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大案——特别的时刻

不过总算今日前来的这些人还有些本事,虽然解不开邪术,但认出这是一种‘离魂’的法术,施术者要‘控制’熙怡的三魂七魄,并且将这些魂魄从她的身体内剥夺出来,一旦魂魄离体,她就会马上死去。阳栋子于是施展法术,暂且稳住了熙怡的三魂七魄,让她不至于让情形继续恶化。

虽然对他们很失望,但允熥见到阳栋子施展法术稳住了熙怡的魂魄让她看上去安稳了许多后,又对他们恢复了一点点信心,让他们去给杨任等人看看。杨任等人和熙怡虽然应该是同一人下的邪术,但情形并不像熙怡这样严重,有时还能醒过来;允熥让这些僧道去给他们看一看,没准能解开他们中的邪术。

没能解开熙怡身上的邪术,这些僧道看起来都有些灰溜溜的:这也难怪,今日前来的这些人和昨日的不同,都是广州城内外公认的精擅法术之人,这次在皇上面前马失前蹄,不仅面上不好看,内里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事。

允熥强撑着没有力气的身子和三观三寺六个在朝廷登记造册的寺庙道馆的主持拜别。虽然他们今日没有起到作用,但毕竟是广東宗教界影响力很大的人,允熥对他们总要维持表面的礼数。

不过也就是维持表面的礼数而已。允熥一是因为他们今日没能解开熙怡身上的秘术,二是因为他身上实在没什么力气,有些怠慢。

允熥的怠慢只要长着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不过他们因为没能解开熙怡身上的秘术,所以对于受到怠慢也丝毫不觉得不对,恭恭敬敬的行礼离开。

可阳栋子与允熥拜别时的神色却与众人不同。他好像是有什么话要和允熥说一般,若是有人一直注意着他的神情,能发现他几次欲言,但最后总是止住;允熥此时精神很不济,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

待送别了这些人,允熥摊在熙怡床边的椅子上,一边休息一边看着她;过了一会儿他身上又有了些力气后,抓住熙怡的手,说道:“广州这些人都解不开你身上的邪术,朕就在全国宣召法力高强的真人禅师,一定会将你救过来。”

中午用过了膳,他又来到熙怡的寝殿,待了整个下午,用过了晚饭后又陪着待了一会儿,才因为身子太疲乏而回到寝殿休息。

李莎儿和他一起靠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聊着聊着,李莎儿就觉得身旁没有了说话声;她侧头一看,就见到允熥已经靠在枕头上,睡着了。

李莎儿轻轻将他的身子放下来,平躺到床上,自己躺到他身边,也睡了起来。

半夜,窗户上又响起了‘呯呯’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打破窗户闯进来的声音,窗户上又响起了“刺啦”“刺啦”的声音,即使允熥已经换了另外一间屋子,也毫无变化;李莎儿一向晚上睡得很沉没有听到,但这些日子睡眠一直不怎么好的允熥竟然也没有醒过来。但是看他忽然皱起眉头的样子,似乎是在梦中梦到了这些声音一般。

第二天一早李莎儿醒来,见允熥还在沉睡,轻轻起身穿上衣服吩咐宦官预备早饭,又返回了寝殿,等着允熥起来去用饭。

可是她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允熥起来,他看起来又和熙怡完全不同就像是在沉睡。李莎儿心想着允熥这几天一直睡得不多,今日可算是睡了个好觉,于是决定不叫醒他,自己起身起来寝殿去用饭了。临出门前还嘱咐宫女不要叫醒他。

可之后一直到午时允熥都没有醒过来,李莎儿这时觉得不对,走上前轻轻摇晃他道:“陛下,已经午时了,您已经睡了八个多时辰了,该起来了。”

但是允熥却并未被醒过来,仍旧沉睡着。李莎儿以为是自己唤醒他的动作太轻,加重手上的力道,并且加大声音又叫了一遍,但允熥仍旧酣睡不醒。

这下子李莎儿觉得不对,用很大的声音招呼他,但他却好像对外界一无所觉一般,只是沉睡。

李莎儿此时终于意识到:允熥并不是在熟睡,而是和熙怡一样,中了邪术,醒不过来了。虽然他被邪术缠绕住的样子和熙怡的样子相去甚远。

但李莎儿却并没有马上大嚷大叫起来,也没有慌慌张张的去找此时聚在熙怡宫里三三两两的僧道,而是装作允熥只是酣睡的样子,走出去对一名宫女说道:“你去将宋亮叫过来,陛下有事要吩咐他。”

不一会儿宋亮走进来,见到躺在床上酣睡不醒的允熥和站在床边的李莎儿,奇怪的问道:“云嫔娘娘,刚才可是陛下叫臣?”

