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国旗国徽

又过了两日七月十四日,这一日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的身份管理整个五军都督府刑狱、军医和文宣司的陈性善偷偷在上朝时打着哈欠。

他现在身上的差事太多了,即使兵部那边的差事都交给了另外一个兵部侍郎打理,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差事也够忙了,尤其是允熥最近对军队有这么多的幺蛾子,他每日都要忙到深夜。

这样他自然睡眠不足,每天早上都昏昏沉沉的。

‘要不向陛下求个恩典,从此之后不必上朝?’陈性善在心中想着。

还没等他想出结果,就听到皇帝的侍从大声说道:“退朝!”

顿时屋内的百官做鸟兽散,三三两两的向殿外走去。陈性善当然不可能继续在这杵着,也跟着大部队向外走。

‘还是向陛下请求不必上朝,要不然我该撑不住了。正好现在在宫里,这就去乾清宫和陛下说。’他经过思考后最终这样决定。

陈性善于是转过头,脱离大部队向乾清门走去。

可他还没有几步就有小宦官拦住他说道:“陈大人,陛下叫你过去呢。”

‘陛下叫我?’陈性善想着:‘又有什么事情吩咐么?’

‘很可能,陛下最近一直在出幺蛾子,肯定又是有关于军队的。看来工作又要增加了。’

他怀着沉痛的心情向乾清宫走去。虽然陈性善忠于允熥,但不代表他愿意让现在已经非常繁重的工作更加繁重。

陈性善来到乾清宫,不出所料的见到了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又和四辅官打了招呼。

他刚和解缙打完招呼,正想和他说几句话,忽然听有人对他说道:“复初兄,怎么不和我打招呼?”

陈性善忙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到了一个他认为现在不会出现在这里的人。

‘郑沂?他可是礼部尚书,今日怎么会在这里?难道陛下要调整他的位置?’陈性善满心都是不解,但笑着和他说道:“临源兄,不好意思,刚才没看到你。”

二人寒暄几句,陈性善问道:“临源兄,你可知道陛下今日叫咱们过来有何事?”

“我也不知。今年自从年初后陛下还没单独召见过我,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何事。”郑沂说道。

“那陛下呢?怎么没见到陛下?”陈性善又问道。

“陛下换衣服去了。现在天这么热厚重的朝服穿一会儿都身上冒汗,陛下也不例外。”

“陛下还说了,要是有人觉得热,可以去洗洗手和脸,并且脱掉帽子。你看李坚他们不都脱掉了帽子了。”郑沂道。

“我就不必了,这屋里有冰块挺凉快的,过一会儿汗就下去了。”陈性善说道。

话虽如此说,帽子戴在脑袋上确实又热又不怎么舒服,他也摘下了帽子。

又过了一会儿,比郑沂猜想的还过分、换了一身衣服还洗了个澡的允熥神清气爽地从寝殿走了过来。陈性善等人慌忙带上帽子对他行礼。

“诸位爱卿,这又不是正式场合,何必如此。行过了礼都把帽子再摘下来吧,不必戴着。朕不就把帽子摘了下来?”允熥一边还礼一边说道。

这都是老惯例了,允熥一向不让他们行礼,但谁也不敢不行礼。

不过戴着帽子确实很热,大家纷纷又把帽子摘了下来。

待大家都坐下后,允熥开始进入今天的正题。

“诸位爱卿,朕今日将你们叫过来,是有事情吩咐。”

“其一,朕欲设立大明的国旗,作为大明的标志。”

允熥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自己设计的一份国旗递给他们看。

华夏自古没有类似于国旗的旗帜,国与国之间打仗都是悬挂一面绣着国号的大旗就差不多了,此外就是绣着将军名号的各色旗帜。现代的国旗是欧洲那边最早出现的。

允熥很不习惯一个国家竟然没有自己的旗帜,所以决定设立国旗。

允熥设立的国旗样式很简单。既然国号为明,那么当然是日月旗,允熥将历史上明代后期的旗帜稍微修改以后就作为了国旗。

在场的官员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陈性善问道:“陛下,到底什么是国旗?”

