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第525章 伐唐之计

第525章 伐唐之计

大宋,汴京城。

赵匡胤将在京城的高级将领和重要大臣,聚集在一起,讨论伐唐之事,坚持“先南后北”的策略不动摇。

虽然在西蜀那里受创,但是,宋军这次可以征调更多的兵马,来讨伐南唐。

西蜀的失败,大宋朝廷最后把原因归结于天时和地利,冬季多雨,蜀川险峻,不利于行军,大宋的兵马没有发挥出很多的战力,所以,这一次伐唐,不会像伐蜀那样被动。

赵匡胤镇定自若,侃侃而谈道:“自古以来,凭借长江一线的防御,没有防御纵深,并不牢固,只要兵分三路,就能迅速卡住江宁府金陵城。“

“朕这样考虑,东路越王钱俶做为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派丁德裕监其军,率五万兵马自杭州府北上策应,经苏州、常州、润州,打开东大门,进攻金陵,牵制唐国东部驻军。”

“中路卫主力,任命曹彬将军与都监潘美,带五万禁军,再整合淮北地方的兵马,凑齐水陆军十万,在长江中游建浮桥,造战舰,强行渡河,攻打池州,插入唐国腹地。”

“西路王明为池、岳江路巡检,封水路将军,整合荆楚兵马,率军七万,牵制湖口一带林仁肇的十万唐军,保障主力在登陆和渡江顺利。“

兵部侍郎薛居正说道:“此次动用兵马之多,关乎重大,粮草、船舰、军饷、兵甲方面,需要提前做好预算,没有两个月,难以调配完全。“

赵匡胤一挥手:“兵贵神速,如果我大宋做足准备,那唐国也会做好应战准备。所以,我们一边派禁军出动,国库与地方一边准备粮草,同步进行。整合地方的人马,交给几位将军去做,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光义、党进几位禁军将领,跟随南下,各自去征调江北地方府兵,与潘美将军率领的主力禁军,在皖口、铜陵一带汇合,发起渡江之战。粮草和军饷,可大部分从扬州府一带征调过去。”

宰相赵普点头,说道:“这没问题,户部会拨出一些钱贯银两充当军饷,随军的粮草,也会凑齐,后续大军的粮草便从沿途州府仓禀征调,也能凑齐。”

赵匡胤开始规划了时间进度:“三月初枢密院、兵部、户部配合,便开始筹备伐唐事宜,三月中旬,五万禁军南下,四月初抵达长江北岸,修造浮桥和船只,五月对唐发起进攻,入冬前攻下金陵城!”

这赵匡胤自己就是戎马出身,做事大刀阔斧,从不磨磨唧唧,一旦确立了目标,就会强有力去推动,雷厉风行。

身为开封府尹的赵光义,目光闪烁,他有心想挂帅出征,获得一次军权机会,但是,又担心这次伐唐不会顺利,失败而归,名誉扫地。

此外,如果挂帅出征,难免就会辞去开封府尹的职位,这个位置很关键,可以掌握开封府汴京城内鱼龙混杂的力量和大小势力,各方大臣的住处、活动,都能被他动用关系检测到,实在是一个实权职位,经营两年,他不忍放弃。

所以,出征伐唐之事,他没有开口,打算观测一番再说。

………

苏宸在吏部查了一些人员名单,分清哪些是主战派,哪些是保守派,哪些是改革派,他们的人名、官职、所在部门等,做了大致了解。

只有熟悉各派系的人,把一些影响占据的臭鱼官员给圈出来,免得影响占据。

像南唐的林仁肇、朱令赟、呙彦、马诚信、马承俊、卢绛等,都是可用之将,能够用来抵挡宋军。

一旦宋军真的攻打南唐,苏宸觉得应该提前向韩熙载举荐这些将领,委派重任。

“割据在南方的政权,想要存活,必然需要牢牢掌控江淮地区,不然仅凭长江一线的防御,没有防御纵深,加之古代时期南方割据政权的经济重心大多是沿江的,长江可谓是处处无防。“

苏宸看过地图之后,心中生出这般想法。

只要是北方中原政权完成准备,即可由长江中上游瞬间而下,势如破竹,并不是所有政权都有三国时东吴的国运。

但可惜的是,南唐在李璟时期,彻底失去了对江淮之地的控制权,江北十三州五年前丢失了,被北周攻占,如今在北宋朝廷的版图里。

到了黄昏,已经下衙时间,韩熙载还没有回来,看来入宫跟官家谈论的很深,一时半会无法决策下来。

苏宸离开吏部衙门,坐上马车,荆云驾车离开。

回到彭府,发现府里来了客人,站在院子内,身影婀娜,冰清玉洁,正是徐才女到来了。

“清婉,你不是在润州吗,怎么来金陵了?“

徐才女微笑说道:“家叔在金陵做官,国子监早就给我发过请帖,邀请我来国子监担任助教!“

苏宸略有吃惊,在古代,“国子”常指有爵位的上层子弟,国子监的“监”,则常用作官名、官署名,当官之人也常被称呼为“监子”。国子监的生源都是宦官子弟。

而且,在古代的国子监,从不招收女弟子,徐清婉虽然是润州第一才女,进入国子监担任助教(讲学的老师)有点不合常理了。

苏宸疑惑问道:“你叔叔是哪一位?”

