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

看起来好像文弱书生的人虽然已经参与了暗害允熥之事,但听到他将皇上称为‘一个身强体壮的普通人’也不太高兴。对任何中原的人来说,皇上都是真龙天子,是天上的星宿转世投胎,不是凡人能够随意揣摩和言语上轻慢的。

不过他看了一眼那个鸡皮鹤发的佝偻老者一眼,没有说话。这个老者的法术十分高深,虽然现在他们正在合作,但保不齐得罪了他就会背地里被下等到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后才会发作邪术。他还想多活几年,不想这么早就死。

可那说话十分怪异的人却忽然转过头对乌德说道:“不过他说的也又有理,这里毕竟是大明的地方,说不准明国人所谓的气运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皇上,况且还有明国的法师施法救助,法师的施法未必能顺利咒杀他。”

“这本法师当然也知道。现在我就能感觉出来,有明国的法师对明国的皇帝施展了法术,稳住了他的灵魂,使得本法师无法将他的灵魂勾出身体。”

“不过我还有办法破了他们的道术。”乌德对文弱书生说道:“你去再找一个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处女来,本法师再用这处女为媒介施展一个法术,定然能够将明国皇上的灵魂勾出体内,从此任由我驱使。”

“能有一个皇帝的灵魂从此之后供我驱使,也是十分畅快的事情啊。有几个人能驱使皇帝的灵魂?”说到这里,他忽然笑了起来。只是这笑声也十分渗人。

文弱书生一阵恶寒,也更加不高兴。他只能别过脸去,重重的吐出一口气,说道:“我去找你吩咐的处女了。”离开了这间屋子。

“他虽然在对付他们的皇帝,但对他们的皇帝竟然还有一些敬意,真是难以想象。”法师乌德说道。

“这就是为何我要找你来暗害明国皇帝缘故。他们太特殊了。”说话怪异的人看着文弱书生的背影说道:“你这次,一定要除掉明国的皇帝。”

……

……

召集三观三寺懂得法术的真人、禅师解开允熥身上邪术的事情当然失败了,允熥仍旧昏迷不醒。

李莎儿马上给熙瑶写信告诉她此事,并且依照允熥之前定下、和王喜说过的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案给陈性善传旨。很快,信和旨意都六百里加急离开广州城,向着京城传去。

同时,李莎儿派出宋亮以允熥的名义去询问主持采生折割案‘专案组’的官员钱明林案子可有进展。想要解开允熥身上的邪术,除了让广州城内的僧道来解之外,还有破了采生折割案找到幕后黑手这个办法,幕后黑手定然能解开自己施展的邪术。

但是采生折割案仍旧没什么进展,被抓到的人仍旧是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但回答的都是错的,一直在撒谎,况且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幕后主使是谁;定然知道幕后主使是谁的宁彩却什么都不说,不管审问他的刑警使用怎样酷烈的刑罚来对付他。

第二日允熥和昨日一样沉睡不醒,不死心的李莎儿又将那些被留在行宫内的僧道叫过来为允熥解邪术,仍旧不成解开。

第三日和第二日一样,允熥在床上沉睡,被留在行宫内的僧道前来为允熥解邪术,并再次失败。

所不同的是,因为他连续三日没有在众人面前出现,行宫内已经流言四起,很多人都悄悄传言允熥已经生了重病无法起床,或者中了邪术昏迷不醒;更有甚者,传言允熥已经龙驭宾天了。不仅是行宫内,广州城内也出现了这样的流言。

并且因为广州城内三司的掌印官这一时候也都生了重病或中了邪术,整个广州城内知道此事的人都内心惶恐。皇上这是在广州城内,不是在京城,若是陛下在广州城龙驭宾天,太子不仅年幼更是远在京城不能及时得知此事,大明会发生什么事情熟难预料。

而处于行宫之内,最贴近允熥身边的李莎儿和王喜、宋亮三人虽然没有派出人手在广州城内打探,也明白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她们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终于,在最后一个施法想要解开允熥身上邪术的僧人失败后,李莎儿撑不住了。她对王喜、宋亮二人说道:“为了将陛下救过来,已经别无他法,只能采用最后这个手段了。”

“以陛下的名义传旨,只要宁彩交待出幕后主使之人,就赦免他的十恶不赦之罪,并且加封他世袭指挥使的前程!”

