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拜访常家

允熥上午辰时从东华门骑马来到开国公府大门的正门口。常家人把仆役派到了二里地以外,并且常家全体成员都聚集在靠近大门的前院,所以允熥到大门口的时候,常家众人都已经迎出门了。因为允熥这次来没有带着全套的储君仪仗,所以他们就按照从前朱标去各个国公府的迎接礼仪来迎接允熥。

待允熥下马,常家的仆役们都跪到地上,常家的主人以常母为,行拜礼。

允熥马上就去扶常母,并说道:“姥,老夫人是陛下钦点不必在他面前行礼的人,孤岂敢受礼?并且今日我是来探亲的,又岂能受礼。”随同而来的太监也上前扶起其他的常家人。

常母虽然对于为什么允熥管她叫‘老老夫人’感到不解,但是这也无关大局。她顺势就起来了,回道:“那老身就倚老卖老一回。”

众人随即簇拥着允熥走进常府。走进常府之前,允熥抬头看天,天刚亮时还灰蒙蒙的天空已经雾气尽散,阳光直接照下来,十分晴朗。

众人来到正院大堂,允熥当然是坐在位。因为之前已经说明今日是来‘探亲’,并且目前常府也没有年轻的奶奶(注1),所以并未分出内眷所坐之地。

又寒暄几句,常母给允熥介绍常家现在各位主子。她指着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这是老二常升。”

那人行礼说道:“见过殿下。”

允熥一边回礼,一边想着:‘果然那天我在五军都督府见到的人就是常升。’

一般情况下,允熥应该管常升叫舅舅,但是现在显然不是一般情况。所以允熥只能以官方称呼称常升为“开国公”。

接下来常母又介绍了常森、常茂的妻子冯氏、常升的妻子胡氏、常森的妻子吴氏以及其它和允熥同一辈分的人。

对于和他同一辈分的人,允熥的称呼可以随便一点,称之为“哥儿”,对于女孩子可以称呼为姐姐或者妹妹。

但是场面仍然显得没有探亲的气氛。允熥对于常家的亲情碍于礼法无法表达出来;常家人也不敢造次,所以现场的气氛非常不自然。

不过常家显然是有准备的。介绍完众人,常母说道:“殿下,总在这里坐着也没什么意思,我家新修了一个花园,虽然必定比不上宫里的景色,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殿下不如让继宗陪着转一转?你们年龄相近,也好说话。”

允熥也没有多想,觉得逛一逛也好,总坐着也沉闷,到花园里逛逛与人单独交谈还可能送快些,于是说道:“宫中的景色看来看去的也就那样,未必比的上咱们开国公府。”说着站起身来。

年轻的姑娘在丫鬟的陪伴下回到自己的闺房。姑娘们的声誉还是很要紧的,常家既然不可能把女儿嫁给允熥,就绝不会让她们与允熥在私下里见面。

冯氏、胡氏、吴氏也各自回房处理自己的事情去了;她们与允熥又没有血缘关系,允熥也不会重视她们。

常森也回房去了,只有常升貌似陪着常母回后院去了;年轻的公子则簇拥着允熥向后花园走去。

出了大厅,气氛果然要好一点,允熥和这些他的表兄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还能有笑声。

但是允熥还是很难和自己的表兄弟聊到一起。第一,现在的允熥思想认识是一个西元21世纪的二十多岁的人,而他的这些表兄弟都是货真价实的西元14世纪一二十岁的少年;第二,允熥生长在皇宫,皇宫的生活是很枯燥的,他一点也不了解宫外大家的公子哥都玩些什么。

双方唯一的交谈点就是这个时候的战争了。你还别说,允熥和常继宗就这一点还聊得不错,挺投机的,两个人都绕花园有一圈了,其他人都散了,还是兴致勃勃的聊着。

这时常继宗突然说道:“光这么说也不尽兴,”他指着东边,“那边有一间屋子,我来逛花园常在那里歇脚,就在屋里放了一些地理方面的书籍(不是地图),我们去哪里看看吧。”允熥同意了。

到了屋子门口,因为屋子看起来很小,允熥就对跟随的侍卫、太监(注2)说道:“你们不用进去了,我自己进去即可。”然后跟着常继宗走进去。

但是到了里边,允熥并没有看到什么书籍,并且屋内双鬓如霜的常母端坐在椅子上。允熥顿时意识到这是常家制造的避开太监或者侍卫,单独与允熥会面的机会。

常继宗不知何时悄悄地离开了。允熥面对着常母,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还是常母有经验,笑着对允熥说道:“你难道不应该称呼我一声外祖母吗?当年你父亲可是在常府叫过我岳母的。”

突然之间,允熥记忆深处有关于他母亲的记忆涌现出来,平时被(后世记忆)压抑住的对于今生母亲的思念之情迸出来,充斥在允熥的脑海中。望着面前这张依稀看出与记忆中的母亲有些相似的面庞,允熥情不自禁地跪倒地上,哭出声来并叫道:“外祖母!”

