早就想把这笔钱省下来了。

“哎,看来内地的马还得接着养。”允熥抽出自己制定的削减内地牧监的计划书,叹了口气,重新放到了抽屉里。

“过几天去滁州一趟吧。太仆寺设在滁州,滁州也是现在内地马匹最多的地方,去视察一下表示对养马事业的重视。”

“并且梅殷从洪武三十一年被朕任命为太仆寺卿也已经三年了,带着大姑在滁州也待了三年了,除了过年从未回过京,也该给他一个新的职务了。”

“况且还有一件事要在滁州做。”允熥自言自语的说道。

允熥想了一会儿,将济州行太仆寺的汇报放到一边,拿起下一份奏折批答起来。

这时溜进来了一个小宦官,附到王喜的耳朵跟前轻声说了什么。王喜一闪而过了惊讶的表情,走过来对允熥说道:“陛下,宸妃娘娘要生了。”

“什么!现在就要生了?”允熥惊讶地说。他一时没注意控制声音,让下面的官员都听到了。

允熥马上就要站起来返回钟粹宫。可王喜拦住他说道:“陛下,现在刚刚巳时初,陛下若是这就回去,对宸妃娘娘的名声可不好。”

“况且苏王殿下之母、安王妃也都已经入宫了正在陪着宸妃娘娘,陛下也不必担心无人照看。”

允熥不得不又坐了下来。他知道王喜说的有道理,除非可能是嫡长子或者长子出生,不然当皇帝的抛下政务只去看顾嫔妃会遭到大臣的腹诽,对嫔妃的名声也不好。虽然允熥认为这个说法很二逼,但暂时也不得不遵从社会风气。

可允熥即使重新坐下了也坐立不安,胡乱批了几份奏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啥,并且每隔一刻钟就问问妙锦的情况。

就这样半个时辰过去了,可从钟粹宫传来的消息一直没变:还在生。

✿ttκā n ✿c○

又过了一刻钟,当消息仍然没变时,允熥彻底忍不住了,随口交待几句,带着王喜就离开了乾清宫,直奔钟粹宫而去。

……

……

妙锦在允熥离开后又睡了一个时辰,辰时中起床,吩咐备膳。正吃着早饭,徐菲絮和徐梦羽就过来了。

妙锦对她们笑道:“大姐,三姐,吃过早饭了么?没吃过的话就陪着妹妹一起吃。”

穿着一身和妙锦的衣服样式类似外衣的徐梦羽一屁股坐在她旁边,说道:“其实已经吃过了,不过再吃点儿也成。”吩咐清文:“给我也盛一晚粥。”

穿了一身普通勋贵人家常服的徐菲絮坐到了妙锦的另一边,先没好气的看了徐梦羽一眼,然后和妙锦闲聊起来。

不一会儿妙锦吃完了饭,让下人撤下桌子,在麝月的服侍下走回床上坐着,和徐菲絮说道:“大姐今日怎么和三姐一起过来了?”

“倒也没什么事情,只是大姐觉得你这两日就该生产了,所以每日都进来看看。”徐菲絮说道。

“高燧媳妇也怀孕六个月了,大姐怎么不多多照看着点儿?”妙锦说道。

“每日伴晚我都着人关心一下。我可是婆婆,哪有每日亲自去看儿媳妇的道理?”徐菲絮说道。

“四哥可有书信从永藩传回来?已经快一年没见到过四哥了,怪想的。”妙锦又问道。

“有,你不说我还给忘了,”徐菲絮从身上掏出来一封信,递给妙锦说道:“四妹,这是四弟送回来的信中指名给你的。”

妙锦高兴地拆开信,认真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她笑道:“四哥在永藩逍遥的很呢!把应该左相负责的政务都交给秦森来处置,自己带着兵攻打周围的女真人部落;还纳了一个女真女子为妾,并且已经有了孩子。”

“你三哥,”徐菲絮说道:“陛下将他派过去,是看中了他在五军都督府时对军务处理的老练,不是让他去打仗的。要说打仗,比他强的人有得是。他这是舍本逐末。”

“大姐,四哥在京城圈得久了,总要发泄发泄。等过些日子就好了。”妙锦说道。

“况且,……”她正说到这里,忽然觉得肚子向下坠,忙伸手捂住了肚子。

“况且什么?”徐菲絮问了一句。然后她抬起头来,就见到了妙锦的表情和动作。

“麝月!叫太医!叫产婆!宸妃娘娘该生了!”她马上大喊起来。

麝月忙不迭的去叫太医和产婆了。

徐菲絮又拉住清文:“预设的产房在哪?”

