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箭在弦上

109 箭在弦上

“你让大夫都看过了?”

静妃的眼神,王氏收到了,急忙澄清:“不是,臣妾把它拆成一个个药给人过目,没人知道这个方子是什么。”

“这个方子究竟从哪里来的?”静妃锐利的眼神,扫过李华的脸。

李华走到王氏前面,低声说:“娘娘,或许你知道我们尚书府里有这样一本药书。”

秘籍?

谁的秘籍?

静妃心头一乍,扫过她们母女俩,李华和王氏对她点头。静妃眼睛微眯,眸光却是微沉。这两个人为什么找她做事儿,她算是明白了。因为,都知道她以前找过李敏的母亲徐氏给她儿子治眼睛,虽然这件事她对自己儿子都不承认,但是,想瞒过尚书府的人是不可能的。

对此,静妃喉咙里冷冷地一笑。这对母女也算是绝了。明知道当年徐家娘子对她和她儿子有恩,却依然怂恿了李莹来抢她儿子。

只因为王氏母女不傻,知道她肯定会在徐氏死了以后单方面撕毁婚约,这时候不趁机而入,踩到李敏头顶上,怎能不是傻子。

话说回来,那个病痨鬼走了狗屎运,没有嫁给她儿子,却是嫁给了护国公。护国公本该死了的人,都能死而复生。

静妃心头沉了下去,拿着方子的手指像是微微抖了抖。

李敏到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知道了当初她和徐氏的恩恩怨怨。如果知道的话,按理说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徐氏是留给李敏一些人,这些人都会和李敏说的。比如,朱璃都回头告诉过她凌波烟云的事。

知道了,肯定会报复的。

静妃吸口气,道:“本宫明白了,待本宫仔细看了之后再给你们答复。你们的心意,本宫都明白了。”

王氏与李华对了对眼,李莹躲在她们两人身后,闪烁着不定的眼神。

见她们三人欲言又止,静妃问:“怎么,有什么话和本宫没有说完吗?”

“回娘娘。”王氏说,“之前,三爷曾经到小女府上求亲的事儿,娘娘或许是听说了,但是,可能没有听仔细。”

“你这话什么意思?”静妃厉声问。

“娘娘别急。”王氏小心说,“臣妾这不是说,说的是尚书府二小姐,臣妾那二女儿,当初当着全部人的面,她的祖母,我们家的老太太,莹儿都亲眼看见的,上前去阻止她,结果她非要摔,摔碎了皇家宝贝的镯子不说,还放狠话——”

“放狠话?”这事儿,静妃真没有听自己儿子提过,眼睛里肃然。

“是。她说了——”王氏扭捏了一下腰枝,尽可能捏造起李敏那个语气说,“说,倘若三爷或是静妃娘娘哪天回头找她——”

静妃那口气真是被堵上了,胸口剧烈起伏着,嘴唇一阵哆嗦。

王氏和李华、李莹看着静妃握着扶手的手都露出了青筋,不由面面相觑。

朱璃,还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和静妃说。

李莹皱紧了眉头,感觉越来不懂自己的未婚夫了。朱璃究竟在想什么?当初上尚书府向她求亲时,应该和她同仇敌忾对付李敏了。

“好啊!”

不管怎样,她们的目的达到了。

静妃狠狠一打桌子,嘴角勾起一丝寒笑:“以为她自己是她娘吗?即便她是她娘,难道没见到她娘的下场吗?”

徐氏的下场?

李华和李莹都看向了王氏。只因徐氏死的的时候,她们两个年纪都小着,不知道事儿。王氏低头不语。

“书生之气,本就狂妄不知高低。再有这个大夫,以为只有自己能主宰人生死,可笑至极。究竟谁才是主宰人生死的主子?她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儿,居然到现在都不知道死活。”静妃口气平静,端起了杯茶。

王氏等人自然明白静妃的意思。静妃是指上次,万历爷把李敏赐死给朱隶陪葬的事。要不是朱隶活过来,李敏其实是死定了。但是,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皇帝要人死,即要人死。枉你多能干,是个能救死扶伤的大夫,也不可能违背圣旨。