“不,不是陛下在叫你,是本宫在叫你。”李莎儿一出口就是让宋亮大吃一惊的话:“陛下中了邪术,已经醒不过来了。本宫叫你过来,是商议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这,这,这,”宋亮盯着床上的允熥,这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皇上竟然真的中了邪术!

好半晌,他才回过神来,但仍然惊慌不已。皇帝昏迷不能理事的情形他从未遇到过,也从未想过,此时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正好李莎儿就站在床头,他下意识的问道:“云嫔娘娘,现在应该怎么办?”

他话刚出口,就觉得自己孟浪了:李莎儿一个后宫妃嫔,又不是皇后,怎么可能知道此时应该做什么,现在她多半和自己一样六神无主,只是表面上强装镇定吧。

但李莎儿却马上说道:“依本宫来看,此时首先要应该封锁消息。你去挑选几个对陛下最为忠心、必定不会叛变的人,本宫则将陛下最信任的女官太监叫过来,除此之外的人都不能知道陛下情形如何。”

“其二,马上去找广州登记在册的大庙大观的得到真人禅师来为陛下解开邪术,不管他们能不能成都要试一试!但若是不成,暂且不能允许他们离开行宫。”

“其三,若是他们不能解开陛下所中的邪术,就得马上给京城传信。若是万一陛下就此醒不过来了,京城必须要有预备!”

“其四,……”

李莎儿之前跟随兄长李继迁在海上漂泊。因为此时在海上漂泊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他们每次从停驻的地方出海以前都会交待好遗言,每艘船上也都有固定的指挥序列。所以她依照原来在海上漂泊的经验能马上想到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宋亮听到她的话,好像溺水之人忽然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也完全没有想到要奇怪她为何能如此条理清晰的说出此时该做的事情,马上躬身说道:“是,娘娘。”然后就转身出去执行她的命令了。

可是等宋亮出去了,李莎儿却一下子瘫在床上,脸上细细密密的都是汗水。她从床边的小桌上拿起手绢,擦拭脸上的汗水。

随后她坐到允熥身边,轻轻抚摸他的脸,呢喃道:“陛下,夫君,妾就逾越一次称呼你为夫君,你可一定要醒过来啊!”

……

……

十七日以后,京城,皇宫。

熙瑶这一日和往常一样,早上用过了早饭后来到坤宁宫的主殿,坐在中间的主位之上。守在殿门口的小宫女马上说道:“娘娘宣你们进来。”

已经等在殿外的后宫主事之人马上鱼贯而入,见到她后躬身行礼道:“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熙瑶一摆手,她们又行了一礼,随后直起身子开始奏事。

治理皇宫这么大的地方自然是很不容易的。王熙凤治理一个有几百个在府内服侍的下人、几十个主子的荣国府就忙的不可开交,还因此丢了一个孩子,治理比荣国府要大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下人也多几倍的皇宫当然更加困难。大多数时候熙瑶都要用去一天醒着时候的三分之二时间来处理宫里的事情。

不过熙瑶有一点比王熙凤要强:她的话说了算。她上面只有允熥一个人能推翻她的命令,而允熥又几乎不管宫内的事情,她吩咐什么不会像王熙凤那样因为触动了能和王夫人、邢夫人说得上话的人的利益而被打脸驳回。所以虽然她每日都十分忙碌,但平时的心情却比王熙凤要强得多。

一直到一封书信送到坤宁宫。

就在她正在吩咐宫内的事情时,忽然一个小宦官从门口悄悄溜了进来,走到待书的身边,和她轻声说了什么,并且要将手里拿着的盒子递给她。

待书皱眉,但还是从小宦官手里接过盒子,走到熙瑶的身边轻声说道:“娘娘,从广州过来的书信,陛下给娘娘的。”

“先放一边,等过一会儿我就看。”熙瑶说了一句,继续吩咐事情。

“可是娘娘,这是从广州六百里加急过来的,送信过来的小宦官说,这信里的事情十分着急,娘娘必须马上看。”待书说道。

“六百里家里送过来的?”熙瑶有些惊讶。允熥虽然每隔几日就有信给她,但从未使用过六百里加急,他们之间的信件正常情况下也用不到六百里加急。

她马上觉得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允熥才会如此,对面前的下人吩咐了几句让他们等一会儿,自己则拿起盒子绕过屏风,在屏风后面打开盒子拆开书信,看了起来。

但她才看了几眼就变得面无人色,双手都颤抖起来。不过她还是强撑着看完了这封信。

可随后她就瘫在了罗汉床上,手里紧紧抓着信纸,口中还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待书见到她这幅样子,马上问道:“娘娘,怎么了?”

