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常母密谈

常母又说道:“你当时怎么那么不小心,差点儿着了吕妃的道。”

允熥回道:“外祖母,我当时也没办法。母亲故去的时间太久了,文华殿里里外外都是吕妃的人,她也颇有手腕,我很难打听到文渊阁的情况。出了宫也只有皇爷爷拨给我的侍卫。”

常母问道:“你现在情况好些了吧,每年有一万石的俸禄(注1),吕妃等人也都搬出文渊阁,没有人可以妨碍你了。”

允熥说道:“每年一万石俸禄够做什么的!每月不过八百多石,文华殿大大小小的宦官不下百人,有功需赏;宫外的侍卫也有数十人,做的好的也需封赏。幸亏吃穿用度都是用宫里的,不然没有皇爷爷的赐田我该饿肚子了。”

常母说道:“那怎么能行,你现在没有皇庄,也没有其他收益。常森在京城南城外有一个庄子,也不大,不过是三千亩地,刚打下的粮食还在庄子里放着呢,就先把这个庄子的收益给你开销。”

允熥说自己的钱不够花还真不是向常家要钱来的,他真的只是随便说说,然后想跟常家要几个工匠啥的,再要一个偏一些的小院子好用来做实验。这些东西都不好和老朱要。

并且此时常母要给他钱的情景让他想起了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景。虽然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他现在是强势的一方,并不是初进贾府、以为自己的吃穿用度都是贾府提供、处处小心的林黛玉,但是允熥仍有即视感。

所以允熥说道:“怎么能够用外祖家的东西。”

常母早料到他有此一问,笑着回道:“我们常家的东西不也都是陛下赏赐的;再说,要是平常人家,姑娘出嫁是要陪嫁妆的,你就当是你娘留给你的当年常家陪嫁的嫁妆。”见允熥仍有些犹豫,继续说道:“你将来当了皇上,还能差了常家这点儿东西,就当是提前借用罢了。”

允熥也不是矫情的人,既然对方坚决要给,也不会有‘纪检委’的人来查他贪污受贿问题,也就要了。

常母见他要了庄子,表情舒缓了一些,说道:“这下子你可不会缺钱花了。”又说道:“明年年初要成立一个军校,陛下肯定是让你来预备吧。”

允熥觉得这个话题跳跃有些大啊,不过还是回答道:“皇爷爷应该会让我来总领这件事。”

常母说道:“那你可知这军中各个派系?谁和谁关系好?谁又和谁是对头?陛下虽英明神武,但是毕竟是久居上位,未必了解下边的实际情况。”

允熥听她说这个,就知道是要显示常家的价值,告诉允熥常家是一个久历军中、势力庞大的家族,而不只是外祖家或者一个只是出钱的人家。

允熥也正想多知道一些现在大明军中的事情,也就顺着她说道:“那外祖母你知道这些事情吧。毕竟当年外公是我大明的大功臣,大舅舅、二舅舅也都是从军二十年了。”

常母的回答并不出允熥预料:“升儿马上要赴山硒练兵,没有空闲;森儿虽然不成器,但好交友,与军中众人大多熟悉。等你什么时候有空了,可以来府上找常森打听。不过现在,”她侧头看了看未开着的窗户,“快到中午了,先摆饭吧,你来外祖家一趟,总不能不吃饭就回去吧。”

允熥闻言也侧头看向窗户,但是透过窗户纸能透进来的阳光太少了,允熥根本没有办法判断时间。

他现在仍然非常不适应没有玻璃全是窗户纸糊的窗户,觉得屋子里非常暗,又不习惯大白天的点着蜡烛,所以他现在自己寝殿的书桌放在窗户边儿上,并且在自己的寝殿读书的时候都是开着窗户,烤着火炉。就好像现代人开着空调盖棉被。

不过既然常母这么说了,他也就出屋子。正打算找常继宗一起回前厅,常继宗就悄无声息地出现了,然后二人假装聊得很尽兴,出了屋子回前厅。常母从另一个隐蔽的出口出去。

然后大家还比较热闹地吃了顿饭,胡氏和吴氏一个劲儿的劝允熥多吃一点。常家这次的午饭也是非常用心,有不少菜允熥从来没有吃过,甚至他两世都没有听说过的菜式也不少,所以也吃了许多。

吃过了饭,允熥只是稍稍休息一下,就回宫了。他每天的学习任务很重,也没有时间总在常家待着,即使以后他来找常森询问军中事情,也不可能一待就是半天,只能是出门办事顺便来。