允熥毫不意外地解释道:“国旗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国家特色和历史文化。”他给出了标准的答案。

“可是国旗有什么用?”陈性善又问道。

“区分大明和外国。凡是大明的军队、外出的船队、出使外国的使臣都必须打着大明日月旗,以一目了然的表示和其它番国的区别。”

“同时国旗还将代表大明的国土。凡是属于大明土地,不论是设置了州府县还是以卫所管之,都必须树立国旗。并且永远不允许国旗在他升起的地方落下!”

允熥很有激情地说道。他要让大明的日月旗达到前世历史上星条旗的威力,只要竖起旗帜就没有任何人敢做什么。

可这帮封建官僚仍然不能理解国旗有什么用处。在他们看来一面绣着“明”字的大旗和这起到的作用应该差不多,没必要单独设立这么一个国旗。

不过既然陛下喜欢,他们也不会为了‘无关紧要’的事情和皇帝顶着干。

允熥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几眼这帮没把这当回事的官员,最后只能收回目光进行下一项事情。

“第二件事,是朕设计了国徽。”允熥同样拿出自己设计好的国徽给他们看。

国徽和国旗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在日常中国徽比国旗还要常用,身份证和护照上都有国徽。

允熥设计国旗和国徽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国旗和国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百姓认同这个国家。要不然后世西域的畏兀儿官员为啥将天安门国徽换成新月国徽?说明它还是有用。

允熥设计国徽花了很长时间,反复思考各种设计思路,最后决定设计成五条缠绕在一起的龙,一个龙头居中,另外四个龙头分别看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样子。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欧洲国家的双头鹰标志,同时看顾东西两个方向的领土。允熥比较有追求,觉得光看顾东西两个方向太小气了,要四面八方都看顾才对,所以最后决定了这样的设计。

允熥自己当然无法将五条龙的位置设计好,让宫廷画师反复实验,最后设计出了美观的‘五龙’国徽。

可朝臣也理解不了国徽有什么用,这次由李坚出声问道:“陛下,既然有了国旗,为何还要设计国徽?”

“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允熥说道。

第1069章 决战——百夷卫的惊人战术与上直卫第1269章 目的驸马第15章 赐名朝鲜第1457章 怎么猜到的和为什么要猜第490章 薛氏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412章 合围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412章 接见——建筑与雕塑第1499章 苏州惊变——造反续(祝书友们新年快乐)第910章 与孩子们的重逢和一件马上要处置的事情第1426章 好奇第1524章 挂钩终于挂上了第1440章 对欧洲的谋划——第1040章 铁门关之战——赐水第1550章 印度之战——先消灭后治理第768章 大案——猜测进展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1771章 提前放出风声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第631章 两年前见过的人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988章 朝鲜交锋第1327章 汉洲攻略(二)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991章 第三个目的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40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允熥及其他第894章 现在就要开始为下一次大战做舆论准备了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1232章 敏儿和赛儿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1032章 最惨烈的一战——守住了第1104章 庆功宴——其它外番第1383章 事情第337章 拜访魏国公府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512章 供词第332章 国子监与从北而来第1273章 家话番外13:大辩论上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835章 多邦城——各种意外第1046章 最终决战前的间隙——继续巡视第540章 昀芷微服与宣锦衣卫问话第843章 军医第741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二与其它第1067章 决战——怀来卫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632章 甘州城内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473章 对峙第218章 从前之事第1278章 练子宁的新差事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724章 讲武堂和蒙古人第1108章 伊吾庆功宴——军之脊梁第694章 滇缅的询问第1131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丝绸之路北线的意义第164章 各种事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491章 二年的会试第376章 两地的变故(二)第1466章 新任命第170章 砸玻璃第1454章 银行业第417章 前世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697章 永问第258章 车轨第1457章 怎么猜到的和为什么要猜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1286章 活字印刷术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568章 命名与赏赐第419章 处置的决定(补昨日欠章)第365章 对阵第1082章 欢呼胜利!第1206章 外交无小事——事情的经过下第1327章 汉洲攻略(二)第1183章 军事改革——开端:文职武职第1522章 回赐第1032章 最惨烈的一战——守住了第285章 意图去平江第259章 土枪土炮第1178章 安排第237章 开海首日第1513章 斥责与奖赏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859章 南定——粮草大营的对战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624章 惊奇的一课第71章 宝钞战争——苏州问题第466章 逛上元灯会第1349章 汉洲攻略(十三)第721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预备第306章 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