“家叔徐游,便是现任国子监的祭酒。”

“原来如此!”苏宸微微点头,他下午在吏部看过了一些四品以上京官,就看到过徐游的简历,凭借他现在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能够全部印入脑海了。

徐游乃是杨吴权臣徐温之孙,徐知诲之子,学识很高,在中主李景、当下李煜时期都颇受宠任,被封文安郡公,也是李煜的少年时的授业老师,身份颇高。

“哦,那以后你也要常驻在金陵城了呀!“

徐才女点头答道:“对的,临行前,我向家父要了一些钱贯银两,打算在金陵城置下一个清雅小苑,居住下来,以后和你交流诗文的机会也多了。“

苏宸有点抵触跟大才女谈诗文,容易露馅他的“真才实学”,不过他想到了天工院的构想,忽然说道:“去国子监讲解诗文典故,多是老生常谈,没有多大意思。而且给那些富家子弟讲学,能有多大影响?还不如加入天工院,既可以讲学给读书人,也能研究格物和算术,甚至可以办女学,让富家子弟的千金和女子,也能来读书、长见识,这才是真正有变革意义的事!“

(本章完)

717.第715章 吴越寻对策402.第400章 小团聚766.第764章 融洽的关系512.第510章 国库为何这么空?179.第178章 才名是最好护身符663.第661章 离别在即502.第500章 催婚388.第386章 密谈570.第568章 身份不一样了131.第131章 素素的恳求738.第736章 俘虏潘美194.第193章 解恨出气678.第676章 战事重启761.第759章 后蜀亡264.第262章 订婚之事118.第118章 排练探班(第四更)510.第508章 如实说来474.第472章 江岸设伏685.第683章 势在必得678.第676章 战事重启271.第269章 化解心结第九十六章 叶探花731.第729章 城头对话293.第291章 有猫腻儿262.第260章 河东狮吼第七十七章 无债一身轻114.第114章 上架感言!第三十六章 关乎命运228.第227章 真是一个怪人744.第742章 携美下山第一百零一章 诗会落幕第六章 从未了解过他664.第662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407.第405章 尴尬的误会253.第252章 生死与共第二十九章 万事俱备,只等开刀333.第331章 借势187.第186章 难得有心郎419.第417章 莫待无花空折枝589.第587章 测试药效507.第505章 入宫相见387.第385章 平安回府426.第424章 放榜,中解元!301.第299章 重逢后的温存180.第179章 科举打算627.第625章 回门宴198.第197章 性命攸关271.第269章 化解心结394.第392章 恩宠有加555.第553章 卷入其中633.第631章 拉拢调查607.第605章 四面合围第四十九章 当年谜案187.第186章 难得有心郎138.第138章 布局(下)683.第681章 营救计划531.第529章 格物致知489.第487章 回蜀都!461.第459章 以武服人650.第648章 小别赛新婚308.第306章 谦虚低调是美德第一百零三章 醉酒之后633.第631章 拉拢调查371.第369章 才思敏捷197.第196章 夜入苏府起杀机第九十二章 徐府诗会(中)743.第741章 终见永宁第三十四章 夜里私话149.第149章 母女私谈438.第436章 留下锦囊计369.第367章 对王之王337.第335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725.第723章 阵前对敌第一十三章 心思玲珑453.第451章 剑门关!512.第510章 国库为何这么空?410.第408章 饮佳酿624.第622章 美梦成真227.第226章 格物致知345.第343章 从长计议第二十一章 蒸馏酒精338.第336章 三司会审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视208.第207章 反制对手278.第276章 千年等一回658.第656章 舆论导向401.第399章 回润州202.第201章 尴尬的交谈第八十一章 怜悯之心第五十六章 终相会475.第473章 大战前夕720.第718章 新春出兵537.第535章 忧心之事第九十八章 才子对决243.第242章 鸡鸣练刀777.第775章 蜀地乱592.第590章 杀入城内746.第744章 合兵一处666.第664章 恨其不争397.第395章 风波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