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经过一开始的狂热之后,冷静下来,梅瑜越想越害怕。

如果方浩真的要造反,他这个朝廷命官可就危险得很了。

他上书朝廷,陈述大炮的厉害,这件事情可瞒不过方浩,如果方浩记恨此事,想个什么法子让他消失掉,那也轻而易举。

这地方可不是在京城,还有一个规则可讲。

这里就是方浩的天下。

在这一片地方,没有任何人有那个资格挑战方浩的权威。

哪怕是皇帝来到了这个地方,在这里老百姓以及士兵的心目中,也远远的比不上方浩。

十来年的经营,方浩在这边的民心已经远远的超出了皇权。

在这一片地方,方浩想要他的命,法子太多了,完全可以做到杀了他朝廷还没有办法去怪罪。

他问池旭:“池叔,你说,方浩要是有了反意,会不会怪罪于我,要对我不利?”

池旭有一些诧异的看着他,心想:“你向朝廷上书,陈述大炮厉害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这一点吗?你给你爹写家书说方浩有异心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这一点吗?”

他之前还认为梅瑜没有道理不知道这些利害关系,但是为了天下大义而奋不顾身,还有一些佩服。

反正他觉得他自己做不到这么有胆量。

现在看起来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只是不明白其中的利害,现在知道事情严重了,竟然害怕了起来,不由得有一些鄙夷。

也就是说梅瑜说那些的时候,他自己心里认为方浩是不敢造反的,所以才敢那样说,目的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而是为了构陷。

现在知道方浩真的有造反的想法,他就害怕起来了。

他劝慰梅瑜:“你放心,皇上登基之后,广施仁政,天下归心,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的话,也只能够忽悠一下初入官场的菜鸟,当然安不了梅瑜的心。

梅瑜说道:“池叔,我不想在这里做官了,我要回去可以吗?我已经在这个地方呆了几年的时间,也应该要调回去了。”

“如果你不想继续留在这里,我回到京城之后,会跟大学士他们说一下,尽量的把你调回京城。”池旭说道。

“池叔,你可一定要帮我把话带到,方浩肯定会怨恨于我,我不想再呆在这个地方了。”梅瑜说道。

他是真的害怕了。

他没有想到方浩竟然敢那样的明目张胆,父母和岳父相继失踪,简直就是在挑衅朝廷的威严。

可是想一下,对于他的挑衅,朝廷似乎也没有办法。

这是一件最恐惧的事情。

他再三的跟池旭说,让池旭将他的要求带到京城,好将他快一点的调走。

池旭当然也只能够答应他的请求。

在等待方浩过来的日子里,池旭并没有闲着,骑着马带着几个护卫在草原上到处转悠。

现在碧落大草原和天赐大草原一共建立起了差不多二十座城池,边民聚居地更多。

虽然碧落大草原这边地广人稀,人口的密度比天赐大草原那边的低了很多,但是一般情况下走不了多远,就能够看到人烟。

得到碧落大草原之后,方浩对于耕地的开发没有天赐大草原那么厉害了。

以前要维持那么多人口的生存,只有多开垦耕地,种植粮食。

草原上整体趋势比较干旱,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发成耕地,要不然就会引起荒漠化,最后将这大草原变成大沙漠。

现在碧落大草原的地盘比他在天赐大草原的地盘要多出十倍,人口并没有多出多少,那就没必要进行大规模的耕地开垦。

碧落大草原的水系比天赐大草原要发达,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有十几条,湖泊也有几十个,适合开垦耕地的地方,比天赐大草原要多得多,用不着像在天赐大草原那样开挖很长的沟渠来引水。

只要在那些适合开垦耕地的地方开垦耕地,就足够他们种植粮食的了,没必要去破坏环境。

就是天赐大草原那边,开垦出来的那么多耕地,现在也实行了轮耕制度,一块地耕作一年,然后休作一年。

甚至在春天的时候,方浩还会让那些边民都去植树。

天赐大草原,靠近大沙漠的那一些地方,这些年已经种植了上百万棵树,形成了一片密林,抵挡住大沙漠的风沙蔓延。

这是沙鲁那边,也跟随着方浩的步伐,在沙漠的边缘进行绿化,来抵挡沙漠进一步蔓延。

有些沙漠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有一些则可以通过绿化来改善沙化。

现在正是大夏天的,已经到了快要收获粮食的时间,池旭骑着马从碧落大草原往西而行,一路上看到不少金黄的稻田和麦田。

那些农作物的长势非常的好,比在内地的稻谷长得更加好。

他问在田地里面劳作的边民,为什么长的那么的好,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加入了化肥的缘故,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七八百斤。

这个数字让池旭非常的震惊。

在尧国内地那些取水便利的良田,一亩地的水稻也就是两三百斤,那还得是种植的好的。

实际上大多数的产量只有一两百斤。

如果方浩这样的技术能够推广到尧国全国,亩色能够提高几倍,不知道可以多养活多少人。

钥匙在京城谁对他说稻谷的亩产有那么高,他肯定会驳斥为荒诞之言。

可他亲眼见到那田地里面沉甸甸的稻穗,知道那些边民所说不假,确实能够有那么高的产量。

他还听边民说道,自从化工厂生产出来化肥之后,这草原上还开始种起了一种叫土豆的东西,可以当作粮食,也可以当做菜,放地窖里面储存,还能够放很长的时间。

这个叫土豆的东西,一亩地能够生产出上万斤来。

这让他更加的震惊。

要是这种东西能够推广到全国,又可以养活多少的人?

民无饥馑之色,那是很多名臣向往的盛世,但是还没有谁能够真正实现过。

从方浩这边,池旭看到了这种盛世出现的可能。

——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有异心呢?

第六十五章 豪赌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战争状态第二十四章 崩溃第五十九章 得胜归来第四十五章 十年内的计划第二十八章 官场的忌讳第一五六章 负责后勤的人第七十五章 朝廷任命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一五七章 等待战争第三十九章 山贼来袭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八十七章 奢侈品第十五章 夜谈(五)第三十八章 又到了抄袭的时候第二十六章 神箭手第一六八章 又一次出征第一零二章 兵临城下第四十七章 抄家致富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二十五章 烫手的山芋第二章 慧眼识人裘伯贤第一四一章 两路进军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八十九章 不好的消息第三章 关外驻地第六十九章 奇怪的声音第一百二十四章 质问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九十六章 戍边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一五九章 电力应用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来意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五十八章 女奴第一百二十六章 界线(二)第三十九章 山贼来袭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六十五章 结案第六十九章 一路向西第一四四章 齐头并进第三十六章 布裙荆钗第二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击杀主将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打响第二十五章 烫手的山芋第一百一十二章 盖房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三十章 北行见闻录第六十四章 提条件第八十七章 敌袭第一一七章 大汉日报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十五章 虚弱期第一零一章 榜眼第一百五十一章 嚣张的沙鲁第八十四章 行政体系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七章 还是个萝莉第六十三章 家人团聚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诗第一百一十七章 选择权第十二章 困境第四十二章 拐人第五十三章 大丰收第一百五十四章 对战争的态度第九十一章 送人工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胜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的感觉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六章 商城升级第四十二章 俘虏第一百零一章 巡查(五)第四章 吃空饷第三十五章 总兵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争的可能第四十二章 拐人第六十一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对战争的态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一百四十章 血勇之气第六十二章 劫道第一一九章 学习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风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五十八章 女奴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十四章 参观温棚第一五二章 不幸的消息第十五章 大救星第八章 操练第八十二章 取暖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一百二十六章 界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