待送允熥出了门,常母和常升、常森又聚集到了常母的院子。不等坐稳,常森问道:“怎么样,允熥对于咱们家是不是还有感情?不单单是利用咱们常家吧。”常升也目光灼灼的看着常母。

常母等坐稳了,又喝了一口茶,才说道:“我提到了朱标和敏儿(常妃名),允熥在我看来还是对敏儿很有感情的,叫我‘外祖母’的时候还哭出了声,对于常家也是并非毫无感情。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不可能骗过我的眼睛。”

常森呼一口气,笑道:“那真是太好了,咱们家总算不是白把大姐嫁进宫里。”

常升说道:“什么叫做‘白把大姐嫁进宫里’!你……”

常母看他们又有吵起来的趋势,忙打断道:“都别说了。”然后指着常升说道:“你明天就要去山硒练兵了,好好在冯胜手底下干,有不明白的多问,做事勤奋些。”常升应诺。

又指着常森说道:“你也别闲着,在五军都督府里好好干活,别整天吊儿郎当的。”常森不敢反驳母亲的话,也只能应诺。

“还有,把咱们府里的门子,连同继宗在城北的宅子的门子,不管是谁的儿子、谁的兄弟、又有谁向你们求情,一律打四十板子,逐出常府。”

常升问道:“为何如此?一个人犯了错,不至于连累所有人吧。”

常母把允熥告诉她的话和他们两个说了,常升这才知道他们误了多大的事儿,饶是他性情平和,也说道:“我一再叮嘱他们,他们竟然还这样,母亲惩罚的对,一定不能轻饶了他们。”

常森更是恶狠狠地说道:“直接打杀了他们得了,还留他们一条命干嘛。”

常母说道:“现在大明人少地多,擅自打死人,即使是自家下人也不好,找个理由把他们送到官府去让他们配辽东就好。”常升、常森应诺。

然后常母疲惫地说道:“就这样,我也累了,你们都下去吧。”今天与允熥交谈也是很费脑筋的。

常升和常森也知道母亲很累,行礼退下。

第318章 内宫贪腐案(二)第1013章 离京坐船第417章 前世第1756章 开罗——‘说服’他们第847章 赞仪领兵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378章 两地的变故(四)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480章 懈怠弹劾第1006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中)第39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文英的提醒第1291章 萧家的想法(五千字章节)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460章 爵位改革——对勋贵第880章 是急是缓第1460章 爵位改革——对勋贵第1103章 伊吾庆功宴——朝鲜扶桑第819章 战安南——登陆第1521章 劝说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544章 印度之战——决心第471章 二次出宫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510章 审问第1218章 军事改革——开始第394章 燕军第1152章 接见鬼力赤第579章 舅爷第1319章 金融改革——钱庄总行会与新窝本制第932章 科学的开端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1073章 决战——后撤第278章 相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460章 拜祭功臣庙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719章 初谈进兵苏伊士第562章 满江红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320章 内宫贪腐案(四)第30章 宝钞战争——计算的投入第1513章 斥责与奖赏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第777章 解惑(二)第1102章 伊吾之战完全结束该封赏了第1690章 艰难的婚配与当年的盟约第642章 戏曲与歌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600章 三家第1342章 南洋风雨——不怕风险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400章 齐王女第135章 宣府第1212章 在人市第1395章 结果第141章 战——玉碎战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499章 兵藩第1000章 撒马尔罕城的谋划——最大的问题第556章 献女第1499章 苏州惊变——造反续(祝书友们新年快乐)第10章 后续发酵第83章 告一段落第160章 祖陵第561章 松绑第1789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争论与差事第499章 兵藩第1359章 为什么对爪哇岛这样处置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两个与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744章 不同的面馆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523章 南洋西域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184章 醒来第570章 父子议论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第11章 文官反扑第1483章 天文学大发现——太阳黑子第670章 攻缅——杀第579章 舅爷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1143章 悬赏第997章 撒马尔罕城的决策——提前开始第1051章 最终决战——前第1372章 代数与几何第872章 继续议事与南洋诸国的担忧第1139章 拼杀与首次上阵第1699章 理番院迎来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头儿第948章 笼络侍卫第658章 攻缅——空虚的阿瓦城第366章 收拢925章 殿试的题目第929章 牧场骑马第638章 三地的粮食第1560章 印度之战——酝酿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225章 皇家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