“太后心肠是仁善了些。”静妃吃了口茶之后,整个神情又变了,变的十分平淡,真正是个静字,只是在静中具有骇人的威严,“皇后娘娘一心只想讨好太后。”

王氏她们三个,在下面听静妃这样静静地吐声,全身都能不自禁地冒汗。想到这个秀慧宫里,其实嫔妃最多,各个等级都有。但是,从不见有不合的情绪冒出来。这么多年以来,只有秀慧宫这一个宫,从来没有传出任何丑闻。如果非要追根到底这个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因为作为秀慧宫的主子,静妃是六宫之中最能干的一个妃子了。

她们这下算是押对宝了,静妃绝对是贵妃之位最有力的候选人。

王氏母女三人,告别静妃,一块儿从秀慧宫出去的时候,一路都是不言不语,不敢作声。以前,与静妃接触不多,都只觉得静妃是个不会说话的,很安静的,比起四处走亲的庄妃,真正只呆在自己宫中安安静静的一个妃子。以为是安分守己的一个后宫妃子。结果,截然相反。

其实是静妃怎么可能安静?

静妃在六宫之中是有地位的。秀慧宫不像长春宫,不像景阳宫,更不像冷宫,因为哪怕皇上都从来没有时常到静妃宫里坐过,但是,万历爷敬重静妃,这点毫无意外。

在六宫决策上,静妃是有话语权的。

静妃只是像外表上那样安静,不爱出声罢了。

一个不爱做声的娘娘,却很有话语权,这本身已经够耐人寻味了。

在要分开的岔口上,李华对母亲和妹妹说:“你等回去以后,此事切不可声张。”

王氏心里也没有底,突然之间只觉得静妃这个人深不可测,恐怕比皇后更难捉摸的样子。毕竟皇后有东宫,谁都知道皇后的心思肯定全在东宫身上。静妃有三爷,但是,三爷不是东宫。三爷的位置是不是东宫的棋子,都还难辨。眼看静妃根本不像庄妃,庄妃为了皇后娘娘可以到处行走,可是,静妃却是自有主张的一个人。

“你看,华儿,娘娘她会不会用——”王氏疑问的眼神对向女儿。

李华道不清这里头的情绪。要她说,她会先问问自己舅舅。因为,万历爷在她面前,或许会提皇后,会提容妃,可是,半个字,都从来没有提过静妃,从来没有。

万历爷对静妃是什么看法,她李华无从摸起。但是,有朱璃这个宝贝儿子在,恐怕,万历爷对静妃也只能是敬重。

母凭子贵,她李华现在最重要的是给皇帝生出个宝贝皇子。

“这事儿我看暂时就这样吧。”李华对王氏说,“娘娘用不用,不是我们能劝说的。”

“可我看她可能会用。”李莹突然插进来一句话。

其余两人,都觉得今天她变的又奇怪了。这种奇怪和上回一样。

“莹儿怎么说?”李华问。

“娘娘那个眼神——”李莹咬住了嘴唇。当她们提及李敏说静妃和儿子哪天会后悔时,静妃那个眼神,她李莹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她经常都可以看到自己这个眼神。

不甘心的眼神。愤怒的眼神。

她李敏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太不可思议了,太让人愤怒了!是他们不要李敏,不是李敏不要他们。结果呢?

王氏冷哼了声:“她婆婆都不让她治了。要是我,早该知羞了。”

也就只有李敏那样翘。貌似只有别人求她李敏,不会有她李敏求人的一天。

这点说李大夫,李大夫肯定是冤枉了。人家要不要她治病,难道是她李大夫能决定的。至于求人不求人。她李敏不是没有求过人。不是拜托了徐三舅父子?不是求过徐老爷子?所以,看是针对什么样的人而已。

李敏自从尝过老公的烧鸡以后,自己借了厨房,好像心血来潮,灵感大发。念夏帮她从菜市场拎来了猪肉。

猪肉,不是鸡肉鸭肉牛肉,只是猪肉。

谁也不知道李敏想搞什么。如果说李敏想着帮谁给太后娘娘做寿菜的话,食材方面,最少必须下点功夫,平常太后娘娘见不到的食材是最好的,来个一鸣惊人,可看起来,李敏没有这点打算。

人人关注护国公府动静,但是,护国公府里没有动静。李敏门不出户,六宫中没有人来护国公府和李敏联系。六宫如火如荼的备战,却已经是到达了尾声。

第二日,是太后娘娘的寿宴比赛了。皇后在春秀宫里,和庄妃、华嫔就着江南绣工送来的绣案反复研究。

说了一阵话儿,皇后孙氏歇了口气,问:“明日给太后娘娘准备了什么菜品?”

