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第528章 道法术器

第528章 道法术器

苏府书房内。

苏宸拿出一张绘图大纸,图上有杠杆、齿轮、水流、大型铁锤,大型刀片、车床、锁链,似乎并不繁杂地勾画在一起。

徐清婉看着栩栩如生的单色炭笔画,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色,疑惑问:“这是……”

苏宸解释道:“这是我构想的,名叫做水力锻造机, 在冶铁的时候,用来打造熟铁中的炭元素,虽然冶铁技术在唐代就成熟了,但是,祛炭还是有不足,废品率高。我看过蜀军……唐军的兵器, 里面的矿物杂质还很高,就是因为在淬火捶打铸造中,火温不够, 打造的力量也不够,人力效率低,无法形成批量标准化。

如果使用水利代替人力,将是一个大进步,水力铸造机、水力切割机、水力冲压机、水力压弯机等等,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大批量生产,标准化尺寸,一旦在江南唐国运行起来,几年之内,将会是一个飞跃的进步,将会在军工、武器装备、大型设备方面,远远超过中原大宋,和其它诸侯。”

金陵、润州等,靠着长江,分流也多,比如秦淮河、扬子江等,水系发达, 可以大举借用水力这一资源。

苏宸看过近代世界史,欧洲近代发展,与水力车床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是里程碑的作用。

根据欧洲工业史,最早的水锤出现于十五世纪,率先由德国锡耶格兰德采用了杠杆锤或落锤,所用水轮轴与锤杆平行,末端为凸轮,使锤杆升高到支点和锤头之间,这种锤的工作速度为每分钟70次,且能够举起较大的锤头。

后来又出现了尾锤,锻打速度每分钟200次,锤头重量50到250公斤,极大地解决了锻造工艺,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拉开了工业的序幕。

在十五世纪末期,水力冲压机、水力铸造机等相继出现, 为后来的蒸汽机的发明与创造, 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

苏宸觉得, 以现在的能力,要制造蒸汽机,就如同凭空造楼阁,不解释。除了自己也不足够懂细节外,相应的各种零件,轴承、活塞等,也根本没有。

因此,他决定把唐国的工业研究,放在水力车身上,包括水力铸造机、压弯机等,如果在几年内制造出来,并投入使用,那么南唐的武器、盔甲、铁船等,都将是一个飞跃。

徐清婉听着苏宸不断讲解,把水力车床,水力应用等说了出来,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

“利用水力大自然的力量,为我们所用,解决人工问题…..”

徐清婉听到这,已经明白苏宸的想法了。

就是许多人工无法实现的东西,能够被水力替代,应用于重复性机械工作,要比人力持久耐用,源源不断。

“这些,要真实现起来,恐怕并不容易。”

徐清婉蹙眉,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挖渠引水,还要建立工坊,与之配合,还需要许多零件组装成机械,这需要大量的工匠帮忙。

“对,并不容易,光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工匠师傅和年轻读书人加入进来,研究这些技术,才能推动技术变革,能够节约成本,制造更多物品,达到富国民强的地步!”

苏宸也说出其中的难处,光靠他一个人,肯定做不到。

他知识有这些思维,因为记忆中看过的一些图书和纪录片而已,他并非机械专业的学生,无法做到那么细致,只能从民间发动一些能工巧匠,还要一些对“理工”感兴趣的读书人,接受他的算术和思维,投身于科研,让精于这一行业,有天赋的人集体研究,才能做出性能好的机械设备。

苏宸跟这个时代的人相比,并非动手能力有多强,他最大优势,是认知!

基于现代知识体系,构成的认知,是这个时代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想象的。

认知这东西,超出一千多年,一旦有机会施展,就会发挥出奇效来。

这一晚,徐清婉彻底对苏宸的格物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加钦佩了,也坚定了她加入天工院任教,能够陪伴苏宸一起造福天下的想法。

………

次日,苏宸正常上衙,先去了翰林院报到。

翰林院于唐代初置,是宫廷供奉机构,安置了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主要任务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非正式的官署,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翰林承旨。

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翰林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翰林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

但目前南唐国小,并没有设置那么复杂,中宿舍人和翰林学士承旨都由徐铉担任了。

苏宸见到徐铉的时候,倍感亲切,因为彼此在半年前就在润州相见了。

对于徐铉的才学,苏宸也打心里佩服,这可是南唐文化储备最强的人。古代文学史上的《说文解字》《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都是由此人参与校注、编纂的,对古代文学有巨大推动和贡献。

“苏宸啊,我知你虽然才学甚高,若江左才气有一升,你独占八斗,但你并不爱钻研训诂、金石学等,似乎对格物等更感兴趣,实在有些浪费你的才气了,若是你肯在翰林院,跟着徐某人认真学习文章解字训诂等,说不定你能成为这个时代文坛大家,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流传,为往圣开继绝学,日后甚至成为亚圣衣钵人!”