清文吃痛,但丝毫不敢挣扎,说道:“在侧廊上北数第三间屋子。”

徐菲絮马上指挥清文等人扶着妙锦坐起来,让宦官将步撵抬进屋,将她放到步撵上送到产房。

徐梦羽将早已预备下的‘移动血库’叫到了产房的隔壁。

这时产婆和太医过来了。产婆一看这情况,脱下外衣,用烧酒洗了洗手,又仔细擦洗干净,走进了产房。

妙锦从小习武,虽然她学得真的就是些花架子,李莎儿让一只手都可以几下把她打趴下,但毕竟身体的锻炼较多,按理说不应该会难产;可现实是她的生产并不顺利。

徐菲絮和徐梦羽焦急地在屋外等待着。徐菲絮虽然有过生孩子的经验,但她觉得还是让专业的产婆负责更好,所以没有进屋。

也不知过了多久,允熥带着王喜来到了钟粹宫,对徐菲絮和徐梦羽草草行了一礼后问道:“四婶,妙锦怎么样?”

徐菲絮说道:“陛下,妙锦现在生产不太顺利,不过好在并没有什么不好消息传出来。”

允熥吸了口气,也没说什么,让人搬了把凳子坐在产房门口。

又过了一会儿,从产房内传来了嘹亮的啼哭声,产婆出来报喜,他才松了一口气。

随即就是照例的赏赐。允熥还瞧见了一位过年时熙瑶生产也参加过的御医,下旨将他的品级升了一品。

妙锦昏睡不醒,徐菲絮和徐梦羽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看了一眼刚出生的小皇子后,又对允熥恭喜了几句,回家报喜去了。

……

……

“天幸无事!”徐晖祖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是啊!幸好四妹无事。”徐膺绪也说道。

“四妹一举得男可是好事,虽然当不上皇太子,但将来一个亲王是逃不掉的。若是陛下封藩,大弟,你可要去辅佐小外甥。”徐菲絮笑道。

“若是陛下允许,我定然会去辅佐。”徐晖祖说道。

“四妹既然已经生下了皇子,我也就要去西北赴任了。”过了一会儿,平静下来的徐晖祖对徐膺绪说道:“三弟,我不在家,你就是咱们徐家的当家人了。”

“你处事一定要谨慎,不要随意掺和任何事情。有事了和三妹或者大姐商量。……”徐晖祖啰里啰嗦嘱咐了他好多话。

他这个三弟在几个兄弟中是最没本事的,但现在增寿不在,他也要被派出,只能让他当家了。可徐晖祖非常不放心,所以叮嘱了很多。

“我知道,大哥,我一定小心谨慎。”徐膺绪说。他很有自知之明。

“还有你们两个,”徐晖祖将徐钦和徐景昌叫到身边:“你们两个不许淘气!若是让我知道你们闯祸了,等我回来不让你们的屁股开花我就不是你们的长辈!”

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426章 谁来查案第26章 内宫之患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552章 人选和人员到齐第245章 建议与谋划第109章 熙怡入宫第790章 大案——最后的审问第703章 宴饮前的谈论第199章 四辅官第537章 盘算与算数第933章 科学的开端续第66章 看折子的技巧第912章 对战程朱理学(一)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271章 处置与公租房第680章 三清第1194章 封号与粮食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457章 放松的年后第1058章 最终决战——真正的目的第613章 滁州牧场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学的早晨第882章 终于要解决这个久拖不决的案子了第408章 德州之战(四)第1757章 开罗——偷袭第177章 端午第1124章 傅安(一)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245章 建议与谋划答复本章说与其它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404章 目眦尽裂发尽上指冠第923章 由此所引发的——武将与武将第1200章 殷商后裔?第446章 说话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992章 关注点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286章 酒为媒介第1270章 儿女第629章 检阅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1088章 内乱第1662章 巴布纳——去巴布纳第144章 卡廷——开始第677章 送东西和邸报第488章 贡院第1362章 从两轮到三轮第612章 滁州宁国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第487章 再次出发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148章 卡廷第1143章 悬赏第172章 投奔第173章 张彦方第1102章 伊吾之战完全结束该封赏了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1361章 流泪的树第376章 两地的变故(二)第1085章 最强男人对话——放心早了第183章 准备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上一章的序号写错了,应该是871章第1198章 金银的作用第272章 掩护与实录第1544章 印度之战——决心第1089章 血色(一)第535章 初到苏州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第1550章 印度之战——先消灭后治理第1401章 格致监河南分监监正第1019章 赶路第1338章 南洋风雨——分析第57章 ……阴谋——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16章 兖州事件——分析第724章 讲武堂和蒙古人第600章 三家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149章 对话第1143章 悬赏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836章 多邦城——强攻第1342章 南洋风雨——不怕风险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218章 从前之事第1375章 忽悠伯鲁涅夫斯基入职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1122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告一段落第1071章 决战——骑兵第1501章 苏州惊变——紧急第750章 西南与西北第637章 相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