庄妃笑答:“妹妹我是不敢和容妃姐姐等人争的了,听说常嫔都下重金找来天下绝无仅有的食材,我只好是退而求次,给太后娘娘弄碗长寿面。”

“长寿面好。”孙氏听了之后夸奖,长寿面中规中矩,做的怎样,光是名头,听了都是吉祥,或许没法夺得头筹,可是,不会有错就是了。

庄妃这算是在一团混战中选择避祸,明哲保身。

听到庄妃都如此选择了,低调的华嫔,更是选择什么都不要做的样子,回皇后道:“臣妾给太后娘娘,亲自包了几个饺子。太后娘娘的寿辰靠近年关,大年三十,吃顿饺子,热到心肠。”

孙氏听她这样一说,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也是不差的。”

意思是对她们两人放心了,虽然不能帮她皇后打头阵,但是,也不会扫她皇后的脸。

清晨,阳光大好,晨日明媚。奉命的太监们,抬着准备好的大口锅,出发了。整整齐齐的,一排大锅,摆在了福禄宫的院子里。

是为太后娘娘准备的东西,当然是,比赛要在太后娘娘的宫里举行了,以示公正。

参战的各宫嫔妃们,领着自己的助手,带了自己精心挑选的食材,依次步入了比赛会场。

一共有五十八位六宫女子,参加了这次寿菜比赛,规模宏大。嫔妃贡献给太后的菜,可以从一道到数道不等。但是,最后,只挑选出最好的那道菜。这道菜,将会由万历爷亲自命名,并推广到全国上下,作为敬孝老人的一道菜。

想到或许能以自己的名命名,并且流芳百世,怎不叫人心动。

卷起袖子,打算大干一场,摩拳擦掌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万历爷喜闻乐见的。

太后,却是不咸不淡地坐在观战的抱厦里,闻着那飘出来的茗香,好像一点滋味都没有。说起来,这样的建议,皇后提出来的,说是经过她点头的。但是,万历爷这般热衷完全超乎了她的意料。太后其实心里好像不太喜欢人家拿她的名头来选贵妃,或许是,太后对吃的从来不感兴趣。

说起来,太后是只吃斋。但是,万历爷说了,这次比赛不限食材。不用说只做素食。太后可能为此不高兴了。可是,能怎么办?皇帝高兴。

“太后,朕都能闻到菜香了,太后闻着觉得如何?”万历爷坐在太后对面,笑吟吟的眼珠子,闪烁着一股孩子般的兴奋。

太后淡淡地说:“哀家从不知道皇上原来对吃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万历爷像是没有在意太后这张冷脸,摸着胡子,是回想起什么往事来,述说着当年自己下江南时一路怎么吃过去的,享用各类民间美食的滋味。

太后听的兴致缺缺。

皇后在旁不言不语,只是陪笑。

他们身旁没有坐任何皇子,只是坐了皇太孙朱準。近来,太后十分喜欢準儿,经常让準儿到福禄宫来坐。

万历爷随口问了几句朱準有关读书的问题。

没想到这个皇太孙,一字一句,对答工整:“回皇爷爷,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为孟子滕文公章句所记载。”

“哦。”万历爷像是有了一丝兴趣,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太子太傅给孙臣讲过,说是为君之子,更必须学会如何行善。善为治国之本。”

“善为治国之本?”