前文说过,宁彩等采生折割案被抓住的人犯因为无论交待出什么来,最后都会被凌迟处死,所以他们即使知道些什么也不会交待;但有一种情形例外,那就是皇帝亲自下旨赦免他的罪过。

中华自从秦始皇确立帝制已来,皇上就讲究金口玉言、言出法随,虽然也有悔改的情形,但那都是在政治斗争中才会使用,平日里的事情即使皇帝下旨后觉得旨意错了,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也不会悔改。

采生折割案就是这样一件‘平日里’的事情。虽然这个案子十分残忍,社会影响也很坏,但赦免了宁彩并不会影响皇帝的统治,尤其是这道旨意还是为了挽救皇帝的性命,即使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如果皇帝下旨赦免宁彩,宁彩多半会为了抓住这一线生机而招供;只要宁彩招供,就有可能抓到幕后主使,解开允熥身上的邪术。

但是,“娘娘,陛下正在昏迷,这是矫诏啊!”宋亮说道:“臣也明白娘娘的苦心,所以不如臣和王公公去面见宁彩,和他承诺只要他交待出幕后主使、解开陛下身上的邪术,皇上就会赦免他的罪过。”

“宋侍卫,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陛下已经昏迷了三天,行宫内和广州城内都已经人心惶惶,再不能唤醒陛下,就说不定发生什么事情了!此时正是古书上所说的‘事急从权’地时候,即使是矫诏也顾不得了。若是你担心矫诏的罪过,这些由我一力承担。”

说完了这句话,她就拿起纸笔,写下“矫诏之事,全是我李莎儿一人所为,与旁人无关。”

不过她这句话尚未写完,王喜就一把将纸扯出来,说道:“岂能由娘娘一人担起这样的事情!奴才和娘娘一起承担。”

“臣也是一样,与娘娘和王公公一起承担矫诏的罪过。”宋亮此时也已经明白过来若是允熥醒不过来他的下场绝对比矫诏还惨,跟着出言道。

李莎儿听到他们二人的声音,也不废话,拿出书写圣旨的丝绢在上面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上天有好生之德,……,兹采生折割案人犯宁彩,若能供出幕后主使之人,赦免十恶不赦之罪,钦此。”

李莎儿写好了圣旨内容,由王喜盖上允熥带到广州的玉玺,并且将圣旨包裹好递给宋亮,对他说道:“你马上去广州警察总署传旨。”

宋亮从王喜手中接过圣旨,躬身对李莎儿行了一礼,就要出去传旨。

可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人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说道:“云嫔娘娘,陛下有救了!”

第435章 还有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229章 民间舆论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843章 军医第1512章 供词第849章 伪军第931章 客栈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45章 武德卫第1091章 血色——血债必须用鲜血来偿还第1495章 苏州惊变——莫名其妙的寻找第1424章 西方的新来客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1405章 友情第414章 劝降第1660章 巴布纳——妄想用骑兵来反击?做梦吧第937章 其它第1514章 议论第1126章 傅安与理番院第840章 升龙第88章 造访齐泰家第1739章 伟大的航行第1772章 最终定论第1298章 薛熙扬的任用(五千字章节)第446章 说话第1339章 汉洲攻略(八)第1385章 投献案——秦松调查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诺第232章 收侍卫和考证第317章 内宫贪腐案(一)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卫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965章 工业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767章 大案——冲着谁来第496章 琼林宴召见第1137章 决心第1731章 儿子要走了很伤心第429章 甄选舍人第704章 晚会第1160章 平阳昭公主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会第561章 松绑第1350章 南洋风雨——援兵是怎么来的第1393章 击鼓鸣冤与快速审理第25章 立储之兆第79章 下乡进村第577章 传道第734章 武郑敏瑶举兰福第663章 攻缅——明吉斯伐修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横滨第868章 反应第376章 两地的变故(二)第870章 同样的过年第106章 婚礼第1000章 撒马尔罕城的谋划——最大的问题第1284章 好在哪里第1457章 怎么猜到的和为什么要猜第1491章 苏州惊变——开始第19章 重阳节——一逛京城第857章 南定——目标是哪?第71章 宝钞战争——苏州问题第706章 接见使者之前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汉洲局势第705章 大事件的开端第1352章 南洋风雨——第三个法子第353章 徐南青第1273章 家话第1107章 伊吾庆功宴——头功臣桌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175章 上沪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1054章 最终决战——猛兽夜袭第857章 南定——目标是哪?第692章 西南杂谈第17章 重阳节——提议军校第662章 攻缅——那罗塔第812章 四王第658章 攻缅——空虚的阿瓦城第343章 安王府第120章 拿人第356章 齐王府后续第173章 张彦方第1224章 军事改革——尾声第1772章 最终定论第1059章 最终决战——僧人营第911章 必须不能守寡(补昨日欠更)第135章 宣府第190章 外国的反应和朱元璋时代的终结第548章 高科技产业园区第1244章 真正的学校——学生会第1729章 命名与敏儿的直觉第499章 兵藩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216章 家话第109章 熙怡入宫第1490章 如何对付传教士第529章 喜脉第1530章 腌菜指挥使第432章 来自军方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