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會考衝刺/國文科寫作 3類文體各有眉角

113年国中教育会考即将登场,图为考场示意图。记者黄义书/摄影

逾十九万人报考的国中教育会考五月十八、十九日举行,本报今起连五天推出会考冲刺系列,访问国中老师及补教老师,盘点最新命题趋势、必考重点及答题诀窍,助考生拿高分。

国文科近年命题着重阅读理解,考验学生的文意判读能力,国文教师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来自平时的累积,但考前仍可透过多做题来练习解题策略。去年写作测验考了图表题,国文教师建议,如又遇上类似题目,学生可结合个人生命体验,在文章呈现人生感悟。

南投县爽文国中国文教师王政忠表示,国文科着重课堂的累积,难临时抱佛脚,但考前还是得多做题。他说明,题目文本的第一个句点前通常就是文章主旨,看头看尾就约能掌握八成重点。再来,必须注意文本中「不但」、「而且」、「除了」等连接词,判断前后文是否有并列、转折、因果等关联性。

王政忠表示,选择题阅读理解的题目占比应在八成以上,倾向考验学生文意判读的能力。图表题约占二到四题,不同的图表有不同的命题重点,如长条图是比较、鱼骨图呈现主从关系、圆饼图是比例的判读、流程图的关键在顺序,表格则是核对讯息。

王政忠说,写作测验题型有几种,叙事类型的写作要流畅、精练、准确;书写抒感类型的文章时,学生可以练习如何连结生活的情趣、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法则。议论类型的文章则是在检视考生如何展开论述,只要论点和论据能够互相扣合,可放心大胆写。

桃园市青埔国中国文教师陈俊志说,一一二年写作测验考题除了以图表呈现外,还限定考生须解读图表、分析看法,再结合生活经验阐述所见所闻、所知所得、所感所想。如果今年写作测验仿照去年,建议考生在分析图表时,如题目有适合自己生命体验的分析结果,就能在脑海中浮现许多过往深刻记忆,增添文章的真实性,感动评阅老师,获取高分。(系列一)