“是。”

万历爷的眼珠儿,在朱準那张答是,童稚十足的小脸蛋上停了停。从朱準的眼神里,万历爷似乎望见了些什么。那只抚摸胡子的手,悄然放了下来。

“张公公。”

“奴才在。”张太监立马走上前应话。

“今后,在朕想读读诗文时,在朕旁边安张椅子,让皇太孙陪朕习读。朕看这孩子背书背的挺溜达的。朕当年念书时都没有他这股执拗劲儿。很好,有皇太孙陪朕读书,才能重燃起朕对读书的热血。”万历爷一番雄心壮志的言辞,让太后和皇后同时侧目。

屋内的人,都有些傻眼。

这个该是意料之外的事吧。

万历爷这股对子孙迸发出来的热情,貌似很久没有过了。毕竟万历爷的儿子女儿都太多了。多到万历爷自己都数不过来。反而,孙子一辈之中,万历爷以往所知寥寥。

皇后听到这话自然欣喜若狂,但是,把喜悦的心境都按捺在心底里面了。

太后嘴角微含的笑容,谁也分不清究竟是不是笑。

朱準非常规矩地从椅子上下来,向万历爷磕头谢恩。

万历爷连道:“这孩子——”说着用手招呼朱準过来,把孙子用手抱了抱,搂了搂。

这幕场景,屋外的人都见到了。

皇子们,其实都一早到这儿观战了,只是都被安排在四周的走廊里安置的桌椅里。大家都猜到今日必定是有什么事儿要发生,所以必须到这里坐着。可是,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太子朱铭自己都没有想到儿子能博得万历爷喜欢。毕竟,在太子心里,侧妃生的二儿子,还比较讨他欢心。朱準是太子妃生的,但是,并不是很讨他朱铭的喜欢。

兄弟十二,在旁恭喜他时,朱铭笑的一丝勉强,答:“只是会背几个字而已,年纪尚幼。”

“谁不知道太子殿下自小最会背书,所以,很得皇上喜欢。”听到太子这话以后,老十一又不安分了,随意脱口一句给太子添堵。

九爷拉十一爷又没能拉住。

朱济手指捉了一杯清酒,偶尔往皇上那屋子里望过去一眼,能看到朱準规矩坐在皇帝身边那个挺直的小腰板。说实话,十一说的这话真有几分是对的。朱準这个样子,很像太子爷小时候。太子爷小时候,是朱準这样,打架不行,背书,却是最行的。朱济嘴角似笑非笑扬了一截,把酒灌进了嘴里。

十二爷为太子不服气,对十一瞪着眼说:“你懂什么?”

说起来,这里头的皇子,大都和万历爷一样,和朱準几乎都没有接触过。别说他们,像太子,在自己宫里和自己儿子相处的时间也少,只知道大儿子少年老成,不如小儿子天真浪漫还能有几分孩子样博得他开怀大笑逗他喜欢。

太子对皇太孙流露的情绪,其他人都略有察觉。

朱璃就此垂下了眼眉。他由于太子的关系,却是和朱準接触的比较多,比较了解朱準。

“隶王妃会来吗?”十一爷突然发出这样一句话,貌似有些无厘头。

兄弟们,看着他,有些开始趁机取笑他了:“怎么,想念隶王妃?不怕隶王把你宰了?你这个小子胆子够大的,都敢惹隶王?”

十一爷红着脸,拿扇子盖住半边脸,露出风流的两只红艳的眼珠儿说:“你们胡说什么!本王又不是没有红颜知己。”

“你这话敢当着隶王妃说?”

十一恼羞成怒,憋着嘴,真不敢说。

李敏那个性子,真不是谁能得罪起的。只要看看现在护国公府里头谁和谁正闹僵着。或许有人押尤氏能赢得终局,可是,他十一坚决不信。

和李敏斗的人,没有不吃亏的。

皇子们说说笑笑,热闹的时候,有些放肆的言语飘到了皇帝那儿。

万历爷的手指转悠起了放在案几上的那个表面涂抹了几片青竹叶子的白瓷小茶盅。

皇后看了万历爷一眼,是想:莫非皇帝一样在惋惜李敏没有来?