常母也明显动了感情,留下两行热泪,伸出手去抱住允熥,说道:“好外孙不哭。”

这么一哭出来,接下来的感情交流就容易多了,常母不触及宫内秘闻的询问允熥在宫里怎么样,还问了前一段时间的吕妃下毒案的经过;允熥一一回答。

然后允熥想起一事,说道:“外祖母,把府里,还有大表哥在北城的府里的门子都换个人吧。”

常母略微奇怪的问道:“怎么要让换门子?”允熥这次来门子出问题了?那也不对,就算府里的门子不好,关北城的门子什么事儿?常母疑惑着。

允熥说道:“外祖母应该已经知道北城的山東面馆的老板现了一些密谋并告知我手下的太监王步,然后王步才来阻止我的。”

常母答道:“是的,我知道。”

“但是外祖母你应该不知唐伯鹤在偶遇王步之前,曾先后去继宗表兄在北城的住宅和这里想告知此事给你们,但是门子见他们衣衫不是富贵人家,又与府里无亲眷关系,所以拒之门外,险些误事。”

常母大惊!因为这件事不是案情中重要的事情,唐伯鹤也没想告状,只是原原本本的把事情说出来而已,所以常家一直不知道。

常母马上说道:“我和常升数次告诫府里下人不要目高于顶,谦和待人,府里竟然还会生这样的事情。幸亏未酿成大祸,真是得天之幸。我马上下令惩处他们。”

允熥不在意几个门子的命运,也不过是随口一提,提醒常家而已。他劝住常母,又说起别的事情。

=====================================================

注1:这里的‘奶奶’指的是年轻的、或者辈分小的男主人的妻子。

注2:现在允熥身边服侍的宦官大多数都是有品级的、可以称为太监的。

第1562章 巴布纳——朱楩第191章 国家的分析第1664章 巴布纳——第一声大笑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第372章 燕周浙第681章 侄戚婶妹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1094章 侥幸逃脱的人第1719章 初谈进兵苏伊士第880章 是急是缓第1章 混乱的穿越者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1259章 翻开新一篇第1162章 蒙古谋划——吩咐后记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216章 梅殷夫妇第385章 与平叛有关第1152章 接见鬼力赤第1745章 他老婆也不一般呐第827章 战安南——反应第756章 南巡——来到广州第573章 巧合敌袭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1756章 开罗——‘说服’他们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517章 律法严苛么第1454章 银行业第334章 朱棣拜见第395章 燕军人第251章 读书第809章 战安南——探查第1096章 血战乌鲁木齐(一)第987章 不得不应酬啊第688章 蓝帐和金帐第1267章 七月第842章 占领升龙城第736章 扶桑武士与西方后裔第33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衙第1108章 伊吾庆功宴——军之脊梁第364章 逃亡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1263章 首饰古董第305章 见水师副将第1498章 苏州惊变——造反第1223章 军事改革——废很久以前就想废的人(下)第1303章 婚礼宴席现场第487章 再次出发第776章 解惑(一)第696章 孩子第1074章 决战——包围与中心开花第387章 喜欢第926章 场地乾清宫第850章 总之效仿就对了第1119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沙使第1345章 汉洲攻略(十一)第68章 四名太监第257章 从头到尾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852章 刺激进兵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499章 兵藩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1469章 摊牌第257章 从头到尾第776章 解惑(一)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节 )第476章 修路与提振第1093章 血色——报了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608章 学校和秀才第288章 追捕第236章 商业联盟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第1214章 在人市续答复本章说第700章 难断(二合一五千字章节,求订阅!)第1693章 什么,朝鲜改立世子?第1524章 挂钩终于挂上了第206章 目的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1369章 欧洲的反应第1176章 出乎预料的任用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1079章 最后的围歼战(二)第214章 论迹论心第253章 第一堂课第244章 向父亲求助第1409章 接见——托儿所第481章 改任第100章 后续第767章 大案——冲着谁来第104章 鱼之有水第1507章 苏州惊变——劝说第874章 要再大赚一笔第1293章 压力和解决办法第688章 蓝帐和金帐第205章 劝谏第1106章 伊吾庆功宴——皇族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