可熙瑶却并未回答他的话,而是又反复喃喃了数遍“怎么会这样”,然后突然回过神来,一把抓住待诗的胳膊说道:“你马上去传旨,让陈性善,还有我的父亲入宫觐见。”

“是,娘娘。”待诗不敢再问发生了什么,而是努力将熙瑶抓着他胳膊的手松开,转身离开大殿去找允熥最为信任的宦官之一、留在京城的黄福去对陈性善等人传旨。

熙瑶又在罗汉床上侧着靠了一会儿才完全回过神来,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整了整身上的衣服,从表面上又恢复了那个母仪天下皇后的样子,转过屏风回去又将剩余的事情都吩咐完毕,之后起身前往文垣所在的殿阁。

但她内心却一直祝告道:‘夫君,你可一定要醒过来啊!臣妾和妹妹,还有文垣、文圻、文垠,还都指望着你呢。’

而与此同时,正在五军都督府衙门里断事的陈性善所在的公房内,也忽然有一人拿着一个盒子走进来,对他说道:“陈大人,陛下从广州使人送来的六百里加急。”

……

……

“法师,从行宫得来的消息,皇上已经一整天没有露面了。”在广州城内一栋阴暗的小院子里,一个十分一个看起来四十许人、浑身长满肌肉的男子满面喜色的对一个鸡皮鹤发的佝偻老者说道。这人就是城外镇海门外海皮上,因为传信给冯德林请托他杀人灭口徒子徒孙都被抓走的丐头,梅毅重。

被他称为法师的人还未说话,一旁另外一个看起来好像是文弱书生的人说道:“还不能就因此断定皇上已经昏迷不醒了。前几日皇上也是没什么精神、浑身无力,极少离开内院。”

“怎么,你是怀疑乌德法师的法术不成?大明之内,不可能有人破得了五乌德法师的法术。”一个汉话说的有些怪异的人忽然说道。

“这自然不是,我怎么敢怀疑法师的法术?只是皇上毕竟是皇上,有大明的气运护身,不是那么容易对他施法成功的。”刚才说话那人说道。

“呵呵,你们明国皇帝所谓的气运,只对你们明国的法术有用,对我这法术并无用处。在我看来,你们明国的皇帝不过是一个身强体壮的普通人而已。”那个被称为乌德的法师嘶哑着声音用十分不流利的汉语说道。

第35章 宝钞战争——锦衣卫指挥使第382章 安与郭与徐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801章 南巡——到琼州第1474章 下旨第761章 三元宫第811章 战安南——演讲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406章 德州之战——预料不到的意外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选第1417章 意外的访客第813章 探望第1485章 天文学大发现——周伟三定律(五千字章节)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258章 婚第198章 伴随着发生的第950章 过后很久的请求第1483章 天文学大发现——太阳黑子第51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时间紧迫啊番外4:分封制的变化二第344章 人选与目的第1552章 印度之战——阴影第241章 国事家事第945章 在两卫所第1462章 爵位改革与教徒的反应第590章 薛救齐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线索第903章 回京前的杂议第822章 战安南——得救第387章 喜欢第170章 砸玻璃第1111章 宴饮后的吩咐第1246章 真正的学校——分数与副校长第776章 解惑(一)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战将临第1660章 巴布纳——妄想用骑兵来反击?做梦吧第1782章 格致院视察——万有引力定律第1732章 夺回我们的财富第992章 关注点第700章 难断(二合一五千字章节,求订阅!)第1815章 最后的嘱托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240章 真正的学校——继续解惑第1178章 安排第776章 解惑(一)第889章 撒土士杨王靖韩色第1501章 苏州惊变——紧急第137章 战——初战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891章 再次见到未来的王妃第686章 彻底湮灭的蒙古历史第1665章 巴布纳——伏击第1026章 攻城——发现机会第612章 滁州宁国第417章 前世第1295章 比试骑马与怒发冲冠的方孝孺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938章 黎澄第1215章 徐府省亲第576章 封赏第1403章 偷尸体第1391章 庭前辩论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444章 对待扶桑与取名第962章 陈立杰的幻境第342章 婚礼与学习考虑第340章 继续与下棋第1335章 汉洲攻略(六)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383章 徐家与文官第1497章 苏州惊变——萧家谈话第57章 ……阴谋——一波第一第二折第366章 收拢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1781章 格致院视察——激动的文垣与谈论引力第551章 海务院和新市舶司第519章 变革杭州第924章 由此所引发的——等着第607章 公主的后续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为晚辈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78章 有人出城第177章 端午第1022章 守城——林琛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870章 年后议事第1808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天津市舶司与山海关往事第107章 成亲第190章 外国的反应和朱元璋时代的终结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567章 新生宗室与二次北巡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1151章 会见前第158章 李芳远第1458章 求封第1305章 徐家商议第9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723章 不约而同——夺命第1788章 工业时代——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