太后沉吟了声,对身边站着侍奉的姑姑说:“给哀家传个话。”

“太后娘娘,要奴婢传什么话?”姑姑问。

“护国公府与皇家本是一家子。哀家想请他们过来,一同品尝哀家的长寿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皇上以为如何?”

万历爷听见太后这样说,抬头答:“只要太后喜欢。朕没有意见。”

大有这是太后的寿宴,肯定由太后拍板的意思。

于是,公公带了太后的懿旨,迅速赶到护国公府请人了。

尤氏在护国公府里,为的担心自己妹妹容妃的情况,坐立不安。据她知道的,容妃这次挺拼的,平常,哪里可以见容妃这样拼着去博得太后喜欢。因为都知道皇后讨好太后,容妃如果去争着讨好太后,是会被人排斥的。

容妃这个位置不好当。尤氏知道,一直都清楚妹妹的苦处。

尤氏想帮妹妹,却不知道如何去帮。眼看,自己半点忙都是帮不上的。

皇宫里面传出来的话正正好,尤氏马上着手准备入宫,问起身边的人儿子儿媳妇在哪里,赶紧把人找回来。

李敏出门去了,今天药堂里有些事需要她处理。徐掌柜进了一批药材,有了上次甘草的事做教训以后,徐掌柜现在聪明了,有点什么疑问,马上先请示李敏。

买来的药材,放在了地上,给李敏查看。

李敏蹲下身,仔细看了几下,摇头:“这个不能用。”

果然,徐掌柜心头一沉。

“是不是便宜了?”李敏猜,肯定是贪便宜,才可能上当。

徐掌柜对她摇头:“不,是很多人在抢。我就想着,莫非真是有用,买了点回来。十车的药材,瞬间被人抢空。抢的人,不光是我,还有几大药局。”

这事儿有些严重了。

李敏坐在椅子里不说话。

徐掌柜注意她脸色,小声问:“二小姐,这个药有什么问题?是假药吗?”

“不是假药,但是,不能用是肯定的。”仔细点的李敏不好说。当务之急,她怎么说服那些大夫不用这个药。

徐掌柜透露一个消息:“据闻,运了两次入京,我拿到的是第二趟入京的货。”

“之前什么人拿了知道吗?”李敏问。

“不知道,没有听到风声。要不是这次大家抢的厉害,我都不会凑这个热闹,更不知道这个事了。”

李敏从徐掌柜这个话,马上联想到近来很多人在做的事。由于六宫争抢的这个长寿菜和贵妃位挂钩,不仅六宫的娘娘们意图各显神通,那些底下,在背后给各位娘娘撑腰的人,没有少忙活的。

像八爷,都给常嫔寻找了什么特别的食材。难保其他人不依样画葫芦。太后没有吃过的食材不好找,太后没见过的药材,反而好找了。

李敏眼睛里利光一闪,能感受到真正的风雨正迎面刮来。

尤氏的人,找到了徐氏药堂,告诉她皇宫里召见的圣旨。

“王爷呢?”李敏问。

“王爷去了码头。”

京师南门,连接的是靖州大运河的码头。冬季脚步逐近,运河到冬天的时候会结冰,结冰后船只都不能进京了。年底又是靠近年关,许多年货,提前从南部运送入京,在这个季节,正是码头和商人最忙碌的时候。

李敏知道,可能是听说她透露的信息以后,她老公联系南部的人,开始备货了。南部种蔗糖多。运糖,在冬天不容易化。都是最好的时候。

“让人去告诉王爷了没有?”

“去了。夫人让人骑着马到码头。”

李敏让人在药堂里给她打盘水,洗干净手,换上一身比较干净的衣服,没有时间回护国公府里,只能从这里到码头去和老公会合,前往皇宫。

尤氏自己从护国公府出发。

马车在门前备好,李敏走出来的时候,回头吩咐掌柜:“你先别走漏消息,你说了,人家不一定相信。”

徐掌柜明白她意思,以防有人趁乱,干脆把脏水往他们徐氏药堂上泼了栽赃。

马车向码头行驶,接近河水,寒气益发沉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寒冬即将来临的气息。李敏掀开车窗,望见了码头。

河水在阳光下流淌着,河面上泊泊的粼光,好像有鱼儿在水面上飞跃。如此寒重的空气里,船夫喊号子的声音尤其响亮,像是一口气吹散了寒冬。拥挤的货船,带来了一波又一波海浪一般的热气。

运送货品的船工来回穿梭于码头,马车来来去去,热火朝天。

太过热闹和拥挤,李敏眺望不到里面,几乎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人。她正想找个人进去里面找。人群里忽然传出一声“吆喝”:“让开!全部给让开。这是要进献给皇上的贡品!谁敢拦路,杀无赦!”