徐铉爱才,对苏宸这个人,不好好学习圣人之说,整日研究格物和小发明,觉得有些浪费了精力,更希望他能够收心,可以安心做学问,可以青史留名,成为百年内最闪亮的一位文坛大家。

目前苏宸的诗词和文章已经是名篇了,注定会流传下去,如果能够研究圣人之学,或许成为数百年内出现的一位大文豪,堪比诗仙诗圣,文坛八大家之清流。

“我觉得当务之急,能挽救南唐的,就是格物这些手段,有了先进的器材,创作更多的物质财富,富国民强,才能生存下去。”苏宸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

徐铉微微摇头:“苏宸,你应该听过“道法术器”的哲思道理,有形的“器”源于“巧术”,而“术”要符合“法”,“法”要基于“道”,所以道德经的主旨是“以道御术”,即以道义来承载智术,趁着年轻,先从“大道”入手,接触圣人之学,理解万物生存之理,然后再接触法、术、器,才能成就非凡,干出一番大事,不可本末倒置。“

(本章完)

680.第678章 来势汹汹518.第516章 都是名篇359.第357章 复杂的派系第二十八章 阻拦739.第737章 分兵战略270.第268章 驭下之道536.第534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305.第303章 刘夏江三才子248.第247章 关心则乱第九十六章 叶探花541.第539章 唇亡齿寒不可丢633.第631章 拉拢调查772.第770章 反围剿226.第225章 幻想与现实的差距479.第477章 料敌先机452.第450章 分析大势248.第247章 关心则乱695.第693章 不好善后714.第712章 温州城破484.第482章 战后复盘第八十一章 怜悯之心543.第541章 不容乐观第七十七章 无债一身轻697.第695章 抵达泉州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数字242.第241章 树倒猢狲散738.第736章 俘虏潘美282.第280章 洞里夜话434.第432章 反击!380.第378章 亮出身份342.第340章 洗脱嫌疑第六十八章 润州第一快的少年128.第128章 切磋609.第607章 靠人不如靠己171.第170章 依她三件事254.第253章 心猿意马328.第326章 交情加深335.第333章 吉王干涉220.第219章 同床异枕473.第471章 分配新任务!182.第181章 才女登门423.第421章 岳阳楼记,服不服?437.第435章 大宋兴兵453.第451章 剑门关!156.第156章 它很丑却很有价值631.第629章 出使人选151.第151章 不打自招383.第381章 牵肠挂肚444.第442章 睚眦必报583.第581章 发展军医第一十二章 新的财路715.第713章 分兵北上350.第348章 蜀国皇子193.第192章 女侠驾到480.第478章 怀疑与推测258.第257章 古人诚不我欺709.第707章 稳固后方724.第722章 援救策略448.第446章 赌约胜出652.第650章 集体登门拜访747.第745章 徐才女归来335.第333章 吉王干涉536.第534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183.第182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264.第262章 订婚之事729.第727章 围城打援428.第426章 离别前夕441.第439章 吃力不讨好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716.第714章 平安喜乐才是福602.第600章 暗藏锋芒219.第218章 借宿一夜721.第719章 引蛇出洞365.第363章 斗词671.第669章 出海694.第692章 沉船事件258.第257章 古人诚不我欺585.第583章 分兵攻城第七十七章 无债一身轻453.第451章 剑门关!264.第262章 订婚之事619.第617章 夜夺渡口766.第764章 融洽的关系561.第559章 城外点兵556.第554章 伤别离273.第271章 白蛇传说450.第448章 北上边境169.第168章 盐之道大有学问(求月票!)544.第542章 征询意见733.第731章 吴越投降第七十章 四大花楼759.第757章 小团聚138.第138章 布局(下)383.第381章 牵肠挂肚574.第572章 离间之计383.第381章 牵肠挂肚127.第127章 险之又险第八十五章 挺过一关241.第240章 背锅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