什么人?

李敏眉头微拧。兰燕跳下了马车,把手按在刀柄上戒备,防止人群发生混乱时朝李敏的马车拥挤,伤害到李敏。

人群是发生混乱了,散开成两边,一些奔跑的人,被人拥挤,手中拿着的东西都被挤落在地。一片嘈杂。

马车进退不得。

拿鞭子抽打路面驱逐人群的官爷,头戴武官的官帽,身后是一队抬箱子的人。李敏听到人群议论,说那是锦衣卫。

真是锦衣卫的人?或是东西厂的?反正,老百姓分不清。东西厂的人都是锦衣卫的人。这点李敏已经听人说过了。只是没有想到抬个贡品,锦衣卫都出马了。万历爷亲自要的东西是不是?

是什么东西从江南运过来的?

拉着马车的那匹马,不知道是被什么砸中闹起了惊慌,连带马车也上下震荡。李敏抓住车里的东西,才不至于从车里面被抛出去。眼看,围着马车都是人,前前后后全都是人,她这会儿跑出马车并不实际。

前面的人群被抽鞭子的官爷赶到了她这里来,撤退的人群,差点把李敏的马车挤到掀翻了。兰燕一个人根本防不住。

在这个时候,一条黑影突然快速掠过众人头顶,一只手抓住了锦衣卫举到半空的黑鞭子。

“何人?!”

紧随头目这句声音,其余负责护卫的锦衣卫全部围了上来。

兰燕喊了一声:“师傅!”

这是李敏第一次看见藏在他们王爷府里,据说于她老公都十分尊敬的游侠许飞云。

只见那竹布青衣的男子,长长的发丝,像是随风飘展开来的一副画,妖美极致。一只黑布棉鞋踩在马头上,犹如蜻蜓落在一片荷叶上那样轻巧,不可思议的轻盈,仿佛随风而去的一个人。

马儿被他踩着脑袋,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那人是没有半点重量的。

男子那一只手抓住了黑鞭,另一只手抓着的那把长剑负于身后,两只狭长如柳的眼睛,向底下的众人俯视着,接着,那一扫,即扫到了李敏的马车上。

触及眼神的刹那,李敏一愣。这男子好一双眼睛,那样的冰冷绝尘,清澈见空,好像任何感觉都不存在的一块冰,好像灵魂都不存在的一片天空。

许云飞却是在扫到她面孔时同是一愣。住在王爷府里这么多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传说中隶王妃的真面目。

不知如何形容的一名女子,美貌,或许不是天下最美的,但是,一身素雅的气质,好比幽谷中默默盛开的那朵兰花儿,让人忍不住窒息的冲动。

“师傅——”兰燕再喊了一声,实在是担心,越来越多的锦衣卫围了过来。

许云飞从李敏脸上收起了视线,对自己徒儿缓缓点头:“王爷来了。”

王爷来了。

她老公,骑着高头大马,是从码头最深处,犹如劈开千军万马的态势,从人群里面直线过来。

人群自动往两处让开,并不需要特别闪避。相比锦衣卫那个必须用鞭子开路,护国公的人气势不可挡。

望到朱隶的人,骑在马上的锦衣卫武官放下了鞭子,与其他人一块下马。

朱隶拉住了缰绳,调转马头,从马鞍上,锐利的一道视线直落到那群人头上。公孙良生在他身边说了句话。朱隶刻薄的嘴唇慢慢一勾,说:“武大人。”

武大然是十四所千户,正五品官员,对朱隶低下头,说:“末将参见王爷!恕末将眼拙,居然没有看见王爷在码头。”

“武大人没有看见本王没有关系,只要本王看见武大人就可以了。”

朱隶缓慢的一句话,让武大然红了脸。

“是给皇上送东西吗?”

“是的。还请王爷见谅,是末将办事疏忽。”

“快给皇上送过去吧。皇上怕是在宫里等急了。”

眼看朱隶并不怪罪的样子,武大然赶紧转身,重新上马要走。哪知道,朱隶突然一鞭子,直抽到了他要骑上去的那匹马上。

马儿受到惊吓,把武大然从马上直接摔了下来。狼狈地重重摔在了地上,武大然差点爬不起来。

四周的百姓看到,没有一声在心里不叫好的。刚才武大然抽鞭子时,根本不顾及旁人生死,无辜挨鞭子的人不少。

武大然在地上爬了几步后,终于摸到了自己头顶上落下来的官帽。都说护国公狠,抽人鞭子最狠,他这下记住了。

“来人,帮着把武大人扶上马去。这骑个马都能摔下来,怎么给皇上办差?”

“是,是,王爷——”武大然不敢说不是。

武大然下面的人把武大然扶上马,锦衣卫一行再也不敢虚张声势了,也没有拿鞭子开路了,匆匆忙忙,狼狈地像一群狗,从人群里面慌然逃路。

公孙良生看着这群为虎作伥的人,深长地叹口气。

朱隶下马,走到了马车前面。四周的人群早散开了,码头恢复了之前井然的秩序。

马车的车架被刚才那股骚乱,被人群挤到断了一截,李敏只好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朱隶见她小心撩着裙角,伸手扶住她一只手,问:“吓到了吗?”

“吓到是没有。”李敏口是心非。那会儿,还真怕被人踩扁了。这些古代人是不知道踩踏事件的可怕。人踩人,死的可冤枉了。

听出她心有余悸的声音,朱隶发出一声低笑:“怎么不叫我?”

他以为他是超人吗?她一喊他变成超人飞过来?

别说,他真有这个飞的本事。眼看,这个马车短时间是不能坐了。再找辆马车来一时不容易。他低声问句:“王妃陪本王同乘一匹马,可好?”

看着这个突发情况,也只好如此了。李敏含头时,他那只手忽然搂住她际,随之将其一带。李敏只觉双脚下面顿然一空,刚回过神来时,人已经坐在了马鞍上。

头往后一转时,刚好能贴到他胸前,鼻子对着他心窝处,能闻到他早上出来劳作之后一身的汗味儿。没来得及说他一句臭字,护国公府的人快马来报,说尤氏到神武门等着他们了。

事不宜迟,他左手搂住她,另一只手抓着的缰绳一抖,马儿放开马蹄向前跑去。

赶路时,他不忘闻下她身上沾上的药味儿,说:“早上去药堂了?”

正好有件事和他商量,李敏沉声道:“王爷,恐怕有批药材入宫了。”

“什么药?”

“这个药,由于产地不同,用了以后,恐怕容易把好药变坏药。最好是不要用。妾身正琢磨要不要和太医院里说一声。”

“鲁大人今天应该有参加太后娘娘的寿宴比赛。”

一句话,到时再说吧。

李敏抬头看他的脸色,他都不问这事儿会不会关系到容妃。这几日,他和公孙一直关在屋内都不知道在谋划些什么。感觉出来的是,他自从上回和容妃吵架过后,关系迅速冷了。

要说这个男人,真是一心一意的男人。对她好,真的好。

不知不觉中,李敏两只手抱在了他胸前。他结实有力的胸膛帮她挡着寒风。

朱隶胸口只觉得心神一荡,有些失神,当她柔软的手贴在他心窝口上时,感觉心头都快化了。

神武门门口,尤氏听见了马蹄声后,从马车上伸出了脑袋,结果,看见儿子带着儿媳妇骑着同一匹马过来。

方嬷嬷在尤氏身边,能感受到尤氏一瞬间的不悦。尤氏觉得,自己和儿媳妇在闹矛盾,儿子和儿媳妇好,是不对的。对她这个母亲是大大的不敬。

尤氏气呼呼地坐回马车里。

朱隶勒住马,下马后,扶着李敏小心从马鞍上下来,两人再一块向马车里的尤氏请安。

尤氏轻咳一声:“进去吧,皇上和太后在宫里怕是久等了。”

那口气,大有怀疑他们两个是故意拖延时间,在外面风花雪月耽误正事儿了。这两人不想想,容妃在里面正水深火热。

宫里准备了几顶轿子,抬他们三个到达太后的福禄宫。

福禄宫里,手快的嫔妃,已经把菜做好了,火热出炉,端到了太后、万历爷以及皇后面前品尝。

太后没有着急拿起筷子,眼神问向姑姑。

姑姑点头答:“靖王妃、王爷以及隶王妃都已经到了福禄宫。”

“让他们进来吧。都是哀家和皇上的亲人。”太后吩咐。

马上,有人带领着,带着护国公府一家进了抱厦。

太后道了免礼,直接给他们三个赐座。

三个人分别在椅子里坐下,太监按照太后吩咐的,给他们三人面前摆了张小八仙桌,可以和太后他们一块品尝菜品。

尤氏的心口砰砰跳,不知道哪样是自己妹妹容妃的得意之作。

李敏没有看菜,却是先扫了眼屋里坐着的那几个主子。

万历爷神情恬淡,貌似激动期已经过了,有些乏累斜靠在榻上,手指玩着一条佛珠。太后默不吭声吃着茶,对端上桌的菜品兴致缺缺。

眼看这比赛的气氛全僵了,没有什么气氛,当初出主意的那位主子,皇后孙氏肯定发急了,要是这事儿搞砸了的话,到时候,说不定会怪罪回她头上,说她尽出馊主意。

皇后望了望李敏,对太后轻声说:“太后娘娘,不是让隶王妃过来品菜吗?”

尤氏第一个大吃一惊:什么时候自己儿媳妇变成评委了?

朱潜轶事二三事肆捌208 各自为营51 赶出府邸266 陪产275 处理余孽61 真正被叫做阎王的那个男人朱潜轶事二三事拾朱潜轶事二三事贰叁257 逃离246 不可能上当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叁22 第一次见面103 回门朱潜轶事二三事伍玖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155 埋伏大结局朱潜轶事二三事陆柒223 病因大博弈推荐一个朋友的文67 露一手132 新疗法21 贵人201 攻守交错朱潜轶事二三事拾玖258 表明的心意朱潜轶事二三事叁捌151 有奸细117 麻烦不麻烦肯定不麻烦朱潜轶事二三事柒叁朱潜轶事二三事柒拾236 陷入危机朱潜轶事二三事叁壹246 不可能上当221 药王壶10 看够了76 太后动心63 病痨鬼变宝贝282 初九朱潜轶事二三事伍捌205 任何时候痴心妄想都是妄想朱潜轶事二三事贰捌121 免死金牌101 为了她朱潜轶事二三事拾捌71 太医院158 王爷呢91 谜底揭晓171 有人睡的好有人睡不好121 免死金牌64 嫁衣203 冬至宴231 出气18 盘算156 黑风谷57 自取其辱19 贱人就是爱装118 是死是活202 爷来了70 真有两把刷子15 陌生人朱潜轶事二三事伍玖208 各自为营92 最毒女人心213 梅花样的男子11 玉断情了6 还是那个病痨鬼145 通关之策朱潜轶事二三事伍87 套中套57 自取其辱222 认不认228 国王归来93 千张宴278 下场凄凉77 有喜了83 她李敏跟的是不得了的男人25 神医的把戏朱潜轶事二三事贰捌朱潜轶事二三事叁贰5 李家人6 还是那个病痨鬼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叁281 剃胎发267 小世子262 贱人活该教育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叁48 皇亲国戚4 未婚夫37 装神弄鬼谁不会218 所谓的亲人240 亲人朱潜轶事二三事叁伍62 聘礼102 出笼的羊朱潜轶事二三事陆伍246 不可能上当185 浩浩荡荡地进山了朱潜轶事二三事叁玖258 表明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